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宗族制度

時間 2022-01-13 08:05:09

1樓:

宗族制度又叫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會父系家長制演變而來的,是王族貴族按血緣關係分配國家權力,以便建立世襲統治的一種制度。其特點是宗族組織和國家組織合二為一,宗法等級和政治等級完全一致。

這種制度確立於夏朝,發展於商朝,完備於周朝,影響於後來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稱天子,稱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長子以外的其他兒子被封為諸侯。諸侯對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國內卻是大宗。諸侯的其它兒子被分封為卿大夫。

2樓:我是龍的傳人

宗族制度是中國古代以家長制為核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特殊社會體制。

根據民族學與考古學的研究,宗族制度的起源可以追索到原始社會晚期的父系氏族時期。宗族制度的核心是嫡長繼承制。商末以前,嫡長繼承還基本是自發的,並未自覺確立為制度,「兄終弟及」在商仍時有發生,到了商末才正式確立嫡長繼承制,到了西周終 於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

根據宗法制度,西周最高統治者自稱天子,王位是嫡長 子繼承,稱為天下的大宗,是整個統治家族的最高家長,也是天下的共同政治統帥。天 子分封其諸子、諸弟為諸侯。諸侯對天子為小宗,在封國中為大宗,其爵位由嫡長子繼 承。

諸侯分封其諸子為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其諸子為士。士對卿(大夫)為小宗,在 本家為大宗,其爵位仍由嫡長子繼承。

這樣,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自天子——諸 侯——卿(大夫)——士,形成乙個嚴密的金字塔的家族統治網。所謂「別子為祖,繼別 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 說的就是這種大宗、小宗關係。周王朝既是乙個龐大的政權級織,各級領主形成層層依 附的政治隸屬關係,又是乙個以大套小、重重疊疊大家族的體系。西周的宗法制度既是 家族組織形式,又是政權組織形式,是血緣和政治的結合,分別嫡庶、尊卑統系之制。

天子的領土稱為天下,諸侯的領地稱為國,卿(大夫)和士的領地稱為家,故有《大學》 裡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在中國早期社會裡,家族組織和國家政權基本上是合 而為一的,都統一於宗法制度。

宗族觀念源於中國古代的什麼制度

3樓:蠍不語

宗族觀念源於最早的姓氏制度。

1、什麼是姓氏?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

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

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

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

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從無姓到有姓。

2、什麼是宗族?

宗族是以血緣關係為基楚而形成的社會團體,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末期的父系氏族時期。約5500-2023年前,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男權時代開始,男性在社會、家庭、財產等方面佔統治地位。子女不再是母系氏族的成員,而是父系氏族的成員,成為父親財產的繼承者,突顯了同一血脈的特點。

同一血緣的幾代人在一起就組成了家族,幾個或幾十個家族在一起就組成了宗族。

漢代班固的《白虎通·宗教》載:「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相湊也。

上湊高祖,下至玄孫,一家有喜萬家聚之,合而為親,生相親,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家族是父系單系親屬集團,以一成年男性為核心,依照父子相承的繼嗣原則,上溯下延。宗族則是同一血緣、同一祖先的家族的聯合體。

家受制於宗,家之父受制於宗之長,謂「父,至尊也」,「大宗,尊之統也」。所以,宗族統常表現為乙個性氏,一姓一宗聚居就形成了村莊。

宗族產生後,幾度興衰。至宋代以後,隨著理學的興起和廣泛傳播,宗族中的血親觀念和倫理觀念,不斷深入人心,宗族組織步入穩定發展的軌道。到清代,達到極盛。

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會的衰落,宗族觀念發展的勢頭有所減緩,但是仍極具生命力。2023年,蔣介石施行保甲訓令,勢圖利用、依靠宗族組織,達到鞏固其統治的目的,訓令稱:「我國農村家族制度本極發達,今猶牢守,謀地方安定,只有沿用家族制度中之家長,以嚴密民眾組經織之基楚。

