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論語中孝的評價?急急急急急急,論語(論孝)六則解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時間 2021-06-07 05:45:50

1樓:搭街坊巷

《論語》中關於「孝」的句子大致有: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評價:孔子所倡導的「孝」,是一種心靈上對父母的崇敬與感恩,是一種物質上的供養與優先。他認為兒女孝敬父母時一定要和顏悅色,用禮貌的行為來侍奉,有好的食物要先給父母品嚐,並不是只讓父母吃飽就可以了,不然這就跟餵養牲畜沒什麼區別。

同時,時刻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父母的年紀可以知道,一來對他們的壽命感到喜悅,一來又時時刻刻為他們的衰老而擔憂。父母健在的時候不要出門遠遊,如果非得要遠遊在話,就要有一定的方向,等。這些思想今天仍舊根深蒂固在我們的生活行為中,是值得繼承、發揚的優秀美德。

但是,孔子所提倡的「孝」仍舊含有不合理的成分。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思想在更新,觀念在改變,對父母的一切意願話語,兒女並非要全部順從、接受。孔子認為兒女不要違背父母的意願,父母去世了,三年不能更改父母的為人之道,就能算是孝了,這些思想,是需要一定條件的,是在父母正確的前提下,所以,我們對孔子所提倡的「孝」,要取其精華地繼承。

論語(論孝)六則解釋,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2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學習了就要時常溫習他,不是很快樂嗎?有朋友來看望我們,不也橫高興嗎?別人不了解自己,而又不怨恨他,不也稱得上是正人君子嗎?

求高手對於《論語》中四則問孝的論語做一下賞析!!!

3樓:百態百觀

一、「孟懿子問孝」。

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逆。

孟懿子可能沒懂孔子的意思,沒答話,總之這對話就結束了。他不答話,孔子後面一肚子話就沒法倒出來。所以他要找別的地方倒出來,才能把這話流傳出去。

「樊遲御」,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就跟樊遲聊天。

孔子對樊遲說:「孟孫氏問孝於我,我跟他說,孝就是不要違逆。」

樊遲問:「先生此話怎講呢?」

孔子說:「父母在的時候,事之以禮。父母去世的時候,葬之以禮。每年的祭祀,也不違背禮節,這就是孝。」

孔子這裡,主要是指葬禮、祭禮,你若太簡略,是不孝。若太過分,則陷父母於不忠不義,也是不孝。

「孟懿子」,是魯國大夫,三家之一,孟孫氏宗主。他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這回答,本來是專針對他的,因為「三家」是大夫級別,當時三家的葬禮祭禮,都經常僭越,有時用魯公之禮,有時甚至用天子之禮。

這就是不孝,也是亂政,魯國之亂也由此而起。

二、孟武伯問孝。

孟武伯,就是上一條孟懿子的兒子,他也來問孔子什麼是孝。

孔子說,就是讓父母只需要為你生病操心。意思是說能做到自己不要讓父母為你操心,就是孝了。只有這個生病,偶爾是免不了的,但也只有你生病的時候,父母為你憂心,其他都不需要。

今天來說,你工作、結婚、買房子都不用父母操心,更不用擔心你學壞吸毒什麼的,對你的任何事情都放心,最多就你生病的時候憂心一下。能做到這一點,你不用為父母做什麼,你已經很孝了。

三、子游問孝。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孔門十哲」之一,吳國人。孔子稱讚他:「吾門有偃,吾道其南。」也就是說有了子游,孔子的學說才得以在南方傳播。

孔子回答說:「今天的孝子,說能食衣住行供養父母,就是孝。那犬馬不也一樣能養老哺幼嗎?如果沒有敬,只是養,和犬馬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孝敬」一詞的來歷,要有孝,必先有敬,敬在心裡,孝在行動。

所以不要光是給父母寄錢就是孝了,要能養,還要能敬。年輕人認為自己比老人懂得多,輕視老人,沒有敬心、敬意也是不孝。

四、子夏問孝。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門十哲」之一。

孔子說,最難是臉色!永遠保持和顏悅色。有事的時候,年輕人搶著幹,不讓老人操勞。有酒食,先為長者陳設奉上,讓長者先吃。難道這就算孝了嗎?

這不算。《禮記・祭義篇》說:「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深愛父母的孝子首先要態度溫和,態度溫和了才會對父母和顏悅色,和顏悅色了就會對父母有真誠的笑容。

所以對父母的臉色也是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婉容必須源自於內心。面對父母的時候臉上假笑,背過臉去就心裡怨恨一下:真麻煩。這是要不得的,這是大不敬,大不孝。

4樓:遠望著陌生的你

1、孝是「無違」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孔子對**的教育多重於啟發,而非直接指出問題所在,又會因人而異,基於所問之人品性不同而給出不同的啟發。孟懿子作為魯國的大夫,是「三桓」之一,此人頗有權勢,常有越禮的行為。在孟懿子問孝時,孔子只說了「無違」。

2、孝是「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出身貴族,驕奢淫逸且聲色犬馬。孔子認為,為人子,有諸多不義之行為,是最大的不孝。人得疾病,不是人的主觀意志可以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的是我們的思想、語言、行為,決不能讓父母再憂慮我們疾病以外的事情了。

3、孝是「敬養」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針對當時社會上將奉養作為孝的主體觀念,孔子認為「養親事親」雖是孝的必然要求,但那畢竟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孝的更高層次應該是子女「孝敬」父母,對父母要發自內心的「敬」。

