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整頓小學生上課紀律

時間 2021-07-23 02:23:23

1樓:乞丐愛上了公主

小學生要在四十分鐘內不能動也不能說話是很難的,老師不能動不動就強調紀律,而應該考慮的是怎樣把課上的生動、怎樣才能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而一味地強調紀律,卻把課講得很死板,學生再好的紀律也是沒有效果的;

我的看法是,對小學生用不著強調紀律,只要課上的生動、活潑,比強調紀律效果要好得多

同時課堂裡發生的問題行為,看上去是學生的問題,實際上與教師也有關係,有些問題行為就是教師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教師也必須對自身進行一定約束和調整。一般來說,對課堂問題行為產生影響的教師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教學不當

指教師由於備課不充分,缺乏教學組織能力,或表達能力差而造成教學失誤,進而引起課堂問題行為。常見的教學不當有教學要求不當,例如對學生要求過高或過低;教學組織不當,例如教學從乙個活動跳躍到下乙個活動時缺乏順利「過渡」的環節,會使學生無法參與教學過程;講解不當,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講課時顯得無能、遲鈍、笨拙,而且在一段時間裡只困死在乙個問題上,那麼學生就有可能置功課於腦後而搗亂起來。

2、管理不當

這可能是教師引起課堂問題行為的最主要因素。這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反應過激,濫用懲罰手段。例如,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個別不良行為經常作出過激反應,動輒中斷教學大加訓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費整堂課時間進行冗長的訓斥,這種失當的管理方法往往會激化矛盾,使個別學生的問題行為擴散開來,產生「病源體傳染」效應。

還有些教師過於相信懲罰在解決問題行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紅皂白地運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懲罰。研究發現,濫用懲罰手段特別是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僅不能很好地維持課堂秩序,還會大大降低教師的威信,甚至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怨恨情緒,誘發學生攻擊性的課堂問題行為。

3、喪失威信

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師是很難管好課堂的,喪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學不當、管理不當也會造成教師威信下降。一般說來,以下行為的教師容易在學生心目中喪失威信:

①業務水平低,教學方法不好。

②對教學不認真負責,上課懶懶散散。

③對學生的要求不一致,說了以後不檢查。

④向學生許願,但總是不兌現。

⑤不關心學生,待人冷漠。

⑥缺乏自我批評精神,明知錯了,也要強詞奪理。

⑦帶有偏見,處事不公.

(小孩子都崇拜英雄,老師要處處表現的無所不能,

在孩子中間樹立威信,還要細心,關心到他們自己家長的忽略的地方,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老師好,而且不可以給他們打小報告,孩子最煩這個,這樣孩子整天把你當偶像,別說遵守課堂紀律了,什麼活動孩子都會一窩蜂似的跟著你上。課堂紀律不怎 麼重要,學習好不好,不在小學初中,那只是個基礎,60分萬歲,孩子不能逼的太早,太早了到了該學習的時候(高中大學)孩子就皮了,似想想,逼了9年不在 壓迫中爆發,就在壓迫中毀滅,真正能爆發的又有幾個!所以小學初中,還是寬鬆的環境比較適合!

課堂紀律是一件很有學問的事情,教師的個人魅力的確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包括淵博的知識,人格的魅力……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對你的課堂紀律起到幫助或者阻力,因為孩子們的向師性決定著你的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人,決定著你的課堂紀律是否好。現代課堂教學講究採用活動途徑和任務型教學,但最難把握的就是課堂的「活而不亂」!

1.老師事先一定要反覆給學生強調:一切聽號令。

對個別違反的要說說他,嚴肅地給他指出來,提醒他一下或者把他喊出教室談話告誡,注意:有時是訓斥,但大多是感化,學生會領情的。一定要把自己的聲威先起來。

使學生又敬又畏!一定要學生知道你活潑起來是多麼可親,嚴肅起來又是多麼堅持原則。

2.任務型活動的目的要十分明確。

3.一旦發覺亂套時,馬上收場。可換作雙人起來示範練習,或爭相舉手起來示範練習等等。

4.成敗的關鍵在於最初的令行禁止!)

