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魏蜀吳的地理位置說明各國經濟發展的特點

時間 2025-06-10 22:44:49

魏蜀吳三國發展經濟的共同特點

1樓:哲哥聊歷史

1、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面積最廣,推行屯田制,組織流民耕種官田,這使得恢復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發展手工業生產,和海外有**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

2、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諸葛亮又派世銷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

3、孫吳所處鉛返手的江南,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裡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孫權登位後設定農官,實行屯田制,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在造船和鹽業都相當發達,海上**亦有所槐嫌興起;4、魏蜀吳發展經濟的共同特點是:大力發展農業和手工業,但最為重視農業,為此推行實施了許多措施,同時還注意海上**。

簡述魏,蜀,吳三國時期各國戰略的特點

2樓:蘇_尐莫

蜀漢「龍飛」--三步走戰略規劃的完美與悲劇的製造者;曹魏「虎步」--一統代漢的政治「大略」折戟沉沙於何處;孫吳「鼠偷」--政治鼠竊」與地方自保永久防禦戰略。

首先他們都重視建立和穩定、鞏固自己的根據地大本營。曹操把自己的大本營建在河北的鄴城,該城是魏郡太守的治所首府,因而曹操以漢帝名義自封為魏公,後又開國稱魏王,其子曹丕滅漢後也稱魏帝。劉備則選中了漢中,漢中是西漢王朝的發祥地,他的政治旗幟就是匡扶漢室,又有漢皇叔的身份,所以先在漢中稱王,後來跑到成都稱帝,仍國號蜀漢。

孫權則繼承父兄,守定江東三吳之地,雖定首府於石頭城,但仍稱吳王,開國亦號吳稱吳帝,因為吳政權的腹地在三吳。這也是三國分立的各自基礎。他們正是據守這個根據地才有了後來的發展。

曹操據鄴城統一了整個中原與東北西北,再以此為基礎向東南、西南發展;劉備據漢中進軍益州開拓了西南雲貴,再據此不斷北伐;孫權則據南京經略江東,開發南方、東南,遂成三國鼎立之勢。但這都是巨集觀大略,在操作實施層面又有所不同。

魏國,蜀國兩地經濟發展迅速,有哪些具體表現

3樓:蓼汀薌漵

1.人口的增加,三國局面雖然不是統一,但相對於之前的諸侯混戰,已經算是乙個相對安穩的局面。在此基礎下,魏國蜀國的人口都比以前有所增加。

2.農業生產繼續向前發展。魏國之前經過曹操的屯田制,保障了農業的恢復與發展,馬鈞的發明就是乙個很好的例子;蜀國則是在諸葛亮治理下,繼續利用都江堰等水利設施,促進農業的發展。

3.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曹魏首都洛陽曾被董卓毀壞。

但是在曹魏統治下,經過幾十年努力與發展,洛陽又成為當時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曹魏甚至與當時的日本有**往來;蜀國經濟的發達則在於蜀錦生產量的激增,以及吳蜀兩國**的往來頻繁。

4樓:網友

真神奇。。你問的什麼?歷史?請把問題說清楚好麼。

魏蜀吳的起止時間,魏蜀吳建立時間分別是什麼時候

被封丞相,漢朝領土幾乎和後來魏國領土差別很小,曹操為實際漢朝最高領導者。稱帝,國號魏,三國之一。入蜀,自領益州牧,後來的三國之蜀前身。投降,蜀滅亡。平定江東,此時領土與後來吳差別很小,為三國吳前身。吳稱號由來 年,曹操上表漢獻帝。封孫策為吳侯。魏開國皇帝曹丕,建立基業,長年。蜀開國皇帝劉備,建立基業...

宜昌地理位置,湖北宜昌的地理位置

宜昌地理位置 東經110 15 112 04 北緯29 56 31 34 宜昌 古稱夷陵 因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 而得名。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地處長江上游與中游的結合部 鄂西秦巴山脈和武陵山脈向江漢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西高東低,地貌複雜多樣,境內有山區 平原 丘陵,大致構成 七山一水二分田 的格局...

河南累河地理位置,河南的地理位置

漯河是國家二類交通樞紐城市。距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不足一小時車程,石武高鐵 京廣 漯寶 豐 漯阜 陽 4條鐵路和京港澳高速 寧洛高速 107國道及5條省道貫穿全境。河南的地理位置 河南地理位置到底有多好?面積不大經濟卻很強,不愧是產糧大省。河南位於中國中東部 黃河中下游,界於北緯31 度23 3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