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為什麼下罪己詔

時間 2022-01-13 16:50:10

1樓:呂屹

劉徹於徵和四年即西元前89年所下詔書對自己的一些行為公開作出檢討,後人稱其為罪己詔,自己不贊成派遣士卒到遙遠的輪台耕戍,自己派軍攻打在輪台以東一千里的車師由於路途遙遠在回來路上士兵即使繳獲大量糧食,還是吃不飽,病弱的最終死亡,檢討自己沒有認真分析情況派軍討伐匈奴最終失敗,軍人大量死亡,自己很難受,現在又要派遣軍隊到輪台戍邊這是擾民勞累將士,自己不想聽到這種事,大鴻臚等人又商議著企圖召募囚徒去送匈奴使者,將這些人封為侯爵作為對匈奴的報復,就連五霸也不會做這樣的事。況且匈奴得到漢朝的投降者後,往往提取他們,進行搜身,盤問他們所聽到的事,現在邊塞防禦不夠好,有的將校不注意善待士卒,士卒生活困苦,直到以後有投降者來,或是捕到敵俘,自己這才知道實情,現在最重要的是輕徭薄賦,禁止壓迫民眾,發展農業生產,大量養馬,做好武備,希望各郡國二千石以上**將多獻畜馬的良策和補充邊疆士兵缺額的建議提出來,在朝廷進行對答。常年征戰民眾勞累,士卒困苦,要輕徭薄役,發展生產,同時注意邊備。

全文:前有司奏,欲益民賦三十助邊用,是重困老弱孤獨也。而今又請遣卒田輪台。

輪台西於車師千餘里,前開陵侯擊車師時,危須、尉犁、樓蘭六國子弟在京師者皆先歸,發畜食迎漢軍,又自發兵,凡數萬人,王各自將,共圍車師,降其王。諸國兵便罷,力不能復至道上食漢軍。漢軍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載不足以竟師,強者盡食畜產,羸者道死數千人。

朕發酒泉驢、橐駝負食,出玉門迎軍。吏卒起張掖,不甚遠,然尚廝留其眾。曩者,朕之不明,以軍候弘上書言「匈奴縛馬前後足,置城下,馳言:

「秦人,我匄若馬。」又漢使者久留不還,故興遣貳師將軍,欲以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與謀,參以蓍龜,不吉不行。

乃者以縛馬書遍視丞相、御史、二千石、諸大夫、郎為文學者,乃至郡屬國都尉成忠、趙破奴等,皆以「虜自縛其馬,不祥甚哉」,或以為「欲以見強,夫不足者視人有餘」。《易》之卦得《大過》,爻在九五,匈奴困敗。公軍方士、太史治星望氣,及太卜龜蓍,皆以為吉,匈奴必破,時不可再得也。

又曰:「北伐行將,於鬴山必剋。」卦諸將,貳師最吉。

故朕親發貳師下鬴山,詔之必毋深入。今計謀卦兆皆反繆。重合侯得虜候者,言:

「聞漢軍當來,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諸道及水上以詛軍。單于遺天子馬裘,常使巫祝之。縛馬者,詛軍事也。

」又卜「漢軍一將不吉」。匈奴常言:「漢極大,然不能飢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貳師敗,軍士死略離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請遠田輪台,欲起亭隧,是擾勞天下,非所以憂民也,今朕不忍聞。大鴻臚等又議,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賞以報忿,五伯所弗能為也。

且匈奴得漢降者,常提掖搜尋,問以所聞。今邊塞未正,闌出不禁,障候長吏使卒獵獸,以皮肉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後降者來,若捕生口虜,乃知之。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郡國二千石各上進畜馬方略補邊狀,與計對。

2樓:八卦春秋

漢武帝晚年下罪己詔,但觀其一生,功過是非,留待後人評說

漢武帝為什麼設立內廷,漢武帝時期設立了什麼官職

漢代相權很重,丞相可以開府設官 自行法令 實質是 令出兩頭 又經常和後戚結合,對皇權的鉗制力很強。因此漢武帝為了集中權力到自己身邊,故設立內廷,政事由此進出,則架空丞相權力。 華東小庸才 主要是削弱相權。另外武帝初期,竇嬰和田鼢都是外戚丞相。武帝是十分痛恨外戚掌權的 這麼一個 集權的皇帝,初期處處受...

漢武帝的統治時期被稱為什麼,漢武帝時期開創的歷史新局面被稱為什麼

漢武帝的統治時期被稱 大一統或漢武盛世 為鞏固皇權,漢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設定刺史。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 推恩令 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 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結束先秦以來 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 的局面。漢武帝時期開疆拓土,擊潰匈奴 東...

為什麼漢武帝時期沒成盛世,漢武帝時西漢進入鼎盛時期 歷史上把這一盛世局稱作什麼 這一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南渡太學士 文景之治是漢初的第一次治世,是漢朝擺脫秦末戰亂陰影的標誌。因此史學家喜歡規定出這個 盛世 但是真正的盛世就是漢武帝中前期,漢武帝的盛世是文景之治奠定的,被漢武帝發揚的,兩者是前承後繼的關係。其實說漢朝盛世,說得都是文景武三朝,文景之治 只是乙個歷史特定時代,並不是漢朝盛世的全部。中國的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