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魯迅的文章《早》後,我們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些什麼

時間 2021-05-17 13:58:5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要學習魯迅先生愛惜時間的精神,好好支配自己的時間,也要愛惜別人的時間,不讓時間浪費掉一分鐘。

2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魯迅先生刻苦的奮鬥,以及對錯誤的認識,和發奮的決心

3樓:

我們要愛惜時間 刻苦的奮鬥,以及對錯誤的認識,和發奮的決心

4樓:愛眼者

1.從精神上學習:愛惜時間.勇於改錯.

2.體會會魯迅先生的寫作風格.

3.面向現在:告誡我們要像魯迅學習

讀了一生勤奮的魯迅先生我們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他不畏強勢所壓制的偉大精神,學習他專研文學,用文字喚醒了大多數中國人~

6樓:在鼓浪嶼跳霹靂舞的金銀花

刻苦勤奮、珍惜時間。

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應向魯迅先生學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8樓:匿名使用者

平易近人 善惡分明 相信科學 嫉惡如仇

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應該學習他那不屈不撓的精神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應該照文章再照問題

11樓:匿名使用者

堅強不屈為國效力的人

12樓:匿名使用者

勤奮讀書,努力做人,熱愛自己的生活和事業

13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應該像他一樣珍惜時間。

1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應該和魯迅一樣好好學習

通過魯迅先生的事例,我們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什麼?

15樓:匿名使用者

熱愛自己祖國。棄醫從文。醫治國民精神。

16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他關心同情窮苦人民

17樓:匿名使用者

為別人想的多,為自己想得少

《魯迅愛書的故事》閱讀答案 問:讀了本文,你覺得你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些什麼?

18樓:黛妮

一、《魯迅愛書的故事》閱讀答案 問:讀了本文,你覺得你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他愛讀書,好讀書,愛書如寶的好習慣。

二、附原文如下:

魯迅愛書的故事

魯迅先生的全部生活內容裡,書籍佔著重要的地位,他被人稱為愛書如命的人。

幼年時期的魯迅,看書以前,總要先把手洗乾淨了,然後才捧書閱讀,避免把書弄髒。

成年以後,魯迅一直把讀書、買書、借書、抄書、修書,作為自己一直一種極大的樂趣和事業。對稀有的好書,他還親自動手翻印,裝訂成冊。

在魯迅博物館裡,陳列著一盒修書的工具,那是一些簡單的劃線儀器,幾根鋼針,一團絲線,幾塊砂紙以及兩塊磨書用的石頭。魯迅就是用這些極其平常的東西,使得他珍藏的1萬多冊圖書歷久常新。沒有一冊出現汙損、破散的情況。

魯迅先生一向樂意把書借給別人看,特別是青年學生。但是,歸還時,如果書面上有破邊卷角等損壞的情況,那他是不會高興的。對於那種不愛護書的借閱者,魯迅寧願把書送給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躪過的書再轉回來。

魯迅先生常把一些好書主動寄贈給需要的人。每次把書送出去,總是非常仔細地包紮妥帖。這種花在書本上的心力,是為了友人,更是為了書籍。

三、文章圍繞魯迅是乙個愛書的人這個主題,一共寫了4件事。

第一件是:成年以後,魯迅一直把讀書、買書、借書、抄書、修書,作為自己一種極大的樂趣和事業。對稀有的好書,他就親自動手翻印,裝訂成冊。

第二件是:在魯迅博物館裡,陳列著一盒修書的工具,那是一些簡單的劃線儀器,幾根鋼針,一團絲線,幾塊砂紙以及兩塊磨書用的石頭。魯迅就是用這些極其平常的東西,使得他珍藏的一萬多冊圖書歷久常新,沒有一冊出現汙損、破散的情況。

第三件是:魯迅先生一向樂意把書借給別人看,特別是青年學生。但是,歸還時,如果書面上有了破邊卷角等損壞的情況,那是會不高興的。

對於那種不愛護書的借閱者,魯迅寧願把書送給他,也不忍看到那本被蹂躪過的原書再轉回來。

第四件是:魯迅先生常把一些好書主動寄贈給需要用的人。每當把書送出去時,總是非常仔細地包紮妥帖。這種花在包書上的心力,是為了友人,更是為了書籍。

19樓:盧克國

他愛讀書,好讀書,愛書如寶

20樓:流塵一號東

愛書如命的精神,圍繞這個回答就行了。

21樓:

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學習他愛讀書,好讀書,愛書如寶的好習慣

讀了《 有的人 》這篇文章,我們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什麼?

22樓:晨曦中的自己

一心為人民著想,甘願為人民做牛做馬的不屈不撓的革命主義樂觀精神。

23樓:小學六三班車穎

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號召人們做真正有價值的人。

24樓:天邊一片晚霞

學習他為人民,愛祖國的精神。

一生勤奮的魯迅先生 讀了這篇文章,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學習些什麼?

