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的原因,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時間 2022-09-14 12:25:03

1樓:不會飛的魚

明成祖命鄭和下西洋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擴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響,招致各國來朝來貢。其次,也是為了發展海外**,尤其是朝貢**,讓各國以朝貢的形式來中國做買賣。或說鄭和航行的目的在於追尋建文帝的蹤跡。

當然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在明成祖不能沒有疑問,使鄭和兼有這樣的動機也未可定,然而這決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鄭和奉命出使西洋,從永樂三年(2023年)至宣德八年(2023年),凡七次。第一次在永樂三年(2023年)冬至永樂五年(2023年)九月,第二次在永樂五年冬至永樂七年(2023年)夏末,第三次在永樂七年九月至永樂九年(2023年)六月,第四次在永樂十一年(2023年)冬至永樂十三年(2023年)七月,第五次在永樂十五年(2023年)冬至永樂十七年(2023年)七月,第六次在永樂十九年(2023年)春至永樂二十年(2023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2023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2023年)七月。

鄭和船隊所到的主要地方有:渤泥(今加里曼丹)、滿剌加(今馬來半島南端馬六甲)、彭亨(在今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舊港(今蘇門答臘島巨港)、三佛齊(今巨港一帶)、爪哇、蘇祿(今菲律賓蘇祿群島)、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臘(今柬埔寨)、暹羅(今泰國)、榜葛刺(今孟加拉)、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澤科德)、小葛蘭(今印度西海岸)、錫蘭山(今斯里蘭卡)、溜山(今馬爾地夫群島)、忽魯謨斯(今荷姆茲,屬伊朗)、阿丹(今亞丁)、天方(今麥加)、木骨都束(今非洲東岸,索馬利亞摩加迪沙),卜剌哇(今索馬利亞的布臘瓦)、竹步(今索馬利亞的朱巴河口一帶)、麻林(今肯亞的馬林迪)。總之,從1405到202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前後二十餘年,經歷了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處到達了紅海的海口和非洲東岸,並且越過了赤道。

2樓:哈小誰

找他侄子吧,,畢竟是篡位,想要永除禍根。

3樓:

據野史說是找朱允炆~~

4樓:彭凌晴

⒌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

5樓:帳號已登出

據說是朱棣為了尋找侄子建文帝朱允炆。

6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

⒋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

⒌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

鄭和下西洋地圖。

7樓:樂天派

主要是為了宣揚明朝的國威,擴大明朝在海外的政治影響,招致各國來朝來貢。其次,也是為了發展海外**,尤其是朝貢**,讓各國以朝貢的形式來中國做買賣。或說鄭和航行的目的在於追尋建文帝的蹤跡。

當然建文帝的下落不明,在明成祖不能沒有疑問,使鄭和兼有這樣的動機也未可定,然而這決不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鄭和奉命出使西洋,從永樂三年(2023年)至宣德八年(2023年),凡七次。第一次在永樂三年(2023年)冬至永樂五年(2023年)九月,第二次在永樂五年冬至永樂七年(2023年)夏末,第三次在永樂七年九月至永樂九年(2023年)六月,第四次在永樂十一年(2023年)冬至永樂十三年(2023年)七月,第五次在永樂十五年(2023年)冬至永樂十七年(2023年)七月,第六次在永樂十九年(2023年)春至永樂二十年(2023年)八月,第七次在宣德六年(2023年)十二月至宣德八年(2023年)七月。

8樓:再來一次人生

因為明成祖朱棣的帝位來得不正,所以派鄭和出使西洋宣傳他才是國之正統,同時也為了宣揚國威和尋找建文帝的蹤跡,因為聽說建文帝在海上。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找建文帝,成祖皇帝好不容易奪得帝位,怎麼可能容忍乙個人可以威脅到他的人活著?

10樓:匿名使用者

尋找建文

bai帝和傳國玉璽。

永樂皇帝一du是因zhi為怕建文帝不死而再起兵dao造反,二內是因為他是起兵造反得到容的皇位,而不是洪武帝傳位的,他怕皇位坐不穩當,而必須要找到傳國玉璽(就是秦始皇製造的鑄有「受命於天,其壽永昌」的玉璽)才認為自己是真正的真命天子,所以才下西洋。

11樓:匿名使用者

有說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不過我覺得還是為了宣揚國威的可能比較大

鄭和七次下西洋,為什麼能夠進行它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12樓:

有助於國民經濟的發展,。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13樓:百川有我

目的:(1)宣揚國威,即宣傳明王朝的強盛。

(2)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絡,即發展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

(3)為宮廷購回奢侈品。

(4)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內容: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2023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2023年),共計七次。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歷史評價:

1、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的主動外交。

2、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和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其規模、航行時間、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市空前的,與歐洲航海家相比,早半個世紀。

3、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

4、侷限性;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發展海外**,因而不計經濟效益,其結果必然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因此也不可能長久。

鄭和下西洋成功的因素?

14樓:feeling血煞

宋朝以來發達的造船業。

航海技術發達,指南針應用與航海事業。

鄭和個人的優秀品質和團隊通力合作。

當時明朝前期經濟發達,國力強盛。

望採納,謝謝

15樓:幹嘛呢

1.根本原因:國力強盛。

2.造船水平高

3.航海技術發達

4.指南針的使用

5.鄭和個人才能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作用)是什麼?

