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橘妹兒愛娛樂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在歷史淵源不同;音色陸談不同;音域不同;演奏方法不同。
1、歷史淵源不同:古箏是在戰國時期興起的一種下里巴人文化,而古琴則是伏羲創造的一種陽春白雪文化。
2、音色不同:古箏的旋律性是比較強的,而古琴的音調則是相對比較深沉的。
3、音域不同:古琴一弦多音,音域可以達到四個八度,而古箏的表現力相較於古琴則是有點差的。
4、演奏方法不同:古琴在巧悉行彈奏的時候左手按弦,右手撥絃,而古箏則是通過左手對弦的張力進行控制,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共同進行撥絃操作。
古琴和古箏的介紹
1、古琴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
古時,琴、棋、書、畫並稱四藝,用以概括漢族的傳統文化。
2、古箏
古箏,彈撥絃鳴樂器,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民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流行於中國各地。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主要形成了客家箏、潮州箏、山東箏、河南箏四大流派。常用於獨奏、重奏、器樂合奏和歌舞、戲曲、曲藝的伴奏。
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演奏技巧豐富,表現力強,而被稱為「眾樂之王」,亦稱為「東孝譁方鋼琴」,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
2樓:約鴉錐交
古箏和古琴的區別:歷史淵源不同、外觀形制不同、演奏方式不同、曲譜不同、演奏方式不同。1、歷史淵源古琴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彈撥類吵穗樂器,形成在3000多年前,傳說為"伏羲"、"神農"氏所造;古箏則晚得多,形成於秦代,相傳秦時有婉無義者,將瑟(樂器)傳與兩個女子,二女要爭,引破為二,所以稱"秦箏"。
2、外觀形制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繫有七根弦,故古稱"七絃琴",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近年增加到24-26弦。屬於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
3、演奏方式古琴的彈奏,多稱為「撫琴」,以左手按弦,右手撥絃。右手基本指法有:勾、剔、抹、挑、託、擘、打、摘等。
左手基本指法有:吟、猱、綽、注等等。古箏常用演奏手法採用右悔清手大、食、中三指撥絃,彈出旋律和掌握節奏,用左手在箏柱左側順應弦的張力、控制絃音的變化,以潤色旋律。
箏的指法頗多,右手有託、劈、挑、抹、剔、勾、搖、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顫等。4、曲譜不同古琴譜自成一格,古時稱為「文字譜」,到了唐代後稱為「減字譜」;古箏古時多用「工尺譜」,現今多用簡譜,五線譜。5、學習難度琴與箏的初級曲目入手難度差不多,到了中等水平曲目,箏曲對手指的速度、力度要求明顯要高,技巧上非常難練。
所以技巧上箏更難學,而在意境的表現上,古琴歷來被視為修身養性的道器,有其深厚而獨特碧碰前的文化底蘊,需要琴者學問修養的長期積累與體悟,才能深入琴道。
3樓:網友
古箏和古琴的區別在形成年代,形制區別,音域、色、表現力。1、形成年代。
琴:原名「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本世紀初期為了和其他樂器的統稱區別,改稱為「古琴」,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有實據可考至少形成於3000多年前,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
古等又名秦箏。早在戰國的薯世時候箏就已經流行了: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罄築、彈。
自秦、漢以來從我國西北地區逐漸流傳到全國各地,逐漸形成了各具濃郁地方特色的流派。2、形制區別。古琴身以琴面與底板相合而成,琴面繫有7根弦,故古稱七絃琴。
琴絃由絲絨繩繫住,拴繞於雁足(絃軸)。上,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閉褲。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
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近年也有增加到24—26弦的箏。3、音域、色、表現力。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寬達四個多八度,藉助面板上的十三個琴徵,可以彈奏出許多的泛音和按音。
而古箏轎手簡基本上是一弦1—2個音,同—弦中移動弦馬(柱),可以調作音高,音域寬廣,音量巨集大,色淳厚優美,悠揚悅耳,表現力豐富而形象。
