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稱月為什麼,月末為什麼,古人稱一至十二月分別為什麼月

時間 2021-09-16 07:57:53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從一個月來說,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稱。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所以《莊子》說“朝菌不知晦朔”。

十五叫做望。近在望後的日子叫做即望。所以蘇軾《前赤壁賦》說:

“壬戌之秋,七月即望。”

2樓:水皮貓

1 月亮的別稱:

銀鉤、玉鉤、瓊鉤、玉簾鉤、玉弓、弓月、明弓、金蟾、銀蟾、桂月、桂輪、桂宮、桂魄、廣寒、清虛、望舒,嫦娥,嬋娟 ,姮娥,素娥、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暉、玄燭、素暉、暉素、素影、霄暉、皓彩、圓光、圓景、圓影、圓缺、清暉、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圓魄、頹魄、纖魄、細魄、夜魄、晚魄、宵魄、曉魄、殘魄、瑩魄、魄寶、魄淵 、金丸、素丸,玉環、玉羊、玉壺、玉碗、碧華、銀苑、金餅、玉兔、白兔、銀兔、冰兔、金兔、玄兔、臥兔、兔影、兔輝、兔月、月兔、太陰、月陰、月靈、陰光、陰靈、陰寶、陰婆、陰精、陰兔、陰魄

2 月末稱“晦”

3樓:匿名使用者

明亮的月亮稱( 明)月;

月初的月亮稱(初,新 )月;

十五的月亮稱( 圓)月;

月末的月亮稱( 殘)月.

4樓:匿名使用者

第二個問題,月末就是下旬,最後一天叫:晦

古人稱一至十二月分別為什麼月

5樓:穠華

一至十二月別稱:

1、正月:孟春、寅月、嘉月、首陽、獻歲、早春、元月、端月。

2、二月:建卯、夾仲、麗月、酣春、花朝、仲春、花月。

3、三月:季春、姑先、桃月、辰月、鶯時、末春、蠶月、桐月。

4、四月:槐序、孟夏、麥春、乾月、除月、麥候。

5、五月:建午、炎月、天中、午月、幕月、仲夏、蒲月。

6、六月:季夏、林鐘、徵暑、荷月、遁月、精陽。

7、七月:早秋、蘭秋、首秋、建中、上秋、相月。

8、八月:仲商、中秋、壯月、桂月、仲秋、南宮。

9、九月:朽月、霜序、菊月、暮秋、無射、詠月。

10、十月:良月、子春、孟冬、初冬、坤月、吉月。

11、十一月:冬月、建子、葭月、暢月、復月、黃鐘、寒月。

12、十二月:建醜、嚴月、臘月、嘉平、殘月、冰月。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對十二個月份的稱呼:

一月:正月、端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陬月。

二月:麗月、杏月、花月、仲月、仲春酣月、如月。

三月:桃月、綢月、季月、鶯月、晚春、暮春。

四月:陽月、麥月、梅月、純月。

五月:蒲月、榴月、鬱月。

六月:荷月、焦月、署月、且月。

七月:瓜月、巧月、蘭月、相月。

八月:桂月、壯月。

九月:菊月、朽月、季秋玄月、青女月。

十月:良月、露月、初冬、開冬、陽月、冬飛陰月。

十一月:暢月、葭月、仲冬幸月、龍潛月。

十二月:冰月、臘月、嚴月、除月。

一年有十二個月份,我們現在通常用數字1到12來劃分十二個月份,簡單易懂,而詩意滿滿的古人們對於不同月份有諸多的不同稱呼,分別結合當月的自然事物的特徵取了各種不一樣的稱呼,意蘊頗深。

7樓:匿名使用者

一、以“孟、仲、季”排列每個季度的月份(古人常用“孟仲叔季”四字表示次序)。正月、二月、三月為春季,分別稱孟春、仲春、季春或孟陽、仲陽、季陽。四月往後依次稱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二、以該月常開的花為代表。如二月杏花開,稱杏月;三月桃花、桐花開,稱桃月、桐月;四月為槐月;五月為榴月;六月為荷月;八月為桂月;九月為菊月。

