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弒天
寫諸葛亮的長對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櫃,中軍帳裡,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上聯:公本識字耕田人,為感殊遇驅弛,以三分始,以六出終,統一古今難,效死不渝,遺恨功名存兩表;
下聯:世又陳強古冶子,應笑同根煎急,誰開誠心?誰廣忠益?安危天下計,先生以往,緬懷風義拂殘碑。
上聯是說諸葛亮本在讀書耕田,為感劉備三顧茅型神廬的知遇,從隆中一對,三分定局開始,直到北伐中原,六出祁山病死,始終為國事返培奔勞不息。遺恨的是統一天下這件古今大難事未能成功,只留下前後《出師表》,猶可想見他的勳業。
下聯是說如今世上又出現了陳強、古冶子(我國春秋時齊相晏嬰用二桃殺三士中的兩個武士)一類恃強。
逞勇的人物,不惜同根相煎(語出曹植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自相殘殺。有哪個能象諸葛亮那樣「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忠益」,系天下安危在一身呢?
撫今追惜,拭拂祠內殘碑,懷想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賢哲風義,不禁感懷萬端。
條分縷析,預知數十年後天下事 慷慨陳詞,通表一顆憂國憂民心。
鞠躬盡瘁兮諸葛武侯誠哉武,公忠體國兮出師兩表留楷模。
一片丹心《出師表》,萬斛深情《誡子書》
環境清幽,綠樹濃蔭,碧水細瀾。看朱槽翠瓦,光輝燦爛,雕欄畫棟,色彩斑讕。走獸飛禽,奇花異草,婀娜多姿飾石欄。遊人眾,把關公武聖,憑弔一卜世虧番。
春秋不離身邊,夜秉燭潛心反覆研。惜居功自傲,荊州失守,窮途遺恨,魂魄歸天。氣殺張飛,痛亡劉備,不慎一著輸滿盤。前車鑑,應千秋萬代,銘刻心田。
三國演義裡面的對聯大全
2樓:剛陽文化
1.身雖歸土。
名不沾塵。2.心如金石。
志似松筠。3.聲名垂竹帛。
忠義冠山河。
4.英氣連霄漢。
忠誠貫鬥牛。
5.忠直言無隱。
廉能志不貪。
6.報國機謀遠。
收川氣概多。
7.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8.功業昭千載。
聲名播九州。
9.烈烈三分將。
堂堂百戰身。
10.才離虎窟逃生去。
又遇龍潭鼓浪來。
11.匙箸失時知肺腑。
風雷吼處動心胸。
12.二十舟舷能擺列。
萬餘弓弩盡施張。
13.飛蝗透草搖天影。
驟雨催花射日光。
14.虎豹墮牙山島靜。
鳳凰墜羽林樹空。
15.皇后橫亡魂杳杳。
儲君鴆死恨綿綿。
16.頃刻花開紅影亂。
片時果結翠陰稠。
17犬豕何堪共虎鬥。
魚蝦空自與龍爭。
18.勢弱只因多算勝。
兵強卻為寡謀亡。
19.玉盤堆積青梅滿。
金斝飄香煮酒濃。
20.責人之心堪責己。
恕己之心好恕人。
《三國演義》成語對聯
3樓:吃瓜群眾
導語:《三國演義》不只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歷史名著,更是一部語言文字功底非常深厚的作品。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國演義》中的成語對聯,歡迎大家參考!
1、 身雖歸土。
名不沾塵。2、 心如金石。
志似松筠。3、 報國機謀遠。
收川氣概多。
4、 淡泊以明志。
寧靜而致遠。
5、 功業昭千載。
聲名播九州。
6、 烈烈三分將。
堂堂百戰身。
7、 聲名垂竹帛。
忠義冠山河。
8、 英氣連霄漢。
忠誠貫鬥牛。
9、 忠直言無隱。
廉能志不貪。
10、 才離虎窟逃生去。
又遇龍潭鼓浪來。
11、 匙箸失時知肺腑。
風雷吼處動心胸。
12、 二十舟舷能擺列。
萬餘弓弩盡施張。
13、 飛蝗透草搖天影。
驟雨催花射日光。
14、 虎豹墮牙山島靜。
鳳凰墜羽林樹空。
15、 皇后橫亡魂杳杳。
儲君鴆死恨綿綿。
16、 頃刻花開紅影亂。
片時果結翠陰稠。
17、 犬豕何堪共虎鬥。
魚蝦空自與龍爭。
18、 勢弱只因多算勝。
兵強卻為寡謀亡。
19、 玉盤堆積青梅滿。
金斝飄香煮酒濃。
20、 責人之心堪責己。
恕己之心好恕人。
21、 壯志威風千古在。
英雄氣概萬夫奇。
22、 自古驕兵多致敗。
從來輕敵少成功。
23、 縱橫舌上鼓風雪。
談笑胸中煥鬥星。
24、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
三國演義裡的對聯,三國演義對聯
就一句經典 淡泊以明志 寧靜以至遠。1 伏路把關饒子敬 臨江水戰有周郎。此聯出自第45回三江口鬥智中。2 整備窩弓以擒猛虎 安排香餌以釣鰲魚。此聯出自第56回三氣周瑜中。3 玉泉山關帝廟聯 赤面秉赤心,騎赤兔追風,馳驅時無忘赤帝 青燈觀青史,仗青龍偃月,隱微處不愧青天。此聯出自第77回關公顯聖中。4...
有關三國演義的好詞,有關三國演義的好詞100個
仙砸北鼻 東漢末年,民生凋敝。兵荒馬亂,群雄競起。梟雄曹操,首屈一指。龍驤虎步,躊躇滿志。唯才是舉,遠見卓識。濟濟多士,如虎添翼。發號施令,假傳聖旨。身經百戰,出生入死。青梅煮酒,旁敲側擊。夢中殺人,狐性多疑。望梅止渴,略施小計。割髮代首,工於心計。對酒當歌,橫槊賦詩。才兼文武,獨步一時。老驥伏櫪,...
三國演義的成語,有關三國演義的成語
1 百步穿楊 黃忠 2 百戰百勝 曹操 3 負薪救火 諸葛亮 4 七擒七縱 孟獲 5 樂不思蜀 劉禪 6 大獲全勝 劉備 7 鼎足之勢 劉備,孫權,曹操 8 不計其數 曹操 9 不識時務 魯肅 10 肺腑之言 貂禪 11 橫行無忌 李催,郭汜 12 三顧茅廬 劉備 13 頓開茅塞 孫權 14 捶胸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