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說明明朝海軍實力的強大,但是到了倭寇入侵的時候明軍只能被動防禦,不能渡海作戰,為何

時間 2022-01-25 00:31:22

1樓:匿名使用者

1.倭寇很多都是日本武士,戰鬥力極強。

2.部分國內海盜與倭寇同流合汙,為倭寇引路。

3.明朝朝中派系鬥爭厲害。

4.除了東南沿海的倭寇,西北邊界也一向不太平,威脅比倭寇隻大不小,國內也有造反的。

5.明朝沒有打到日本本土的想法,對付倭寇這種游擊隊,除了防禦戰,辦法不多。

推薦你看看《明朝那些事》,還是有點意思的,從裡面也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2樓:

首先 倭寇中大部分是中國的海盜 不光光是日本人。傳統的海盜一直存在 只是明朝的時候比較猖獗,其次倭寇入侵並沒有什麼準確的目標,只是以掠奪為目的。明朝防禦起來很被動。

就像游擊隊打正規軍一樣讓人防不勝防。再者倭寇因為據點的隱秘與明朝軍中的奸細作祟很難被明軍完全消滅。鄭和下西洋的船隻是特造的 並不是明朝常被武裝的船隻,要知道乙個只以運輸為目標的巨輪和以戰鬥為目標的戰艦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明朝的海軍實力並不十分突出,

3樓:匿名使用者

倭寇主要是由明朝的落魄海盜僱傭日本內戰失敗流亡的浪人構成的,其實倭寇那時已經不是什麼海盜了,主要還是潛入內陸,燒殺搶掠一番之後在退回海島,當時明主要的地方軍事力量還是衛所制,內陸的衛所不比北方邊境的戰鬥力比較強,那是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種田,相當於武裝農民,你用有著豐富格鬥經驗的浪人來pk武裝農民,勝負結果可想而知

4樓:

明朝初期海軍是很厲害的,中後期施行海禁,所以力量被削弱。倭寇中大部分是因為海禁失去生計的中國人,他們懂海洋熟悉沿海地理,所以明軍只能被動挨打。

5樓:匿名使用者

倭寇是從元末明清時開始侵華的,也就是2023年。鄭和從2023年一直到2023年前後共7次下西洋。倭寇從1368-1565都在侵華。

6樓:格仔腳步

戰鬥力 戰鬥力 倭寇戰鬥力超強 是浪人啊

不過後來戚繼光一來 就吃害了撒 基本上打一次仗明朝損失幾人

7樓:匿名使用者

封建的保守 倒退了 所以證明資本主義必須代替封建

8樓:巴薩

建議你看看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 是白話的正史 很不錯的

明朝打的日本很慘的(史實)

9樓:青鳥的荊棘天空

倭寇入侵是在我國境內禍害 ,不用渡海

10樓:堵文惠

這個明朝後來施行海禁

自己把戰船,圖紙都毀了

11樓:123王乾

兄弟,我必須說,鄭和下西洋只是反映了航海技術高,於海軍基本無關,純粹宣揚國威。而且,倭寇是游擊作戰,十分難剿,而且,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禁海令於明朝頒布,海軍大大降低了能力,又及,倭寇戰鬥能力很強 so that

12樓:

明軍紀律鬆弛,素質不良,戰鬥力低下,討伐倭寇的人還是招募的民兵。最主要的是明朝海禁,海軍不行,皇帝也沒有成吉思汗那樣的巨集圖大志。

13樓:匿名使用者

倭寇多半是中國人少部分時日本人 海防松 精銳部隊堆在邊關

14樓:菊花殘我受傷

永樂後來海禁,兵部藏匿海圖,船舶圖紙不交朝廷。後期江南衛所兵力太弱,無海軍,所以不行。

15樓:大和老狗

總結從歷史書上以及老師傳授的知識,我看中國輸在制度上,那個時代給了中國發展壯大的機會,只可惜中國美有把握住,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國封建主義的根深蒂固。最後導致,近代歷史中國被西方列強欺壓。

從鄭和下西洋就知道永樂年間明朝水師還是很強的,為何倭寇還敢犯境?