2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看法是,對小學生用不著強調紀律,只要課上的生動、活潑,比強調紀律效果要好得多

同時課堂裡發生的問題行為,看上去是學生的問題,實際上與教師也有關係,有些問題行為就是教師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教師也必須對自身進行一定約束和調整。

3樓:白若琪是只貓

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

課堂裡發生的問題行為,看上去是學生的問題,實際上與教師也有關係,有些問題行為就是教師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教師也必須對自身進行一定約束和調整。一般來說,對課堂問題行為產生影響的教師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1、教學不當

指教師由於備課不充分,缺乏教學組織能力,或表達能力差而造成教學失誤,進而引起課堂問題行為。常見的教學不當有教學要求不當,例如對學生要求過高或過低;教學組織不當,例如教學從乙個活動跳躍到下乙個活動時缺乏順利「過渡」的環節,會使學生無法參與教學過程;講解不當,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講課時顯得無能、遲鈍、笨拙,而且在一段時間裡只困死在乙個問題上,那麼學生就有可能置功課於腦後而搗亂起來。

2、管理不當

這可能是教師引起課堂問題行為的最主要因素。這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教師對學生的問題行為反應過激,濫用懲罰手段。例如,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個別不良行為經常作出過激反應,動輒中斷教學大加訓斥,有的甚至不惜花費整堂課時間進行冗長的訓斥,這種失當的管理方法往往會激化矛盾,使個別學生的問題行為擴散開來,產生「病源體傳染」效應。

還有些教師過於相信懲罰在解決問題行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紅皂白地運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懲罰。研究發現,濫用懲罰手段特別是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僅不能很好地維持課堂秩序,還會大大降低教師的威信,甚至引起學生對教師的怨恨情緒,誘發學生攻擊性的課堂問題行為。

3、喪失威信

在學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師是很難管好課堂的,喪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學不當、管理不當也會造成教師威信下降。一般說來,以下行為的教師容易在學生心目中喪失威信:

①業務水平低,教學方法不好。

②對教學不認真負責,上課懶懶散散。

③對學生的要求不一致,說了以後不檢查。

④向學生許願,但總是不兌現。

⑤不關心學生,待人冷漠。

⑥缺乏自我批評精神,明知錯了,也要強詞奪理。

⑦帶有偏見,處事不公。

自覺遵守紀律,是社會主義教育培養人的一條重要標準,是「八榮八恥」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中學生也想遵守紀律,也知道:上課不守紀律,不但自己學習不好,還影響他人聽講,但就是不能做到上課遵守紀律。

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該怎麼辦呢?

1.了解孩子遵守紀律的實際水平

有的孩子不能自覺遵守紀律,只有在父母、老師或其他人的監督之下,才能遵守紀律。比如上課時,老師不停地盯著他,他才能不鬧,當老師一寫板書時就鬧起來。這樣的學生在集體中雖是個別的,但影響較大,屬於嚴重違反紀律的學生。

有的孩子遵守紀律較差,只有在老師、父母提醒下,才能遵守紀律。如有的學生上著課就隨便說話、借文具或玩耍,老師提醒後能夠立即停止,但過不了多久又發生違紀行為。上課過程中需要別人不斷提醒,屬於遵守紀律較差的學生。

有的孩子在一般情況下能遵守紀律,在環境發生變化時尚需老師提醒才能遵守紀律。比如上班主任課和要求較嚴格老師的課,遵守紀律沒有大問題,但是幾個班一起上課,或要求不怎麼嚴格的老師上課時,就出現紀律問題。可是一經提醒又能遵守紀律,這是遵守紀律較好的。

