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墓裡有什麼東西?為什麼還不開發

時間 2021-05-04 11:38:25

1樓:9點說史

唐太宗李世民墓——昭陵,被譽為「天下名陵」。昭陵陵園是乙個豐富的文物寶庫。地上地下遺存的大量歷史文物,陳列在昭陵博物館內,展示著唐代前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盛況。

昭陵是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合葬陵墓,位於今禮泉縣東北10多公里的九宗山。昭陵是唐代規模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其總面積為2萬公頃,陵園周長60公里。陪葬昭陵的王公貴族達200餘人,目前能夠確定的墓冢已有185座。

這些陪葬墓如拱月的群星一樣,分布昭陵的南部半周。

原因:國家的文物保護政策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大大小小的考古隊跟在盜墓者和施工隊後面收拾爛攤子都來不及,很難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主動發掘在所有古墓中等級最高的皇陵。

擴充套件資料

選址背景

唐太宗貞觀十年(636年),皇后長孫氏病危,臨終之時遺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長孫皇后的遺言,在皇后崩後,把她臨時安厝在九嵕山新鑿之石窟,陵名昭陵。並決定把昭陵也作為自己的歸宿之地,等他駕崩後與皇后合葬,隨即開始了大規模的營建工程。

唐太宗選擇九嵕山作為昭陵陵址有著濃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中國古代所謂的陵墓堪輿風水之說,伴著姓氏的不斷擴大及五行陰陽之說的流傳而逐漸完善,至南北朝時基本形成了一套評定風水好壞的理論。

九嵕山滿足了堪輿家認為帝王陵墓應具有的所有條件,自唐以降,堪輿家普遍認為昭陵的風水為中國歷代帝陵之最佳者。

除此,唐太宗選擇昭陵還有附加的政治背景。按照唐太宗最初的想法,帝王陵寢要完全效仿漢高祖劉邦的長陵,務從豐厚。但精通經史的虞世南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漢制既勞費了民力,還使盜賊生心,所以漢陵大都被盜,帝王的屍骨也被拋棄荒野,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

他建議太宗應當向堯帝那樣,因山為陵,陵內不藏金玉,並在陵外立碑予以說明。虞世南所說的「因山為陵」既能節儉民力又能防盜的建議,為唐太宗最終決定選擇九嵕山作為昭陵陵址,起到了思想和理論的啟迪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昭陵依九峻山峰,鑿山建陵,開創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為陵的先例。據說是因年文德皇后臨死時給唐太宗說要儉薄,「請因山而葬,不需起墳」。( 《 舊唐書文德皇后死後葬於昭陵。

關於以山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後撰文刻石的碑上寫著:「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好盜息心,存沒無累。

」這裡所陵,不藏金玉,與其說是為了儉薄,不如說是為了「好盜息心」更恰當些;虞世南上太宗時就說過:「自古及今, …… 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為陵的目的為了利用山岳雄偉形勢和防盜掘而已。

九峻山屬石灰岩質,長期遭受高空風雨的剝蝕,山洪沖刷,不僅山陵建築無原有的山勢形體亦改變了不少。但仍可略辨當年陵寢構造遺留之痕跡:山勢外形逞(當地俗稱筆架山),南面山體兩側岩層伸出,逞簸箕形狀;山腰殘存有窯洞。

跡,可能與當年棧道建築有關。根據文獻記載,昭陵建築時,在南面山腰鑿深 75 宮,墓道前後有石門 5 重;墓室內設東西兩廂,列置許多石函,內裝隨葬品。五代韜盜掘昭陵記載有「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巨集麗不異人間」。

這都可想象這個「殿」內部寢殿層層竅深和巨集麗的情景。 當時地宮外面還有許多木構建築 , 建有房舍和遊殿等。由於地宮前面四周山凹不平,往來不便,又「緣山傍巖架梁為棧道,懸絕百仍,繞山二百三十步,始門」。

用棧道鏈結上下左右,通達地宮的道路。但山上棧道建築又不能垂直上下右迴繞旋轉,這從杜甫所寫的 《 重經昭陵 》 「陵寢盤空曲」詩句中得到證明。雖這些記載未必絕對可靠,但從中卻可看出其規模的富麗堂皇和工程繁難的程度。

當時建築,根據宋敏求 《 長安志圖 》 記載:「以九峻山山峰下的寢宮為中心點,牆垣,四隅建立樓閣,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周圍 12 裡」。 祭壇遺址位於陵北玄武門之內。

