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創新普及法律常識工作,如何培養和加強公民的法律意識

時間 2021-10-15 15:51:10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 普及民眾法律常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乃依法治國之基礎。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到了總人口的70%左右,這群人的法律意識得不到提高,其他30%左右的人口和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識提得再高也不能根本提升我國的法治水平。依法治國的關鍵在於形成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而一個良好的法治環境的基礎少不了生活在其中的民眾具備一定程度的法律意識,這是基礎中的基礎。現在我深感我們的這個基礎層次太低有待提高,如今它成了阻礙我國法治化程序的癥結所在。

當然普法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急功近利,但是我們必須充分重視普法這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關鍵環節。

第二, 普及民眾法律常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有助於提高我國基層法院法官的辦案質量和民眾的滿意率。

如今,基層法院的法官常被指責辦案質量低,當事人滿意率低等。我感覺近年來的司法改革已使法官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不能老把問題的責任歸咎於法官,其實導致這樣的結果當事人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我國基層法院特別是郊縣或比較偏僻的地方的法官接觸的當事人普遍法律意識比較低:

他們中不乏法盲,言行舉止無不表現出對法庭、法官的害怕,完全不懂其實法院也是他們主張要回自己權利的地方,打官司是一件丟臉的事已經深深地紮根於他們的觀念之中;他們中也不乏刁民,無視法庭,完全不遵守法庭秩序,甚至隨意在法庭上侮辱法官或動手打人,還有拒不簽字等等。我深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的法官實在很不容易,一方面其作為法院系統中的一名法官他受著錯案追究制等一系列法院內部嚴格的考核制度的壓力,另一方面在如此一群幾乎沒有法律常識的當事人面前運用法律斷案阻礙重重。暫且不說其聽不懂法言法語要費力地一遍遍解釋,一些和他們自己內心的道德標準相背的法律準則他們完全聽不進,情緒一激動就導致當庭謾罵法官甚至動粗。

在這種環境中辦案的法官還何來威嚴感和職業榮譽感?所以要提高法官的辦案質量,要提高當事人的滿意率,提高法官素質是一個方面,提高當事人的法律意識同樣也是相當重要的,而且,當事人的法律意識的提高對法官素質的提高還會有自然的促進作用,因為法官在有著很強法律意識的當事人面前也不敢亂來。

第三, 普及民眾法律常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和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質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優化我國的法治環境,提高法律工者的素質是一個方面,關鍵還是要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因為後者涉及的面要廣得多,正因為面廣所以普法也是困難重重。我們可以採用小平同志的“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思想,先努力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質再逐步提高整體民眾的法律意識。我感覺近年來由於司法改革的原因我國的法律工作者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強調提高這一小部分人的素質的同時我們不能對民眾的法律意識採取太過聽之任之的態度。

一味強調法官、檢察官素質的提高而對民眾的法律意識持放任態度必然會使兩者之間產生落差而不匹配。就算有了高素質的司法工作隊伍也很難使其充分發揮作用,所謂“秀才碰到兵,有理說不清”。打個比方,就好比一個身體單薄的人你給他吃再好的補藥也沒法改善他的體質,因為他的現有體質根本沒法吸收你所提供的補藥,所以要讓補藥起作用必須要使其體質達到一定的標準。

我國現在的司法改革所進行的一系列研究和**都是建立在一個相對比較發達的法治環境中的,在一個民眾法律意識比較低的環境中是很難實際操作的,這樣在這些地方談司法改革就顯得其改革意義不是很大。要想使司法改革收到更大的成效,那麼我們必須要重視普法,要儘可能地把普法提到與司法改革同樣的高度,這樣才能有助於兩者協調而發揮各自最大的效用。

第四, 普及民眾法律常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共同重視。

要讓百姓去主動吸收枯燥乏味的法律常識似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他/她需要運用法律常識去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才會主動去了解,既然主動學習有困難,那麼我們就應當用巨集觀調空的方式來被動灌輸。下面我簡單談談我的構想:

首先,我們應當完善我們的法律援助體系,提高法律工作者的素質,使碰到法律問題的老百姓能夠方便有效地獲得法律援助。這樣老百姓能在得到法律援助的同時獲得相應的法律常識。同時基層法院在碰到典型案子的時候要適當作一些相關的法律宣傳,擴大影響面,對百姓起一個警示作用。

