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在道德經裡出現幾次,道德經中「道」字有幾種意思?百度勿擾。

時間 2022-07-18 04:50:06

1樓:吉曉壘

道德經第四章就舉了例:道衝,而用之有弗盈也。淵兮!

似萬物之宗。銼其兌,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

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把道 比作器物 建議你買國學書院系列的《老子》.

裡面有原文 譯文 評析 引申 這書很不錯哦

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道德境界有幾層

2樓:魯北野叟

無奈190 :你好。

【道】:老子所謂的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自然

】。因為他說的道是純任自然的,道以自然為法則。那麼,自然指的是什麼東西呢?什麼樣的狀態才能稱為自然呢、

【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平常說的【天然】。指萬事萬物沒有人為因素的狀態。也就是說,【自然】與【人為造作】相對。

河神和我們一樣分不清什麼是自然;什麼是人為,一天他跑去問北海神:「請問什麼是自然;什麼是人為?」

北海神打一比方說:「牛馬生下來就是四隻腳,這就叫自然。用轡頭套在馬頭上,用韁繩穿過馬鼻孔,又在馬腳底上釘上鐵蹄,這就叫人為」不要用人為的事毀滅自然,不要用矯揉造作去毀滅天性。

不要因貪得去求名聲,謹慎地守護著自然之道,這就叫回歸到本來的天性。

落實到人身上,自然就是人的天然本性,也就是人的真性情、真思想,所以【自然】與【虛偽】相對。

真的,也就是自然的,自然同樣是真的。【自然】是乙個人性情真誠的極致。這就是【道】。

3樓:哲學鼎端

何謂道,道的終極意義是什麼?的問題之答案

耿閣(鳴天士君)著

道德經裡的道和德分別指什麼

為什麼很多人推崇《道德經》

4樓:

小編最近又在進一步的熟讀《道德經》,發現其中的好多內容,真的是深不可測,內容之大,不是僅僅幾百文本就能說清楚的。

老子五千真言都道不明《道德經》的智慧型,我又怎麼能夠理的清,道的明呢!在此,我也只是簡單的抒發一下個人的感慨,給大家列舉一下我認為特別忠懇的幾個道理,互勉。

一、老子為何向西走?

老子看見水流的方向,發現我們中國的水,都是自西向東流。有一句話大家非常熟悉,叫作一江春水向東流。因此,他就想到,我們中華文化的源頭,一定在西方。

現在的考古也證明,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從西北慢慢向東南發展的,這是事實。所以,老子就往西走。當時洛陽要往西,唯一的路,就是函谷關。

函谷關在當時非常有名,有名到只要講到「關」,大家就認為是函谷關,否則就是沒有常識的表現。

二、老子為什麼要騎牛?還是倒著騎牛呢?

因為越往西走,人煙越少,騎馬的速度比較快也比較顛簸,老子年紀大了,吃不消的。

當老子從洛陽一路走過來的時候,發現本來很平坦的地面,越往西越不平坦,越有丘陵起伏,他就知道自己離開故鄉越來越遠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回來,到底還能不能回來。在這種心情之下,老子雖然騎在牛上,可不斷地往後看,一直往後看,所以他給尹喜的第一印象,就是倒著騎牛的。這些都是跟《道德經》有非常密切關係的,因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學問,是從象開始的,有什麼樣的象,就會想出什麼樣的道理。

三、老子為什麼要把《道德經》傳給尹喜?

尹喜,尹就是歡迎的迎,喜就是天大的喜事,表示他是抱著乙個誠懇、很恭敬的心,把老子的到來,當作一件天大的喜事。所以,當尹喜跟老子要求,既然要離開故里,總得為家鄉子弟留下點什麼。老子才著寫道德五千言,可實際內容上,只寫了乙個字,就是「道」。

四、為何中國的大門一般都有兩扇?

因為如果只有一扇的話,做的太大,小孩子推不動,做的太小,東西又放不進去。兩扇門也寓意著一陰一陽,中國人講一就是二,講二就是一,乙個門由兩扇組成,陽跟陰是門的兩扇,代表《易經》,《易經》有兩扇門,乙個陰乙個陽。

五、為何儒釋道三教要合一?

