莊子,道德經,「無為」,是消極的嗎

時間 2022-07-17 05:05:16

1樓:筱柒崽崽

請 lz 看 看 這 裡!!

老子說的「無為」意思是,做事做人不為名為利,不為一己之私而為。就是無為、做人做事不為功為名,不為錢財,不為利益,不為自己的私心去用盡千方百計損壞別人的利益來達到自己的目地而做人做事就是無為,這樣的無為做出來的事才是真正的大有所為,人類的貪欲太可怕老,力量也太強悍老,老子戰勝了自己的貪婪欲,戰勝自己的一切私心,所以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何以談的上是消極呢?也就是順其自然。

我回答你的問題也不是為得分而回答,只是為能讓你分享一下好東西而答,所以也是無為。

2樓:姍媮

首先問你,《道德經》、《莊子》這兩本書的作者的出發點是什麼?

在社會變革的大背景下,這些觀點都是對社會的改造回應——不論老莊如何「避世」,其本質都是為具備統治實力和潛力的階級、階層尋得出路,否則楚王就不會聘請莊子做楚國令尹了。

明確了這一點,「無為」的本質其實不是消極,而是「無不為」!

這一點實踐上做得最充分的當屬漢初高祖、呂后、文帝、景帝四位「國家元首」了。休養生息的黃老之術表面上看起來「治大國若烹小鮮」,但國家政權的力量通過編戶齊民、酷吏官僚等等滲透到社會各個方面。否則在外有強敵、內有割據的漢初,國家哪能那麼相對的平穩?

還有乙個方面也能從側面證明黃老的「無為」不是消極的。

法家思想從感性認識上,至少不是消極的,應該是冷峻嚴酷、咄咄逼人,是不?而法家思想通常被形容為:「本於黃老而主刑名」。這就是乙個佐證。

3樓:不規則的貝貝

一般來說,不是不消極的,是順其自然的意思.

但是.想對孔子的入世思想來說,就是消極的了..

整個中國歷史..從西漢到現在..儒家思想一直在統治著中國人..

所以..道家的無為..也慢慢地成了消極了.

4樓:吃素的汪星人

當然不是咯。。

所謂無為正是有為的最高境界啊。。

老子道德經所講的是「順其自然」。。

5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想吧,有句話出名點的叫無為而治!史學家都在爭論的問題,中學的教才就把意思定了,這種事多的海了,教育制度的問題啊!我給你翻譯下這種通俗典點的「當老大的,不需要採取什麼費心的措施,依靠自己的鎮攝力就能把一群鳥人弄得服府貼貼」

6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一本《老子》,五千多年了,就為說明乙個道理:人要往低處走。說詳細點就是,無為、不爭、寡欲、善為下。

無為不是不為。社會需要進步,個人也要進步,該為還得為,只是不要為得功利。

不爭不是無爭。物競天擇,優勝劣汰,有生命的地方,這句話就適用。不爭的是身外之物。

寡欲不是無慾。正因為人類有對光明的渴望,才有了電燈。寡欲是懂得適可而止。

善為下,不是不上。上了,才知道高處不勝寒;上過,才能真正知道下的好處。善為下,不是裝孫子,是不裝牛充雄。

7樓:芯與沐

鐵定不是

我們無為是沒作為(貶意詞)因為我們是平常人.莊周無為是一種高度脫俗的境界.因為他是聖賢...

所以他的無為肯定不是消極的

8樓:不長大的丫丫

無為:為(wei,四聲)

聖人處事以無為之無為是無私意,所以不是消極的。

老子和莊子是神仙嗎?

9樓:趣園藝

從神話傳說來說兩者都為神仙:

老子是太上老君,莊子是南華真君,當然都是神仙。

歷史中兩者都是哲學家思想家: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後)(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誕生),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人,漢族。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莊子名周(西元前369年—西元前286年),宋國蒙人,家貧,曾任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

10樓:狂漢

明顯不是,中國的傳統習慣把人神話,不過老莊確實是道學上的兩大名家,有興趣可以看看《老子》、《莊子》

11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是太上老君,莊子是南華真君,當然都是神仙了。當然這只是神話傳說,歷史中也是哲學家而已。

誰講莊子講得好?就是莊子解讀!

