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何能有五次泰山封禪?

時間 2025-07-26 23:11:07

1樓:小自信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他活的時間長,還有就是他在位的時間更長所導致的結果。

2樓:bat誰主沉浮

漢武帝開創了皇帝年號制度,而且北擊匈奴。使漢朝達到全盛,因此他多次前往泰山封禪。

3樓:哇塞塞影視剪輯

因為漢武帝一生有非常多的功績,所以能夠五次泰山封禪。

4樓:蛋蛋獸影視娛樂

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絕者手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並嫌禮。同時這是加強君王威嚴的一種手段。

通過時間線與史料記載得出五年一封禪的說法,能解釋的通為何會有這麼多次封禪。第一是彰顯文治武功,第二是加強天子身份的存在感,第三朝中之人的蠱惑,第四漢武帝亦嫌衝向往長生。

中國歷史上封禪過泰山的皇帝

5樓:小美美生活百科

<>自秦至清,史籍上確切記載的到泰山封禪祭祀的皇帝共有12位,他們分別為:

1、秦始皇嬴政,西元前219年封禪泰山;

2、秦二世胡亥,西元前209年封禪泰山;

3、漢武帝。

劉徹,西元前110年封禪泰山;

4、漢光武帝劉秀。

西元56年封禪泰山;

5、漢章帝劉烜,西元85年封禪泰山;

6、漢安帝劉祜,西元124年封禪泰山;

7、 隋文帝楊攜笑嫌堅,西元595年封禪泰山;

8、唐高宗李治。

西元666年封禪泰山;

9、唐玄宗李隆基。

西元725年封辯手禪泰山;

10、 宋真宗趙恆,西元1008年封禪泰山;

11、清聖祖。

玄燁,康熙,西元1684年封禪泰山;

12、清高宗弘曆。

公升迅乾隆,西元1790年封禪泰山。

封禪,封為「祭天」,禪為「祭地」,是指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遠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禪的傳說。

歷史上有哪些帝王在泰山封禪?

6樓:網友

嬴政、劉徹、帝劉秀、李治、李隆基、趙恆,這六位帝王都是在泰山封禪的。這幾位皇帝在位的時候天下太平,能夠享有這一殊榮。

7樓:網友

在泰山封禪的有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漢光武帝劉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這是作為帝王最大的盛典。

8樓:野比喜歡說時事

封禪是為了向天地證明自己皇權的專業性,所以秦始皇在泰山封禪、漢武帝、漢光武帝、唐玄宗等人都在泰山封禪,因為他們都認為自己的豐功偉績值得向上天彙報。

9樓:星星趣談娛樂

秦皇漢武都在泰山封禪過。封禪的意思是認為自己的功績很高,足夠向上天稟告。讓上天保佑自己政權的正統,以及國祚的延綿。

10樓:沉纆

說實話,宋真宗趙恆拉低了泰山封禪典禮的規格,致使後世的皇帝無一人再行封禪大禮,就連收回了已經失去了四百多年的幽雲十六州之地的朱元璋都不敢行封禪大典。

從秦朝起皇帝們都到泰山去行封禪禮,武則天為何偏到嵩山去封禪?

11樓:護鑫頭

為了顯得與眾不同,她是乙個女性,而且她手上的權利本不應該是她的。

12樓:大超說教育

主要還是因為武則天想要標新立異,所以偏到嵩山去封禪。

13樓:路邊的風兒

因為她覺得,自己和以前的皇帝不一樣,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才會到其他的山去封禪,以凸顯自己的不同。

中國歷史上哪些皇帝到過泰山封禪?

14樓:網友

歷代帝王封禪祭祀一覽表。

秦始皇嬴政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219年)封泰山、禪梁父山。

二世胡亥二世皇帝元年(西元前209年)登封泰山西。

漢武帝劉徹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封泰山。

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三十二年(西元56年)封泰山、禪梁父山。

章帝劉烜元和二年(西元85年)柴祭泰山、祠明堂。

安帝劉祜延光三年(西元124年)柴祭泰山、祠明堂。

隋文帝楊堅 開皇十五年(西元595年)為壇設祭泰山。

唐高宗李治 乾封元年(西元666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玄宗李隆基開元十三年(西元725年)封泰山、禪社首山。

宋真宗趙恒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封泰山、禪社首山清聖祖玄燁康熙二十三年(西元1684年)祭祀泰山。

康熙四十二年(西元1703年)祭祀泰山。

高宗弘曆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至乾隆五十五年(西元1790年)先後10次祭祀泰山。

15樓:予意在山水

歷代帝王封禪祭祀一覽表。

16樓:酸菜船長

你是想問比較出名的皇帝麼?