三、根據月份的特點。一月為一年之開端,稱端月、元月;又新春為正,稱正月。四月萬物舒展,皆生枝葉,稱余月,餘即舒展之意。

六月為一年最熱之時,故稱伏月、暑月。七月天氣轉涼,稱涼月。九月萬物枯萎,陰氣侵寒,大地一片灰濛濛的昏暗景象,便稱玄(黑的意思)月。

十一月龍蛇蟄伏,謂之龍潛,因是冬至節所在的月份,又稱冬月。十二月天氣最冷,滴水成冰,稱冰月、嚴月。

四、根據陰陽之氣。五月稱皋月,皋即高,向上的意思,五月陰氣生,自下而上,使作物結實,垂於苗頂,故名。六月稱且月,且即次且( 趄),猶豫不進意,六月陰氣漸起,陰氣畏陽,尚猶豫不敢前行。

七月稱相月,相為引導之意,此時三陰之氣漸盛。八月稱壯月,壯為大意,陰氣大盛。十月稱陽月,此月全是陰氣,嫌其無陽,故有意用“陽”名之。

十一月稱暢月,該月大陰用事,萬物未生,故名。

五、緣於某事物。三月稱竹秋,因竹筍成熟於二三月(有的也指稱二月)。四月為麥收時節,故稱麥月;又為梅子成熟時節,稱梅月。

五月蒲草萋萋,端午節大門上插菖蒲以避邪,故稱蒲月。十一月葭草開始萌生,故稱葭月。十二月一年終了,要獵禽獸來祭祀祖先,稱為臘祭,以臘祭之名稱為臘月。

又因本月歲將除,要除舊佈新,迎接新的一年,又稱除月、涂月,也寫作荼月。

六、以月建相稱。即按北斗星斗柄所指方位(稱為“建”)。如斗柄指著正北為建子,夏曆的十一月建子,稱子月,正月建寅,稱寅月。五月稱午月,六月稱未月,十月稱亥月。

七、出自典故。七月叫瓜月,有兩處**,一是《詩經·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斷壺。

”二是來自“瓜代”或“瓜代有期”的典故:齊襄公派連稱、管至父戍葵丘,正是七月瓜熟時節,約定次年瓜熟時派人接替。然襄公食言,未按時派人替換,惹惱了這二位將領,導致了內亂被殺。

七月又叫巧月,來自牛郎織女七月初七鵲橋相會,民間有乞巧節的故事。

八、從古詩文中摘取某詞。如曹丕《槐賦》:“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天清和而溫潤,氣恬淡以安治。

”南朝謝靈運詩:“首夏猶清和,芳草亦未歇。”便用“清和”指初夏四月。

又如《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便把“授衣”用作九月的代稱。

九、與樂律相配。古人把竹管截成十二根不同長度的律管,能吹出不同的音律,分別稱黃鐘、大呂等十二律。把蘆葦中的薄膜製成灰置於管中,到某個月份,與它相應的律管裡的灰就飛動起來,因而把十二個月按樂律名稱來稱呼:

正月大簇,二月夾中,三月姑洗,四月中呂,五月蕤賓,六月林鐘,七月夷則,八月南呂,九月無射,十月應鐘,十一月黃鐘,十二月大呂。

8樓:匿名使用者

一月:正月、端月、徵月、開歲、華歲、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麗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

四月:余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

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

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暢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臘月、季冬、暮冬、殘冬、末冬、嘉平月。

古代月初、月中、月末稱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莊子》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譯文:朝生暮死的菌草不知道黑夜與黎明。春生夏死、夏生秋死的寒蟬,不知道一年的時光,這就是短命。晦,每月的最後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蘇軾《前赤壁賦》說:“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

譯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蘇軾與友人在赤壁下泛舟遊玩。既望:農曆每月十六。農曆每月十五日為“望日”,十六日為“既望”。

擴充套件資料

朔,天文學名詞,又稱新月。指每月農曆初一,月球恰好執行到與太陽黃經相等的時刻,也指當時的月相。此時地面觀測者看不到月面任何明亮的部分。

望,本義:最大月相(月圓)。引申義:

期盼月圓。轉義:遠看。

人類期盼月圓是出於古老的崇尚光明心理。圓月是所有月相中發光面積最大的一種。傳說天地開闢之時有“日月合璧”天象,這是指圓月與太陽重輪,陰陽相合,化生萬物。

晦,有農曆每月的末一天,朔日的前一天;夜晚等意思。

10樓:上官醉卉

我國古代把農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月末一天叫“晦”。 從一個月來說,有些日子在古代有特定的名稱。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

所以《莊子》說“朝菌不知晦朔”。十五叫做望。近在望後的日子叫做即望。

所以蘇軾《前赤壁賦》說:“壬戌之秋,七月即望。”

記得采納啊

古代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又稱為什麼?