有的孩子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能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紀律,即使是有人干擾或影響,也能保持安靜,專心致志地聽講。這屬於遵守紀律很好的學生。

孩子在遵守紀律方面屬於哪個層次,父母應當心中有數,然後引導他們乙個層次乙個層次地提高。

2.弄清孩子不能遵守紀律的原因

不遵守紀律在課堂上的表現是大同小異的,如隨便講話、傳東西、干擾同學聽講、頂撞老師……但原因卻是不同的。大體說來,孩子不遵守紀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對遵守紀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有的孩子認為上課只要聽懂老師講的內容,違反點紀律是小事。老師批評時,他還很不服氣,認為老師是小題大做。有的孩子甚至認為紀律和他過不去,一聽「紀律」兩個字,就產生逆反心理。

(2)意志不堅強,缺乏控制力

意志堅強的學生,知道應該做什麼時,就能堅持到底;懂得不應該做什麼時,不論有多大**力,也能控制自己不去做。有的學生恰恰相反,雖然也知道要遵守紀律,也怕不遵守紀律挨老師批評,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別人上課違反紀律,他也跟著違反。

(3、)有些病態,需要醫治

這種學生是極少數,他們上課動起來沒完沒了,老師怎麼管也沒用。因為他們的行為屬於病態,即人們所謂的「多動症」,需要盡早醫治。

仔細統計,在不遵守紀律的學生中,因沒養成遵守紀律習慣的佔相當大部分。有的人,想守紀律,也因不守紀律而吃盡苦頭,屢下決心,但就是改不了。究其原因,多是習慣問題,因為習慣有巨大而頑強的力量。

解決紀律問題,要對症下藥。父母需要提高孩子對紀律重要性的認識。有的孩子要鍛鍊他們意志;有的孩子要進行適當醫治;但更多的是要培養他們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建起遵守紀律的「習慣大廈」。

3.培養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在《教育漫話》中曾有這樣的論述:「教育上應當當心的一件大事是看你養成什麼習慣。」他認為一切告誡與規則,無論如何反覆叮嚀,除非通過實行成了習慣,否則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如何養成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呢?

(1)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就是孩子自己教育自己。這在培養良好行為習慣中是行之有效的,能發揮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並避免「逆反心理」的產生。

如有的孩子根據自己情況,寫些有關遵守紀律的格言、警句放在桌上提醒自己;有的制定《課堂紀律十條》來要求自己;有的編寫《一日生活常規》來指導自己的日常生活。這些做法都是自我教育的有效方法,堅持下去,必然能取得好的效果。

(2)榜樣法

「榜樣法」是孩子以其他同學或先進人物的優秀品質模範行為為榜樣,自己向他學習的方法。孩子用榜樣激勵自己自覺遵守紀律,同時用榜樣做一面鏡子進行對照檢查,矯正自己不遵守紀律的言行。

在孩子身邊,一定有許多同學遵守紀律,可以以他們為榜樣,看他們是如何專心聽講,遵守課堂紀律的。特別是要和他們交談,了解他們是怎樣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習慣的。

還可以以革命先輩和英雄人物為榜樣。而父母自身也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處處以身作則,高標準要求自己。

(3)評價法

「評價法」是根據孩子自己訂的標準和《中學生守則》《課堂常規》等有關紀律內容,對其行為給予一定的檢查、判斷。這種方法也可以激勵孩子養成良好的遵守紀律的行為習慣,不斷強化自身的積極方面,抑制自身的消極方面,逐漸懂得怎樣做是正確的,怎樣做是錯誤的,從而提高是非觀念和認識水平。

只要孩子經常進行自我評價,不斷檢查自己,對自己遵守紀律情況進行反饋,不斷調整自己的言行,就能達到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效果。

自我評價能調動自身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遵守紀律的「內驅力」。但是光靠孩子自己評價仍然不夠,還要父母不時給孩子以指導和幫助,適時為孩子提一些建議。

