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錨固超過樑高,鋼筋錨固長度不夠怎麼補救

時間 2025-06-01 23:25:14

1樓:緱仁板子

看來你沒有抽過鋼筋更沒有親自給鋼筋工下過料。

不存在你說的問題,首先,不是疊加問題,各計算各的錨固長度,上下縱筋的錨固長度不是疊加關係;其次,即便是在框支梁(kzl)或者轉換層中的1m以上的深梁,其單筋錨固長度也超過樑高的情況下,應向下錨如框架柱(kz)中,你要問梁下部縱筋也向下錨入框架柱中嗎?答案:肯定!

在國外,甚至要求梁的所有縱筋錨固方向均為向下,在我國有一種施工順序是先澆築框架柱,並以其作為部分支撐點,然後澆注框架樑板,因此對於底部鋼筋的錨固方向並沒有嚴格要求,並且101圖集中的圖示都是下部縱筋向上錨固(框支梁除外),所以,這不是問題,決不能因為這種想法而去擅自減少鋼筋錨固長度!

2樓:令懷雨宣寅

這道題應該是問:過樑鋼筋伸入構造柱怎麼錨固。

過樑鋼筋伸入構造柱的長度應該是過樑支座內鋼筋的長度(圖集或圖紙中應該明確);如果過樑鋼筋直錨滿足設計或圖集要求就直錨,如果直錨不滿足要求可以彎錨。一般構造柱的尺寸240*240是可以滿足過樑鋼筋直錨的。

3樓:亞顏沈天康

鋼筋的錨固長度。

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樑中;柱伸入基礎中;牆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

錨固長度在圖集中總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樑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樑包括:簡支梁;連繫梁;樓梯梁;過樑;雨蓬陽臺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當柱牆插筋的豎直錨固長度小於規定值時,需按照101-3圖集32頁右下角的表或45頁右上角的表加彎直角鉤。

框架樑上下縱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樑上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

加15d直角鉤。

縱向受拉鋼筋的綁紮搭接長度。

縱向受拉鋼筋的綁紮搭接長度是以錨固長度為先決條件,再根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的面積百分率給出3個修正係數來計算。

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得小於300mm。

鋼筋錨固長度不夠怎麼補救

4樓:小美美學姐

鋼筋錨固長度不夠可以適當增加承臺的厚度(底邊增厚),使鋼筋公升入承臺的錨固長度足夠。

樁頭鋼筋長度不夠說明錨固長度不滿足要求,如果樁基鋼筋直徑小於老旅謹25mm,可考慮採用搭接焊接的方式加長至夠錨固長度。焊接焊縫長度為:單面焊10d1、鋼筋可見,且可以加焊,一般是用加焊鋼筋的方法來處理。

如果鋼筋埋在混凝土裡面看不到,那就要鑿開混凝土再焊接鋼筋了,用接樁的方法處理。

鋼侍基筋錨固長度規範:

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範和施工規範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所以,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

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鎮洞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柱頂鋼筋錨固不同梁高

5樓:

摘要。您好,經過查詢,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柱中縱向鋼筋的淨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定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定複合箍筋或拉筋;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佈置;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柱頂鋼筋錨固不同梁高。

您好,經過查詢,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柱中縱向鋼筋的淨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定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粗核相應設定複合箍筋或拉筋;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巖散掘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佈置;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掘燃,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您好,經過查詢,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柱中縱向鋼筋的淨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定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粗核相應設定複合箍筋或拉筋;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巖散掘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佈置;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掘燃,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鋼筋地梁錨固長度不夠怎麼製作

6樓:

老闆您好<>

鋼筋地梁錨固長度不夠怎麼製作:梁的邊支座為梁或垂直於梁的牆時,梁與支座一般均按鉸接考慮:該邊跨負筋最大直和冊公升徑須考慮鋼筋在支座範圍的水平錨固長度必須滿足的要求。

