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生命是怎樣形成的,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時間 2021-05-02 00:51:55

1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科學家也不太清楚啦

一些無機化合物碰撞,反應形成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又集合在一起,最終能夠自我複製,並向外界獲取能量,這就是原始生命……

接下去就是達爾文的演化論了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喜歡複製-貼上,我卻努力的打字……tat

2樓:混沌冰魔

給你乙個熱力學的解釋(選自中學課本,高1下語文)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如果地球不把這種能量輻射出去,那麼地球會無窮地熱。

因此,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又被以紅外線或者其他形式釋放出去。

這種對稱的過程,勢必會把地表上的物質,也安排成對稱的形式。

從有序程度上來說,對稱的肯定比不對稱的更有序,因此,太陽光的效果,從熱力學上講,就是把地球表面的物質安排得更加有序。

當然,有生命的物質,肯定比無生命的物質更有序,因此,生命就產生了。

3樓:

生命是宇宙物質演化高階階段的產物。這首先就提出了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生命的元素的分布情況:

碳、氧、氮、氫、硫佔生物體的95%以上,再加上鈣、磷、鈉、鉀、氯、鎂、鐵共佔99.9%以上。此外生物體中還有一些微量元素,主要有硼、氟、矽、錳、銅、碘、?

、鈷、鉬等。

如果我們回到宇宙間元素分布的情況看,那就是氫最多,氦次之,然後是碳、氮、氧、硫、磷、鐵e,這也正是形成生命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宇宙間豐度最高的元素。

從微觀世界來看,氫是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原始的元素;氦是最穩定的元素核(α粒子)。以下的最豐富的元素大多是氦的倍數,碳是三個氦形成的;氧是四個氦形成的;硫是八個氦形成的;鈣是十個氦形成的……。這些穩定的元素核名叫 α粒子核。

實際上,最穩定的(從核能的角度來看)鐵也是α粒子核,它相當於14個氦核組成的。

所以從微觀來看,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其核特徵也是相對最穩定和最豐富的。

太陽不是第一代恆星

前面我們一再提出生命是宇宙物質演化高階階段的產物。如果我們的太陽僅僅是第一代恆星,也就是說基本上完全是氫組成的,那它周圍是否能形成行星都要成問題。因為這時的行星沒有高階元素作原料,如果能形成也不過是小的氫的團塊,很難凝聚,並會被太陽風所驅散,所以第一代恆星是不可能同時形成行星系的。

我們現在的太陽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恆星,所以它具有豐富的元素內容。而我們太陽系的行星,則完全是上一代或上幾代太陽(恆星)殘骸組成的。上一代老死的恆星破碎散漫在宇宙空間,就形成鐵質以及其他元素的粒子,上一代**的「超新星」形成比鐵更重的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

它們結聚起來形成我們太陽系的行星。

我們的行星有乙個緻密的鐵的核心,我們的行星有豐富的礦藏(各種元素組成的),我們的行星有自己的能源,主要是天然放射性元素蛻變供給的能量。這一切說明我們正在享用著上一代太陽的遺產。是在上一代太陽的殘骸上建立了行星系,包括我們的地球。

我們的能源主要依靠於今天的太陽,但我們在地球上開發出來的核能則是上一代超新星爆發時積累的能源。沒有這眾多的元素,沒有必需的能源,生命就不可能產生。

展望未來

生命由海洋中產生。動物的血液(包括人的血液)就其元素組成來說與海水的鹽類組成很接近。下面是人血與大洋水的溶解的總鹽的成分對比。

成分 血的含量% 大洋水的含量%

氯 49.3 55.0

鈉 30.0 30.6

氧 9.9 5.6

鉀 1.8 1.1

鈣 0.8 1.2

由此我們似乎可以認為動物的血液維持了古海洋的成分,生命源於海洋由此得到例證。但是又出現了新的矛盾,那就是植物,植物的體液照理也應該與海水的鹽含量相當,但是即使是海洋裡的植物,其體液的成分也與海水相去甚遠。

總之,生命起源之謎並沒有最後解開,而目前我們正從兩端向中心趨近。一方面我們早已了解到生命起源後從低階到高階的演化鏈條,另一方面通過對宇宙物質演化的研究,了解到生命元素的起源和生命前分子產生的機制。問題就在於如何從兩方面合攏。