16樓:

鄭和的艦隊是朱元璋用幾十年時間攢的滅國艦隊。明初,北方草原實力橫行,東面日本敵對,蠢蠢欲動,南面安南侵占雲南。朱元璋先親征滅了北方威脅,然後打造滅國艦隊對日本和安南(胡朝)。

但他死的早艦隊沒造完。直到永樂帝當朝,才派出艦隊。鄭和先下東洋,日本誠服納貢,將敵對中國的一幫人全押解送出,未戰。

於是接下來就下西洋,別人見了這樣的艦隊,都不用打,全誠服了。所以周邊國家都投降納貢了,都做了番屬國了。鄭和10萬海軍,地球最強。

17樓:匿名使用者

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18樓:城建臨時工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麼?

論述鄭和下西洋的原因,經過,極其歷史意義。(急)

鄭和下西洋是什麼朝代,目的是什麼

19樓:97樂於助人

明朝,明成祖朱棣派遣。

從 太倉的劉家港起錨[1] (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200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 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 洲東部,紅海、麥加。加深了明朝和南洋諸國(今東南亞)、西亞、南亞等的聯絡。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多個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乙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也是唯一的東方人,他更早迪亞士57年遠赴非洲。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眾說紛紜,一說宣揚大明威德,《明史·鄭和傳》中記載:「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這是可信性較高的觀點。一說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鄭和傳》中記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覓蹤跡。」一說發展**,正史稱鄭和下西洋使「國用羨俗」、「寶物填溢」。[2] 另有包抄帖木兒帝國、 掃蕩張士誠舊部、解決軍事復員問題等說法。

20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是明朝代的事情,目的如下:

實現海內外大一統的太平盛世。在這種巨集偉目標的指引下,鄭和奉明成祖朱棣的旨意出使海外諸國,為實現世界「大同」與「和諧」的理想追求作了不懈的努力。在處理與海外國家關係方面,始終是站在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立場上,致力於在亞非沿海諸國之間建立持久的和平局勢,並通過提高一些比較落後的東南亞島國的文明程度,推行睦鄰友好、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方針。

鄭和下西洋,除了用發揚中國的文教禮儀的方式之外,還通過發揚海外國家中優良的傳統文化和禮俗的方式來「敷宣教化」,充分尊重各國固有的文明,並給予發揚光大。

為了發展和擴大海外**。鄭一鈞介紹說,中國周邊的海外國家大多分布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這一地區,尤其是南洋一帶,散布著眾多的島國,南洋與大陸的空間不協調,地理的分散、不連續,缺乏進一步聯結的基礎。海洋空間上的限制,國與國之間難以溝通,是造成海外各國關係不協調的重要原因,也是鄭和下西洋致力於建立中國與海外各國間和諧友好關係的障礙。

正是通過大力發展海外**,以經濟交往為紐帶,將分散於大洋中的各個國家和地區聯結起來,為鄭和使團致力於中國與海外各國關係的協調發展,找到了一條現實可行的途徑。鄭和下西洋就是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在人類歷史上進行的從未有過的偉大和平實踐。

鄭和下西洋偉大的和平實踐,是鄭和遠航對十五世紀初期世界文明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六百年前,鄭和作為偉大的和平使者,為「靜海」奮鬥了一生,最後以身殉職。鄭和下西洋以後,西方殖民者的對外擴張,東西方一些海洋強國大搞海上霸權,無不導致「亂海」,一直到今天,鄭和下西洋時期「靜海」的局面沒有再出現過,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莫大遺憾。

我們今天紀念鄭和,就要傳承文明,發揚鄭和為「靜海」而奮鬥終身的精神,與世界各國人民一起,共同為建立和諧的國際社會秩序,為最終實現祖輩們嚮往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而奮鬥。

21樓:墼餮魍薅

鄭和下西洋是發生在明朝永樂年間,目的是宣揚大明威德,還有說法是為了尋找建文帝。

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 洋的國家和地區,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里、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東非、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240多艘)、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歐洲國家航海時間早幾十年,是明朝強盛的直接體現。鄭和的航行之舉遠遠超過將近乙個世紀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航海家,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瑪等人,堪稱是「大航海時代」的先驅,是唯一的東方人,更是比馬漢早五百年提出海權論,更有說法稱鄭和最早發現美洲、澳洲、南極洲。

鄭和為什麼下西洋,鄭和下西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1.宣揚明朝國威 政治目的 2.發展海外 經濟目的 3.尋找失蹤的建文帝 4.出海目的是為迎佛牙 5.招攬海外諸國稱藩納貢。鄭和下西洋是指明成祖朱棣命三寶太監鄭和 率領兩百多艘海船 2.7萬多人從太倉的劉家港起錨 今江蘇太倉市瀏河鎮 至福州閩江口五虎門內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

鄭和下西洋的真正意義,鄭和下西洋的意義(簡述)

對於明來說,它沒有什麼經濟意義,甚至是勞民傷財的,只是宣揚了大明國威,對於世界,它讓一部分國家了解了中國 擴大影響 友好鄰邦外交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簡述 弘揚國威,結交外國,促進國家友好發展 現在的歷史書上是這樣講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歷史意義 作用 是什麼?鄭和的艦隊是朱元璋用幾十年時間攢的滅國艦...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什麼友好往來,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下西洋促進了當時大明王朝和東海和紅海沿岸印度洋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的友好 往來,並宣傳了大明王朝願與各個國家互通有無,世代友好的邦交政策,表明了明王朝積極的對外交流政策,從另一方面表達了明王朝的富庶強大願與世界國家互相交流的心願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1 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2 廣泛的傳播了中華文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