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個年齡段用文言文的稱呼

時間 2025-07-28 13:00:12

文言文中各個年齡階段如何稱呼?,文言文中年齡的稱謂

1樓:遠景教育

1.文言文中各個年齡階段稱呼:總角。

古時幼兒把頭髮紮成像一對牛角般的小髻,稱」總角「。

2.垂髫:古代,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髮下垂,後因此以」垂髫「指童年。

3.豆蔻:十三四歲的少女。

4.及笄。:女子15歲。

5.笄是古代婦女盤頭髮用的簪子。

6.及笄,指女子至15歲時,把頭髮簪。

起,表示已成年。

7.破瓜:女子16歲。

8.古代文人把」瓜「字拆開,成為兩個八字,因稱16歲的女子為」破瓜之年「。

9.弱冠:男子20歲。

10.而立:30歲。

11.不惑:40歲。

12.天命:50歲。

13.艾:50歲。

14.花甲:60歲。

15.以天干地支。

順序組合為60個錯綜參互的名號而得名。

16.耳順:60歲。

17.耆:60歲。

18.古稀:70歲。

19.耄耋。

老年。20.後來歲為耄耋之年。

21.期頤:指一百歲。

年齡用古語是怎麼稱呼的?

2樓:重號想

人生各個年齡段,用古語稱呼:喚攔孫。

一、年齡段為童年:

不滿週歲——襁褓;2~3歲——孩提;7歲(女)——髫年;8歲(男)——齠年;幼年泛稱——總角。

童年——垂髫。

10歲以下——黃口;12歲(女)——金釵之年;13歲(女)——豆蔻年華;13~15歲——舞勺之年;青少年——束髮。

二、年齡段為少年:

15歲(女)——及笄之年;16歲(女)——破瓜年華、碧玉年華、破瓜之年;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20歲(女)——桃李年華;24歲(女)花信年華;至出嫁—— 梅之年。

三、年齡段為中年:

30歲(男)——而立之年;40歲(男)——不惑之年;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四、年齡段為老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和鏈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下壽;70歲——古稀衡差。

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歲——杖朝之年、杖家之年、中壽;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

老年——皓首,又稱「白首」,還有把六十歲以上的人統稱為「耆老」;八十歲以上的人稱為「大耋」;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

五、百歲以上:

100歲——期頤。

上壽;120歲——花甲重開;140歲——古稀雙慶。

擴充套件資料。中國在習慣上常用的年齡計算方法,按出生後所經歷的日曆年頭計算,即生下來就算1歲,以後每過一次新年便增加1歲。一般按農曆新年算,也有按公曆算的。

例如,12月末出生的嬰兒,出生後就算1歲,過了公曆1月1日或當地農曆新年又算1歲。這樣,嬰兒出生才幾天,已算虛歲。

2歲了。這種計算方法較為實用。

週歲年齡又稱實足年齡,指從出生到計算時為止,共經歷的週年數或生日數。例如,1990年7月1日零時進行人口普查登記,乙個1989年12月15日出生的嬰兒,按虛歲計算是2歲,實際剛剛6個多月,還未過一次生日,按週歲計算應為不滿1週歲,即0歲。週歲年齡比虛歲年齡常常小1~2歲,它是人口統計中常用的年齡計算方法。

表示年齡的文言文

3樓:成大文化

襁褓(qiǎngbǎo):未滿週歲的嬰兒。

孩提:二、三歲的兒童。

總角、垂髫:幼飢姿年兒童。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

及笄(jī):女子十五歲(女子成年)。

束髮: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也是成童的代稱。一般認為是十五歲以上。

加冠:男子二十歲(男子成年)。

弱冠:男子剛成年。

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歲。

花甲:六十歲。

耆(qí):六十歲以上。 古稀:七十歲。

耋(dié):七十至八十歲。

耄(mào):八十至九十歲。

期(jī)頤:一百歲。

1、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漢語詞語,解釋為乙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現在成為了乙個人三十歲的代稱,用於男性。

出自《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2、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是乙個漢語成語,讀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一指四十歲的代稱,二指形容人到中年(四十歲)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自《論語·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巖歲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粗肢睜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3、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是乙個漢語詞彙,拼音zhī mìng zhī nián,孔子自稱五十歲知天命,指五十歲。出自《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能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4、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讀音gǔ xī zhī nián,漢語成語,指人到70歲的時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詩箋》十二《曲江二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到處都欠著酒債,那是尋常小事,人能夠活到七十歲,古來也是很少的了。

5、耄耋。耄耋是乙個漢語詞彙,讀作mào dié。耄,年紀約。

八、九十歲。耋,年紀為七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別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文言文中各個年齡階段如何稱呼

4樓:科技點燈人

1、總角:古時幼兒把頭髮紮成像一對牛角般的小髻,稱」總角「。

2、垂髫:古代,兒童未成年時不戴帽子,頭髮下垂,後因此以」垂髫「指童年。

3、豆蔻:純察塌十三四歲的少女。

4、沒舉及笄:女子15歲。笄是古代婦女盤頭髮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至15歲時,把頭髮簪起,表示已成年。

5、破瓜:女子16歲。古代文人把」瓜「字拆開,成為兩個八字,因稱16歲的女子為」破瓜之年「。

6、弱冠:男子20歲。

7、而立:30歲。

8、不惑:40歲。

9、天命:50歲。

10、艾:50歲。

11、花甲:60歲。以天干地支順序組合為60個錯綜參互的名號而得名。

12、耳順:60歲。做圓。

13、耆:60歲。

14、古稀:70歲。

15、耄耋:老年。後來歲為耄耋之年。

16、期頤:指一百歲。

女生各個年齡段的稱呼,女性各個年齡段稱呼是什麼

不滿週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之年 1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女 及笄之年 16歲 女 破瓜年華 碧玉年華 20歲 女 桃李年華 24歲 女 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

各個年齡段的名稱,人的各個年齡段稱呼?

不滿周歲 襁褓 2 3歲 孩提 女孩7歲 髫年 男孩8歲 齠年 幼年泛稱 總角 10歲以下 黃口 13 15歲 舞勺之年 15 20歲 舞象之年 12歲 女 金釵之年 13歲 女 豆蔻年華,15歲 女 及笄之年 16歲 女 破瓜年華 碧玉年華 20歲 女 桃李年華 24歲 女 花信年華 至出嫁 梅之...

老人年齡階段的稱呼,人的各個年齡段稱呼?

水劃過 1 艾 指的是0歲。2 花甲 指的是60歲。3 古稀 指的是70歲。4 皓首 指人到老年。5 耄耋 說的是 十歲的老人 6 黃髮 形容老年人長壽。7 鮐背 形容老年人壽命長。8 期頤 指百歲。 小輝學長 1 艾 指50歲。2 花甲 耳順 指60歲。3 古稀 指70歲。4 皓首 指老年,又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