應該說二十世紀科學的最重大發現就是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而與之相關的就是另一條長鏈rna,現在的看法是最原始的生命由rna產生。問題在於生命前分子是如何組成有生命的rna的。有的假說認為是警星投人到原始的海洋中帶來了生命,但是彗星上的生命分子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沒有明確的答案。

現在正類似上世紀末發現電子時的情況,電子以及放射性的發現為本世紀初開啟原子的大門提供了鑰匙。而dna和rna結構的發現將為下一世紀徹底開啟生命的大門提供了鑰匙。可以預料下一世紀將是生命科學的世紀,生命之謎一定會被解開。

4樓:

地球最開始是充滿氣體,隨後形成原始海洋,生命開始起源。

第乙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即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海洋上有氫氣、氨氣、甲烷和水蒸汽等「還原性大氣」。天空的閃電,激發不同氣體發生化學反應,降雨使其迴圈。

形成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小分子。

第二個階段,從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這一過程是在原始海洋中發生的,即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機小分子物質,經過長期積累,相互作用,在適當條件下(如黏土的吸附作用),通過縮合作用或聚合作用形成了原始的蛋白質分子和核酸分子。

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前蘇聯學者奧巴林提出了團聚體假說,他通過實驗表明,將蛋白質、多肽、核酸和多醣等放在合適的溶液中,它們能自動地濃縮聚集為分散的球狀小滴,這些小滴就是團聚體。奧巴林等人認為,團聚體可以表現出合成、分解、生長、生殖等生命現象。

例如,團聚體具有類似於膜那樣的邊界,其內部的化學特徵顯著地區別於外部的溶液環境。團聚體能從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為反應物,還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特定的生化反應,反應的產物也能從團聚體中釋放出去。另外,有的學者還提出了微球體和脂球體等其他的一些假說,以解釋有機高分子物質形成多分子體系的過程。

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這一階段是在原始的海洋中形成的,是生命起源過程中最複雜和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目前,人們還不能在實驗室裡驗證這一過程。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5樓:紫冰雨的季節

地球已經是乙個46億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約在30—40億年前,地球已經開始出現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後來逐漸進化,出現了各種不同的生物。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徑為6378.

14公里,比極半徑長21公里。

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層,這就是地球大氣層。

地球就像乙隻陀螺,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著。她的自轉週期為23小時56分4秒,約等於24小時。 同時,地球還圍繞太陽公轉,她的公轉軌道是橢圓形,軌道的半長徑達到149,597,870公里。

公轉一周要365.25天,為一年。

太陽系在大約50億年前誕生後,大約過了5億年,地球開始形成。地球是由原始的太陽星雲分餾、坍縮、凝聚而形成的。 首先,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後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所獲得的星子是比較冷的,但是每個落到原始地球上的星子都有很高的運動能量,這種能量因衝擊轉化為熱能;另外,由於星子的堆積使地球行星外部重量增加,內部受壓縮,消耗在壓縮內部的能量轉化為熱被儲存下來;再加上放射性元素鈾、釷、鉀等的衰變產生的熱積累,地球開始變熱,並最終導致大部分地區溫度超過鐵的熔點。原始地球中的金屬鐵、鎳及硫化鐵熔化,並因密度大而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從而形成液態鐵質地核。

隨後,地球的平均溫度進一步上公升,引起地球內部大部分物質熔融,比母質輕的熔融物質向上浮動,把熱帶到地表,經冷卻後又向下沉沒,這種對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質 移動,使原始地球產生全球性的分異,演化成分層的地球,即中心為鐵質地核,表層為低熔點的較輕物質組成的最原始的陸核,陸核進一步增生、擴大形成地殼。地核與地殼之間為地幔。分異作用是地球內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導致了地殼及大陸的形成,並導致大氣和海洋的形成。

氫和氧結合成的水,原先潛藏於一些礦物中。當原始地球變熱並部分熔融時,水釋放出來並隨熔岩運移到地表,大部分以蒸氣狀態逸散,其餘部分在漫長的地質歷史程序中逐漸充滿大洋。在原始地球變熱而產生分異作用的過程中,從地球內部釋放出來的氣體形成了大氣圈。

早期地球的大氣圈成分與現代不同,正是由於紫外輻射的能量促使原始大氣成分之間發生反應,從無機物質生成有機小分子,然後發展成有機高分子物質組成的多分子體系,再演變成細胞,生命得以開始和進化。

