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經驗認識方法有哪些

時間 2021-10-24 04:07:16

1樓:匿名使用者

(一)觀察

觀察,是人們有效地探索世界,認識事物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心理素質。被稱為智力視窗的觀察力,是人們順利地掌握知識、完成某種活動的基本能力。乙個學生學習的好壞,能力的高下,往往與他們對客觀事物反應的敏銳度和對科學知識探索的細密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

世界上許多科學的發明和創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學家對客觀事物一系列的敏銳、細微、準確、深刻的觀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談到,觀察對他取得科學成就所起的作用時說:「我既沒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沒有過人的機智,只是在覺察那些稍縱即逝的事物並對其進行精細的觀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眾人之上。

」①可見,觀察是獲得一切知識的首要步驟,也是一切創造發明的必要條件。因此,有經驗的老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都十分注重對學生這種基本能力的發展和培養。

在化學教學中,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途徑。

例如,物質的狀態、顏色、氣味、熔點、沸點、密度、溶解度、揮發性、酸鹼性等都是可以觀察的,化學變化中物質的能量、質量、顏色變化、沉澱和氣體的生成也是可以觀察的,還有教學的直觀輔助材料如圖表、模型等也可以觀察。

下面扼要介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一些具體做法。

1.觀察目的要明確

教學上要求學生在觀察、感知的活動中,促進大腦感受區域和儲存區域功能的發展,獲取經驗資訊,增長知識,這就需要有明確的觀察目的。否則,來自視覺85%的經驗資訊,將要成為一堆亂麻,失去應有的作用,而不能在明確的目的要求指導下,有步驟地使之成為系統的、完善的、和諧的知識。

例如,利用鎂燃燒的演示實驗而形成化學變化這個概念時,教師應向學生強調注意力集中觀察鎂燃燒後的產物氧化鎂的顏色、狀態和硬度,而不要因鎂燃燒放出的耀眼強光而分散注意力。

2.觀察計畫要周密

在觀察之前確定觀察目的後,就有了一定的觀察任務,還必須擬定出周密的觀察計畫,去完成這個任務,這樣能預見被觀察現象的各個方面,避免自覺的偶然性和自發性。無論觀察過程是短暫的或長久的,在計畫中都應該有目的、有步驟、有重點、有中心,才不至於掛一漏萬,顧此失彼。尤其是有些實驗現象稍縱即逝,若無計畫,就會失去觀察機會。

由於這一系列反應過程進行得很快,對各種變化學生往往區分不清,眼花繚亂,把握不住整個變化過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採用定向重複觀察的方法,讓學生由區域性到整體,逐步觀察整個變化歷程,並採用恰當方式讓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訓練學生視感覺的敏捷性和思維跟蹤的速度,由重複訓練遷移到其它新的快速反應情境,讓學生觀察。

3.全面地進行觀察

良好的觀察力是要求有目的、有計畫、有系統地精確而全面地進行觀察。任何一種事物不僅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內在聯絡,而且各種事物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關係和聯絡。因此,我們在觀察時,善於在事物和現象之中,注意到各種極不顯著而又非常重要的屬性和特徵,有步驟有條理地運用下述4種方式去指導學生進行觀察。

(1)按事物本身的結構來說,觀察可以由外(左、上)到內(右、下),也可以由內(右、下)到外(左、上),可以由區域性到整體,也可以由整體到區域性。

(2)按事物外部的特徵來說,可以由微(小)到顯(大),也可以由顯(大)到微(小)。

(3)按事物所處的空間來說,觀察既可以由近及遠,也可以由遠及近。

(4)按事物出現的時間來說,觀察可以由先到後。

通過以上4種方式進行觀察,不僅可以保證學生輸入的資訊有系統,有條理性,而且這樣的資訊也就便於智力活動對它進行加工編碼,從而提高活動的速度和正確性。

4.觀察和思維相互滲透

人的大腦功能分為感受、儲存、判斷、想象4個區域。通過觀察,在感知活動中,相應地觸發儲存區記憶和判斷區思維的活動。實驗證明:

在觀察過程中,參與積極的思維活動,可以增進對事物的理解程度。就是說,一邊看,一邊想,一邊想,一邊看,經過如此反覆活動的過程,可以促進對客觀事物更深刻的質的認識和記憶,有利於人們迅速、完整、真實地掌握客觀事物。這是觀察和思維相互滲透的突出意義。

觀察得愈深入,思考得愈深刻,就愈能從大量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中,獲得規律性的東西。愛迪生就是在英國科學家戴維製成第一盞弧光燈,後來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成功地設計出一台發電機的基礎上,根據人們渴望用電照明的社會需要,看看、想想,想想、看看,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思維相互滲透的活動,終於成功地發明了電燈。因此說,人們在觀察的過程中,調動積極的思維活動,對訓練觀察能力,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有創造性意義。

(二)實驗

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實驗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方法。它對現代化學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如x射線發現的實驗,顯示著有許多未知的新領域有待人們去探索。

電子的發現實驗,證明了原子不可分的經典理論在實驗面前破產。實驗方法的改進,促使研究由巨集觀低速的領域進入到微觀高速領域。放射性發現的實驗開啟了微觀世界的窗戶。

實驗方法在化學發展過程中促進了新理論的誕生與發展。

在化學教學中用實驗方法去探求知識,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1.觀察在實驗中的重要作用

任何實驗和觀察都有著密切的聯絡,觀察是實驗的基礎,實驗是觀察的深入,在化學實驗方法中,科學的、全面的觀察尤其具有特殊的關鍵作用。

如學生在製備al(oh)3時,因為naoh稍過量即得不到應有的白色沉澱,如果改用氨水代替naoh,就可得到al(oh)3白色沉澱。通過實驗觀察,引導學生透過複雜的表面現象,經過分析研究,找到事物的內在本質,才能夠有所發現。這樣學生也就理解為什麼制al(oh)3時,要採用氨水而不用naoh溶液了。

2.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掌握的化學知識很多是用實驗教學手段,通過他們觀察,積極思維後得出結論。如何加強實驗教學活動而達到同時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之處,也是師生雙邊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例如,教師在講鈉和水反應時,要做好演示實驗(有條件的學校可採用投影幻燈)。在演示前,應向學生提出思考題並注意仔細觀察:①把鈉投入水中以後,鈉沉在水底,還是浮在水面上;②和水反應時會發生什麼現象;③滴有酚酞溶液的水的顏色是否有變化等,以引起學生的注意。

實驗時,學生能觀察到下列現象:

(1)鈉投入水中後,浮在水面上;

(2)鈉立即和水發生反應,並有氣體產生;

(3)同時金屬鈉熔化成小圓球;

(4)小圓球在水面上向各個方向迅速游動;

(5)有嘶嘶的聲響發出,最後小圓球消失;

(6)反應後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劑變紅。

在上述基礎上,教師再作進一步演示,證明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最後,教師可引導學生解釋上述的一系列現象,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在學生解釋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結。

3.動手能力是化學實驗成功的基礎

動手能力是指用雙手和體力作用於客觀物體,進行實驗、加工和製作物品等的能力。如果說觀察力、思維力屬於「用腦」,那麼動手能力就屬於「用手」。我們對於發展學生智力的要求,應當是「手腦並用」。

故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是發展學生智力不可缺少的部分。

化學實驗是通過人的雙手去使用各種儀器和藥品,安裝各種複雜的儀器進行各種化學操作。如注重嚴格控制實驗的條件,分析實驗**現的異常現象、做好實驗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的評價和處理等。有計畫、有目的地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使他們具備一定的科學素質,運用化學實驗方法乃是最重要的途徑。

4.化學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化學基礎知識和化學研究方法是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絡的,對教材中驗證規律的實驗,應先引導學生弄清實驗的設計和構思以及實驗的研究方法,培養他們樹立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研究思想和設計實驗的能力,讓學生逐步學會化學研究的實驗方法,為他們深入學習以及將來從事科研工作奠定乙個良好的基礎。例如講授質量守恆定律時,通過實驗和分析得出定律後,教師還應注重啟發學生回憶實驗的設計思想,此時可向學生提出思考性問題,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①通過實驗如何驗證這一定律?