遺址面積東西 53.5 公尺,南北 86.5 公尺,略呈梯形屋階,尚可辨認。

山陵的正南面有朱雀門和獻殿,西南面有「下宮」(俗稱皇城面積東西 237 公尺,南北 334 公尺,周圍牆基厚約 3.5 公尺,其範圍是乙個比較正規的矩形山南劉洞村沿山而進,可看出陵道已被山洪沖刷成深溝,溝兩旁有土閾一對,此陵的御道口;陵西南稍平處,石礎、瓦礫遍地皆是,這就是「陵下宮」遺址,當房屋就建造在這裡。昭陵地面建築早年毀壞,僅留幾處廢墟,但在獻殿遺址出土的屋脊

的乙個鴟尾,高 1.5 公尺 , 底長 1 公尺 , 寬 0.65 公尺,重約 150 公斤,由此可推想這座殿堂是多大;所有這樣的殿宇樓閣構成的建築整體,又是多麼巨集偉。

3樓:匿名使用者

最值錢的是,據說他把《蘭亭集序》帶入墳墓,又有說法是武則天帶入墳墓的,說法不一

4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皇陵除乾陵外,都被五代時耀州軍閥溫韜盜掘一空,太宗的昭陵也不例外,估計裡面剩不下多少東西了。

國家現在的文物保護政策是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大大小小的考古隊跟在盜墓者和施工隊後面收拾爛攤子都來不及,很難集中巨大的人力物力去主動發掘在所有古墓中等級最高的皇陵。

國家考古隊為什麼不去挖李世民的墓昭陵呢?裡面肯定有很多寶貝吧?

5樓:花飛上陌

不發掘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國的考古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成熟,發掘出的文物儲存方法不先進,很棘手,比如一些文物,剛發掘的時候很有色彩,但是儲存不久就鏽跡斑斑,還不如儲存在地下,等到科技足夠進步了,再做打算。還有乙個原因在於我們對昭陵的地下結構,構造等等還不清楚,就像我們對秦始皇陵墓不清楚一樣,發掘這樣的帝王陵墓是乙個浩大的工程,需要統籌規劃,科學開展工作,很複雜,需要長遠來看。

而且,唐代皇陵中除了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沒有被盜過,其他都被盜過了。再者,唐皇陵大多依山而建,相比較漢代或者明清皇陵,發掘起來比較麻煩。必定會破壞墓道或者墓室,對陵內文物造成破壞。

唐代是我國古代鼎盛時期,帝王陵墓中必定會有大量珍貴文物,以我國現有的技術水平無法保證這些文物出土以後是否還能儲存下來。就像原本彩繪的兵馬俑一樣 那就太可惜了!!!

6樓:雲祀

唐太宗與長孫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餘座,主要有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徵、秦瓊、溫彥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齡、孔穎達、李靖、尉遲敬德、長樂公主、韋貴妃等墓,還有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等15人之墓。上世紀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後發掘了徐懋功(李勣)、尉遲敬德、程咬金、張士貴、鄭仁泰、長樂公主、韋貴妃等40餘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積53畝,建築面積7000平方公尺,陳列面積2000平方公尺,綠化面積15000平方公尺的昭陵博物館。

《新五代史·溫韜傳》:「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而昭陵最固,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

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鐘、王紙墨、筆跡如新。韜悉取之,遂傳民間。

惟乾陵,風雨不可發。」《舊五代史·溫韜傳》:「唐諸陵在境者悉發。

」《資治通鑑》亦載,「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唐帝諸陵發之殆遍。」

乾陵保住不被盜掘之身,要感謝奇異的天象。宋人程大昌《考古編》中稱,「史載溫韜概發唐陵,獨乾陵不可近,近之輒有風雨。」就是說,在盜掘乾陵時,出現了極為反常的天象,狂風驟雨閃,電雷鳴,怕遭報應的溫韜被嚇跑了。

溫韜給中國帝王陵帶來的破壞是災難性的,不可逆轉的,許多珍貴的文物讓其給毀了。所以史學界、考古界都認定,溫韜是中國盜墓史上危險最大的乙個盜墓者,有千古之罪。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把《蘭亭序》等眾多珍貴的名家書畫真跡作為陪葬品,帶進了昭陵。

搞笑的是,不通文墨的溫韜在把一批書畫作品帶出昭陵後,看上的卻不是價值連城的書畫作品,而是裝裱在外的華美綢緞。他讓手下將上面的綢緞全部撕下來,而把作品扔了。史學界推測,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跡從此不再出現,可能就是讓溫韜給撕毀了。

