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氣壓帶和風帶形成的原因

時間 2021-10-19 14:33:24

1樓:刀智敏勢簡

全球共有六個,極地東風帶,中緯西風帶和東北(南)信風帶,南北半球相似。

其產生原因主要是三圈環流,分別為:0~30--低緯環流;30~60--中緯環流;60~90--高緯環流。在簡化後(認為大氣在均勻地面上運動),在氣壓梯度力作用下產生大氣的三圈環流,形成了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

在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作用下,使得0~30處近地面為東北風,即東北信風。同理,產生了剩餘的幾個風帶。同時,在海路熱力差異和地形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如西伯利亞高壓一樣的高(低)壓中心,隨季節變化,出現了季風環流(氣壓帶風帶的季節位置移動也是成因之一)。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由於地球的公轉運動,太陽直射點隨季節的變化而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同時引起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春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赤道低氣壓帶位於赤道兩側南北緯5°之間。從春分到夏至,太陽直射點自赤道逐漸北移至北回歸線。

夏至時,氣壓帶和風帶比春分時北移5°左右。這時的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赤道與北緯10°之間;由於太償功稗嘉織黃半萎報聯陽直射北回歸線的時間很短,低氣壓帶來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氣壓帶不可能移到北回歸線附近。但這時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過赤道,吹送到北半球,並偏轉成西南風。

從夏至到秋分,太陽直射點又逐漸南移至赤道;從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歸線。這時地面上的氣壓帶和風帶,比秋分時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時南移10°左右。例如,赤道低氣壓帶這時已南移至赤道與南緯10°之間,北半球的東北信風可一直吹送到赤道,並有一部分越過赤道,偏轉成西北風。

由於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所以在南北緯5°—15°、35°—45°、60°—70°之間的地帶便成為風帶的過渡地帶。

氣壓帶和風帶形成的原因

2樓:匿名使用者

氣壓帶是由於地球受熱區域不均勻而產生的。赤道受熱空氣膨脹上公升,形成知道低氣壓帶,空氣向高緯流動,隨高度氣溫降低而變重,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除此之外還有副極地低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

南北半球各一半都有。

風帶是隨著氣壓帶的產生而產生的,因為水平氣壓梯度力力,風從高緯吹向低緯,形成了全球六個風帶。南北半球各三個,稱為三圈環流。

高中地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信風帶形成的原因?

3樓:寶秀榮伏卿

1、赤道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赤道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附近太陽高度角大,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多,氣溫較高,氣流強烈對流上公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上公升過程中降溫冷卻,空氣中的水汽凝結成雲致雨,高溫多雨。

2、極低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極低(90ºn/90ºs)附近

形成原因:極低地區,太陽高度角小,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較少,氣溫較低。氣體遇冷收縮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熱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極地高氣壓帶控制之下,氣流下沉增溫,大氣中的水汽不能凝結,幹(燥)嚴寒

3、副熱帶高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30ºn/30ºs附近

形成原因:赤道地區上公升氣流,源源不斷流向高緯,受地轉偏向力作用,在30ºn/30ºs附近堆積下沉,地面形成高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氣流下沉增溫,高溫乾燥

4、副極地低氣壓帶

分布位置:位於60ºn/60ºs附近

形成原因:從極地吹來的冷而重的東風與從副熱帶高氣壓地區吹來的暖而輕的盛行西風在60ºn/60ºs附近相遇,暖而輕的氣流被迫抬公升,地面形成低氣壓(動力原因)

天氣特徵:寒冷濕潤

二、六個風帶

1、信風帶(北半球——東北信風帶;南半球——東南信風帶)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高緯(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低緯(赤道低氣壓帶),氣流逐漸公升溫,難以凝結致雨

氣候特徵:高溫乾燥

2、盛行西風帶(北半球——西南風;南半球——西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較低緯(副熱帶高氣壓帶)吹向較高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逐漸降溫,冷卻致雨

氣候特徵:濕潤溫和

3、極地東風帶(北半球——東北風;南半球——東南風)

形成原因:氣流由極低東風帶吹向低緯(副極地低氣壓帶),難以致雨

氣候特徵:嚴寒乾燥

4樓:潮倫惲娟

noitlr回答正解!如果有高中地理教材,課本中解說比較詳細,不過理解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三圈環流圖

5樓:

三圈環流分低緯、中緯、高緯環流,低緯環流形成的原因:赤道地區氣溫高,形成上公升的暖氣流,在氣壓梯度力作用下,由赤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極上空(南風)受地轉偏向力影響,由南風逐漸右偏成西南風,流到北緯30度附近成了西風。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空氣就不能再繼續北流。

赤道上空的空氣源源不斷地流過來,又不能繼續北進,便在北緯30度附近上空堆積,產生下沉氣流,致使近地面氣壓公升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在近地面,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大氣由副熱帶高壓帶向南北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壓(北風),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由北風逐漸右偏成東北風,稱為東北信風。

東北信風與南半球的東南信風在赤道附近輻合上公升。這樣,在赤道與副熱帶地區之間便形成了低緯度環流圈。

6樓:匿名使用者

三圈環流是怎麼形成的?與氣壓帶風帶形成的原理

7樓:匿名使用者

只受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影響所形成的環流圈,稱為三圈環流。它是大氣環流的理想模式。

其分第一環流圈,第二環流圈和第三環流圈;第一環流圈又稱信風環流圈或熱帶環流圈,第二環流圈指極地環流圈,第三環流圈指中緯度環流圈。

高一地理氣壓帶風帶中什麼叫動力原因和熱

15817481245薇 7 a 錯 南半球海洋面積廣大,陸地面積狹小,特別是中緯度地區,所以 氣壓帶斷塊不明顯 b錯 赤道低氣壓帶是熱力原因 熱膨脹上公升 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是動力原因 堆積下沉 形成 c錯 氣壓帶 風帶的季節移動是太陽直射點的移動的結果d對 兩處都是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致雨 8 ...

高氣壓帶和副高氣壓帶,副高和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區別

高氣壓帶和副高氣壓帶區別在於 副熱帶高氣壓帶是固定在30 sn附近地帶 高氣壓帶則不定。 高氣壓帶是泛指氣壓高的地帶,副高氣壓帶是特指在副熱帶地區的高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 由赤道低氣壓帶上公升的氣流,由於氣溫隨高度而降低,空氣漸重,在距地面4 8公里處大量聚集,轉向南北方向擴散運動,同時還受重力影...

地中海氣候是由於風帶和氣壓帶的移動形成的,但為什麼

地中海氣候 由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帶 溫帶的一種氣候型別。其分佈於30 40度大陸西岸,包括地中海沿岸 黑海沿岸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澳大利亞西南部伯斯和南部阿德萊德一帶,南非西南部,以及智利中部等地區,因地中海沿岸地區最典型而得名。在地中海地區,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地中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