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醉清風
一、 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良好環境的建設中。
以良好的環境感染人,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幼兒園尤其如此。在構建有利於愛國主義教育的環境方面,我們幼兒園的主要做法是:首先,在幼兒園建立公升旗臺,堅持每週一舉行公升旗儀式,從而對幼兒形成一種長期性的環境影響,使其在莊重而嚴肅的氛圍中受到教育,懂得尊重國旗、愛護國旗的重要性,激發其為國旗爭光的自覺性和使命感,為將來形成穩定的愛國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同時,在教室的正面牆上,懸掛國旗,使幼兒天天能看到國旗,看到偉大祖國的標誌。另外,在幼兒活動區掛有中國地圖,經常讓幼兒在地圖上尋找祖國的首都及自己家鄉的位置。根據教學目標,通過不斷變換「家鄉的特產」、「眾多的民族」等區域內容,使孩子們由此加深瞭解我們的祖國,熟悉自己的家鄉,尤其是使他們懂得我們祖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並知道主要的少數民族,啟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二、 將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的實踐中。
幼兒教育不同於普通的學校教育,它更多需要啟發、引導,需要潛移默化,寓教於樂。通過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幼兒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汲取營養。比如,講「四大發明」,使幼兒懂得「四大發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是對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推動了整個人類歷史的程序,每乙個炎黃子孫都應該為之而感到自豪。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他們能夠理解的歷史故事,比如《林則徐虎門銷煙》、《鄭成功收復臺灣》,還有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等,通過講授這些故事,讓幼兒認識了許多民族英雄、戰鬥英雄,愛國詩人,知道了中國有許多的世界之最,如:世界上最長的城牆是萬里長城,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等。每講乙個故事,都要組織幼兒討論,讓他們動腦筋,積極思考,踴躍發言,既概略地認識愛國人物的愛國行為,懂得了愛國道理,又表達了自己的心願。
2樓:緣起緣落說情感
幼兒階段的孩子是讓孩子自由快樂,無拘無束的成長,教育反而是其次的。
幼兒園如何做家園共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3樓:冬夏
實踐科學育兒中家園合作的多種途徑。
家園共育合作不能只是開兩次家長會,搞個家園聯絡欄,而是應圍繞著孩子的教育與發展情況進行經常的各種活動。開展家園共育合作活動目的是使家園教育有機聯絡,密切配合,以促進幼兒的發展。常見家園共育合作活動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日常交流。
教師要把握好家長接送幼兒入園離園的短暫時間與家長接觸,瞭解幼兒概況;將幼兒一日活動記錄下來與家長分享,讓家長了解班級活動;教師可以建立班級qq群、校信通等,使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相互溝通交流,交換孩子的成長進步,關注幼兒在園在家存在的問題與需要,以便採取措施,使幼兒健康成長。
二)幼兒園開放日活動。
開放日活動能夠使家長看到孩子的真實情況,瞭解孩子的發展水平,瞭解孩子的優勢與不足及存在的問題,瞭解老師的常規訓練及教育方法,以便於家長在家裡配合一致地進行教育。
三)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幼兒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從事不同工作,他們具有各種專業知識技能和特長,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除了請家長當老師講課外也可組織孩子參觀家長工作單位——工廠、郵電局、消防隊、養殖場等,請內行的家長作適當介紹,使孩子獲得初步的社會知識,這樣做可以豐富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
四)開展行之有效的家園共育親子活動。
孩子家長共同參與活動,不但使活動能順利進行,培養了孩子的活動毅力,還能促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使孩子的心理獲得安全的滿足,心智的發展與人格的建構獲得有效的保障。並讓家庭成員之間充滿平等、尊重、關愛的氛圍和氣息。幼兒園開展經常性的親子活動,這對豐富幼兒的生活,增進他們的知識體驗,對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都十分有利。
五)家委會的橋樑作用。
要充分發揮各級(幼兒園、班級)家長委員會作用,使其真正成為幼兒園與家長間的紐帶,增強教育合力。家委會應參與幼兒園管理,共同討論審議工作計劃,大型共育活動家委會應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家委會還可配合園方做好期末家長評議工作,召集家長對幼兒園的保育、教育、伙食、保健以及教師的教態與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並將評議情況收集,轉達給幼兒園,以便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
**如何做好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
4樓:畢樹花衷亥
一、從細處入手,取得家長信任,是開展家長工作的關鍵。
取得家長對幼兒園、對教師的信任,是做好家長工作重要的一環,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會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長工作,要從細處入手。
1、家訪,是建立家園密切關係的第一步。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時間,靈活與家長溝通,是建立家園密切關係的重要環節。
3、細緻觀察,做好觀察記錄,建立幼兒成長檔案,是家長了解、信任教師的有效途徑。
4、用實際行動關心愛護每一位幼兒,贏得家長的信任。
二、「家園互動」,提高家園共育的有效性。
家長、幼兒、教師是整個幼兒園教育中的三個支點,我們讓家長、幼兒共同參與當前幼兒園,這是我們所追求家園共育的新舉措。
1、讓家長間接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注重家長與孩子的共同**、共同成長。
