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怎么樣的,八旗制度是怎麼樣的?

時間 2022-09-19 17:20:06

1樓:匿名使用者

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其實就是分封制。

皇太極征戰多年,身兼兩黃旗的主子。直到2023年後,多爾袞帶著八旗入關爭天下,巨大的成就和名望,讓他的正白旗實力大漲,成為八旗中的扛把子。後來多爾袞去世,順治皇帝奪走正白旗的統治權,和兩黃旗一起歸屬於皇帝直領,稱為“上三旗。

”我們熟悉的八旗,正式定型。

通過皇太極的一系列操作,廢除選舉大汗的邪路,採用稱帝世襲的正路,拿到八旗集團的一票否決權。順治又親自統領上三旗,掌握37.5%的股權。

這種民主和集權、嚴肅和活潑融為一體的集團,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具有極其強大的戰鬥力。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八旗制度與清政權相始終,它既是清王朝取勝的重要因素之一,也使清王朝最終走向衰敗沒落之路。

八旗制度有什麼特點嗎?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凡隸於八旗者皆可以為兵。實際上,清代兵有常數,餉有定額,隨著滿族人口的不斷增加,並非所有滿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後來披甲的人數佔滿族人口的比例愈來愈小。

清太祖、太宗時期,八旗組織有較快的發展。入關前滿洲八旗共三百零九個佐領,又半分佐領十八個;蒙古佐領一百一十七個,又半分佐領五個;漢軍佐領一百五十七個,又半分佐領五個。八旗滿、蒙、漢佐領共五百八十三個,又半分佐領二十八個。

清統治全國之初,由於統一全國的戰爭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鬥爭,滿洲八旗發展迅速。康熙時滿洲佐領達到六百六十九個,嘉慶時增加到六百八十一個。此後維持在這一水平上。

蒙古佐領順治時增加十一個,康熙時又增加七十六個,雍正二年(1724)定製為二百零四個。八旗制度建立時有蒙古人編在滿洲八旗內,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領三十五個,又半分佐領兩個,編在滿洲八旗下。順治十五年有漢軍佐領二百零六個,又半分佐領三個。

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二百五十八個,又半分佐領一個。雍正十二年定製為二百七十個。此後,因八旗生計愈來愈困難,一部分漢軍出旗為民。

乾隆五十五年(1790)漢軍佐領減少到二百六十六個。此後終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額數,清末光緒、宣統時,實存職官約六千六百八十人,兵丁十二萬人。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徵,軍械糧草自備。

入關以後,為了鞏固滿族貴族的統治,加強對全國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時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後顧之憂,更好地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與綠營共同構成清朝統治全國的強有力的軍事工具,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八旗兵無論滿洲、蒙古或漢軍,均以營為單位,由都統及副都統率領,稱作驍騎營,用於駐防或征戰。並有炮營、槍營、護炮藤牌營,附屬於漢軍驍騎營。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聰時期定王公爵止於貝勒,崇德元年始定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九等。順治十年(1653)增奉恩將軍為十等。

亦有異姓封王、公、侯、伯、子、男的,但漢人甚少。清代世職,太宗時與官名本多相同,順治四年成為榮譽稱號。乾隆元年定民爵精奇尼哈番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為男爵,阿達哈哈番為輕車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為騎都尉,拖沙喇哈番為雲騎尉。

八旗按引軍旗色定戶籍。壯丁原則上三年編審一次,分正戶、另戶、另記檔案及旗下家人等。八旗興辦宗室覺羅學、官學等,課其子弟。

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喪等均有規定。清初定滿漢不通婚,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實際上民間早已通婚。

清朝的八旗制度是什麼?

3樓:易書科技

自努爾哈赤起兵之後,力量不斷壯大。為了加強對軍隊的管理,公元2023年,努爾哈赤開始創立八旗制度。八旗制是在牛錄製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牛錄為300人,5牛錄為1甲喇,5甲喇為1同山,每一固山旗幟的顏色都固定。

當時滿洲軍共有4個固山,旗幟分黃、自、紅、藍4種顏色。萬曆四十三年(公元2023年),滿洲軍又一次擴大建制,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個固山,共有8個固山,6萬人。固山在滿語中的意思是“旗”,所以八固山的建立就是“八旗制度”的開始。

全體女真人都編入八旗之中,實行軍政合一。每旗的首領稱為“旗主”,都由諸王貝勒擔任,“旗下”為一般的百姓。“旗下”平日農耕漁獵。

國家有事則徵召效力。在八旗制度下,旗主對旗下進行統治,努爾哈赤則高居為八旗的首領。

4樓:hhh歷史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清朝的八旗制度什麼意思?

