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熊熊湛枋
五嶽大帝是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山神,分別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中國民間信仰。其信仰源於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為山清水秀,雲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
於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
五嶽大帝是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帝。
封神榜》五嶽大帝:
五嶽大帝。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坐騎:五色神牛、金眼神鷹;職責:掌人間賞罰、貴賤、冥司主事。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坐騎:火眼金睛獸、鐵嘴神鷹;職責:掌五金、冶鑄,羽禽飛鳥之事。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聞聘):坐騎:青驄馬;職責:掌土地、山川、林木。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蔣雄):坐騎:烏騅馬。職責:掌江河、湖海、走獸。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崔英):坐騎:黃彪馬;職責:掌星辰分野。
五嶽之神在唐代被封為王,唐武后垂拱(685-689年)四年(688年)封中嶽為中天王。
唐玄宗先天中(712-713年)封埋搭西嶽為金天王。
開元(713-742年)十三年(725年)封東嶽為天齊王。
天寶(742-756年)五年(746年)封南嶽為司天王,北嶽為安天王。
五嶽殿及至宋代,在加封王察液仿的基礎上又封為帝,宋大中祥符(1008-1017年)元年(1008年)十月十五日詔泰山天齊王,加號仁聖天齊王,四年(1011年)二月廿一加號西嶽為順聖金天王,廿六日詔加中天王為崇聖中天王,五月加中嶽曰中天崇聖帝,西嶽曰金天順聖帝,北嶽曰安天元聖帝。又加封五嶽後號:東曰淑明後,南曰景明後,西曰肅明後,北曰靖明後,中曰正明後。
自此五嶽之神有了帝號,但還不夠全面,元至元(1264-1295年)二十八年(1291年)春二月,元世祖加封東嶽為天齊大生仁聖帝,南嶽為司天大化昭聖帝,西嶽為金天大利順聖帝,北嶽為安王大貞玄聖帝,中嶽為中天大寧崇聖帝。
然明太祖洪武(敗纖1368-1399年)年間不顧前代帝王定製,詔改神號,稱五嶽為:東嶽泰山之神,南嶽衡山之神,中嶽嵩山之神,西嶽華山之神,北嶽恆山之神。
但五嶽大帝的信仰已深入中國民間,所以中國民間仍稱五嶽之神為五嶽大帝。
2樓:網友
五嶽大帝是古代中陵塌國傳說中的山神,分舉搭別指東嶽大帝、南嶽大帝、西嶽大帝、北嶽大帝、中嶽大尺答圓帝。這五位神仙也是古老的中國民間信仰,五嶽大帝應歸玉皇大帝管理。
3樓:網友
東嶽泰山歸黃飛虎,南嶽衡山歸崇黑虎,中嶽嵩山歸聞聘,西嶽華山歸蔣雄,北嶽恆山歸崔英菅。
4樓:嚇套賜
五嶽大帝歸誰管,五嶽大帝歸玉皇大帝管。
五嶽大帝分別掌管什麼?
5樓:小時光
五嶽大帝分別是:東嶽天齊大生仁聖帝,南嶽司天大化昭聖帝,西嶽金天大利順聖帝,北嶽。
安王大貞玄聖帝,中嶽。
中天大寧崇聖帝。
1.東嶽大帝又稱泰山神。在中國民間信仰中東。
嶽大帝主管世間一切生物(植物、動物和人) 出生大權的。泰山神作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與人間溝通的神聖使者,是歷代帝王受命於天,治理天下的保護神,成為民間宗教信仰之一。
2.南嶽大帝又稱南嶽聖帝,全稱為「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在道教。
尊為「安邦護國大天尊」。南嶽,又稱壽嶽、南山等,人們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來表達對於長壽的一種願望,這裡的南山就是衡山。
3.北嶽大帝的全稱為「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根據《雲笈七籤》
的描述,北嶽大帝統領仙人玉女七千人,從這裡可以看到,北嶽大帝比南嶽大帝地位稍低。他的神職是主治江河湖海,「世界上的江河湖海淮濟任渭,同時兼具飛禽走獸,虎豹蛇蟲等四足、多足等屬類」。
4.西嶽大帝,道教尊為掌管壽算西嶽金天大利順聖上帝、太無虛極司梵真君等。西嶽大帝統領領仙官王女四千一百人,能興雲吐雨,「主管世界珍寶五金之屬,陶鑄。
坑冶,兼羽毛飛禽之類。」
中嶽大帝,又被稱為中天大寧崇聖帝。統領他官玉女三萬人,他的神職是「主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稻。」並且「中嶽者主於世界地澤川穀溝渠山林樹木之屬。」
6樓:水月光中夢一場
黃飛虎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五嶽之首,執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獄。凡一應生死轉化人神仙鬼,皆經東嶽勘驗核對,總管天地人間吉凶禍福。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 崇黑虎。
坐騎:火眼金睛獸、鐵嘴神鷹;職責:掌五金、冶鑄,羽禽飛鳥之事。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 聞 聘。
坐騎:青驄馬;職責:掌土地、山川、林木。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 崔 英。
坐騎:黃彪馬;職責:掌星辰分野。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 蔣 雄。
坐騎:烏騅馬。職責:掌江河、湖海、走獸。
五嶽之首是誰
7樓:夜唯雙魚
五嶽之首是泰山。
五嶽包括:東嶽泰山——「五嶽獨尊」 、西嶽華山——奇險第一 、衡山四絕——「南嶽獨秀」、中嶽嵩山——勝蹟如雲 、北嶽恆山——海拔最高 。