孩子還可以每個階段制定乙個目標,規定自己在紀律方面達到什麼程度。如包括出勤、課堂紀律、課間紀律、課間操紀律、集體活動紀律等。父母可以指導孩子按照以上內容畫乙個**,貼在家裡的牆上,督促他們每天晚上進行認真地總結,每天自我評價,這樣也能起到自我檢查、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激勵、自我提高的作用。

(4)說理法

所謂「說理法」,就是孩子和他自己的行為進行說理,是孩子自己通過擺事實、講道理,提高認識、辯明是非的方法。比如孩子上課隨便說話違反了課堂紀律,就要進行自我分析,找出違反紀律的原因,並想出克服缺點的措施。如果能夠進行心理分析,效果會更好。

這樣,他們就在自我說理的過程中,不斷分析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也就逐漸養成了。

知、情、意、行,人們的行為習慣往往又和道德水平、認識水平有關。凡是自我修養較高、認識水平較高的學生,一般來說,都比較遵守紀律。反之,紀律較差的學生,一般來說或自我修養欠佳,或認識水平較低。

所以,要想讓孩子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行為習慣,就要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

(5)訓練法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因此必須經過長期、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嚴格要求、反覆訓練,是形成良好習慣的最基本方法。

要想讓孩子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同樣需要訓練。因為訓練可以使機體與環境之間形成穩固的條件反射。所以說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可言。

有一名學生,上課總是違反紀律,父母和老師都懷疑他有「多動症」。後來在父母的協助下,他每天晚上在家裡靜坐半小時,父母在旁邊看時間,並數出他做小動作的次數。隨著訓練天數的增加,他做小動作的次數日趨減少,後來上課時基本能遵守紀律了。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得出乙個結論:孩子只要堅持訓練,就能養成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

訓練要強調「嚴格」二字。孩子對自己要有一股狠勁,要有和缺點過不去的精神,因為培養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是乙個痛苦的過程,特別是在關鍵時刻,要咬緊牙關堅持下去,不能讓舊的不良習慣佔了上風。

訓練時還要強調「反覆」二字,不反覆進行訓練,良好習慣不可能自動形成。養成好的習慣好比乙個「系統工程」,需要一定時間,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特別是不遵守紀律的孩子,已經有了違犯紀律的不良習慣,矯正這個習慣更需要持久反覆的進行。

小學生上課吵鬧不聽話怎麼維持課堂紀律

夏天夜的思念 我很不同意 蓅逝 記憶 的想法。一個老師,有了罰站 發抄作業 調座位的想法,這樣的老師就不能算得上一個稱職 有水平的老師。尤其現在,因為和西方文化交融,孩子們慢慢懂得了自我意識,而不是父母 長輩說什麼就是什麼。更加註重自己的尊嚴。很多老師,家長 會想到一個孩子也會有尊嚴?就是自尊。罰站...

小學生用零食換來班幹部,小學生上課的時候吃零食怎麼辦

悲傷的小僧 近些日子大熱電視劇集非 人民的名義 莫屬,人們在茶餘飯後聊得最多的是讓人瞠目結舌的官場貪腐和乙個個讓人擊節讚嘆的 老戲骨 不過,北京一位一年級小學生家長黃女士的關注點則有所不同 這兩天她的兒子每天放學都能帶回一包食品,有時候是牛肉乾 有時候是糖果。兒子說這些都是幫同學寫作業掙來的。電視劇...

小學生上課回答問題好不好反方辯論急

小魔仙 好,我以前不愛回答問題,考得再好老師也不給三好生,現在我發言了,考的再查老師都不批評,還給我補習 如果答錯了,不但會讓同學們取笑,還會惹老師生氣。上次我就被訓了一頓!上課回答並非有益。 我認為是好也 壞處嘛,嗯.答錯了,被人嘲笑,也許會傷自尊 011明扶 我認為是好的,可以鍛鍊孩子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