16樓:丸子閒談文化

因為當時倭寇對中國沿海的侵擾一直在持續,而且倭寇的戰爭力也比較的強,所以不怕。

1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沒有完全清除。倭寇對中國沿海的侵擾也沒有停止。明軍在沿海各地對倭寇的打擊持續了很久,爆發過無數次規模不等的戰鬥。

18樓:驚鴻

永樂年間,山東遭遇倭寇侵犯的次數雖然不多,但有時規模較大,造成的危害異常嚴重。此時的倭寇並不只是日本人,還有中國海盜,朝鮮海盜等

19樓:河工大校草

倭寇在當時總是以一種小打小鬧的形式來對中國沿海進行騷擾,所以明軍也不好一次性殲滅他們,倭寇認為明朝不敢來打。

20樓:糯公尺飯團

倭寇認為自己的戰鬥力足夠強,而且當時倭寇的規模挺大的,以至於他們認為自己有實力可以和明朝的水軍相抗衡。

21樓:檸檬玖柒

因為倭寇的原因實行海禁,迫使明朝水軍後來的實力銳減,你的實力不夠強大,倭寇當然敢來犯境。

22樓:隨遇而安

但由於實行海禁政策,所以在鄭和下西洋這樣大規模的航海活動結束以後,明廷開始裁撤海軍,官方亦不再大規模造海船,造成海軍實力減弱,倭寇犯境。

23樓:

倭寇的戰鬥力是極強的。由於當時日本處於戰國時代,武士、浪人都久經戰陣考驗,具有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而且日本武士是脫離生產的特權階層,從小就只以練武為務,所以個人武藝遠遠超出明軍士兵。

24樓:

因為明朝在嘉靖年間還在實行海禁政策,「海禁」實際上是一種消極的海防戰略,使得明朝主動放棄了外海的制海權,也放棄了海防,再加上國內的商人和這些倭寇一起走私**。

25樓:活在瓜里的籽

因為當時倭寇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都有著非常豐富的實戰經驗,從小就是練武為務的人,所以武藝就很好。

歷史上明朝海軍到底有多強大

精通鄭和下西洋的人進!!! 150

26樓:聃鞅

很奇怪 大家拷我答案有意思嗎?

1。皇帝選擇他做船隊主帥的原因:他是太監(),打過仗,和皇帝一塊謀過反,並獻過奇策助朱棣脫困,性命之交。他世家是水手,他們父子都信仰伊斯蘭,並一直夢想他們的勝地 麥加。

2。鄭和船隊有關知識:船大、多、裝備精良。 得出不是南下不是簡單 單純的外交。

3.船隊通過哪些方式確定方向 :羅盤,經驗,航海圖紙,當地水手,嚮導。

4。根據不同目的需求 和 風向原因 會有不同的陣行,很專業 我不懂

5.查詢鄭和船隊成功的原因 :準備充足,皇帝支援。沿途盡量和平外交,大部分國家願意提供給養。

6.船隊航行中發生在爪哇和舊港的故事 海盜要打劫鄭和 呵呵 很搞笑,有興趣樓主可以看《明朝那些事》 一路立友好紀念碑而不是殖民行為。幫其他國家平判,抓犯人。

7。等達人解釋吧,我肯定那是友好通商,兩國友誼之類的宣傳

8.寫出對鄭和下西洋的感想以及史學家的評價 :我對鄭和下西洋的看法是:

中國的第一次遠洋,沿途收下了不少國家,擴大了中國海域,不然中國的南沙也不會這麼大,並和很多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提高了國家知名度。 史學家的看法 你搜吧。 部分人說是皇帝要他找建文帝的,其實永樂很豪氣的乙個人,南下 也可能他沒事做,給自己添功名吧,就象永樂大典也是他個人幛顯一部分。

人活到他那份上,確實就是沒事找事,話說他快死的時候,還去了蒙古那邊 殺了一通。

27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是太監,受皇帝的寵愛,皇帝比較放心。

28樓:不明飛行巫

看看《明朝那些事》很有意思,也很長學問

29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的課文中學了.小學語文5年級(下)第10課.

30樓:徐辰煒

中國的首次遠洋,沿途收下了不少國家,擴大了中國海域,不然中國的南沙也不會這麼大,並和很多國家建立外交關係,提高了國家知名度。 史學家的看法 你搜吧。 部分人說是皇帝要他找建文帝的,其實永樂很豪氣的乙個人,南下 也可能他沒事做,給自己添功名吧,就象永樂大典也是他個人幛顯一部分。

人活到他那份上,確實就是沒事找事,話說他快死的時候,還去了蒙古那邊 殺了一通。

31樓:匿名使用者

聽說鄭和很牛b,很強大,很雷人......

開著乙個木船....很老卵

不過可以的是....是太監.....

不然子孫後代遍天下......

32樓:港龍新秀

33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做主帥的原因:因為他文武雙全船隊的陣型大雁狀

明朝鄭和下西洋對此你有什麼認識

明朝鼎盛時期與當時的歐洲相比,誰更厲害?