11樓:歿隱芳蹤

晦日。晦日是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

12樓:匿名使用者

最後一天稱為”晦” ,又叫晦日,

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月盡也版.

朔是初一,望是十權五

這些都是古代天文曆法裡面的用詞.

朔——弦(上弦,每月初七或初八)——望——弦(下弦,每月二十二或者二十三)——晦

這些都反應了太陽,月亮,地球對映的關係.

《鶡冠子·天則》:“弦望晦朔,終始相巡。” 陸佃曰:

“月盈虧而成弦望。” 《論衡·四諱》:“月之晦也,日月合宿,紀為一月,猶八日,[日]月中分謂之弦;十五日,日月相望謂之望;三十日,日月合宿謂之晦。

”“弦望晦朔”具體所指日期,前人解之已甚詳!

13樓:匿名使用者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

14樓:匿名使用者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後一天叫做晦 ;

晦日是指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為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

15樓:匿名使用者

晦 陰曆每月初一稱"朔",十五稱"望",十六叫"既望",月末一天稱"晦"

16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化工粘合劑都是有害的!有的是低毒是在允許的範圍內!所以可以忽略不計的!

17樓:古城牆的落雪

古代每月的第一日叫朔 最後一日叫晦 每月十五日望

月亮在古代稱為什麼

18樓:破碎的沙漏的愛

1、【朔月】

當月亮軌道上繞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月亮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這時叫朔,正是農曆每月的初一。而在這個時候,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因此稱為朔月。朔月這天通常也稱為“朔日”。

2、【娥眉月】

農曆月底的月亮或月相。由於形狀如同眉毛,由此而得名。分為新月娥眉月和殘月娥眉月。

新月娥眉月是在月初的傍晚,出現在西方天空,月面朝西,呈反c狀。殘月娥眉月是在月末的黎明,出現在東方天空,月面朝東,呈c狀。

3、【上弦月】

月亮上半夜出來,在偏西面出來,月面朝西的狀態被稱為上弦月。

4、【盈凸月】

約在農曆每月十

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即為凸月。凸月正午後月出,黃昏時在東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後繼續西行,黎明前從西方地平線落上,大半晚可見。

5、【滿月】

天文現象中月亮由小逐漸變滿,變圓就是滿月,一般在每月的15日,但是12月12日的月值得**,因為是“近地點高潮”。滿月經常成為鑑賞的物件,自古就有賞月活動。特別是秋季的滿月非常美麗,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中秋節”,中國・日本・韓國等地都有特別的賞月活動。

6、【下弦月】

農曆每月二十

二、二十三日只能看到月亮東邊的半圓,這種月相叫“下弦”,這時的月亮人們稱為“下弦月”。

7、【殘月】

太陰曆月尾的娥眉月,以別於月初的“新月”,是太陰曆月尾的標誌。這時,月球位於太陽以西不遠,其圓面只有很小部份是亮的。殘月和下弦月分別出現在黎明和後半夜的東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東的,即東半邊亮。

殘月如鉤,便是對殘月形態最生動形象的描繪,比喻。

李賀被後人稱為什麼,李賀被後人稱為什麼 5

那個閃電 後人常稱他為 鬼才 詩鬼 創作的詩文為 鬼仙之辭 有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 之說。李賀 約公元791年 約817年 字長吉,是 長吉體詩歌開創者。唐代河南福昌 今河南洛陽宜陽縣 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唐高祖李淵的叔父李亮 大鄭王 後裔。有 雁門太守行 李憑箜篌引 等名篇。...

古人在墓中修井是為什麼,古人為什麼要修陰宅?

sunny任一鑫 曾出土 馬踏飛燕 的武威雷臺漢墓裡的一口漢代古井,長期以來吸引著遊客的眼球,此井居然 見錢眼開 能將扔進井裡的錢幣神奇地放大。古人為什麼要在墓中修井?1000多年前的古井究竟又是如何具備了這種神奇的放大作用呢?這些究竟是跨越千年的意外巧合,還是古代能工巧匠的精心設計?許多人都是來 ...

古人為什麼在桌上麵放臺屏,古人為什麼在桌上麵放乙個台屏?

在桌子上發那個東西的話,肯定是因為裝飾的作用啊,而且越是大戶人家那種東西越是的珍貴。這是古代文化的一種,到底為什麼是這樣,我覺得古文本學家或者對古文化學家,比如說歷史學家他們會知道的,比較了解,他們只有發言權的,所以遇到他們問我最好。古人的房子也比較大,很多地方都是用螢幕來劃分開的,各種各樣的屏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