因為儒家給我們講的是求生的道,叫作生存之道,即求生、惜生。如果我們完全照儒家行事,就會很辛苦,時時警惕,處處小心,一點錯都不行,實在太累。道教告訴我們要保生、貴生,它說求生是不錯的,但是用身體去換取,是不對的,所以要保生,並要視生命如寶貴的寶物,不要怠慢它,珍惜它。

因此,道教在養生方面,世界第一。佛教即不叫你保生,也不叫你求生,而是叫你樂生、樂死,修來世,輕身體,現世的軀體就是臭皮囊。所以,先人叫三教合一是在思想上為人類著想,這就叫作同,即《道德經》中的一句「同,謂之玄」。

明明沒有什麼不同,這就是玄妙之所在。

《道德經》中的智慧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講完的,而簡單一本書,一千人讀有一千種讀後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領悟,作為乙個凡夫俗子,有時候也許不能參透其中的最簡單的智慧型,所以,拾人牙慧也不失為一種學習的方式,況且,還是拾聖人的牙慧,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大家多看看《道德經》,學習其中的做人之道,生活之道,處世之道,學以致用,就算不能一步登天,也許還能修得正道,成就一番事業,實現最初的理想。福生無量。

5樓:

《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李耳所著,內容包羅永珍,博大精深,在中國歷史上是有名的一部奇書,寓意深刻而深遠,包括政治、文化、科學、宗教、修身、健體等各個方面都不同程度受到該書影響。

《道德經》提倡「道法自然」,這是李耳的根本思想,也是道德經的精髓。

在《道德經》中,還提到了「無為而治」,這個觀點應該主要是針對治國和施政來講,可能是李耳察覺到當時各國紛爭當權者橫徵暴斂,底層百姓生存艱難朝不保夕才發出的呼喊吧!

但是自從"無為而治"四個字一出來,後人都把"道法自然"的根本給忘了!

無為而治容易記憶,容易理解,容易操作!而且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不也是天地間自然存在,不需強求的意思嗎,這樣一來也正好是無為而治的意思,正好給包含進去了!

所以很多人說起《道德經》,首先想到的就是「無為而治」,至於「道法自然」,既然包含在「無為而治」裡面,就不需要特別強調了。

看上去很完美?可惜卻是大錯特錯!

「無為而治」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是「道法自然」,兩者可能偶有交集,卻絕對不能用「無為而治」強行代替「道法自然」!

第一,「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總綱,道之一字,就包羅永珍寓意深刻,自然二字,也不僅僅是簡單的自然存在,是萬事忍讓的無為而治,而應該是有時天晴有時雨的自然,是包含相對立的白天黑夜的自然,是同時包含所謂無為和有為的自然!

而「無為而治」,僅僅強調了無為二字,沒有作為只是自然的一種存在,當然無法取代大象無形的大自然!

第二,「道法自然」是李耳哲學思想的精髓,是他哲學思想的總結和昇華,是一種相對應用面很廣的通行哲理。

而「無為而治」是特定歷史時期內的產物,是李耳對當時社會情況作出的一種分析和總結,針對的是特定春秋時期,所以不太具備通用性,從這一點上來,無為而治當然不能跟道法自然相提並論!

所以呢,《道德經》一書的精髓是「道法自然」,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無為而治」,您覺得呢?

當然,懂得了《道德經》的精髓是道法自然,並不意味著你就能懷揣「利器」,縱橫天下,現實社會是很複雜的哦,具體成就還要看個人的運用和所處的時代和環境!

《道德經》中「道」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6樓:經史原道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問自然,「道」為何物?

直教賢聖魂牽。從西元前500年前的春秋戰國,直到今天的二十一世紀,兩千五百年多年來,老子的「道」牽扯了太多往聖先賢的心靈,版本數百個,註譯千萬人,真不愧萬經之首,人間至奧也。

最初的《道德經》,又稱《老子》,分上、下兩篇,五千多字,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又說「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所以,《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基礎,在「道」,在「德」。

而「道」作為自然界的本原和規律,其客觀實在性決定了「道」是體(本體),而「德」是道化生天地萬物的過程和表現,因此「道」是體,「德」是用。因此,弄清什麼是「道」,是徹底理解老子自然主義哲學的根本。

道是自然界的本原及其規律,前者稱為「道體」,後者稱為「道法」。道體作為自然界的本原,是極其微細,不可細分的。之所以是自然界的本原,有幾個原因:

