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真的寫過七步詩嗎,為啥曹植的七步詩有兩個版本?

時間 2021-05-04 04:44:25

1樓:小肥肥

但此詩是否系曹植所作,至今仍有爭議。

因此事僅為《世說新語》所錄,是否為史實待考。

且此詩並未收錄於《曹植集》,是否為曹植所作也有爭議。

其他觀點:

有觀點認為,六朝時期文壇還未流行五言絕句詩體,《七步詩》為後人之作;

另一觀點認為,此詩體並非五言絕句,或許是建安文學所流行的五言體。

2樓:黛妮

一、是的。

二、創作背景: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因為曹植和曹熊(第四兒子)在曹操亡故時沒來看望,曹丕便再追問他們倆。

曹熊因為害怕,自殺了。

而曹植則被押進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親卞氏開口求情,曹丕便給了曹植乙個機會,讓他在七步之內脫口一首詩,曹植就念了這首七步詩。曹丕明白了曹植這首詩的道理:

如果自己殺了曹植便會被世人恥笑,於是便放了曹植。

三、附《七步詩》如下:

七步詩魏晉.曹植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譯文】

鍋裡煮著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殘渣過濾出去,留下豆子汁來做成糊狀食物。豆莖在鍋下燃燒,豆子在鍋裡哭泣。它說:我們本來是同條根上生出來的,你又怎能這樣急迫地煎熬我呢?

(這首詩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來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來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殘害弟弟,表現了作者對兄弟相逼,骨肉相殘不滿與厭惡。)

四、作者簡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為陳王,去世後諡號「思」,因此又稱陳思王。

後人因他文學上的造詣而將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的評價。王士禎嘗論漢魏以來二千年間詩家堪稱「仙才」者,曹植、李白、蘇軾三人耳。

3樓:匿名使用者

最早記載曹植七步詩的是《世說新語》,而在三國志當中並未出現,隋唐之前曹植的詩集容易得到但是到了宋之後就大部分失傳了,後面的曹植作品都是後人蒐集的,加上劉宋和趙宋時期的兩次反曹高潮,可能才是真正的催生了七步詩的原因,所以這七步詩實則是真假難辨。曹植本人到底有沒有寫過,根本無從考證,魯迅和郭沫若都曾持有這個觀點。而《世說》對曹操父子多貶損,觀點有失公正,而且世說本身不能作為正史看待,只能算是當時的一些名人軼事。

所以這七步詩多半是託曹植而生,並非出自曹植之手的可能性更大。

曹子建被人稱才思敏捷是由作《登台賦》時的表現,而曹丕若真想殺曹植,找個罪名直接殺了不就行了,還做什麼七步詩,難道他不知道曹植的文采能力嗎,七步成詩對別人可能難了些,但對曹植就太簡單了,沒有來的招個罵名,曹丕真那麼糊塗嗎

4樓:匿名使用者

七步詩[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三國人物·曹植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亳縣)人。少有文才,善為詩文。

三國魏傑出詩人。曹操第三子,封陳思王。因富才學,早年曾被曹操寵愛,一度欲立為太子,終因任性而行失寵。

遭忌於兄丕。曹丕稱帝後,他受曹丕的猜忌和**,屢遭貶爵和改換封地。建安十六年( 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為臨淄侯。

二十五年,操死,丕廢漢稱帝,使就國。黃初二年(22),貶爵安鄉侯;改封耶城侯;三年,徙封東阿;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丕死,曹睿即位,徙封浚儀;六年,封為陳王,鬱鬱而死。

溢曰思,世稱「陳思王」。曹植曾幾次上書,希望能夠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願,最後憂鬱而死,年四十一歲。

5樓:最愛你小哇

我認為 曹丕和曹植的感情很深 所以他們的關係不可能一生一死 所以曹丕更不會讓曹植去寫七步詩 主要曹丕能當上皇帝的原因是 他年齡比曹植大 在古代年齡大的孩子才有可能當上皇帝 曹操有三個兒子 並大兒子已經戰死沙場 所以說只剩最後兩個兒子了 然後曹丕在這兩個兒子中是年齡最大的 所以當然是他的皇帝了

6樓:匿名使用者

我想是應該寫過,因為史書有曹植的七步詩。

7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源遠流長,著實難以考究.況且人總會有愛憎喜惡,編輯該書的人也總不能脫離個人情感---一句話,可以由是變非.

到底有沒有曹植這個人,有沒有寫過七步詩也難以說得清.

8樓:但_那只是曾經

沒有正史記載,正史不會記載誰誰誰作了什麼詩,非要較真的話,李白都要跪。比如說曹操《觀滄海》就出自南宋郭茂倩改編的《漢樂府詩集》,能說明《觀滄海》不是曹操寫的嗎?至於說東阿王是證據,後人寫的,古代除了稱名稱字稱號,還有稱官職,比如王羲之又叫王右軍,稱呼指的是人不是年代。

不能用心理學是斷定,萬一曹植自汙呢?此詩一出,曹植出任何意外都會算在曹丕頭上,古人重名,尤其是皇帝。除了署名寫在紙上的詩流傳下來,或者詩中有自稱,否則太難證明了

9樓:國之碩鼠

七步詩是五言律詩,這種詩體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所以這首詩很有可能是後人附會上去的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有寫過,一般歷史是真實又有用

11樓:紫冥君王

沒有,正史中沒有記載七步成詩的故事,他最早出現在《世說新語》中,但《世說新語》只是一本筆記**,故事多杜撰,可信度很低。

而根據其他正史書籍,包括曹植早、中、晚期的作品,可以發現其實曹植和曹丕的關係比較融洽,兩人間並沒有因為皇權產生矛盾。

12樓:雙刀砍叔

某野史記載,曹丕於223年殺害曹植,並挖其心,切成薄片,生食。古代帝王,其心毒辣異於眾人

13樓:匿名使用者

可以確定七步詩壓根不是曹植寫的,真實的三國志裡曹丕的文采比曹植好太多,只有傻子才會信曹植寫了七步詩

為啥曹植的七步詩有兩個版本?