4、孝是誠且愉色奉養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回答子夏問孝中孔子再次提出了敬,即要讓父母體會到子女發自內心的敬愛之情,而不僅僅是解決溫飽上的問題,是養而有敬的孝。敬於內而形於外,內心誠

一、專注、恭敬,外部面容必然和顏悅色,婉言順承。

要賞析論語一句寫自己的感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5

5樓:匿名使用者

俺來試試!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論語·為政》

據南先生解釋,孔子說他那個時代的人不懂孝,以為只要能夠養活父母便是孝了。而「犬馬皆能有養」,即便飼養乙隻狗、一匹馬也都會餵飽它、養活它,因此僅僅養活父母並不是孝。

孔子所處的時代有許多道德約束,尚有許多人無法理解孝的真諦,而當今社會更是如此。孝不僅僅是形式,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摯情感,是一種愛的心情。曾有一則公益廣告將此意抒發得淋漓盡致:

一位年邁的母親在中秋佳節之時滿心歡喜,精心準備了飯菜,最終卻只等來了兒女們的**,頓時神情落寞。充裕的物質生活只是表面的形式,老人甘願每天粗茶淡飯,只要兒女能夠常回家陪伴,這讓人不由得想起多年前的一首歌——《常回家看看》,怕是所有父母的心聲吧。

曾讀過一則故事,兒子回鄉辦完父親的喪事,要母親隨他進城,母親執意不肯離開清靜的鄉下,說過不慣都市的生活。兒子沒有勉強母親,說好以後每個月寄300元生活費。這個村子十分偏僻,郵遞員乙個月才來一兩次;近年來村子裡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因此郵遞員在村里出現的日子便是留守老人的節日。

每次郵遞員一進村就被一群大媽、大嬸和老奶奶圍住,爭先恐後地問有沒有自家的信件,然後又三五人聚在一起或傳遞自己的喜悅或分享他人的快樂。這天,郵遞員交給母親一張匯款單,母親臉上洋溢著喜悅,說是兒子寄來的。這張3600元的高額匯款單在大媽大嬸們手裡傳來傳去,每個人都是一臉的羨慕。

過了幾個月,兒子收到了母親的來信,只短短幾句,說他不該把一年的生活費一次寄回來,明年寄錢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很快一年就過去了,兒子由於工作纏身,回老家看望母親的想法不能實現,本想按照母親的囑咐每月寄一次生活費,又擔心忙忘了誤事,便又到郵局一次性給母親匯去3600元。幾天後,兒子收到一張3300元的匯款單,是母親匯來的。

兒子百思不得其解之際收到了母親的來信,母親又一次在信中囑咐說,要寄就按月給她寄,否則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錢夠花了。兒子對母親的固執十分不理解,但還是按她的叮囑做了。後來,他無意間遇到了乙個來城市打工的老鄉,順便問起了母親的近況。

老鄉說,你母親雖然乙個人生活,但很快樂,尤其是郵遞員進村的日子,你母親像過節一樣歡天喜地。收到你的匯款,她要高興好幾天哩。兒子聽著聽著已淚流滿面,他此刻才明白,母親堅持要他每個月給她寄一次錢,就是為了一年能享受12次快樂。

母親心不在錢上,而在兒子身上。

孝不僅僅在於形式,空巢老人缺的絕不僅僅是錢,他們更希望得到兒女的關心。

希望您能滿意!祝學習愉快!

6樓:匿名使用者

朝聞道,而夕死可以。

論語中有關於幫助他人的句子!!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7樓:匿名使用者

1.子曰:**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其中 泛愛眾 言道要以愛人之心待人 應該就是和樂於助人意義相近

2.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8樓:百度使用者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

慍,不亦君子乎?」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1、3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不如已者。過則勿憚改,無友。」1.4

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6 子曰:「**,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1.8 子曰:「君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1、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1.10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1.13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5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

「《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

「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為政篇第二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2.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

「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2.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2.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2.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2.9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2.10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2.11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12 子曰:「君子不器。」

2.13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1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5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16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2.17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18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2.19 哀公問曰:「何為**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服;舉枉錯諸直,**不服。」

2.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2.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2.22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 ,小車無 ,其何以行之哉?」

2.23 子張問:「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週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緬懷先烈的!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丸子的深夜讀 別急,要誰的?小妹我給你發郵件過來 革命先烈的格言銘志。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緬懷革命先烈放飛中國夢想的詩歌要長一點的。越長越好。加配樂 急急急急急急!15 殘影 好像在4年級下冊的課本有一篇,中華少年 挺長的,配樂嘛,找大漠敦煌。 革命先烈遠去不久 又到清明緬懷紀紀念...

我的理想作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墨夷海之 1 理想是一盞明燈,為我們的前進道路照出一片光芒與希望。擁有理想的人是幸福的,快樂的。不要說自己的理想太卑微,不夠遠大,不夠令人羨慕,但它總是你的目標,是你真心嚮往的啊。我們也許會因自己的理想遠大而自豪,因他人的理想卑微而冷嘲熱諷,但如果沒有這些看作卑微的行業,又怎能有這個世界呢?實現理想...

父母的愛作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譚達明譚 如果把母愛比做是一枝盛開的百合,在每個角落中散發著它迷人的芳香,那麼父愛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個角落中默默地吐著它那清新的芬芳!向來只有讚頌母愛的偉大,可又有誰知道父愛的含蓄!父愛這字眼是多麼的平凡,但這種愛是多麼的不平凡。一株茉莉也許沒有讓人沁脾的芳香,但它永遠會讓你感到清新,感到幽雅,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