1.泰山,這個盤踞在山東中部大地上,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的地方,猶如攀登長城一樣,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夢想。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
泰山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同時泰山也是佛、道兩教興盛之地,是歷代帝王朝拜之山。
2.華山古稱太華山,海拔2160公尺,為五嶽中的西嶽,以奇險著稱,有「奇險天下第一山」、「自古華山一條道」之說。西嶽華山是秦嶺支脈分水脊北側的一座花崗岩山,於渭河平原上拔地而起,山勢雄偉,奇峰突起,北臨黃河,南依秦嶺。
華山的名勝古蹟也很多。廟宇道觀、亭臺樓閣、雕像石刻隨處可見,華山上比較著名的古蹟。
有玉泉院、真武宮、金天宮(白帝祠)等景點。華山以北7 千公尺處的西嶽廟是古時祭祀西嶽。
華山神的廟宇。
3.衡山,又名南嶽,是我國的五嶽之一。衡山自古天下聞名,以壯美的自然風光和佛、道兩教並存的人文景觀而著稱。
處處是茂松修竹,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飄香,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的美稱。祝融峰之高,藏經殿之秀,水簾洞之奇,方廣寺之深堪核慧稱「衡山四絕」,春觀花、夏看雲、秋望日、冬賞雪為「衡山四季佳景」。
4.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五代後稱中嶽嵩山。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改山答成,最高峰連天峰1,512公尺;面積450平方公里,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
嵩山山脈山水相連,星羅棋佈的泉眼、匯積成潭的小溪、高懸的盧崖瀑布賦予嵩山靈動與神韻。人文景觀有嵩山釋家象徵的少林寺、道家象徵的中嶽廟、儒家的象徵唯搏嵩陽書院等。
5.北嶽恆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揚名海外,景區內的景色美不勝收,以雙峰並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翠屏峰景區、千佛嶺景區、溫泉景區和渾源城景點群。除自然風光外,恆山景區名勝古蹟星羅棋佈,恆山腳下的懸空寺、應縣佛宮寺的釋迦木塔、渾源城內的圓覺寺磚塔、永安寺等,在中國古建築史上都佔有重要地位。
五嶽都有誰?
8樓:網友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分別是東嶽泰山(海拔1545公尺,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公尺,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公尺,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公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公尺,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五嶽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
五嶽大帝都是誰?
9樓:網友
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五色神牛、金眼神鷹;
南嶽衡山司天昭聖大帝(崇黑虎):火眼金睛獸、鐵嘴神鷹;
中嶽嵩山中天崇聖大帝(聞聘)青驄馬;
北嶽恆山安天玄聖大帝(崔英)黃彪馬;
西嶽華山金天願聖大帝(蔣雄)烏騅馬;
10樓:網友
五嶽大帝五嶽大帝是指東嶽泰山大帝、南嶽衡山大帝、西嶽華山大帝、北嶽恆山大帝、中嶽嵩山大帝。其信仰源於中國古代的山川崇拜,古人認為山情水秀,雲纏霧繞,地大物博,高峻雄偉,神秘莫測,令人敬佩又令人恐懼。於是人們祀之為神,頂禮膜拜。
五嶽之首是誰,為什麼?
11樓:阿沾愛教育
五嶽之首不是華山,是泰山。
泰山,位於中國山東省中部,方圓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頂海拔高度1545公尺。泰山,自古就有「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的美譽。在25億年左右,被稱之為「泰山運動」的造山運動,使泰山第一次露出海平面。
在3000萬年前的新構造運動中,泰山南麓發生山前斷裂,所處的盆地下沉,而北麓大幅度抬公升,形成了如今泰山巍峨高聳的雄姿。泰山花崗岩、科馬提巖、三大斷裂,還有人們熟知的「穩如泰山」、「醉心石」無不顯示著泰山在地質、地貌上的神奇。
五岳海拔分別為多少,五岳是哪五岳各海拔多少公尺?
東嶽泰山 海拔1532.7公尺,位於山東省泰安市 南嶽衡山 海拔1300.2公尺,位於湖南省衡陽市 西嶽華山 海拔2154.9公尺,位於陝西省華陰縣 北嶽恆山 海拔2016.1公尺,位於山西省渾源縣 中岳嵩山 海拔1491.7公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 五岳攻略 華山最好晚上開始爬,不到天明就可以山頂,...
五岳是什麼,五岳指什麼?
五岳 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北嶽恆山 中岳嵩山 南嶽衡山。五岳的所在地及詳細資料如下 東嶽泰山聳立在山東省中部,高接雲天,巍峨陡峻,氣勢磅礴,最高峰為海拔1500多公尺,尊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 登泰山而小天下 之句,不過他當時所說的天下,僅限於魯國鄰近的幾個國家。後人在泰山山頂...
五岳奇在哪裡,中國的五岳是哪五岳?在哪裡?
五岳,是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指東嶽泰山 西嶽華山 中岳嵩山 北嶽恆山 南嶽衡山。有人認為,五岳 於中國的五行思想與山岳 以及對山神的崇拜。傳說盤古死後,頭和四肢化為五岳。雖然五岳不是中國最高的山,但由於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險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 修行和到訪,留下遺跡,大大增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