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貝貝愛教育
1、作為「動詞」使用,假借為「偽」;做,作,幹,搞。
2、作為「介詞」使用,被,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3、作為「連手頃詞」使用,如,若,表示假設關係。
4、作為「助詞」使用,附於單音形容詞後,表示程度、範圍的加深或擴大。
為拼音wéi wèi
為wéi1、做,行,做事:為判瞎人。
2、當掘薯空做,認做:以為。
3、變成:成為。
為wèi1、替,給:為民請命。
2、表目的:為了。
漢字筆畫:<>
1、因為[yīn wèi]
表示原因:他~這件事受到了處分。
2、為了[wèi le]
表示原因,一般用「因為」不用「為了」。
3、成為[chéng wéi]
變成。4、以為[yǐ wéi]
認為。5、行為[xíng wéi]
受思想支配而表現出來的活動。
文言文者的用法有什麼?
2樓:驕學相長
1、用在形容詞、動詞、動詞片語或主謂片語之後,組成「者」字結構,用以指代人、事、物。
舉例:先秦·老子《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用在數詞之後,指代上文所說的幾種人或幾件事。
舉例:先秦·孟子《孟子·梁惠王上》:二者不可得兼。
3、用在表時間的名詞後面,表示停頓。
舉例:西漢·戴聖《禮記》: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4、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
舉例:唐· 韓愈《雜說》: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5、用於名詞之後,標明語音上的停頓,並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
舉例:西漢·戴聖《禮記》:仁者,天下之表也。
3樓:汽車解說員小達人
〈助〉(1) 用在表時間的名詞後面,表示停頓
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禮記》
(2) 作為定語後置的標誌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唐· 韓愈《雜說》
(3) 用於名詞之後,標明語音上的停頓,並引出下文,常表示判斷
仁者,天下之表也。--禮記》
(4) 用在句末表示語氣完畢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5) 用在句末,與疑問詞相配合表示疑問。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老子》
詞語解釋。1、使者 [ shǐ zhě ]釋義:奉命出外辦事的人(現多指外交人員)。
2、患者 [ huàn zhě ]
釋義:患某種疾病的人。
3、記者 [ jì zhě ]
釋義:報社、通訊社、廣播電臺、電視臺等新聞機構中擔任採訪、新聞寫作、攝影的專業人員。
4、行者 [ xíng zhě ]
釋義:指佛教寺廟中沒有經過剃度的信徒。
5、讀者 [ dú zhě ]
文言文是的用法
4樓:
摘要。1用作指代詞,例如:(1)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
柳宗元《捕蛇者說》)-我的祖父死在這件事上,我的父親也死在這件事上。(2)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鐘山記》--所在的地方都這樣。
3)終而復始,日月是也。(《孫子兵法·勢》)-落下去又重新開始,太陽和月亮就是這樣。2後來發展為系動詞,如:
今夕是何年。今天是什麼年代。
1用作指代詞,例如:(1)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柳宗元《捕蛇者說》)-我的祖父死在這件事上,我的父親也死在這件事上。
2)所在皆是也。(蘇軾《石鐘山記》--所在的地方都這樣。(3)終而復始,日月是衫亮也。
孫子兵法·勢》絕滾)--落下去又重新開始或巨集寬,太陽和月亮就是這樣。2後來發展為系動詞,如:今夕是何年。
今天是什麼年代。
收到了嗎。文言文是的用法。
發了兩個常見用法。
代詞和是什麼的兩種意思。
收到了嗎。
文言文 之的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1 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2 助詞,的。3 音節助詞,無意。4 代詞。5 介賓句提前的標誌,無意。6 到,去。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文言文中之的用法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一 可以代人 代物 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 他 他們 它 它們 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文言文實詞的用法,文言文常用實詞 虛詞用法及含義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期待未來的美好 文言文實詞部分 考情分析 1 文言文實詞放在文言文閱讀的第一題中考,分值為3 6分,幾乎每年必考。2 題型 要求考生直接判斷詞義的對錯 判斷古今同義或異義的情況。要求考生以比較來辨別詞義的差異,求得正確。教學目標 1 掌握課本上文言文裡的一詞多義 古今異義 ...
文言文翻譯可付款,文言文翻譯 以的用法
等下晚上告訴你太多了 古文翻譯 無法回答,要把需要翻譯的內容寫出來啊。先秦 即戰國 時候兵家有6個,這些兵家在孫子之前所有的觀點孫子都考慮到了,在孫子之後的在討論兵家方略時不可能不考慮孫子的見解。這句話其實就是把孫子地位提得很高了。文言文翻譯 人生於世,在於沒有貪念沒有嗔念沒有痴怨?要了解事物的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