4樓:桃出娛樂圈
古箏與古琴的區別:音色不同、外形不同、演奏方法不同、曲譜不同、學習難度不同。
1、音色不同:古琴的音量比較小,音區低沉,音色明淨渾厚,風格古樸,比較適合演奏一些古典曲目。古箏的旋律性比較強冊碰,輕巧靈動,音色比較洪亮,表現力豐富,比較適合演奏流行歌曲州野談或流行**。
2、外形不同:古琴一般比古箏微短一些,古琴不需要放琴馬就可以彈出聲音。古箏一般比較長,古箏有21根琴絃,古琴一般只有7根琴絃,因此也叫七絃琴,一般古箏上面有琴馬。
3、演奏方法不同:古琴用左手按弦,右手撥絃,而在實際的彈奏時,可以同時撥動兩根琴絃作和音彈奏。古箏主要是用右手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撥絃,左手來控制弦的張力。
4、曲譜不同:古琴的琴譜是自成一格,在古時叫做文字譜,到了唐朝叫做減字譜。古箏在古時一般多用工尺譜,如今多用簡譜、五線譜。
5、學習難度不同:古琴:弦數少,相對簡單。古箏:弦數多,所以學習起來相對比較困脊棗難。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在**
5樓:
問友您好<>
古琴和古箏是中國傳統樂器中的兩種彈撥樂器,它們在外形、音色、演奏方式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首先,古琴是一種長形的樂器,通常有七根弦,有些還有十三根弦,琴面上有20多個音徽,琴身上有4個琴足,琴面上還有一些特殊的裝飾,如琴橋、琴軫等。而古箏則是一種梯形的樂器,通常有21根弦,琴面上有24個音徽,琴面上還有一些特殊的裝飾,如箏橋、箏柱等。
其次,古琴的音色柔和、清幽,適合表現深沉的情感,如古琴曲《廣陵散》、《陽關三疊》等。而古箏的音色明亮、清脆,適合表現明快的情感,如古箏曲《二泉映月》、《梅花三弄》等。最後,古琴的演奏方式注重彈奏技巧和表現力,常採用指法、泛音、顫音等技巧,彈奏時多采用坐姿演奏。
而古箏的演奏方式注重手指的協調和速度,彈奏時多采用坐姿或站姿演奏。唯歷總之,古琴和古箏都是中模神國傳統指碼搜樂器中的精品,它們各具特色,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希望我的幫助到您!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在**
6樓:刺客侃八卦
古琴和古箏的區基枯別:出現年代不同、外形不同、音色不同、音域不同、演奏方法不同。
1、出現年代不同。
古琴亦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古箏形成於秦代,也芹鋒磨常被人稱為「秦箏」。古箏是在戰國時期興起的一種下里巴人文化,而古琴則是伏羲創造的一種陽春白雪文化。
2、外形不同。
古琴琴身像長形音箱,有七根弦;古箏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由最早5弦發展至今為24-26弦。
3、音色不同。
古琴的音色明淨而渾厚;古箏的音色明亮,飽滿,清脆,所以古琴和古箏適合不同型別的曲調。
4、音域不同。
一般情況下,古琴的音域比較的低沉,但是古箏的音域則是比較的寬廣。古琴一弦多音,音域可以達到四個八度,而古箏的表現力相較於古嫌鬥琴則是有點差的。
5、演奏方法不同。
古琴在彈奏的時候左手按弦,右手撥絃,而古箏則是通過左手對弦的張力進行控制,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共同進行撥絃操作。直白的來說,古箏的演奏要更加的複雜一些。
古箏和古琴一樣嗎,古琴和古箏的區別
正麟殿古琴 1.古琴的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稱 七弦琴 琴弦由絲絨繩繫住,拴繞於弦軸上,屬彈撥樂類的 無馬樂器 2.古箏則由框板 面板和底板構成。最早的箏為5根弦,戰國末期發展成12弦,隋代13弦,清代16弦,上世紀60年代為21弦,近年增加到24 26弦。琴弦均勻排列於箏面上,每根弦...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最大的是什麼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
古琴和古箏最大的區別是外觀上的區別,具體區別如下 一 用途上的區別 古箏 箏常用於獨奏 重奏 器樂合奏和歌舞 戲曲 曲藝的伴奏,因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動聽,被稱為 眾樂之王 亦稱為 東方鋼琴 古琴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 朝會 典禮等雅樂外,普通民眾也會彈奏,使用較廣。二 外觀根弦...
古琴和古箏有什麼區別,古箏和古琴有什麼區別?
古琴是一種較獨特的樂器,又稱七弦琴,琴面為指板,沒有柱和品。演奏時,將琴橫置於桌上,右手投彈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完全依靠琴徽標記 不限定在13個徽位上,很多的音是在徽與徽之間 音準上要求極為嚴格。 赤焰七星 古琴和古箏的區別是什麼? 瑤瑤雨綴 古箏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結構由面板 雁柱 琴弦 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