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書屋是什麼意思,《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4-05 11:30:09

1樓:高樓居士

何為「三味」,古人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

「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三是借用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著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個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2樓:紅色玻璃杯

「三味」取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音希海,即醋和肉醬)」的古語。其大意是:讀四書五經之類味如吃公尺麵,是食之本;讀史記味如喝美酒吃佳餚:

讀諸子百家之類的書,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佐料一樣)。

《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什麼意思?

3樓:橫路靳

廣泛被人認可的解釋有如下三種

其一,最有權威的說法是屋主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的解釋。他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意思是說三味是指學習內容而言的。

第二種說法是,三味即再三體味,反覆鑽研、體會,思考。是就學習方法而言的。

第三種說法是,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讀書司滋味長。」這種說法是壽鏡吾的孫子壽宇提出的。「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作老爺。

「菜根香」是說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讀書滋味長」是說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意味。

第一種是最權威的,但是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我上學的時候學過三味指:經、史、子。經,指的是經典,課本;史,指的是歷史;子,指的是老師。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壽鏡吾在這裡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

魯迅曾寫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中的三味書屋說的就是這裡。

《三味書屋》的含義是什麼?

4樓:阿沾

含義:《三味書屋》中「三味」是以三種味道來形象地比喻讀詩書、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三味書屋是個私塾,如作品所說,「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它的樣子就很古老,所謂「三味」,實是經、史、子三類書籍,「三味書屋」這一名稱就鮮明地表現了這所私塾的辦學宗旨和教育內容。

在作品裡,作者魯迅十分逼真地描寫了三味書屋的陳腐味,學生進學先向孔子牌位行禮,其次是拜先生,平時只能專心攻讀經書,旁的學問是不許過問。

日常課程也安排得十分刻板,每天就只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書慢慢加多,對課也逐漸加上字去,「從三言到五言,終於到七言」。書塾設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罰跪的規則。

總之,三味書屋絕不是和百草園一樣是兒童的樂園,它是一所名副其實的「最嚴厲的書塾」,兒童在那裡要受到規矩的束縛,自由是沒有的;但魯迅也沒有把書塾寫成兒童的囚牢,這不是他創作的本意。

讀這篇作品,誰都會真切地感到,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裡,卻有一股親切的氣氛流動其間,這就是兒童的諧趣。有三幅明麗的圖景,值得注意,一是「園戲圖」,書屋後面有乙個小園,學生有時偷偷地從課堂裡溜出來到裡面玩耍。

再就是「讀書圖」,師生都放開喉嚨讀,可讀到後來,學生的聲音漸漸地低下去,以至靜了下來,只有老師乙個人在那兒搖頭晃腦大聲地朗讀著,這情景實在有趣極了。最後是「課嬉圖」,在課堂間隙,當先生獨自「讀書入神」之時,孩子們便調皮起來了。

這三個充滿諧趣的圖景,和「最嚴厲的書塾」似乎有點不大相稱,反差很大,但這恰是透露了魯迅的創作意圖,於「嚴厲」的環境中,表現了兒童不可壓抑的天性和本能。

5樓:恆

1.古人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

「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其三,壽鏡吾先生的祖訓:

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後成為三味書屋的館訓。

三味書屋[1]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此求學。書房正中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所謂「三味」,是取「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之義。

匾額下方是一張松鹿圖,兩旁屋柱上有「至樂無聲唯孝弟,大囊有味是詩書」 一幅抱對,匾中抱對皆為清代書法家梁同書的手筆。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三味書屋後面有乙個小園,種有兩棵桂樹和一棵臘梅樹,其中臘梅樹已有一百多年的壽命。

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文物儲存完好,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及周圍環境,基本上是當年的面貌。[2

三味書屋是什麼意思

三味書屋的三味是什麼意思

6樓:百度使用者

何為「三味」,古人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

「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魯迅讀書的「三味書屋」兩旁屋柱上有一副抱對,上書:「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詩書」,可見「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應該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其三是借用佛教語言,「三味」即「三昧」,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原指誦讀佛經、領悟經義的三重境界:一為「定」,二為「正受」,三為「等持」,意思是說,誦經之前要止息雜念,做到神思安定專注;領悟經義態度必須端正,具有百般恭敬的虔誠;學習過程中要專心致志,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隨著佛教思想與漢民族文化的融合,「三昧」逐漸引申為對事物本質精神意義的概括,有「個中三昧」,「得其三昧」等說法,用來比喻領悟學問的精確與深刻。