12樓:老熊兄

我非常嚴肅鄭重地說,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本令人滿意的。從魏晉時期的郭象開始注家就在曲解莊子。

所以,你搜一下,免費下個陳鼓應的《莊子今譯今註》就算了。

你還是要看原文自己領會,先看《寓言》篇,然後看《秋水》篇,就有個基本了解了。然後反覆研讀本文,三十三篇通讀幾遍,不要相信任何今譯。

13樓:匿名使用者

原中國文化部長王蒙專門寫了一本書叫《莊子的奔騰》還是寫的相當不錯的,作為中國文學界的泰山北斗,值得一看的。另外國學大師王扉寫了一本《化蝶》也是相當不錯,有很厚的文化沉澱!!本人也是很喜歡莊子,歡迎交流。

粵教版選修14上推薦的《道德經》《莊子》是什麼? 5

14樓:匿名使用者

道德經是後現代的。

道德經講的是人與自然和諧永生的方法。我讀了一遍又一遍道德經,我突然發現,道德經可能是上一代地球文明或者宇宙高階智慧型文明寫給人類發展的指導書。像小國寡民(城市規模限制,人口限制),像水(順應規律),無知無慾(不加控制的濫用知識,人性的私慾膨脹,破壞人生存的環境),不自生(友愛互助謙虛尊重),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

(對宇宙或者黑洞中心,象形化的闡述)。不如守中(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中庸相處)。不言之教、無為(不灌輸非常的「名」,或者「不言」可解釋為不施令,「無為」不違背規律)。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繩繩兮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這一段是對物理最小粒子形成與形象的描述)等等,感覺不是遠古蒙昧的人類先祖所能闡釋的。

這可能也跟老子是圖書館館長有關,他看到的古籍和影象可能非常古老,山海經就是一例。

老子年紀大,還是莊子年紀大?

15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年紀大。要不就不是老子是小子了。

16樓:匿名使用者

老子年紀大,沒有關於他卒年的記載。

莊子遊逍遊,老子守元默是什麼意思

17樓:匿名使用者

這裡說的是道家的「道」。逍遊,是莊子在《逍遙遊》中描述的隨順自然的表現;元默,指的是老子的回歸本源本性。

「道」是產生宇宙萬物的本體,從產生的過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外在強加的力量,所以說「道」是「無為」;但從其產生萬物的結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說「道」是「無不為」。所以,道家不是說「無為」而是說「無為而無不為」;不是什麼都不做,什麼都放棄,而是說按規律、按邏輯自然發展和變化,不去強求。

道家思維以順應規律為主,突出的是人在宇宙中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其特點是靜,其工作是疏導,是非常客觀地思索著人的渺小和宇宙之道的博大,所以老子講要復歸於嬰孩,返樸,無為,莊子講要齊物、自然。這個道,所尋找的是如何認同客觀世界,如何把複雜變為樸素和太初,如何找到事物的本質,因此需要服從現實和把問題客觀化,減少自身的疏忽。

有人說老子成書的時間比莊子晚,有人考證嗎

18樓:匿名使用者

既然說了,應該他自己去考證啊。

就有這樣一些懶人,故意說一些嚇人的話,顯示自己的「不同凡響」,如果向他要根據,又拿不出根據。他隨便這麼一說,你就得忙著考證,讓人說你「傻不傻」啊?

《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

因緣法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說美國。美國倒底是什麼樣?如果去過的話,就會說,如何如何,但沒有去過的,始終感覺是不明朗的,再有 錄相也不行。這個道的概念,也是這樣。它是需要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出家修行,他們就是想真正明白什麼是道。只憑文字上說,說千道萬,都無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 道德經...

道德經在西方真的那麼有名嗎,道德經在西方真的那麼有名嗎

道德經 在西方 發行量僅次於 聖經 的經典 早在17世紀的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 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 孟德斯鳩等人都對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讚嘆不已,並自覺地從中得到思想資源。發行量僅次 聖經 老子是西方人最感興趣的哲學家之一。從16世紀開始,西方人把 道德經 翻譯成了拉丁文 法文 德文 英文等...

怎樣才能讀懂《道德經》,如何讀懂老子的《道德經》

道德經 被誤讀大概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年代湮遠,使 道德經 原本,在流傳過程中遭到破壞產生缺失,使後人無法全面體會 老子 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是因為古人的思維方式與現代人不同。導致古人的行文用詞,分章斷句與今人的差異,使今人對古人原意產生誤解。今人很難讀懂 道德經 主要是以上兩方面原因,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