25樓:弭晨風

學習他不畏強勢所壓制的偉大精神,學習他專研文學,用文字喚醒了大多數中國人~

26樓:龍女

我覺得應該是學習魯迅先生堅持奮鬥,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

2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應該向魯迅先生學習他的刻苦勤奮,珍惜時間

28樓:六月棒棒糖

我們應該學習魯迅先生精神不死,不如說魯迅先生的精神正在發芽滋長,播種到大眾的心裡。 還要學習他的大公無私 ,無私奉獻,鞠躬盡粹。

29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他堅持奮鬥,愛惜時間的精神!! 加分喔

30樓:手機使用者

xuexitazhenxishijianbulangfeishijiandejingshen

讀完這篇文章你會向同學發出怎樣的號召魯迅先生愛看書的故事?

31樓:聽宇傾言

讀完這篇文章,我會向同學們發出這樣的號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詩中自有**屋,我們向魯迅先生學習,多多看書,多多受益

32樓:鮮花盛開的時候

讀完這篇文章我會向同學發出號召,讓他們向魯迅學習。從小養成愛看書的習貫。

33樓:

我會向同學們發出號召引用孫中山的一句話,我一生中的時候除了革命就是讀書。

魯迅先生珍惜時間這篇短文給你什麼啟示

34樓:姬覓晴

《魯迅先生珍惜時間》這篇課文是周曄寫的回憶伯父的紀念性文章,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生前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幾件事,說明魯迅先生是乙個愛憎分明,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熱愛與敬仰之情。

文章還指出他白天做別的工作,晚上寫文章,一寫就寫到了天亮。在他逝世前,體重才不足八十斤,可他依然忘我的工作,對時間抓的更緊了。魯迅先生還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地浪費別人的時間,和圖財害命沒有什麼兩樣。」可見也十分珍惜別人的時間。

35樓:利寒楣

今天,是2023年的元旦,我怎能不高興!畢竟自己又比以前長大了一歲。但是,當我在家認真讀了朱自清所寫的《匆匆》後,又為自己度過得這十一年深感惋惜。

他寫的《匆匆》這篇著名散文告訴人們時間是寶貴的,時間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人的一生價值也正體現於對時間的珍惜,我們要珍惜時間。

散文中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去體會,去思索。比如:「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

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走了罷:現在又到了**呢?

」作者默默的算著八千多日子已從他手中溜去,不禁頭岑岑而淚潸潸了。作者深感時間過的是多麼匆匆,吃飯、睡覺和思考時,時間都在溜走,留下的只有徘徊和嘆息罷了。

仔細品味文章中的每一句話後,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在一年365個日夜中,寒暑假虛度了70多天,節假日是10幾天,雙休日又休去了70多天。這樣我們能真正學習的時間又只有多少呢?

在我盡情玩耍時,時間向我揮手告別;當我散步在公園時,時間從我腳下溜走;當我在電腦上聊天時,時間又從我的手指間逃之夭夭。有人說過,人的一生僅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不管是哪位偉人或成功者,他們沒有乙個是浪費時間,虛度光陰的。

正如昨天的陽光怎麼也照不到今天的校園,昨天只代表著過去,成為了歷史,在無數個明天的背後,也僅僅只有乙個今天,古人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確,時間就是金錢,時間也是生命,難怪有這樣一句話「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圖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就是慢性自殺」,「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要取得巨大的成就,就只有珍惜時間。

今天不僅是我最快樂的一天,也是我最有收穫的一天。因為我懂得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東西是時間。

36樓:中高逸

最大的啟示是:要想獲得成功,必須要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37樓:月亮郵遞員

魯迅忘我工作,珍惜時間,尊重別人的精神令我佩服,我以後也要向他學習

38樓:

魯迅愛惜時間的啟發是什麼?用語句回答

我們應該像魯迅先生學習什麼品質

39樓:匿名使用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40樓:匿名使用者

像牛一樣為人民服務的品質!

魯迅的文章有哪些,魯迅的著名文章有哪些?

旗代卉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一生寫作1000萬字,其中著作600萬字,輯校和書信400萬字。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 魯迅 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 狂人日記 他的著作以 雜文為主,代表作有 集 吶喊 彷徨 故事新編 阿q正傳 等皆收於 吶喊 中 集 墳 散文詩集 野草 散文集 朝花夕...

有關魯迅的作文,關於魯迅的文章

絕望與希望中的啟蒙者 很久以前讀 傷逝 讀魯迅,不懂。記憶中只有子君走過紫藤棚與涓生談易卜生 談泰戈爾的風景,子君瞥見雪萊半身像的羞澀,還為著子君的死可惜,我抄了林徽因的 別丟掉 別丟掉 這一把過往的熱情 現在流水似的 輕輕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嘆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儲存那真 一樣是隔山燈...

魯迅最經典的文章是哪,魯迅最經典的文章是哪一篇

魯迅散文全集 包括 朝花夕拾 野草 魯迅先生一生創作了兩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和 野草 這是公認的。從情感和詩性的意義上說,還應該算上 兩地書 魯迅散文全集 是一冊特殊的文字,它記錄了魯迅先生和他的女學生許廣平從相敬互相知的心靈歷程。朝花夕拾 作於一九二六年,共十篇,前五篇寫於北京,後五篇寫於廈門。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