5樓:為誰為誰為

八旗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

明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努爾哈赤整頓編制,分別以牛錄額真、甲喇額真、固山額真為首領。初置黃、白、紅、藍4色旗,編成四旗。萬曆四十三年(2023年)增設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之制確立。

滿洲(女真)社會實行八旗制度,丁壯戰時皆兵,平時皆民,使其軍隊具有極強的戰鬥力。

努爾哈赤於2023年將紅白黑三旗及所領牛錄析設為八個旗:原紅旗分為正黃、鑲黃二旗;原白旗分為正白、鑲白、正藍三旗;原黑旗分為正紅、鑲紅、鑲藍三旗。正四旗旗幟為純色四方形,龍首朝後;鑲四旗旗幟為五邊形,黃、白、藍三旗鑲紅邊,紅旗鑲白邊,龍首朝前。

當時各旗的旗主分別是:正黃旗主和鑲黃旗主努爾哈赤、正紅旗主和鑲紅旗主代善、正白旗主皇太極、鑲白旗主杜度、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主阿敏。八旗建立自此始,亦即為滿洲八旗的源起。

6樓:亦夢之城

1、八旗制度是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

女真人以射獵為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

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

2、八旗的軍事組織制度是由滿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所制定。努爾哈赤起初將自己的軍隊分編為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為識別,成為“正黃旗”等。隨軍隊壯大,又將四旗加上邊框,成為“鑲黃旗”等,形成八旗。

滿人靠著這軍事組織制度,於2023年建立清國。

3、特點

八旗制度的特點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凡隸於八旗者皆可以為兵。實際上,清代兵有常數,餉有定額,隨著滿族人口的不斷增加,並非所有滿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後來披甲的人數佔滿族人口的比例愈來愈小。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聰時期定王公爵止於貝勒,崇德元年始走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九等。

7樓:匿名使用者

八旗制度起源於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錄,是滿洲人特有的一種社會組織形式。他們正是憑藉這套軍事制度建立清朝。旗下士兵以及戶籍被編制在八旗軍隊中的閒散家庭成員稱做旗人。

與全國範圍內由各級官府管轄的民人(普通百姓)不同,旗人由各地八旗駐防將軍或都統管轄,閒則為民,戰則為兵,並擁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直到19世紀末,清朝解體,八旗制度宣告終止,但現今有許多旗人後裔仍習慣性地自稱為旗人。

清朝時期,蒙古也有一種類似的制度,被稱作“喇嘛旗”。喇嘛旗長官被稱作札薩克。

2023年努爾哈赤將原來牛錄這一臨時性的生產和軍事組織,根據戰爭的需要,改編成長期的正式組織,平時不需務農及狩獵,成為職業軍事制度。規定每三百人設一牛錄額真(亦稱“佐領”),每五牛錄設一甲喇額真(亦稱“參領”),每五甲喇設一固山(gūsa,即旗)額真,每固山額真左右設兩梅勒額真。努爾哈赤的軍隊一共分為四旗,各旗以純色作區分,分別是:

黃、紅、藍、白的正(讀音“整”)四旗。隨著軍隊的不斷壯大,四年後又增設四旗,並在原純色周圍嵌上其它顏色,稱為鑲黃、鑲紅、鑲藍、鑲白,合稱為八旗。

8樓:手機使用者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為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為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建立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鑲,俗寫亦作廂)。

旗幟除四正色旗外,黃、白、藍均鑲以紅,紅鑲以白。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其制規定:

每300人為1牛錄,設牛錄額真1人;5 牛錄為1甲喇,設甲喇額真1人;5甲喇為1固山,設固山額真1人。據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的八旗,即後來的滿洲八旗。

清太宗時,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組織中蒙古旗與漢軍旗的建立比滿洲旗稍晚。清太宗皇太極天聰三年(1629)時,已有蒙古二旗的記載,稱為左右二營。八年改稱左翼兵和右翼兵。

九年,後金在征服察哈爾蒙古後,對眾多的蒙古壯丁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編審,正式編為蒙古八旗,旗制與滿洲八旗同。漢軍單獨編為一旗,據考證是在天聰五年正月(一說天聰七年)。皇太極崇德二年(1637)分漢軍為二旗,旗色玄青,四年分二旗官兵為四旗,七年正式編為漢軍八旗,旗色與滿洲八旗同。

從明萬曆四十三年八旗制度建立,直到清崇德七年才完成八旗組織三個部分二十四旗的組織建設,八旗每一旗下都包括滿洲、蒙古、漢軍三個部分。

上三旗與下五旗八旗又有上三旗與下五旗的區別。順治七年(1650)底多爾袞死後,清世祖福臨為了加強對八旗的控制,對八旗的順序進行了調整。由皇帝控制的鑲黃、正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統轄的正紅、鑲紅、正藍、鑲藍、鑲白五旗,稱為下五旗,此後終清未改。