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康熙帝、乾隆帝。

歷史上封禪泰山過的皇帝

17樓:網友

一代帝王登封泰山,被視為國家鼎盛、天下太平的象徵,皇帝本人也儼然成為「奉天承運」的「真龍天子」,歷史上有幸能成為這樣真龍天子的皇帝,除了《史記》所撰的七十二王,他們的名字大多已不可考,真正載入史冊的共有12位。

1、七十二王。

史記》所撰的七十二王,這大概是源於原始人群對自然山川的崇拜。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引《管子•封禪》說:「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

東漢哲學家王充在他的《論衡•書虛》中也說:「為王太平,開封泰山,泰山之上,封可見者七十有二,紛紛湮滅者,不可勝數。」司馬遷從《管子》中找到名字的是十二位,他們是:

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顓頊氏、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這些人大都是古代比較強大的部落首領,是傳說中的人物。《尚書•舜典》記載:

歲二月,東巡狩,至於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覲東後。」所謂「巡狩」是指遊牧民的巡行狩獵。

柴」,燒柴火。「望」,是一種祭祀形式。這是一種原始的自然崇拜,與後世有目的的神道設教,告成功於天,以強調帝王統治權力的禮儀活動,有明顯區別。

2、十二位皇帝。

封禪和朝拜泰山,載入史冊的是從秦始皇開始,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等帝王,都曾到泰山登封告祭、刻石記功。其中漢武帝七次東巡登封。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封禪泰山的皇帝是宋真宗。

元明以後改為祭祀。清乾隆十一次朝拜泰山,六次登岱頂。歷代帝王藉助泰山的神威鞏固其統治,而泰山又因封禪告祭被抬到與天相齊的神聖高度。

一座自然山嶽,受到文明大國的歷代最高統治者親臨封禪祭祀,並延續數千年之久,幾乎貫穿整個封建社會,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精神文化現象。

18樓:維夜盡天明新

知道第乙個皇帝就是秦始皇,他就到泰山過。

19樓:楓落傾心

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聖祖、清高宗。(十二位皇帝)

還有七十二王,是先秦的。《管子》中找到名字的是十二位,他們是: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顓頊氏、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其他就不知道了。

漢武帝死後,為何不與衛子夫合葬,漢武帝為什麼不和衛子夫合葬在一起?

皇帝一生中都會有很多妃子,作為皇帝,他們可以生前享樂,駕崩有人陪伴。在那個時候,有乙個非常特殊的禮制,便是合葬,有資格和皇帝合葬的也只有皇后了,皇帝和皇后去世之後一般都會合葬,歷史上卻出現了這樣的一位皇帝,他就是漢武帝,他這一生有好幾位皇后,但是卻沒有乙個皇后能夠與他合葬,尤其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

漢武帝和誰合葬,漢武帝死後,為何不與衛子夫合葬?

漢武帝沒有跟任何人合葬,他的皇后墓地是空的。茂陵於建元二年 前139年 至後元二年 前087年 間建成,歷時53年。陪葬墓有李夫人 衛青 霍去病 霍光 金日磾等人的墓葬。漢武帝最愛的李夫人是陪葬並非是合葬,合葬於陪葬這二者之間待遇相差太多。西元前112年,李夫人由平陽公主推薦給漢武帝,獲封夫人,深得...

漢武帝元朔五年是公元多少年,漢武帝發動的三大戰役是什麼

武帝元朔二年 西元前127年 匈奴入寇上谷 漁陽一線,漢車騎將軍衛青率漢騎 數萬出雲中,擊殺匈奴數千,收復河套地區,設朔方等郡,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此 為第一次漢征匈奴,屬試探性質,匈奴未受重大打擊,不久又以數萬騎入寇代郡,殺太守。武帝元朔二年 西元前127年 所以元朔五年是西元前1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