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遼和議和宋夏和議的歷史作用,簡述宋夏議和的內容,談談議和對宋夏曆史產生的影響

時間 2021-08-30 09:32:05

1樓:藍色的魚

2023年,澶淵之盟維持了宋遼之間100多年的和平。而宋夏和議促進了宋、遼、西夏近百年和平。而且,促進了民族融合,形成三國鼎立。

2樓:匿名使用者

是當時中原與少數民族保持當對和平與穩定,發展一定的經濟,促進文化的交流,但也可以看出宋朝的軍事力量的薄弱

3樓:匿名使用者

宋遼和議史稱澶淵之盟,1.北宋邁向顛峰--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促進鬆經濟發展) 2.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

3.契丹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維護社會穩定).

4樓:絃歌問情問世間

講再多也沒用一句話推進歷史發展~

5樓:

但說一項 只有遼國 西夏 金國這種二筆才會籤這種協議 將鑄幣權交給宋 這就相當於經濟命脈在宋手裡了 君不見遼朝亡了 金朝垮了 西夏也蔫了 最後蒙古也想籤 宋卻傳承下來了 肯定是有原因的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

不過當時的人看得比較開 自己稱兒子 不打仗拖死 死“老子” 這是很明智的 同時宋朝國力也不賴 要不是唐朝遺留的問題 宋朝不一定打不過北方 單憑步兵砍騎兵這條 就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不像某朝 寧可多花錢 也要面子 結果花了錢 黑人還不買賬 簡直一二比!

簡述宋夏議和的內容,談談議和對宋夏曆史產生的影響

6樓:匿名使用者

宋夏和bai

議後,宋夏重新恢復了du和平。宋西北局勢得以轉危為zhi安。夏得dao以對付遼,得以經濟文化

專發展,如西夏本來沒有屬瓷器,瓷器靠掠奪宋人來獲得.宋夏慶曆和議以後,西夏與漢族人民交往的同時學會了制瓷技術。西夏毅宗時期,西夏開始興建瓷窯,開始生產自己的瓷器,發展制瓷業。

雙方維持有二十餘年的和平相處。以後雙方曾有過幾次戰爭與和議,但和平時期超過對抗時期。所以說和議有利於雙方經濟文化的交往和發展。

7樓:無眼耳鼻舌身意

我簡述一下,就大體上哈。

宋的議和是宋積貧積弱的深層體現。對宋的影響:專

政治上,繼續卑微姿態,屬苟全,但又一定意義上保全國土完整性及政權穩定性。統治階級由於議和、戰爭而大力加強賦稅,導致矛盾越來越尖銳,也為其滅亡埋下伏筆;

經濟上,江南經濟繼續得到發展完善,逐漸成為新的經濟中心;

文化上,危機與穩定並存的局勢帶來文化的繁榮,民族和平融合,詞取代詩成為朝代的新寵兒。

夏作為新興政權,與宋議和,明輸而實得。對夏影響:

政治上,表面成為宋的附屬,減少了與遼的摩擦,得到歲幣,可以休養生息以及加緊建設。另統治者臥薪嚐膽力圖再創偉業;

經濟上,戰爭代表取得,議和代表更輕易的取得,資金到位,新技術新工具的不斷傳入,使得經濟上得到大力發展;

文化上,受宋影響,但又堅定地走党項族路線,服飾親宋,造文字也運用漢字筆畫。

偶盡力啦~

宋、遼之間,宋、夏之間“議和”的不同點是

8樓:悶鬱夠真

如何認識宋遼,宋夏的議和?

答:民族之間的戰爭是中華民族內部之爭,但戰爭仍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宋遼、宋夏的關係,雖然有戰有和,但和平相處、友好往來是民族關係的主流,是推動這一時期歷史發展的重要因素。歷史上的少數民族在征服中原漢族統治者的過程中,都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內容,遼和西夏也不例外,它們都不同程度地實行過“蕃漢分治”的制度,即對本民族和漢人實行不同的統治制度。

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對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都有著重要作用。中國歷史上的各個民族長期融合,互相學習,他們的發展對我國邊疆地區特別是北部和西北部的開發做出了重大貢獻。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是中華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創造的。

一、契丹的興起與建國

1.興起。原住遼和不遊一帶,以遊牧、漁獵為主。唐末發展起來,部分漢人為躲避戰爭遷至長城以北,與其雜居,使契丹人學會種植莊稼、織布、建造房屋,部分契丹人開始農耕生活。