基層法院具體的承辦法官也要主動承擔起法律宣傳工作,基層法院特別是派出法庭很多案子往往是調解結案的,此時法官應當有針對性地給予一些法律上的教育,使當事人以後能有所受益。簡而言之就是以點帶面,通過法律工作者來帶動社會大眾的法律意識。

其次,電視、報紙等各新聞**在加**律宣傳工作的同時,要適當考慮大眾化問題,要吸引民眾的目光,如果太過專業化恐怕還是不能達到法律宣傳的目的。現在案件聚焦、法律與道德、社會方圓、東方110、終極對話、今日說法等節目都是比較好的節目貼近百姓生活,希望能充分發揮這些節目的作用。

再次,希望演藝圈能多產出一些國產法律類影片,電影的影響力往往比刻意的宣傳要有效得多,像《秋菊打官司》那樣成功的有關法律的影片實在太少了,我們的老百姓不能再把今天的法治環境理解成秋菊打官司那個年代的樣子了,可我發現很多文化層次比較低的老百姓的觀念還是停留在那個年代,我們需要新時代的法律影片來重新整理老百姓頭腦中的打官司概念。國外有很多優秀的法律類**,像《失控的陪審團》等,引進國外優秀的法律類**對於文化層次比較低的老百姓而言效果恐怕不會很明顯,國外的**往往不是他們感興趣的領域。所以我希望我們能像打造《英雄》等國產大片一樣來打造一些高質量的法律影片來重新整理我國民眾的法律觀念,喚醒民眾的法律意識。

最後,我建議我們現在的中小學都應該開設法律課程,其內容應該是實用且貼近生活的,比如有關刑法、民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等有關內容,可以以案例形式把有關法律理念零零碎碎地慢慢傳授給他們。不能把法律課程只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法律課程也應該納入中小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中,甚至要作為中考高考的內容之一,讓大家充分重視法律。大學才開設法律課程太晚了,要讓孩子從小樹立起法律意識,同時孩子在課堂上所學的生動的案例和相關法律常識回到家往往就充當起法律宣傳者的角色,一人受教全家受用。

我認為這是普法比較有效的途徑之一,希望有關部門能考慮考慮這個建議。

總之,司法改革是面向司法機關、司法工作者的,他們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中堅力量,必須加以重視;普及民眾法律常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它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礎,也必須加以重視,兩者不可偏廢。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我國現在人口眾多,眾多人口中受教育程度高的比例又比較低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要走“法律平民化,法官精英化”的路線,如果兩者都平民化顯然和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相背,如果兩者都精英化勢必會把大部分民眾排斥在司法保護的範圍之外,這會直接導致社會的不穩定。所以為了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為了優化我國的法治環境,實現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我們必須在強調司法改革的同時把普及民眾法律常識、提高民眾法律意識提到同等的高度予以充分重視。

2樓:匿名使用者

關鍵在於信仰,其他做的再好也是沒有效果的,一邊宣傳法律,而身邊卻經常發生這踐踏法律的事,誰還相信呢?

3樓:巴寄厹

別老用創新倆字,不用創新,古人的就挺好,創新反而不好,你如果能學習聖人,教化萬民,呵呵,估計法律常識早就深入老百姓心中了。

如何培養和加強公民的法律意識

4樓:匿名使用者

一、要創新適宜於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形成和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培。

所謂外部環境,主要是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經濟環境方面,就是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因為現代法律意識是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的產物。政治環境方面,就是要大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推進政治活動程式和政治觀念的科學化。

文化環境方面,就是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謂的內部環境,主要是指法制自身狀況。包括兩方面,一是建立和制定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基本理論和方針;二是著力提升知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

二、要適宜新時期的發展要求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社會主義的法制是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共同意志的體現,其創制和實施都有賴於廣大人民群眾的自覺參與。但是,廣大人民群眾法律知識的掌握、法制觀念的增強、正確法律觀點的確立,都需通過廣泛的宣傳教育來完成。

從80年代開始,經過多次普及法律常識活動,己取得明顯地成效,還要適宜新時期的發展要求,深入持久地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這對進一步提升公民法律意識將起到重要作用。

三、要堅定不移地實行依法治國方針、嚴格執法。認識**於實踐,社會上日常的法制實踐活動對公民法律意識的形成和提升,具有巨大的、現實的影響作用。

如果國家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都能嚴格地依法行政、依法辦案,就能真正顯示出社會主義法制的權威和力量,顯示出法制的嚴肅性和強制性,就能帶動、影響廣大人民群眾自覺遵守法律,並得到他們的信任。經過長期的重複實踐,就會形成固定的習慣和觀念,也就會不斷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識。