②這個驗證方法是如何提出來的?(這就是實驗的設計思想)③其思考方法有無典型性?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應著重提出教材中提出的實驗程式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根據一定的實驗目的,一定的研究方法的要求所設計的。

比如「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就是採用「控制條件」的實驗方法總結出來的。從而使學生學習採用「控制條件」的實驗方法。這樣引導,對他們進行基本科學方法訓練,提高利用實驗解決化學問題的創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多看 多聽 多想 多寫

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

3樓:匿名使用者

新課程必須面對的乙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而組織實施的活動。它要求教師擁有有效的教學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的有效學習。

高中化學教學的"有效",更強調高中化學的學習是乙個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過程。下面我談談在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有效教學的策略:

一、興趣化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持續的化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和教材的編寫風格及新課標的理念,都需要運用興趣化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化學興趣,常見的教學方法有:

(一)實驗法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教學中通過做一些生動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設疑法

「學則須疑」,通過設疑引發學生興趣,然後經過討論分析,明白道理,從而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三)競爭法

學習需要營造競爭的氛圍,使壓力變為動力。例如在進行元素化合物教學時,可組織學生進行化學方程式背默比賽,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生活化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學生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因而化學教學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實施生活化教學。實施生活化教學要注意以下三點:

1、要進行角色轉換,重新給教師和學生定位,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要學會傾聽,欣賞和關注每乙個學生。

2、讓學生走進生活,彌補課堂傳授間接經驗的不足,多組織一些貼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使理論聯絡實際,學以致用。

3、致力人文關懷,關愛每一位後進生,要關心幫助他們,以達到共同進步。

三、資訊化教學策略

當今社會下在處於資訊高速發展的時代,要想跟上時代的步伐,則必須實施資訊化教學。資訊化教學策略最終目的是學生不再是資訊簡單機械的接受者,而要讓學生成為資訊的運用者,在互動的資訊中將知識進行重組,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而實施資訊化教學要注意以下三點:

1、內容不再只侷限化學生課本內容,要緊跟化學發展研究的步伐,讓學生及時了解世界上化學發展動態和化學研究新的成果。

2、形式不再侷限於口授耳聽,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辨證、採訪、上網、**有關化學知識的影片和參觀一些與化學有關的工農業部門等等,這些形式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知識面,而且能激發興趣,發揮學生的特長。

3、授課者不僅是教師,也可以是工程師及研究人員或者是具有豐富知識和實踐的人都可以給學生作專題報告,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興趣。

四、**性教學策略

課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導從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出發,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通過實驗親身經歷和體會科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學會科學**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學**的能力,實施**性教學策略要注意以下三點:

(一)樹立新的課堂觀和學生觀

**性教學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明確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科學的同時,關注學習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態度的培養。科學**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學習目標。

進行**性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二)利用推理進行**,在**中尋找規律

化學反應規律是前人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的科學結論,教學時如果不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不讓學生體驗科學**的魅力,空洞洞的幾個結論如何能讓學生記住呢?即使學生機械地記住了也不能運用,要讓學生經歷過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維和推理中誘導學生進行科學的**。

(三)在實驗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獲得體會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由於實驗者或實驗條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實驗產物也不相同,如果對實驗後的產物進行現研究,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發揮學生潛能,進一點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經驗認識方法有哪些

一 觀察 觀察,是人們有效地探索世界,認識事物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心理素質。被稱為智力視窗的觀察力,是人們順利地掌握知識 完成某種活動的基本能力。一個學生學習的好壞,能力的高下,往往與他們對客觀事物反應的敏銳度和對科學知識探索的細密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世界上許多科學的發明和創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科學家...

化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是對提高學習積極性長時間起作用的因素。教師要利用各種機會結合實際,不斷向學生進行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社會意義,看到實際價值,誘發其學習動機。如何在高中化學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何培養學生化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已成為中學化學教學...

如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理化生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決定了理化生實驗在理化生教學中佔有重要位置,然而,由於長期以來受到 應試教育 思想的影響,這使許多中學理化生教師對實驗教學不重視,猶其是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不重視,許多實驗根本就不演示或不安排學生動 如何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能力 負債前行 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