」解放後,宗族觀念開始逐漸淡化。改革開放以後,宗族活動又開始復甦,並且出現強勁的發展勢頭。至今,宗族組織的規模、活動的範圍、影響的深遠都比歷史任何時期要大。

足以證明幾千年以來形成的宗族觀念是何等根深蒂固。

宗族之所以有如此頑強的生命力,是因為血緣滋潤的緣故,可謂血濃於水。血緣關係是人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他是社會的基本關係,是社會組織的基礎,對社會生產和生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傳統上一向都很看重血緣關係,不管貴族還是庶民,都不例外。

血緣在族人中形成了乙個共同的鄉土觀念、宗族觀念和生活習俗,族人對外族不適應了,致使族內世代團結一致,小族數世不遷,大族百世不遷,兄弟分炊亦不遠徙,族人無能為生大家贍養。這些有強大凝聚力的制度,使族人很喜歡聚族而居,數代同居,相率畜子添孫,以子孫繞膝為福氣,謂多子多福。因此,宗族人口越來越多,人口的增多又進一步加深鞏固了宗族觀念。

人多勢眾,大宗大族往往是當地社會力量的主力。中國社會發展的根本力量是國家,是**,但社會力量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大宗大族對社會影響,眾目共睹,世人傾仰,所有姓氏宗族都有成為大宗大族、出人頭地的強烈願望。

為什麼現在看不到宗族制度了,宗族制度不好嗎

4樓:飛雨流星

在古代宗族制度是封建律法的補充和完善.現在是法治社會,宗族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與法治社會相違背,當然要全力打壓了,所以看不到了/

5樓:匿名使用者

宗族制度是中國古代的父權制宗法關係的殘餘,它以族長權力為核心,以家譜、族規、祠堂、族田為手段而建立起嚴密的宗族社會人際關係。在清代,這種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宗族組織曾經遍布全國城鄉,成為封建社會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隨著工業化和都市化的程序,人與鄉土、大家庭的關係轉為淡薄,個人主義逐漸滋長。工業化的社會,人多自食其力,不仰賴承襲父母的田地和財產,為了職業四處奔走,經濟上獨立的個人也傾向於單獨居住,導致傳統大家庭的瓦解。總之,現代社會人的流動性增大,人與人之間的機械團結已經被有機團結所取代,宗族制度這種鄉土社會維護團結和穩定的手段,因其功能的不斷削弱而正在慢慢消失.

但是宗族制度還沒有完全消失,在我國鄉村地區,以及潮汕地區和客家地區,它仍然活躍地履行著千百年來固有的職責.

乙個制度的好壞,評判標準應在於它是否在履行正功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宗族制度在小農社會裡曾經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團結,但是如今它的負功能日益凸顯,已經在阻礙社會的發展。因此,對現代社會而言,它不是乙個好的制度。

呵呵,個人淺見 ,僅供參考吧.

「宗族」是什麼意思,祧在宗族是什麼意思?

vhrhjg哦 宗族 z ng z 1 釋義 1 patriarchal clan clan 以父親為血源紐帶劃定的家族 2 clansman 同族 嫁女性以外的人 鳩宗族僮奴百許人。3 同一姓氏世代相傳的家族。4 近系族 同族的人。爾雅 釋親 父之黨為宗族。三國演義 第二回 昔呂后因握重權,宗族千...

什麼是制度?制度到底包括什麼,什麼是制度?什麼是政治制度

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也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法令 禮俗等規範或一定的規格。在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部門不同的崗位都有其具體的做事準則,目的都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制度包括 勞動合同管理 工資管理 社會保險福利待遇 工時休假 職工獎懲,以及其他勞動管理規定。制度...

什麼政治制度,什麼是制度?什麼是政治制度

簡單地說,就是佔統治地位的階層的政治性質。分別有 奴隸制國家 封建制國家 資本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國家以及馬克思主義所信奉的共產主義國家。什麼是制度?什麼是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統治階級採取的統治方式 方法的總和 制度就是規範行為的標準 政治制度就是行政者為了維護統治指定的方式方法 制度是法律所體現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