四、要高度重視法學教育,開展法學調研。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發達與否,與法學教育、法學研究是否繁榮有直接的關係。法學教育是培養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徑,而法律人才又是宣傳、傳播、深化法律意識的先導,法學研究是培養健全的法律意識的重要條件。

在法律實踐中,一些新經驗、新思想須及時總結、認真推廣,而這些都離不開法學研究、法學探索和創新。法學研究與實踐的成果,又通過法學教育使部分人先行接受,然後,再通過這些受教育者用各種方式向社會傳播、推廣並付諸實踐,從而推動整個社會法律意識的不斷髮展、更新和提高。

五、要竭盡全力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廣泛深入持久地宣傳法制。利用大眾傳播**進行法制宣傳教育,提升公民法律意識是一種涉及面最廣、運用最多、影響最大的途徑。

所謂大眾傳播,就是通過某種**(如廣播、電視、報刊和網路等)向眾多物件傳遞思想和觀點的過程。大眾傳播,具有資訊**的普遍性,強烈的時效性和敏感性,廣泛的普及性,以及公眾教育機能等特徵。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眾傳播工具的普及率已大大提高,只要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介,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就能產生迅速廣泛的影響,同時極容易在社會上形成一種強大的**和氛圍,使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深入人心。

擴充套件資料

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的樹立

具體來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未成年人應當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共規範

實踐證明未成年人一旦養成了種種不良習性後要矯正過來是很不容易的,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因此,未成年人就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處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範,遵重社會公德,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加強自我修養,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覺抵制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

如我在99年辦理的一起未成年人入室搶劫案,涉案人員有三人,其中年齡最小的王某年僅14週歲,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樓某與李某到我市甜夢歌舞廳找到王某,並邀王某去玩,王某就跟隨前往來到帶湖路一住宅區,樓某帶頭敲開被害人陳某家的門,後進屋要陳某拿錢,陳不從,李某便上前搶陳某脖子上的金項鍊。

王某見狀退出房外,最後樓某被判8年徒刑,李某被判5年徒刑,王某因年少,不辯是非,又沒有實施具體行為,為體現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政策,我們對他作不起訴處理,此案中如果王某也積極主動動手幫助實施搶劫,那麼王某也將被判刑坐牢。

二、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

自尊、自律、自強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未成年人進行自我防範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的。

如我辦理的舒某搶劫、傷害案,案犯舒某原是我們信州區五中的學生,因從小養成了嬌生慣養的不良習慣,一直不好好讀書以至成績越來越差,他的母親把他轉到三中讀書後,他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還是自暴自棄,成天泡在遊戲機房玩遊戲,並結識了也是不讀書的劉某等人,後與劉某等人一同去打架傷人,搶計程車司機,墜落的無法自拔,最後被關進監牢,被判處七年有期徒刑。

三、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的能力

未成年人只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鍊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還要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未成年人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於受犯罪行為的隨意侵害。

四、加強未成年人用法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

未成年兒童對犯罪的自我防範,除以上講的,還必需懂得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如何考取法律工作者 如何考取法律工作者證?

以前我國有一種叫 法律服務所 的機構,和現在的律師事務所的營業範圍大致相同,只是不能接刑事案子,其中的工作人員持有的就是 法律工作者 證件。但是現在各地已經不再批准法律服務所了,現存的法律服務所也不多了。建議你參加司法考試,考試通過後可以申請律師執業證,從事法律服務工作。今年的報名時間應該還沒有過,...

副校長如何創新性開展工作 10,如何當好副校長

先把方方面面的事情列出來。然後找出目前你能做的事,創新的事,必須更加的有意義。別瞎折騰。最討厭標榜創新,實際上違背教學規律的領導。副校長不過就是輔助校長管理學校而已,不需要你有多少創新。坤 道,厚德載物。一句話深入基層辦實事,去時間中創新!學校的教育方式最好弄得有趣點。如何當好副校長 內容來自使用者...

如何考取法律工作者證?法律工作者資格證如何取得

二 高等學校法律專業本科畢業,參加省 自治區 直轄市司法行政機關組織的考試合格 三 品行良好 四 身體健康 五 在基層法律服務所實習滿一年,但具有二年以上其他法律職業經歷的除外。各省 自治區 直轄市的自治縣 旗 審批確定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地區省 自治區 直轄市所轄縣,可以將前款第二項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