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澗記的翻譯,《石渠記》的翻譯是什麼?

時間 2023-04-19 16:06:07

1樓:妙筆生花的芊芊

從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見乙個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橋。有一眼泉水幽靜地流淌,它流淌時的聲音時大時小。泉渠的寬度有時一尺,有時就有二尺寬,它的長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塊大的石頭,就漫過石頭。跳過大石頭再往前走,就發現乙個石潭,菖蒲覆蓋著它,碧綠的苔蘚環繞著石泓。渠水又轉彎往西流,在岩石邊流入石隙裡,最後像瀑布一樣的流入北邊的小潭中。

小潭方圓還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較深,有許多快速游動的魚。渠水又往北迂迴繞行一些,斜著看好像沒有盡頭,就這樣最終流入渴潭。潭的一邊全是奇異的石頭、怪異的樹木、奇異的花草、美麗的小竹,人可以並列坐在那裡休息。

風吹動著樹梢,悅耳的聲音在山崖和山谷間迴盪。看它已經很寧靜,它們被風吹動所發出的聲音才在遠處傳播。

我跟隨永州太守發現它的,撥開陰鬱的密林和腐爛的朽木,開掘和疏通淤土和亂石,把朽木亂草堆積起來燒掉,石渠裡的渠水便很滿。可惜從來都沒有寫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記寫下來,留給匠人,刻寫在潭北面的石頭上,幫助以後喜好遊歷的人能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從蠲渠疏通到大石。十月十九日,越過石頭發現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給遊人了。

出處:唐·柳宗元《石渠記》

石渠記》賞析。

這篇文章上承《袁家渴記》,下啟《石澗記》,是《永州八記》的第六篇,借寫景抒發作者仕途不得志的憂鬱之情。

作者所寫的石渠在袁家渴西南不到一百步的地方,當地的老百姓在它上面架了一座橋。「有泉幽幽然,其鳴乍大乍細」句,從視覺上描繪了泉水細徽輕緩流動的樣子,從聽覺上描摹了它忽大忽小的鳴聲,突出了石渠泉水的特點,石渠有的地方寬不到一尺,有的地方兩尺來寬,長度大約十來步(古時一步五尺)。它的水流碰到大石,就從石下潛流出來。

乙個「伏」字,進一步突出了渠水「幽幽然」的特點。

2樓:匿名使用者

《石渠記》譯文:

從渴河(河流名稱)向西南走不到一百步(步是古代的長度計量單位),有個石渠,百姓在上面建了一座橋。泉水幽然流淌,水聲時大時小。石渠的寬度有的地方只有一尺,有的地方好幾尺,石渠的長度有十幾步。

水流遇到一塊大石頭,從石頭下面流出來。越過石頭再往前,有一片漫過石頭的水,被茂盛的蒲草覆蓋,四周是青綠的苔蘚。溪水又向西拐,流入岩石底下,向北落入小潭里。

小潭的面積不到一百尺,潭水清澈而且很深又許多游魚。溪水又向北曲折蜿蜒前進,看起來好像沒有盡頭,其實最後流入到渴河裡。溪水兩旁都是奇異的石頭、樹木、花草、箭竹,可以併排坐在底下乘涼。

風吹草木,崖谷裡的聲音就像**。再一看又恢復了平靜,聲音已經走遠。

我跟隨永州太守來這裡看到這些景色。掃除被遮掩的朽木枯葉,刨開疏鬆的土壤石塊,堆在一塊焚燒,溪水就像倒酒一樣填滿了。可惜這裡的景致從沒有過記載,所以記錄下來它的風景,送給當地的人,寫在石渠的陽面(北面),好讓後來愛好這方面的人很容易地看到。

元和(唐憲宗年號)七年正月初八,順著石渠到過大石頭那裡。十月十九日,越過那塊大石到了淺水、小潭那裡,石渠的美麗景色到此也就這麼多了。

石澗記》是《永州八記》第七篇。本篇緊承上文,所寫的景物仍舊是泉水、石頭和樹木,但作者善於捕捉共性之外的個性,如:

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亙石為底,達於兩涯。若床若堂,若陳筵席,若限閫奧。水平布其上,流若織文,響若操琴。

對水中石頭,泉水都用"若"字表明,而對泉上的樹和石,則用翠羽、龍鱗來直接比喻,"翠羽之木,龍鱗之石,均蔭其上"。由於採用了多種比喻手段來精確形象地進行描繪,所以毫無重複之感,反而覺得洞天之中又有無窮洞天。

《石澗記》文言文翻譯

小石潭記的原文及翻譯,小石潭記翻譯及原文?

小石潭記 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 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記原文加翻譯,小石潭記原文及翻譯

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 俶爾遠逝 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

《小石潭記》中的「乃記之而去」是如何翻譯的?

就題寫了關於這裡的文章而離開。而做連次,無實意。小石潭記 中 乃記之而去 怎麼翻譯?記錄了這裡的情況便離開了。去,離開。記,記錄。記錄了這件事後走了!柳宗元的 小石潭記 中的 乃記之而去 該如何理解?應該是 於是就把當時的情景記下便離開了 我們老師說的。應譯為 於是就題字離去 我們老師肯定地說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