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中,作者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依據是

時間 2022-07-29 05:40:08

1樓:三個髒朋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

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

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於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

「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

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乙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乙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 所以,重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認真領會它的深刻內涵,並且努力去做,還是很有意義的。

2樓:黃琪冰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3樓:匿名使用者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樓:闞倩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5樓:匿名使用者

我不太清楚哦,因為我都在找答案。

孔子為什麼強調「三人行,必有我師」

1全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 論語 述而 原文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 一...

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哪裡,三人行必有我師出自哪裡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 論語 述而 原文是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 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 一方面,...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翻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焉是什麼意思

三人行必有我師 s n r n x ng,b y u w sh 成語 三人行,必有我師 解釋 必定有可以作為我的老師的人。指應該虛心地向一切有長處的人學習。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有值得我學習的老師。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 對他們的缺點,參照自己的情況加以改正。這表達了一種極為謙虛的學習態度。不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