14樓:匿名使用者

六句《七步詩》弄懵小學生

琪琪是小學二年級學生,以前能非常熟練地背出四句的《七步詩》,可是看到課本上寫著六句,不由發出疑問:「怎麼跟老師教的不一樣啊?」

「六句」版源自標準原著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的版權人何先生接受採訪時說,教育部要求在該詩歌的出版編譯過程中原著原文不要刪節。依據現當代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認為四句的《七步詩》屬於節選,不應採用。「我們策劃出版發行的《小學生必背古詩詞》是配套小學語文教學標準的,是嚴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的。

」專家:應以六句詩為準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成復旺教授翻閱了有關文獻,並進行了詳細的解答:首先,《七步詩》的流傳本來就有兩個版本,後來經過學者的校勘,認為四句版本是漏掉了兩句,應以六句為可信。其次,對於是否需要加註說明,主要看編輯的思路。

也許編輯認為給小學生看的書沒有必要加註。再有,就是詩歌中個別字句的出入,原因也很多。一種就是依據了不同版本,因為曹植的文集是根據儲存下來的類書結集而成的,難免由於傳抄、記憶等人為因素產生差異;另外通假字的使用,例如「萁在釜下燃」一句中的「然」,就是由通假字改變而來。

成教授建議說:「讀者在學古詩詞時應找乙個可信的底本,並依據前人的校注成果。」

15樓:愛笑電影屋

曹植七步成詩的說法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兩個版本是真的,乙個出自《世說新語》,乙個出自《三國演義》,後者屬於簡化版。

16樓:青目星君觀社會

曹丕要殺他的那個版本是真的。因為曹丕要殺他,所以他才有了《7步詩》的感慨。

17樓:帥帥與衰衰

真相就是曹丕繼位之後特別忌憚他這個才華橫溢的弟弟,在抓住他犯法的一點痕跡之後,難為他,讓他七步成詩,不然就治罪。

18樓:

曹植的《七步詩》情采並茂,語言精練,用語淺顯。原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來《漫叟詩話》和《三國演義》把它改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9樓:劉羲和

應該是版本1,《古代文學史》以及其他的資料都是版本1那樣的形式.

20樓:完美假知己

很多古典詩詞都是這樣,歷史久遠考證這種事比較困難了。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也有作「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的《七步詩》情采並茂,語言精練,用語淺顯。原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後來《漫叟詩話》和《三國演義》把它改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詩》流傳至今有兩個版本,有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說新語》中是「本自同根生」這個版本,應該更可信一點。

21樓:

版本1!你難倒看不出版本一更具有漢晉古風???

22樓:匿名使用者

專家就是瞎 扯 蛋,信他們你就完 蛋了。

23樓:亦雨痕

問問曹植就知道了。 :)

曹植寫七步詩的小故事

24樓:小月霞子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為嗣, 因其才智高於其兄曹丕。 後曹丕登基(始稱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這首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這種植物的各種形態,可以說「本是同根生」。首句為我們描繪了煮豆的場景,以豆萁為燃料製作豆汁。第

三、四句進一步揭示這兩者間的關係。 豆在鍋中忍受豆萁的煎熬, 「咕嘟」的聲音彷彿在哭泣。這暗指兄長對自己的**以及自己悲憤的心情。末兩句卒章顯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詩據說在七步之內完成,詩人的情感也經歷了乙個由平緩到迸發的過程。名為吟物, 實則是一首帶有譏諷的寓言 詩。然而由於詩人與其譴責物件的特殊關係,因而詩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譏諷之中有提醒和規勸。

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聰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襯了曹丕**手足的殘忍。

曹植才高八斗, 文風俊逸剛健。 這首詩在情感上層層推進,且運用了比興手法,從中也可發現樂府詩歌的影響。有的選本沒有

二、三句,但這種風格仍是顯而易見的。

25樓:神人也

典出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文學》:文帝嘗令東阿王七步作詩,不成者行**。應聲便為詩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慚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兒子,從小就才華出眾,很受到父親的疼愛。曹操死後,他的哥哥曹丕當上了魏國的皇帝。曹丕是乙個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來,要曹植在七步之內作出一首詩,以證明他寫詩的才華。如果他寫不出,就等於是在欺騙皇上,要把他處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傷心又憤怒。他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著想著……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內作了一首詩,當場念出來

曹植的詩詞有哪些,曹植的散文都有哪些

卟甾韌芯 1 七步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2 怨詩行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餘哀。借問嘆者誰。自雲宕子妻。夫行逾十載。賤妾常獨棲。念君過於渴。思君劇於飢。君作高山柏。妾為濁水泥。北風行蕭蕭。烈烈入吾耳。心中念故人。淚墮不能止。浮沈各異路。會合當何諧。願...

曹操曹丕曹植有哪些有名的詩詞,曹操 曹植 曹丕怎樣的詩文風格

新左右 短歌行魏晉 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

曹植給我們的震撼,曹植的代表作是什麼

看過三國志或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植是徒有虛才.寫文章可以.論治國,其差矣.操不是弱智,選丕是正著.七步詩不是說是植有才華,只是鳥之將死其鳴也哀而已. 嗚啦殿 政治悲劇與詩歌才華的展現 骨氣奇高 辭采華茂五言詩的發展 後世詩人 的認同 曹植,字子建,曹丕弟。生於亂世,幼年即隨曹操四方征戰。他自稱 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