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十六課主要內容還有貝多芬的簡介

時間 2025-05-02 16:35:04

1樓:※星空

貝多芬(1770—1827)出生于波恩,自幼學習知友和彈琴,1787年曾到維也納向海頓學習作曲,並結識莫扎特。貝多芬生活在法國大革命、拿破崙戰爭和維也納體系的時代,歐洲的民主和民族意識此時正日益興起。他的作品正反映了這些時代的特徵,或歌頌英雄,或反對封建,爭取民主自由和美好未來。

其主告褲要作品有《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命運交響曲》(即第五交響曲)、《合唱交響曲》(即第九交響曲)等。貝多芬的晚年十分淒涼搭盯,在貧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貝多芬的葬禮舉行時,有二千多人參加護靈。

貝多芬對**的最重要貢獻是交響曲,因此他被譽為「交響樂之王」。

2樓:匿名使用者

貝多芬祖籍佛蘭德的德國作曲家。生於波恩,祖父及父親均供職於科隆選帝侯。酗酒之父強逼他長時間地練習鍵盤樂器,望子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

十一歲輟學。十三歲任宮廷樂隊(指揮為內費)羽管鍵琴手,十四歲任宮廷第二管風琴師,十八歲任歌劇樂隊的中提琴演奏員。1790年,海頓在從維也納至倫敦的途中,宴邀貝多芬及其他宮廷**家。

事後貝多芬獲准於1792年去維也納從海頓學習,此後終生定居維也納。在此之前,貝多芬曾去維也納從莫扎特學習,1787年因其母病危而中斷。隨海頓學習的時間亦不長,且師生不能合作,後貝多芬師從阿爾佈雷希茨貝格、薩列裡、申克。

1795年於維也納首次以作曲家及鋼琴家身份登臺,演奏《降b大調鋼琴協奏曲》,他雖與許多貴族,如華爾斯坦伯爵、魯道夫大公爵友情甚篤,並樂意接受個人的援助,但他反對18世紀把**家束縛於乙個僱主手中的庇護人制度。作為維也納的自由職業**家,他比莫扎特的處境順利,但因個性關係備受痛苦。重聽日益加劇,1802年,當他意識到耳聾已無法醫治時,寫了哀感動人的"海利根斯塔特遺囑",打算自殺;奇怪的是這正是他創作最明朗的交響作品《d大調第二交響曲》之時。

隨後幾年中,他對自己沒有希望成為大演奏家有了自知之明,因而主要投身於創作。他同疾苦的鬥爭,反映在《英雄交響曲》(1804)(到那時為止是篇幅最大、感染力最強的交響曲)中。

貝多芬資料簡介

3樓:尛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家之一。祖籍荷蘭(亦說波蘭),出生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才能,八歲開始登臺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

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曲》、《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

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

4樓:梁小派

貝多芬。德國作曲家。1770年12月16日,生於波昂;1827年3月26日,逝於維也納。

一、生平介紹:

貝多芬出生於一七七0年十二月的德國波昂,母親是吃苦耐勞、性情溫和的女僕,而父親卻是貪婪無饜、喜歡酗酒的歌手,所以家境貧困。父親管教嚴苛使他的童年過得相當悲慘,僅能從母親及祖父那兒得到一丁點兒的慈愛。

貝多芬從小就顯露**方面的才華及天分,四歲啟蒙學習**、五歲學習鋼琴及小提琴、八歲首次公開演奏、十一歲時以鋼琴演奏即興曲的才能,初露頭角,加入家鄉劇院的樂隊。十七歲時母親去世,父親失業,他負起照顧家庭,教育兩個弟弟的重任。二十二歲父親去世,背多芬到維也納球發展,了剛琴演奏與作曲的生涯。

二十五歲成為鋼琴名家。不久,作曲的聲譽也漸漸提高,但是二十七歲時其聽力開始減退,三十歲兩耳漸聾,到四十五歲雙耳全聾,在此期間,發表了其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合唱)等。

貝多芬一生雖然戀愛多次,卻始終沒有結婚,晚年被侄子連累,性情變得乖張異常,又受到胃腸病和黃疸病的折磨,終於在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的暴風雨中病逝於維也納,死後有二萬五千多位崇拜仰慕他的人前往瞻仰他的遺容。維也納各級學校,在他喪禮那天全部停課,表示對他的崇敬之意。

