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時間 2022-10-05 06:55:03

1樓:大道教育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文』也。」

新注句讀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為)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為)之,文也。」

〔傳統譯註〕

子貢問道:「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文』呢?」孔子說:「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為恥,所以被諡為『文』。」

〔新注〕

何以謂(為)之,文也:做了什麼而成名的?。謂,「為」之誤。文,成名。

〔新譯〕

子貢問說: 「孔文子憑什麼作為而成名的?」先生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樣做而成名的。」

〔題解〕

傳統譯註認為 「文」是諡號,一是對諡號的誤解,一是不了解孔子的「文」是指成名。

關於諡號的興起,古今說法不同,多從《逸周書·諡法解》,認為起於周初。郭沫若先生認為,「當在春秋中葉以後」(《金文業考諡法之起源》),「諡法之興當在戰國時代」(《諡法之起源》)。楊伯峻先生批駁郭先生這種結論「缺乏堅強的論證,而且太與古代的文獻材料相矛盾」(《論語譯註》),舉的例子其一就是《論語》中的這句「孔文子何以謂(為)之,文也?

」,其二是「托古作偽」的《左傳》中的記載。很明顯,郭沫若的結論可信,孔文子的「文」,不是諡號。在這裡,「文也」是指成名。

「謂」是「為」之誤,「是以為之」的句式,在《為政篇》第二章也有,「曾是以為孝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任何乙個能如此作為的人,怎會不能成名?

2樓:匿名使用者

文的本意是「紋理」,古代人通過「紋理」分辨和區別事物,類似「身份證」,再演變成為事物「形而上」的特性(如馬,我們可以寫出諸多描述),再演變為人掌握的知識的多少。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就是告訴乙個人明白世間萬物「紋理」的方式。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之 文 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之 文 也。新注句讀 子貢問曰 孔文子何以謂 為 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是以謂 為 之,文也。傳統譯註 子貢問道 孔文子為什麼被諡為 文 呢?孔子說 他聰明好學,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不以為恥,所以被諡為 文 新注 何以謂 ...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 文 也。翻譯

丐幫防盜門 解釋 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處 論語 公冶長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近義詞 不矜不伐 謙虛謹慎 功成不居 反義詞 好為人師 驕傲自滿 居功自傲 啟發 在學習中遇到不理解的問題,要虛心求教,古人都知道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並不是恥辱的事,難道我們還要以為...

《論語》中 是以謂之文也是 指代

全句為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指的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一次,孔子去魯國國君的祖廟參加祭祖典禮,他不時向人詢問,差不多每件事都問到了。有人在背後嘲笑他,說他不懂禮儀,什麼都要問。孔子聽到這些議論後說 對於不懂的事,問個明白,這正是我要求知禮的表現啊。那時,衛國有個大夫叫孔圉 音yu 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