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蘇嘉愛娛樂
地球的周長是:約為40075公里
地球赤道半徑千公尺,極半徑千公尺,平均半徑約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約為40075千公尺,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球體。
地球表面積億平方千公尺,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總體上呈藍色。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氣和氧氣以及少量二氧化碳、氬氣等。
地球內部分為地核、地幔、地殼結構,地表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宇宙中僅有的存在已知生命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地球形成。地球歷史非常久遠。根據放射性碳定年法的測量結果,太陽系大約在65±億年前形成, [8] 而原生地球大約形成於65±億年前。從理論上講,太陽的形成始於65億年前一片巨大氫分子云的引力坍縮,坍縮的質量大多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
其餘部分一邊旋轉一邊攤平,形成了乙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和其他太陽系小天體。
星雲假說主張,形成地球的微行星起源於吸積坍縮後剩下的由氣體、冰粒、塵埃形成的直徑為一至十千公尺的塊狀物。這些物質經過1000至2000萬年的生長,最終形成原生地球。 初生的地球表面是由岩漿組成的「海洋」。
2樓:網友
地球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極軸相當於扁球體的旋轉軸。根據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聯合會1980年公佈的地球形狀和大小的主要資料如下:
赤道半徑。兩極半徑。
平均半徑。扁率 1/
赤道周長。子午線周長。
表面積體積 10832×108km3
其實,地球的真實形狀與上述扁球體稍有出入。其南半球略粗、短、南極向內下凹約30m;北半球略細、長,北極約向上凸出10m。所以誇張地說,地球的真實形狀略呈梨形。
2000多年前,有人用簡單的測量工具計算出地球周長。這個人就是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
埃拉托色尼博學多才,他不僅通曉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詩人、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曾擔任過亞歷山卓博物館的館長。
細心的埃拉托色尼發現:離亞歷山卓城約800公里的塞恩城(今埃及亞斯文附近),夏日正午的陽光可以一直照到井底,因而這時候所有地面上的直立物都應該沒有影子。但是,亞歷山卓城地面上的直立物卻有一段很短的影子。
他認為:直立物的影子是由亞歷山卓城的陽光與直立物形成的夾角所造成。從地球是圓球和陽光直線傳播這兩個前提出發,從假想的地心向塞恩城和亞歷山卓城引兩條直線,其中的夾角應等於亞歷山卓城的陽光與直立物形成的夾角。
按照相似三角形的比例關係,已知兩地之間的距離,便能測出地球的圓周長。埃拉托色尼測出夾角約為7度,是地球圓周角(360度)的五十分之一,由此推算地球的周長大約為4萬公里,這與實際地球周長(40076公里)相差無幾。他還算出太陽與地球間距離為億公里,和實際距離億公里也驚人地相近。
這充分反映了埃拉托色尼的學說和智慧。
埃拉托色尼是首先使用「地理學」名稱的人,從此代替傳統的「地方誌」,寫成了三卷專著。書中描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和海陸分佈。埃拉托色尼還用經緯網繪製地圖,最早把物理學的原理與數學方法相結合,創立了數理地理學。
3樓:超級烈焰
地球一圈長度,也就是地球赤道的周長,長度大約為40076千公尺。
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家園,它是目前在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體。地球赤道半徑千公尺,極半徑千公尺,平均半徑約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公尺。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是因為天空是地球的另一級,被海水所覆蓋了,因此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圈層可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進一步可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內圈可劃分為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核心圈。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乙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乙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地球。
地球的周長有多少公尺?
4樓:小青清愛娛樂
40076千公尺。
地球赤道半徑千公尺,極半徑千公尺,平均半徑約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公尺,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名稱**。地球這個名字**於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從球體哲學上「完美性」和數學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這個名稱和概念。
西方人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神」、「眾神之母」的意思。地球是太陽系從內到外的第三顆行星,也是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又常稱呼地球為世界。
5樓:小謝感情問答
這個周長是40075公里。
根據中科院物理所可知,地球是十分巨大的,自轉速度也是非常快,地球周長是40075公里(約25000英里),半徑是6371公里(約4000英里)轎陵,這意味著地球表面的任何一鏈帆鬧點都以十分瘋狂的速度運動。
地球並不是乙個正球體,而是乙個兩極稍扁,赤棚罩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周長是40075公里,可以用「空曠納百川,哺育孕星際」來形容,它相當於10萬個400公尺跑道的長度。
地球的周長有多少公里?
6樓:網友
地球的周長約為40,075公里。這個數值是和源通過測量地球赤道的周長得出的,因為地球是乙個近似於橢球形的球體鏈旅,所以不同緯度的棚棚凳周長會有些差異。然而,40,075公里是乙個近似值,用於描述地球的周長是足夠準確的。
7樓:一生平安
地球球半徑約6300千公尺,周長約為40000千公尺。
地球周長多少公里
8樓:科技王阿卓
地球的周長是40076千公尺 (赤道)。地球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以太陽為中心,距離太陽排序為第三,其自轉的順序為自西向東,液缺同時圍繞太陽公轉,地球為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在鬧衝辯太空上看呈現藍色。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億公里,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
地球赤道半徑千公尺,赤道判含周長大約為40076千公尺,地球表面積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
地球在46億年前形成,其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
地球周長多少公里
9樓:
地球的周長是,子午線周是長。地球赤道半徑略長、兩極半徑略短。地球的自轉軸是南極極點和北極極點之間的的連線,與赤道面呈90度夾陸逗衝角,地球的指旅自轉軸又叫早殲地軸。
地球赤道周長是多少
穆子澈想我 赤道周長 40076千米。赤道是地球上重力最小的地方。赤道是一根人為劃分的線,將地球平均分為兩個半球 南半球和北半球 它位於南北迴歸線之間,一年四季都受到陽光的直射。如果把地球看做一個絕對的球體的話,赤道距離南北兩極相等,是一個大圓。它把地球分為南北兩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
地球的周長和直徑是多少
戲立誠 1 地球各種直徑 地球平均直徑是12742.02千公尺 地球赤道直徑是12756千公尺 地球南北極之間的直徑是約12631千公尺。2 地球各類周長 地球赤道周長40076千公尺 南北極周長39900千公尺 1 地球 地球 earth 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2006年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因為其...
地球周長是如何算出來的,地球的周長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準確的說,地球是乙個立體,周長是對平面圖形的描述。應該是計算地球地內球赤道的周長容。計算周長,就必須要知道半徑。地球的形狀近似乙個球形,那麼怎樣測出它的半徑呢?據說西元前三世紀時希臘天文學家厄拉多塞內斯首次測出了地球的半徑。他發現夏至這一天,當太陽直射到賽伊城 今埃及亞斯文城 的水井s時,在亞歷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