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成語的主角,背水一戰成語中的主角是誰

時間 2021-07-25 04:19:33

1樓:匿名使用者

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韓信。

背水一戰,又稱井陘之戰,發生於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

背水一戰成語中的主角是誰?

2樓:精神佈道者

背水一戰講的是漢軍與趙軍交戰,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的故事。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誰?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指的是西漢開國功臣,歷史上傑出的軍事家韓信。

背水一戰用來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當年韓信是如何背水一戰取得大捷的?

前205年八月,劉邦一面在蒙陽抗擊楚軍西進,一面派韓信攻打魏豹。魏豹是魏國之後,曾被項羽封為西魏王,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市),劉邦出關時曾投降於漢,後見劉邦兵敗彭城,對六國之後又傲慢無禮,動輒海罵,又背漢歸楚。韓信出奇兵用木嬰(捆著大肚子、小口頸的陶瓶子的木排)載軍渡過黃河,奇襲夏陽(今陝西韓城南),而後長途奔襲,一舉攻下平陽,俘虜魏豹。

韓信破魏之後,提出了一個具有戰略意義的作戰計劃。增兵三萬,東收趙地,北服燕、代,而後佔領齊地,最後合擊項羽於榮陽、彭城之間。於是,劉邦立即命韓信、張耳率領三萬精兵,去進攻趙國。

前204年十月,韓信、張耳率兵向井脛(今河北井隆舊城)進發,趙王歇和陳餘在井隆口設防,準備與漢軍決戰。井隆,是太行山中部的東西主要交通線,因山四周高,中間低,山形如井而得名,扼住井徑口,兵馬再多也無法東進。韓信到井隆後,見趙兵守衛森嚴,只好停軍不前,派人偵察趙軍虛實,再相機行事。

陳餘有個謀士叫李左車,極有謀略,善於用兵。他得知韓信按兵不動,對陳餘說:“韓信佔領西河(即黃河以西地區),俘虜魏王,取得一連串的勝利,又有張耳輔佐,其士氣之盛,我們不宜同他馬上開戰。

韓信長途跋涉,軍糧補給困難,井脛山路崎嶇狹窄,大隊人馬無法行走,糧草錨重只能跟在最後面,若派出三萬人馬從小路先斷韓信糧草,趙軍深溝高壘,堅壁不戰,在大山之中,韓信無處籌糧,不出十天,韓信必敗。”

陳餘書生氣十足,不懂用兵之道,老是講什麼仁義之師不用奇詭詐謀,說:“兵法說自己兵力十倍於敵人可以包圍敵人,兩倍於敵可以開戰,戰則必勝。現在韓訊號稱數萬軍隊,實際上並沒有幾萬人;又千里奔襲,疲勞不堪。

而我們有二十萬大軍卻避而不戰,諸侯們都以為我們膽小可欺,都會來進攻我們。”他固執己見,拒絕採納李左車的建議。

韓信聽說李左車的建議,大驚失色,果如此,漢軍必然大敗;後又聽說陳餘拒不採納,心中大喜,知道陳餘不足為懼,乃下令進軍,距井徑口三十里處紮營,命士兵和衣而臥,隨時聽令。半夜時分,韓信選輕騎兩千,每人拿一面漢軍旗幟,避開正道,翻山越嶺,人不知鬼不覺地埋伏在趙軍大營周圍,告誡他們;當看見趙軍傾營而出追擊漢軍時,即衝入趙營,拔掉趙軍旗幟,換上漢軍旗幟就行了。

接著,韓信即率軍渡過綿水,背水列陣。趙軍望見,大笑不止,以為韓信根本不會用兵。天亮之後,韓信率軍衝殺過來,兩軍混戰良久,不分勝負。

韓信、張耳故意裝出失敗的樣子,丟掉旗鼓軸重邊戰邊退,向背水而陣的漢兵靠攏。趙軍見漢軍退走,果然傾營而去,邊追邊搶戰利品。

漢軍前有趙兵,後是河水,沒有任何退路,只有殺出一條血路才能逃生,因而兩軍會合一處,奮勇拼殺。趙兵遭到漢軍的突然反擊,大吃一驚,急忙應戰,才發現漢軍並非如想象的那樣不堪一擊,事實正相反,趙軍人數雖多,實在沒有取勝的把握。雙方激戰到中午,陳餘見一時難分勝負,傳令收兵回營。

哪知道趙營上空飄揚的全是漢軍旗幟,趙軍以為趙將已全部被擒,無心戀戰,發一聲喊,四散逃命。趙王歇和陳餘指揮隨從殺了幾十個逃跑的士卒,想重整軍容,**禁得住!漢軍趁勢衝殺,趙軍全軍覆沒,趙王歇被俘,陳餘被殺,韓信遂一舉佔有了趙國的大片土地。

漢軍一戰破趙,全軍一片歡騰,紛紛向韓信慶賀,同時間韓信說:“按兵法規定,安營紮寨,排兵佈陣,要右靠山陵,左依水澤,最忌的就是背水陳兵。將軍背水列陣,我們心裡不服,結果卻大獲全勝,這是什麼道理呢?