34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一些這樣那樣的原因,再加上中國的史書貶低的原因,人們對明朝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認為中國的明朝是中國落後的時代。正因為明朝開始落後,所以導致中國整體開始落後了歐洲,最後被歐洲壓過。

而事實上在明朝的時候,中國還是全面領先於整個世界的。當時中國的經濟在整個世界上非常的發達,西方國家和中國做生意,基本上都被中國給壓著,歐洲人在美洲開發的大量****,最後都輸入到了中國。

至於西方引以為傲的大航海時代,中國在鄭和的時代就已經實現了。當時鄭和的船隊遠大於同一時期的西方團隊,而且出行的距離遠遠大於西方同一時代的國家。而西方當時處於非常落後的中世紀時代,剛剛開始文藝復新,各方面都還非常的落後。

所謂的大航海時代,也只是為了外出掠奪而已。

所以明朝鼎盛時期的實力不是小小的歐洲可以相比的,只不過後來滿清入主中國,導致中國全面落後被歐洲給壓過。

35樓:我腐我宅

在形容明朝的時候,不少人會用「剛明」二字,彰顯了大明王朝的硬氣,故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說法。然而,明朝除了比較硬氣之外,軍事實力也很強,尤其是在中期之前,同時代的世界各國,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是明朝的對手,這並不是自我誇大,而是一種客觀事實。

先看一下明朝的陸軍勢力,明成祖朱棣時期,組建了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堪稱明軍中最精銳的部隊,其**配置也是頂級的,其戰鬥力可想而知。再說明朝的海軍實力,大明水師堪稱當時世界上最強的海軍,鼎盛時期擁有近4000艘戰船,其中超過250艘屬於遠洋寶船。

鄭和下西洋所使用的船隊,令沿途各國所膜拜,但它實際上僅為明朝海軍的一支海上機動艦隊,並非主力戰艦。自從明朝建立,直到滅亡的近三百年間,明朝水師幾乎未曾遭遇一敗,即使到了後期的萬曆年間,依舊在露樑海戰裡全殲日本艦隊。

36樓:雲端五月

曾經聽過一句話,明朝的皇帝千奇百怪,但是都有乙個特點就是沒有乙個軟骨頭。他們或許沒有能擔當起天子的能力,但是卻敢於擔當天子的責任。大明鼎盛時期,的朱元璋,朱棣時期,大明更像是乙個以皇帝意志運作的怪獸。

萬眾一心。在航海,軍事上都有很強大的作為,而同時期的歐洲還在探險,掘金的路途上奔走。雖說最終歐洲發現了新大陸,但是同樣是航海,大明想的是宣揚國威,歐洲想的是強盜行為。

即使明朝末期,中國與荷蘭兩場海戰,雖然中國當時的**已經落後,但是還是明朝勝利了,將荷蘭人遠遠的遮蔽在海疆之外

37樓:大俠我是

當時的明朝絕對比當時的歐洲厲害了,為什麼了?因為成吉思汗就打到了多瑙河了,更主要的是但是明朝國力強大沒有外族的威脅,還有乙個絕密**,那就是火器,當時就明朝獨有的大殺器。神武大炮,可惜被西方後來發揚光大了。

就當時來說。明朝靠火器絕對可以橫掃西方歐洲。

38樓:匿名使用者

對傳說中富饒的像花園的中國農村。巴羅的評價說:沒有看過任何人民豐衣足食,農村富饒繁榮的證明。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

在這些英國人的日記裡,那真個是大多數房屋破敗老舊,隨處都能看見乞丐,而且道路質量差,一下雨就泥濘得走不動。最讓他們開眼的是,城裡居然還有荒地,好些坍塌的房屋都成了廢墟,長滿了荒草。

當然思想文化上的影響,更是持續熱烈:早在明朝天啟年間,拉丁文版的中國《四書五經》,就在歐洲閃亮登場,立刻引發震動。之後的一百多年裡,歐洲人一直不遺餘力,如飢似渴學習中國。

期間對歐洲進步影響之深,正如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形容:「現在從東方的中國,竟使我們覺醒了」。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船有多大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 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歷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義,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簡述)

對於明來說,它沒有什麼經濟意義,甚至是勞民傷財的,只是宣揚了大明國威,對於世界,它讓一部分國家了解了中國 擴大影響 友好鄰邦外交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簡述 弘揚國威,結交外國,促進國家友好發展 現在的歷史書上是這樣講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 作用 是什麼?鄭和的艦隊是朱元璋用幾十年時間攢的滅國艦...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什麼友好往來,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當時大明王朝和東海和紅海沿岸印度洋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的友好 往來,並宣傳了大明王朝願與各個國家互通有無,世代友好的邦交政策,表明了明王朝積極的對外交流政策,從另一方面表達了明王朝的富庶強大願與世界國家互相交流的心願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 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2 廣泛的傳播了中華文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