貝多芬是由古典樂派跨進浪漫派,中間的一座橋樑,他出身寒微,雖遭到諸多不幸與痛苦,可是他有不屈不撓的精神,以及積極向上的進取心,自我充實,以致於成長茁壯。他從小被強制學習**,早年曾向海頓與阿布雷治克學習理論作曲,奠定了作曲技巧的深厚基礎,終成一代巨匠。

貝多芬一生與苦難命運博鬥,永不低頭,對人生的感觸極深,了悟人生的意義,因此在作品中融入不少前人不曾想像的深刻感情,處處充滿了自信。這些作品正如燦爛絢麗的萬丈光芒,照耀著整個生命的園地,展現出崇高的志節,與奔放的熱情,十分令人感佩,我們應學習貝多芬這種不畏艱難努力向上的情操。

5樓:漫賀撥奧

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12月16日的德國波昂,貝多芬的童年很悲慘,他的爸爸想讓家裡富裕,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貝多芬身上,希望他能成為家庭的搖錢樹。成為莫扎特那樣的第二神童,為家裡賺錢,因為彈琴貝多芬經常被父親拳打腳踢,後來因為得肝臟病死於1827年3月6日,主要作品有《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歡樂頌》。

貝多芬的優點(簡介)

6樓:網友

從藝術家角度來講他高尚不屈的人格是他最大的優點。在生活的不幸中從不放棄,並從不向世俗和權貴地頭。此一點至今難能可貴。

從**作品來說他是古典**的集大成者同時又是浪漫時期**的開先河著。尤其是他對**曲式的貢獻是巨大的,縱貫**歷史,無人能在這一方面出其左右。

簡述貝多芬的故事

7樓:親親沐沐

貝多芬的作品《第九合唱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

三、第。四、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月光曲》、《悲愴鋼琴奏鳴曲》、《莊嚴彌撒曲》等等,這些都是擺脫古典主義、展現自由、熱情奔放的美麗樂章。

8樓:拉拉愛吃魚

幼兒時期故事:

喪母 其父親愛酗酒 打貝多芬耳光後還讓他半夜練琴 把小貝多芬視為搖錢樹 並隱瞞真實年齡參加鋼琴巡演!兩行字。

9樓:我是神風怪盜

貝多芬相關資料一七八七年四月,一位年青人前往維也納拜見當時的大**家莫札特。此人其貌不揚,短小精明,在莫札特面前大展鋼琴身手,連被譽稱神童的莫札特亦為之驚歎。立即向在場的朋友說:

此年青人必為樂壇掀起狂瀾。」 莫札特的預言不到十年立即應驗,此人正是鼎鼎大名的貝多芬。

兩行。

10樓:網友

被後人 稱為「神」一樣的人。

語文第一十六課絕招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在小學學語文,在初中學語文,在高中更要學習語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村里幾個小夥伴兩次比絕招的故事。主人公小柱子和小夥伴比本領,第一次沒能取得好成績,感到很羞愧。第二次他憑藉自己的努力贏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讚。告訴我們只要勤學苦練,就能練就一身好本領的道理。願對你有所幫助!絕招這課文主要分了幾部分 課文可分...

小學五年級語文倉頡造字的主要內容

彭雲杉 倉頡造字的傳說 有一次,黃帝軍隊與蚩尤軍隊交戰,打得難分難解,勝負未分。黃帝準備改變戰術,叫倉頡把作戰圖拿來,倉頡一摸,身上帶的作戰地圖早已丟失,黃帝又氣又急,只好暫且收兵回營。黃帝對倉頡說 你是我身邊最聰明的一位大臣,怎能在打仗的生死關頭把作戰地圖丟失?這是多大的過錯啊!倉頡回答說 黃帝,...

小學三年級上語文怎樣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反思

摘錄主要句子。有的文章結構有總起句 總結句 過渡句,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稍加改動,就可以成為全文大意。運用句子摘錄法,有時候我們可以直接 抄 比如四年級上冊的 頤和園 文章總起第一段寫了頤和園是乙個美麗的大公園,中間的段落分別寫了各個景點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