2.建國。10世紀初,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他倡導農業,逐步接受漢人封建化。

916年,稱帝,建立契丹國,定都上京(今內蒙巴林左旗),是為遼太祖。創立契丹文字,其子耶律德光統治時期,得到幽雲十六州,改國號為遼(鑌鐵之意)。

3.“蕃漢分治”。**設立南面官與北面官。南面官由漢人和契丹人擔任,沿唐朝官制,統治漢人與渤海人,權力比北面官小。北面官由契丹人擔任,統治契丹人和北方少數民族。

二、宋遼的和戰

1.宋太宗北伐。目的上奪回幽雲十六州,包圍幽州城(今北京),激戰後大敗,太宗受傷。後再次北伐,結果大部被殲(其中產生楊家將故事:

楊業……)。從此宋軍由攻轉守,確立了“守內虛外”的政策,反映了統治力量的軟弱。

2.澶淵之盟。2023年。遼軍逼近東京,真宗親征,宰相寇準力主抵抗。

有利的情況下議和。2023年達成和議。條件:

一是宋每年送給遼歲幣;地是遼撤兵;三是雙方立為兄弟國,各守邊界。

3.遼宋友好。澶淵之盟後,遼宋對峙,在一個世紀中,基本維持友好局面。邊境安定,**興旺,使者不絕,促進了民族融合。

三、西夏的建立和宋夏和戰

1.西夏建立。党項為羌族的一支。唐中期以來居住在寧夏、甘肅和陝西北部一帶,過著遊牧生活。2023年,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興慶(今寧夏銀川)。

2.西夏政治制度。仿唐宋建立政治制度,**設立中書省、樞密院等,分掌行政和軍事大權。元昊還推行科舉制,選擇官吏。仿漢文楷書體創立文字。

3.宋夏和戰。由於雙方戰爭不斷,損失均很重,元昊請和。2023年,和議成。一是元昊取消帝號,北宋冊封元昊為夏國主,夏對宋稱臣;二是宋每年給西夏歲幣;在理重開邊境**。

4.影響。從此宋夏和平,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由此可見,兩個議和的共同點是a,b,c

所以不同點為d

舉出宋遼和議與宋夏議和的內容

9樓:善聖人

宋遼使稱檀淵之盟,規定北宋每年送給遼國**10萬兩,絹20萬匹!

紹興十一年(1141)宋金雙方達成和約:①宋向金稱臣,金冊宋康王趙構為皇帝。②劃定疆界,東以淮河中流為界,西以大散關(陝西寶雞西南)為界,以南屬宋,以北屬金。

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鄧(今河南鄧州)二州及商(今陝西商縣)、秦(今甘肅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③宋每年向金納貢銀、絹各25萬兩、匹,自紹興十二年開始,每年春季搬送至泗州交納。紹興和議確定了宋金之間政治上的不平等關係,結束了長達10餘年的戰爭狀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宋金隆興和議:這是南宋與金訂立的第二個屈辱和約。紹興三十一年(2023年),金海陵王完顏亮為了實現他“屯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的美夢,兵分四路南侵,不料在採石磯遇到了虞允文的頑抗,同時金世宗完顏雍在遼陽稱帝,使金兵發生了譁變,完顏亮被殺,南下之金軍也無功而返。

初登位的完顏雍無力對外用兵,故派出使臣首先提出和議。由於宋孝宗繼位之後,張浚北伐,遭到了符離之敗,為主和派抓到了口實,並且暗示金人出兵兩淮,以迫和議。隆興二年(2023年),金兵果然大規模南下,迫近長江,宋廷最終決定與金重新議和,和約內容大體如下:

(1)南宋對金不再稱臣,改稱叔、侄關係;

(2)維持紹興和議規定的疆界;

(3)宋每年給金的“歲貢”改稱“歲幣”,銀絹從二十五萬兩、匹改為二十萬兩、匹;

(4)宋割商州(今陝西商縣)、秦州(今甘肅天水)予金;

(5)金不再追回由金逃入宋的人員。

宋金嘉定和議

南宋開禧伐金失敗後,於嘉定元年(2023年)由史彌遠主持與金議和,訂立了“嘉定和議”。其內容主要是:

(1) 宋金為“伯(金)侄(宋)之國”;

(2) 宋輸金歲幣由銀絹二十萬兩、匹改為三十萬兩、匹,並另給金犒軍錢三百萬貫;

(3) 金歸還新侵的土地給宋,雙方維持原來的疆界;