但讓人不解的是,在溫韜逐一登記的盜得寶物中,卻無此貼。

後世學者抱著乙份美好的心願,希望《蘭亭序》在武則天的乾陵內,果真如此,真乃中華文化之大幸。

其實溫韜這個人比較有意思,他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盜墓賊。**時期的孫殿英和他比起來也是小巫見大巫。

其一:溫韜盜陵沒有什麼用於軍費的理由,我想很大一部分是出於對未知事物的一種獵奇心理。

其二:溫韜所盜陵寢之多,堪稱有史記載之最。在他任節度使的七年時間內,唐朝諸帝的18個陵寢竟然被他一一光顧。

(溫韜似乎生下來就是給李唐王朝的皇帝陵墓找麻煩的。在乾陵之前已經挖掘了17座唐皇陵,只剩下乾陵。溫韜和黃巢一樣,他也興動數萬人馬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不料三次上山均遭風雨大作,人馬一撤,天氣立即轉晴。

溫韜實在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但他還是沒有再繼續挖下去,遂此絕了念頭。乾陵至此逃過第二劫。)

其三:膽大包天卻又懼怕鬼神。這一條是這個人最有趣地地方。

溫韜盜陵時一般都率領眾兵,在光天化日之下進行。在當時,偷墳掘墓是不赦的大罪,雖然五代時期中國社會動盪不堪,但在老百姓心中卻是難以原諒的。可見,此人甘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盜墓,並將所盜物品編成名冊公諸於世,其膽量之大為令天下所有盜墓者之楷模。

然而,就是這麼乙個大膽之人,也有被鬼神之說嚇退的時候。在溫韜準備公開挖掘女帝武則天的乾陵時,忽然風雨大作,致使其工程不得已進行,只得改期。可後來每到準備挖掘乾陵時,都會出現風雨交加的天氣,他的下級提醒他,這有可能是鬼神相護的原因。

於是,這個人終於感到了害怕,再也不敢挖掘乾陵了。

從史書上記載的溫韜的生平來看,這是乙個狡詐嬗變的人物。他對朝代的更替看的很開,誰的勢力強大一些就依靠誰。不過在動盪的年代這也是不得已的生存之道。

中國的死節之士歷代都層出不窮,只是溫韜不肯做罷了。

溫韜的毀滅,其根源還是他沒有掌握好度。早年盜陵的臭名,嬗變的個性注定為統治者不喜,雖然他有大批的寶藏來打點上下,甚至連後唐莊宗李存勖的皇后劉玉娘都能賄賂,但最終溫韜還是被後唐明宗李嗣源所殺。在當局者的眼裡,他是乙個生有反骨的人,今天你能夠反了後梁,明天就能反我後唐。

今天你能盜先唐的陵寢,明天就有可能盜我的陵,這樣的人,在非常時期還有些利用價值,在時局平定後是一定不能讓他生存下去的。

李世民喜歡什麼顏色,唐太宗李世民他有什麼優點?和特長?

李世民喜歡紅色,古典型別的mm,什麼星座還真是不知道,喜歡的動物是老虎。唐太宗李世民他有什麼優點?和特長?善於納諫,知人善用,為政寬容,用人不計資歷地望,不計親疏恩怨。唐太宗后妃名單 李世民最喜歡的一副畫叫什麼?你問的應該是李世民最喜歡的一幅書法作品吧?因為眾多的畫作沒法說到底是那一幅,並且李世民最...

如何評價李世民,對唐太宗的評價

mm歷史 李世民聰明果斷,擅長騎射。少年從軍,曾往雁門關解救隋煬帝。首倡晉陽起兵,拜右領軍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領兵攻破長安,拜尚書令 光祿大夫,受封秦國公 趙國公 對唐太宗的評價 李世民 598年1月28日 一說599年1月23日 649年7月10日 即唐太宗 626年 649年在位 bai,生於...

唐太宗後宮有哪些妃嬪,李世民那時後宮嬪妃排位

旋風遊蝦 唐太宗後宮一覽表 一 皇后 長孫氏,小字觀音婢,隋仁壽元年 601年 唐貞觀十年 636年 葬昭陵 諡號 文德順聖皇后 父母 父親 長孫晟,字季晟,西魏大統十七年 551年 隋大業五年 609年 母親 高氏 兄弟 1 長孫行布,異母,早亡2 長孫恆安,異母,早亡3 長孫安業,異母4 長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