2、讓家長直接參與幼兒園的教育活動。
三、提高家園共育的實效性。
為了達到家園同步地配合教育,家園雙方圍繞著孩子的發展經常聯絡、相互溝通情況做到家園相結合」。
1、家長學校與專家諮詢相結合。
2、書面聯絡與**溝通相結合。
四、針對不同文化層次的家長,我的做法是:
1、抓住孩子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與家長交流,使家長信服。
2、通過主題展板展示教學內容,使家長了解孩子的發展,認可教師的工作。
3、請家長進課堂當「老師」,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挖掘教育資源。
幼兒園的家長來自各行各業,是幼兒園寶貴的教育資源。不同的家長具有幼兒園教師不具備的職業特點和專業技術。請家長親臨班上給孩。
4、對於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我首先幫助家長分析出現這樣問題的原因。
如:獨生子女在家裡非常嬌慣,要什麼家長就給孩子買什麼,玩具比幼兒園還多,造成孩子玩玩具時不能專心玩一種玩具,而是玩兩下這。
家園共育是現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家庭教育健康發展的客觀要求,為了共同的目標,我們必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當然,這也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援。在探索家園共育新舉措的過程中,不僅更新了家長的育兒觀念,提高了他們科學育兒的知識與技能,促進了孩子的各種能力的發展。
5樓:薩瑋濯香柳
歲月是一條憂傷的小河,我們總是乘著寂寥的小船,在年華的倒影裡,需找光怪陸離的青春中那段模糊的真實。曾經的曾經,誓言還沒有被修改,愛情只是一場讓人歡愉的純粹。可是如今,淚水擁抱了曾經,多彩的天空突然出現了霧霾,歲月的刷子將美好的青春增填了幾抹冷色調。
如何做好家園共育工作
6樓:網友
第。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長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於幼兒的影響非常大,孩子每天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家長朋友們也應學習一些育兒知識,掌握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建議家長朋友們在工作之餘犧牲一點娛樂、聚會時間,學一些幼教知識,瞭解一些新的幼教理念,瞭解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自己怎樣做才能和老師配合好,共同教育好孩子。
我想通過閱讀刊物或網上的家教文章,或與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兒心得等等方式,能學習到一些家教知識,來提高自身的育兒素質。這樣就能更好的解決與孩子之間的矛盾,與幼兒園的教育相吻合,而不是背道而馳。
第。二、家長要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一些活動。
如:六一及新年的節日聯歡會、每年的親子運動會、各班級舉辦的家長會、親子活動等,這樣家長們能親自參與到幼兒活動中,以此來了解幼兒園的性質、課程設定、目標等。並可以全面直觀地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遊戲及與其他小朋友的交往情況,同時也培養了親子之間的情感。
也可以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有針對性的與老師配合,給孩子以幫助和教育。
第。三、家長的教育觀點應與教師一致。
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主要是對孩子進**感教育、能力培養、習慣養成等一些素質教育,讓孩子有乙個良好的人生開端。家園主動攜手對幼兒進行同步教育,是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第。四、提高家園雙方的合作能力。
合作是一種社會交往能力,合作雙方在工作中可能會有很多矛盾,如果矛盾激化就可能使合作破裂,甚至造成更壞的影響。家園合作和其他的合作工作一樣存在合作雙方的矛盾問題,這就要求合作的雙方具有一種平等的態度,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圍繞著「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這個核心,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責任分明處理合作中的矛盾衝突。
家園合作是幼兒教育是必然趨勢,而在其中起領導作用的教師和幼兒園應真正家園合作社為自己的重要的工作之一,並認真思考挖掘符合本地區、本園實際情況的家園合作方式,使觀念和口號落到實處,充分利用教育資源,促進幼兒發展。
四講四愛講什麼愛什麼請用你自己實際行動來進行分享你是怎麼做的?
7樓:慧娟
四講四愛講什麼呀?經營你的實際行動來分享你是怎麼做的。這只是個生活。
8樓:值得擁有
面對每一分感情。
對自己要有信心。
試著接納別人 瞭解別人。
也要學著開放自己。
貢獻愛家園的作文演講稿。建設美好家園 演講稿
愛的方式我相信大家都有愛,有一顆愛別人的心,同時又用愛的方式去帶給別人溫暖,快樂。每一天都充滿著愛的氣息,每乙個人的身邊都出現了愛,只要你仔細去發現,就能夠感受到愛的溫暖。乙個微笑,一句安慰的話,乙個動作 都是一種愛的表現。讓我們踏入這愛的世界中去吧!週末,我起的很早,是因為這樣就可以買到十分好吃的...
如何研究家園合作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到更新 更好的教育,使他們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言傳身教 不挑食,與幼兒一同進餐。.在家中不隨意給幼兒吃零食,保證幼兒有規律進餐。.幫助幼兒養成飯前洗手 飯後漱口的衛生習慣。.給予孩子選擇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爸爸媽媽應當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實際...
如何培養幼兒園幼兒的傾聽好習慣,怎樣培養低年級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黃瓜 tt 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傾聽,因為傾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是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只有懂得傾聽 樂於傾聽並且善於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 語言的形式和語言的運用方式,掌握與人交流的技巧。而許多幼兒不善於傾聽,影響了他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