7樓:橫路靳

廣泛被人認可的解釋有如下三種

其一,最有權威的說法是屋主壽鏡吾的兒子壽洙鄰的解釋。他說:讀經味如稻梁,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意思是說三味是指學習內容而言的。

第二種說法是,三味即再三體味,反覆鑽研、體會,思考。是就學習方法而言的。

第三種說法是,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讀書司滋味長。」這種說法是壽鏡吾的孫子壽宇提出的。「布衣」就是老百姓,「布衣暖」就是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作老爺。

「菜根香」是說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不嚮往山珍海味的享受。「讀書滋味長」是說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意味。

第一種是最權威的,但是我們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我上學的時候學過三味指:經、史、子。經,指的是經典,課本;史,指的是歷史;子,指的是老師。

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也是魯迅12歲至17歲求學的地方,位於都昌坊口11號。塾師壽鏡吾(晚署鏡湖),是一位方正、質樸和博學的人。他的為人和治學精神,給魯迅留下難忘的印象。

壽鏡吾在這裡坐館教書達60年,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以至周圍環境,基本保持當年原面貌。三味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本是壽家的書房。坐東朝西,北臨小河,與周家老台門隔河相望。

魯迅曾寫作《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其中的三味書屋說的就是這裡。

8樓:匿名使用者

.古人有兩種說法:其一是前人對讀書感受的一種比喻,「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種體驗合稱為「三味」;其二是「三味」出自宋代李淑《邯鄲書目》:

「詩書味之太羹,史為折俎,子為醯醢,是為三味。」這是把詩書子史等書籍比作佳餚美味,比喻為很好的精神食糧.;其三,壽鏡吾先生的祖訓:

布衣暖,菜根香,讀書滋味長。後成為三味書屋的館訓。

9樓:

「三味」指哪三味暱?解釋至少有五種。

第—種,三國時的學問家董遇曾說過,冬天是一年中多餘的時間,夜晚是一天中多餘的時間,陰雨天是晴天多餘的時間,勸勉人們應當利用一切空餘的時間來努力學習。宋代文學家蘇軾對董遇的這一說法極為讚賞,曾作詩說「此生有味在三餘。」後來,壽鏡吾的祖父壽峰嵐認為,學習中就要憑藉「三餘」精神努力進取,並據此將「三餘書屋」改為「三味書屋」。

第二種, 《增廣詩句題解彙編》卷四載李淑《邯鄲書目》:「詩書為太羹,史為雜俎,子為醯醢,是為書三味。」意思是說,經書如肉湯,史書如肉塊,子書如肉醬,說讀這三類書正如品嚐這三種食物一樣,各具特色,風味迥異,稱之為「三味」,因而將書房取名為「三味書屋」,寓含博覽群書之意。

第三種,古語說:「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餚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 hǎi)。」意思是說,讀四書五經之類如吃公尺麵,是食之本;讀經典史記如嘗豐盛的菜飯;而讀諸子百家學說,則味如醬醋,好比烹調中的作料。

「三味」取名於此。

第四種,當年的房主人、魯迅的塾師、清末秀才壽鏡吾認為「讀書有味」,加之書屋後園子裡種了梅花和桂花兩種樹,稱為「二味」,合起來便是「三味」。

第五種,壽鏡吾的子孫對「三味」的解釋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意思是為人要甘當老百姓,不去當官做老爺;滿足於粗茶淡飯,不羨慕山珍海味的享受;認真體會詩書的深奧內容,從而獲得深長的意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三味書屋裡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

百草園是 我 兒時的樂園,這裡能夠自由地觀賞自然景物 這裡能夠聽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這種獵奇的心理驅使,想在百草園中尋得老和尚那樣的 飛蜈蚣 這裡還可以學到捕鳥這種本領 這裡還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決不能做的把戲 毀牆根 投磚頭 跳欄杆 這裡的生活是自由的 新奇的 活潑的 帶有探險意味的,...

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三味書屋的陳設 是怎樣的?

古老陳舊,很有古典氣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 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為什麼中年的魯迅還記得這樣清楚 3.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我 對先生的印象又怎樣?請同學們閱讀課文 第 10 14 節 後回答。回答 三味書屋的環境陳設 一扇黑油的竹門 書房中間掛著一塊扁道 三味書屋 下面...

怎樣看待三味書屋的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是怎樣評價這位先生的

對魯迅散文三味書屋中老先生的評價,不少人持批評態度。認為先生是 一個體現孔孟之道的,不學無術的典型腐儒。或說 是一個深受毒害的長期執行地主階級教育路線的下層知識分子。我認為這樣評價未免牽強,不符合作者本來的寫作意圖。文中的這句話 我對他很恭敬,因為我早聽到,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可以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