當梁不少於兩跨且第二支座或另一端端支座的負筋直徑較大時,鉸接端邊跨的通長負筋宜改為直徑較小的鋼筋以滿足端支座水平段錨固長度,並作為架立姿巨集筋與第二支座及另一端端支座較大直徑的負筋之間滿足搭接長度150mm即可(架立筋搭接做法參見11g101-1頁86)。非框架樑,按照鉸接在支座水平段的的錨固要求,假設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鋼筋採用hpb400,按非框架樑喚老配筋的排布計算,其邊支座上部縱向鋼筋(帶肋)的最大直徑按照反推的計算結果是:當邊支座梁(或鋼筋混凝土剪力牆)寬度分別為時,伸入支座的上部負筋直徑分別不大於mm。

7樓:群狼孤虎

看來你沒有抽過鋼筋更沒有親自給鋼筋工下過料。

不存在你說的問題,首先,不是疊加問題,各計算各的錨固長度,上下縱筋的錨固長度不是疊加關係;其次,即便是在框支梁(kzl)或者轉換層中的1m以上的深梁,其單筋錨固長度也超過樑高的情況下,應向下錨如框架柱(kz)中,你要問梁下部縱筋也向下錨入框架柱中嗎?答案:肯定!

在國外,甚至要求梁的所有縱筋錨固方向均為向下,在我國有一種施工順序是先澆築框架柱,並以其作為部分支撐點,然後澆注框架樑板,因此對於底部鋼筋的錨固方向並沒有嚴格要求,並且101圖集中的圖示都是下部縱筋向上錨固(框支梁除外),所以,這不是問題,決不能因為這種想法而去擅自減少鋼筋錨固長度!

8樓:匿名使用者

上部和下部彎錨鋼筋錯開放置就可以了,這樣就不會超過樑高了。

9樓:網友

你說的這種情況是上部筋向下錨 下部筋向上錨解決方法有兩種。

1、上部筋向下錨 下部筋向下錨。

2、按圖籍上方法解決 上部筋向下錨 下部筋向上錨 但是下部筋的彎鉤要與上部筋的彎鉤錯開鋼筋淨間距25

基本情況是這樣的 在支座沿梁的長度方向做乙個剖面圖 結果 就是保護層+柱外縱筋+25+上部筋第一排筋+25+上部筋第二排筋(+25+上部筋第三排筋)+25+下部筋第一排筋+25+下部筋第二排筋。

3、上部筋第一排錨固彎鉤可以與柱縱筋以不小於45度斜交 成零距離點接觸 垂直的不行就來斜的 還可以因增加平直段的長度 避免平直段無法滿足。

鋼筋梁錨固長度怎麼算,梁鋼筋錨固長度怎麼算

1 框架梁。一 首跨鋼筋的計算。1 上部貫通筋。上部貫通筋 上通長筋1 長度 通跨淨跨長 首尾端支座錨固值2 端支座負筋。端支座負筋長度 第一排為ln 3 端支座錨固值 第二排為ln 4 端支座錨固值3 下部鋼筋。下部鋼筋長度 淨跨長 左右支座錨固值以上三類鋼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錨固問題,那麼總結一下以...

受壓鋼筋錨固長度不小於受拉鋼筋0 7倍

1 圖紙沒有特殊要求,都按照受拉鋼筋設定錨固長度。只有混凝土結構中沒有負彎矩存在,沒有扭矩存在,上部的縱向鋼筋只作為補強混凝土抗壓不足時才稱為受壓鋼筋。2 剪力牆體錨固長度按照受拉鋼筋計算,並且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00mm。3 環氧樹脂塗層帶肋鋼筋就是鋼筋表面被環氧樹脂塗層包裹 就是塑料包裹著鋼筋 施...

鋼筋錨固長度問題0 4LaE 15d,LaE,0 5Hc

1.錨固,板鋼筋錨固從梁邊算起,梁鋼筋錨固從柱邊或者主梁邊算起,柱鋼筋錨固從基礎頂面算起 2.錨固要求,鋼筋都需要錨固,但是梁板柱的鋼筋錨固要求不同,詳見g101圖集構造 3.0.4lae 15d,lae,0.5hc 5d三者關係 這個是梁的錨固問題。1 lae是抗震要求的直線錨固長度,比如,這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