(4) 宋將韓胄等主持伐金之人的首級獻給金。

三次和議,以隆興和議條件最為寬厚,以嘉定和議條件最苛刻,但大體上還是以紹興和議為基礎,疆界並沒有大的改變。

10樓:鳥禁弓藏

遼軍的南侵,原是以掠奪財物和進行政治訛詐為目的,及侵入宋境後,因陣前受挫敗,就表示願與宋朝議和。宋真宗原就害怕同遼兵作戰,這時見議和有希望,他只盼遼軍能夠儘快北撤,不惜代價,遂在十二月初與遼商定和議,交換誓書。和議約定:

1、宋朝每年交給遼朝絹20萬匹、銀10萬兩;

2、沿邊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戶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對方逃亡“盜賊”;3、雙方不得創築城堡,改移河道。此外,宋遼互稱兄弟之國,遼聖宗耶律隆緒稱宋真宗趙桓為兄,雙方使者定期互訪。這個宋遼雙方在澶州城下達成的休戰協議,歷史上就稱為“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不僅使遼兵得以安然從險境中脫身,還獲得了戰場上本來得不到的東西。對宋朝來說“澶淵之盟”則是一個屈辱妥協的和約,它是宋朝推行“守內虛外”政策的副產品。不過,從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看,“澶淵之盟”的訂立,卻結束了宋遼之間連續數十年的戰爭,使此後的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

不僅雙方邊境大片地區得以發展生產,而且雙方還通過“榷場”進行經濟交流和商業活動,因而對南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宋夏和戰:2023年議和。內容:北宋冊封“夏國主”,給夏歲幣,重開邊境**。

宋遼議和,宋夏議和

11樓:恰似水

宋朝有太多的奇特之處,他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爭局面,使中國又歸於統一,他也是歷史的封建王朝中經濟最發達,商業最繁榮的時代,這個時代出現了,交子.其文化成就也是空前的,出現理學.文人政治家層出不窮,活字印刷和火藥的發明及應用,有歷史意義.

但是這樣一個輝煌的時代,卻先後在於遼,金,西夏,蒙古的戰爭中敗北,其外患最嚴重,在擁有眾多兵力和豐富的物質資源下,一切僅苟且而已.

這是令人費解的問題,生活在外患中,是兩宋的特色吧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個人認為議和利大於斃.

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掌握政權,,建立宋朝,定都開封.趙匡胤為了防止類似他一樣的兵變,就採取種種措施制約**的行政權和兵權,有利的加強了**集權.但也為了是**互相牽制,造成了冗官冗員的結果,軍隊戰鬥力日益下降.

宋朝就形成了善於之內,對外虛弱的局面.

如果不求和,戰事連年,農民的兵役就會相當嚴重,軍費開支固然龐大,這樣農民的徭役就加重了倍餘.求和之後,雖每年宋要支付大量錢財,但少了戰事,農民的兵役減輕,累就累點吧,生命有了保障,有利於社會生產,也利於男女比例平衡.

此段時期,我國的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科技文化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我國的四大發明中的三大在宋朝得到發展,宋朝的詞人舉不勝舉。如戰事不斷,怎麼會給這些成就提供個發展的環境?

同樣,也利於民族之間的融合。

宋遼夏金元的建築各有什麼風格,宋遼金時期建築發展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宋代建築沒bai有了唐代建du築雄渾的氣勢,體量較小,絢爛zhi而富於dao變化,呈 現出專細緻柔麗的風格,出現了各種復屬雜形式的殿 臺 樓 閣。建築結構在宋代也有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為斗拱的承重作用大大減弱,且拱高與柱高之比越來越小。原來在結構上起重要作用的昂,有些已被斜袱代替,補間鋪作的朵數增...

宋遼義和的背景,遼和宋訂立盟約的歷史背景

宋劉義和的背景,那麼這就是咱們這個中國古代歷史的一道題了,首先的話私聊一盒應該會在咱們這個初中或者說高中這個歷史上學到 宋朝之所以和遼國議和是因為當時金國的崛起,而且金國的實力,尤其是戰鬥的實力,遠遠超過宋國和遼國 當時都打不下去了,都沒錢了,都沒人了,所以就暫時一盒,最重要的是遼國夠大了,不想我難...

遼金的歷史發展有哪些共同特點,宋遼金時期建築發展的主要表現有哪些

一 兩個國家都是存在於中國北方,游牧經濟轉向片面地手工和農業。二 兩個國家都是在宋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三 兩個國家存在了自己的文字和官僚體系。但是,這些文字和官僚體系都不完善。四 兩個國家存在都不是太長時間,都是被游牧民族所毀滅。五 兩個國家都依靠以戰養戰的方法生存,沒有戰爭,兩個國家就會慢慢變得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