經過早期分異階段,地幔固結,原始地殼和大陸發育,並形成了大洋和大氣圈。

地核和地幔的變化對地球磁場的變化起主導作用。地質構造演化,板塊的形成與運動,以及**、火山等自然現象說明,地球內部處於熱學和力學不平衡的狀態,存在巨大的力源,使運動持續不停。

地核的兩個可測的物理特性是磁場和熱量。地核通過兩個重要的直接途徑對地幔產生影響,一是向地幔底部提供熱量,激勵地幔深處的熱對流,即熱的輸出是通過傳導與對流;二是對地幔施加一種機械的轉矩,這種相互機械作用和包括大氣運動等在內的其他地球過程,決定了一天的長短變化和地球轉軸在空間的定向。

地幔對流是發生在地幔中的一種熱方式,也是一種地幔物質的運動過程。地幔中的這種熱對流作用是地球內部向地球表面輸送能量、動量和質量的有效途徑,很可能就是地球演化的驅動力。

地球的最上層是厚約100公里的堅硬岩石層,稱為岩石圈,它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岩石圈下面是上地幔的低速層,其物質少部分是熔化的,但固體介質長期處在高溫高壓環境中會具有流變特徵,整個低速層便可以發生流動變形,故稱為軟流圈,其下界深約220公里。岩石圈不是乙個整體,而是被構造活動帶割裂的、持續不斷地相對運動著的若干剛性板塊。

最早曾將全球岩石圈分為6個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澳板塊和南極板塊。這些板塊的邊界並非大陸邊緣,而是海嶺、島弧構造和水平斷裂。

除太平洋板塊完全是水域外,其餘都是海陸兼有。絕大部分的**和火山發生在板塊邊界處。板塊構造對大陸陸塊的聯結和分離,對生物物種的遷移和進化具有重要意義。

板塊大地構造學說認為:地球上層的大地構造運動和**活動主要是這些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板塊變形主要發生在它們的邊界部位,板內變形主要是大範圍的造山運動。

地球表面有環太平洋**帶、歐亞**帶以及大西洋中一條很長的弱**帶,這些**帶正是板塊的邊界。

美洲、非洲、歐洲和格陵蘭在2億年前的很長時間裡都是連在一起的,約在2億年前才開始**,後來擴張形成大西洋,這種過程叫做"離散";而印度板塊還只是"到了距今0·7—0·6億年前才漂移到亞洲附近,隨後與歐亞板塊產生相互碰撞。這種過程叫做"匯聚"。板塊會分離和碰撞,還會沿轉換斷層相互滑動,這是板塊構造理論的關鍵。

在板塊碰撞過程中,重的大洋岩石圈向較輕的大陸岩石圈之下的地幔中插進去,稱為"俯衝"。正是因為印度板塊的俯衝,使我國青藏高原在新生代隆起成為全球地殼厚度最大的、陸地上海拔高程最高的地區,對全球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由於板塊的匯聚和離散及其持續不斷的運動,給形成礦產造成了許多有利條件。在匯聚區,岩石圈俯衝到大陸或島弧下發生重熔,含礦溶液上湧。世界上許多硫化物礦床都與板塊匯聚有關。

在島弧與大陸之間的邊緣海區,沉積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創造了生油條件,我國東海、黃海和南海就是這類地域。板塊的離散邊界是新海底產生的地方,海水侵入岩石裂隙,溶解地幔上湧的物質,產生熱水礦床。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乙個由熾熱液體物質 主要為岩漿 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

地球是怎樣形成的

現在好象還沒有人能解釋這個哦 的差不多正確,給你個要點 是星雲冷卻或者是恆星的一部分,因為恆星剛形成時告訴旋轉,被丟擲的部分。原始地球的形成 在地球形成之前,宇宙中有許多小行星繞著太陽轉,這些行星互相撞擊,形成了原始的地球,當時的地球還是一顆灸熱的大火球,隨著碰撞漸漸減少,地球開始由外往內慢慢冷卻,...

地球是怎樣誕生的,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的起源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被喻為地球科學的三大難題。尤其是地球的起源,長期以來信奉上帝創造世界的宗教觀念,哥白尼 伽俐略 凱普勒和牛頓等人的發現徹底推翻了神創說,之後開始出現各種關於地球和太陽系起源的假說。德國哲學家康德1755年設想因較為緻密的質點組成凝雲且相互吸引而成為球體 因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