”韓信回答說:“這在兵法上也有記載,各位不注意吧了。兵法有云:

‘陷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我正是按這句話做的。我平常對將士們關心不夠,僅靠軍令指揮作戰,將士們並不親附我,我不置之死地,更不會捨生忘死地為我作戰。

否則,將士們見趙軍勢大,必然後退潰逃,哪有現在的勝利。”諸將聽後,由衷佩服,說:“我們和將軍相比,差得實在是太遠了。

”韓信知道李左車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曾下令軍中有生擒李左車者賞金千斤。戰鬥結束後,李左車果然被俘。韓信親自為李左車鬆綁,虛心求教用兵燕齊的方略。

李左車被韓信誠意所感動,分析雙方形勢之後,建議韓信改強攻為撫慰,攻心為上,用兵次之,旬日之間,燕地百姓將自動歸服。韓信一一照辦,果然不戰而下燕地。

背水一戰的主角是誰

3樓:張玲聰

背水一戰 韓信 指鹿為馬 趙高 入木三分 王羲之 紙上談兵 趙括 臥薪嚐膽 勾踐 鞠躬盡瘁 諸葛亮 聞雞起舞 祖逖 負荊請罪 廉頗 完璧歸趙 藺相如 三顧茅廬 劉備

成語故事“背水一戰”主人公是誰

4樓:娛樂咕嚕嚕

成語故事“背水一戰”主人公是韓信。

“背水一戰”的故事講述的是韓信與趙軍對戰的故事:

楚漢相爭之時,劉邦命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紮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

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拼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

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戰後有人問:“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

5樓:康康侃球

背水一戰,指漢語成語漢“背水一戰”。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拼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6樓:冷楓相對

來做任務.來做任務.

7樓:頓遊融語風

主人公是韓信

【成語】:

背水一戰

【拼音】:

bèishuǐ

yīzhàn

【解釋】: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餘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瞭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衝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

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背水一戰的主角是誰 5

8樓:shine雪瑞

韓信是主人公。

背水一戰解釋: 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形容不留後路,決一死戰。

這個成語**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前196),淮陰(今江蘇淮安)人,西漢開國功臣,官拜楚王、上大將軍,中國歷史上偉大軍事家、戰略家、統帥和軍事理論家。年輕時曾受“胯下之辱”。

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作為統帥,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率軍出陳倉、定三秦、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作為軍事理論家,他與張良整兵書,並著有兵法三篇。可是,後來高祖病危,皇后呂氏掌權,因有人告其謀反,被呂后設計害死。後人用“成敗一蕭何,生死兩婦人”來概括他的一生。

9樓:暗黑魔經

韓信 這個戰術就是他發明的

10樓:

“背水一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比喻決一死戰。

這個成語**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餘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瞭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

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衝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

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

“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拼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成語「背水一戰」的主人公是誰,成語故事「背水一戰」主人公是誰?

成語故事 韓信是楚漢戰爭中的軍事奇才。漢高祖三年 西元前204年 十月,韓信率一萬新招募的漢軍越過太行山,向東攻打項羽的附屬國趙國。趙王和大將陳余集中二十萬兵力,佔據了太行山以東的咽喉要地井陘口,準備迎戰。井陘口以西,有一條長約百里的狹道,兩邊是山,道路狹窄,是韓信的必經之地。趙軍謀士李左車獻計 正...

求“背水一戰”的典故,背水一戰的典故是什麼

弦之月 背水一戰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領漢軍去攻打趙國。趙王歇和趙國統帥陳餘,率領20萬兵馬,集結在井徑口 即現在河北省井陘山上的井陘關 準備迎戰。趙國謀士李左車向陳餘獻計說 韓信這次領兵前來,一路上打了許多勝仗。他乘勝而來,其勢不可擋。但是他們經過長途跋涉,必定糧草不足,士兵...

背水一戰是說誰,背水一戰講的是誰的故事?

韓信。在韓信滅趙國的時候。為了鼓舞士氣。韓信將營宅扎在河邊,斷絕自己後路,最後大獲全勝。不過其實韓信早已制定好計策。用兵偷襲了趙營。胸有成竹,才敢這樣做。現在常用這個成語表示乙個人有決心和毅力作好一件事情。貶義常做孤注一擲解。背水一戰講的是誰的故事?漢高祖三年 西元前204年 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