一是道是自然界中產生最早的客觀實在,比天地產生的早。「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通行本第二十五章,以下各章都是指三國曹魏王弼注通行本《道德經》),是說道在天地之前就已經產生了。「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是說道的產生,無從可考。

二是道是天地萬物之母。「寂兮廖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是說「道」字,是專門為天地之母而創設的。

作為地球上生長的人,「地」就是地球表面及以下的自然空間,而「天」則是地之外的所有自然空間。因為「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可以為天地母」,因此道充斥自然之中,化生天地,化育萬物,因而「其大無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因此,道是萬物之母。

三是道「其小無內」,不可細分。道「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道之為物,唯恍唯忽」,「綿綿若存」,「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若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既然「道」是一切的本原,自然是極其微細,不可細分的。因而,道是自然的本原,天地萬物的本原。

自然空間,是道體存在於絕對真空中,是道體與絕對空間的結合。道體是絕對空間中的客觀實在,是天地萬物得以化生的根基和本原;絕對空間是道體存在的場所,是天地萬物得以化生的空間基礎。道體依賴絕對空間而存留,絕對空間失去道體則一無所有。

自然空間就是宇宙,因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就是三維空間,宙就是時間,人類所生存的空間,就是「3+1」維時空。「3+1」維時空以外的更高維度的時空,人類探索起來極其困難,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但探索未知(玄的領域),獲得規律(科學的領域,科學≠真理,科學知識人類自然已經掌握的自認為正確的自然規律)是人類永恆的追求,其樂無窮,這邊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了!老子《道德經》中體現的自然,就是人類生存其中的「3+1」維時空,包括地(地表及以下的自然空間,實際上是天上的一粒微塵)和天(地表及其上的自然空間,或廣義來講就是自然);事實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宇宙之外有宇宙,自然之外有自然。

聖人的職責是什麼?《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聖人的使命,不過是參悟天地執行之道,然後按照天地執行的規律去修身治世罷了。「人法地,地法天,天發抖,道法自然」,聖人所做的,不過是效法天地,效法自然,絕不可能創造出超越自然的規律出來。因此,人類的所有入世法,不過是感(體道,探索自然的規律)、知(知道,掌握自然的規律)、行(行道,遵循自然規律去做事)、和(和諧,獲得和諧地修身治世效果)、同(大同,以致世界大同),也就是體道、知道、行道、和諧、大同。

老子《道德經》所體現的自然主義哲學,是「3+1」維時空中的聖人,不可能創造超出自然之道的所謂「大道」來,因此,「觀天地之道,執天地之行,盡矣」,便是人類所能做到的一切了。

然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然之外有自然,宇宙之外有宇宙,是否還有更加深奧的大道呢?應該是有的,值得人類永恆探索,樂在其中,妙在其中矣!「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妙哉!至哉!

您認為如何?歡迎交流分享。

《道德經》裡的「道」究竟是什麼,老子《道德經》中的道是什麼意思

歐慶稱嘉惠 道德經裡面已經說了,大道無形,大音希聲,所以是講不清楚的,它可以是你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自然地理解,對社會的理解,甚至是對宇宙的理解,道一直都在,你體悟到的是什麼,那就是你所認為的道,僅此而已! 哲學鼎端 嫵媚永恆的春天 統御世界的美奐 一文的 百分之一 之摘錄 永恆的 道 之略論 耿閣...

《道德經》全文,道德經 全文及譯文

過去分詞 第一章道可道 可以語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 非真正意義上的道 名可名 可以明確定義的名 非常名 非真正意義上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在開始時並無名稱 有名萬物之母 名只是為了萬物的歸屬 故常無慾以觀其妙 因此常用無意識以發現其奧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 常用有意識以歸屬其範圍 兩者同出異名 兩種思維...

《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曾仕強道德經的奧祕04究竟何為道

因緣法 舉個例子,比如我們說美國。美國倒底是什麼樣?如果去過的話,就會說,如何如何,但沒有去過的,始終感覺是不明朗的,再有 錄相也不行。這個道的概念,也是這樣。它是需要實證的。這就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出家修行,他們就是想真正明白什麼是道。只憑文字上說,說千道萬,都無法真正明白的。因此,老子在 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