上三旗較下五旗為崇,是皇帝的親兵,擔任禁衛皇宮等任務,下五旗駐守京師及各地。清世宗雍正為進一步加強**集權,削弱諸王、貝勒對各旗的控制,嚴格區分下五旗中的旗分佐領(俗稱外佐領)和府屬佐領(俗稱內佐領)的隸屬關係。下五旗中的主要部分旗分佐領,實際上也由皇帝直接控制。

諸王及貝勒僅能控制其府屬佐領。又以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居左,稱為左翼;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居右,稱為右翼。

八旗制度的特點

八旗制度的特點是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凡隸於八旗者皆可以為兵。實際上,清代兵有常數,餉有定額,隨著滿族人口的不斷增加,並非所有滿族人都能披甲,而到後來披甲的人數佔滿族人口的比例愈來愈小。

清太祖、太宗時期,八旗組織有較快的發展。入關前滿洲八旗共309個佐領,又半分佐領18個;蒙古佐領117個,又半分佐領5個;漢軍佐領157個,又半分佐領5個。八旗滿、蒙、漢佐領共583個,又半分佐領28個。

清統治全國之初,由於統一全國的戰爭需要,以及平定各地的反清鬥爭,滿洲八旗發展迅速。康熙時滿洲佐領達到669個,嘉慶時增加到681個。此後維持在這一水平上。

蒙古佐領順治時增加11個,康熙時又增加76個,雍正二年(1724)定製為204個。八旗制度建立時有蒙古人編在滿洲八旗內,直到清末亦有蒙古佐領35個,又半分佐領2個,編在滿洲八旗下。順治十五年有漢軍佐領206個,又半分佐領3個。

康熙五十一年(1712)增至258個,又半分佐領1個。雍正十二年定製為270個。此後,因八旗生計愈來愈困難,一部分漢軍出旗為民。

乾隆五十五年(1790)漢軍佐領減少到266個。此後終清不改。八旗官兵的額數,清末光緒、宣統時,實存職官約6680人,兵丁12萬人。

八旗初建時兵民合一,全民皆兵,凡滿洲成員皆隸於滿洲八旗之下。旗的組織具有軍事、行政和生產等多方面職能。入關前,八旗兵丁平時從事生產勞動,戰時荷戈從徵,軍械糧草自備。

入關以後,為了鞏固滿族貴族的統治,加強對全國各族人民的控制,同時為了解除八旗官兵的後顧之憂,更好地為清王朝效命,建立了八旗常備兵制和兵餉制度,與綠營共同構成清朝統治全國的強有力的軍事工具,八旗兵從而成了職業兵。八旗兵無論滿洲、蒙古或漢軍,均以營為單位,由都統及副都統率領,稱作驍騎營,用於駐防或征戰。並有炮營、槍營、護炮藤牌營,附屬於漢軍驍騎營。

八旗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如封爵,天命、天聰時期定王公爵止於貝勒,崇德元年始走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九等。順治十年(1653)增奉恩將軍為十等。

亦有異姓封王、公、侯、伯、子、男的,但漢人甚少。清代世職,太宗時與官名本多相同,順治四年成為榮譽稱號。乾隆元年定民爵精奇尼哈番為子爵,阿思哈尼哈番為男爵,阿達哈哈番為輕車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為騎都尉,拖沙喇哈番為雲騎尉。

八旗按引軍旗色定戶籍。壯丁原則上三年編審一次,分正戶、另戶、另記檔案及旗下家人等。八旗興辦宗室覺羅學、官學等,課其子弟。

八旗宗室王公及官兵的婚喪等均有規定。清初定滿漢不通婚,直到光緒二十七年(1901)才取消禁令,實際上民間早已通婚。

滿族八旗制度有大小區分嗎,滿族的八旗制度是由誰建立的?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彔額真 牛彔意為大箭 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八旗的建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

滿清八旗的姓氏分別是什麼,滿清八旗是哪八旗?哪個旗最高貴,哪個下等?各旗都有哪些姓氏?

小仙女看電影 滿清八旗的姓氏為 仝 關 馬 索 赫 富 那 郎 1 仝 佟姓宗族。佛滿洲佟姓氏族成員遍布遼東每一區域。近代和現代地名佟佳江,佟佳 佟甲 佟家等諸多村堡名,都是他們生活過的地方。佟姓或童姓 仝姓,同為滿族一姓,是為同音異字,皆源出佟佳。佟佳清初為姓氏佟佳氏。仝與佟 童是漢字中的同音異字...

八旗的上旗跟下旗是哪些,清朝滿族的八旗中上三旗和下五旗各是什麼

中國清代滿族的社會組織形式。滿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獵為業,每年到採捕季節,以氏族或村寨為單位,由有名望的人當首領,這種以血緣和地緣為單位進行集體狩獵的組織形式,稱為牛錄製。總領稱為牛彔額真 牛彔意為大箭 額真,又稱厄真,意為主 八旗的建立 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著勢力擴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