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講了什麼道理,放言講了乙個什麼道理

時間 2022-04-25 13:00:06

1樓:隨波逐葉

比喻真正的人才要經過時間的磨練才能真正顯現出來。

詩歌可以抒情,也可以說理.《放言五首》一詩講了什麼道理

《放言五首》(其三)一詩講了什麼道理?詩人引用周公和王莽的典故有什麼作用?

2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乙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乙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乙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

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麼,而該用什麼,卻不徑直說出。

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

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漢朝政權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

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

「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

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2]

3樓:招珈藍榮

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中借用了歷史典故來說明辨別真偽不易的詩句是周公恐懼

放言五首講述了什麼道理,詩人引用周公和王莽的典故有什麼作用

4樓:星天★飛吧

時間可以檢驗一切,在歷史和時間面前,一切偽裝、一切虛假、一切欺騙都會露出它的廬山真面目。

詩人所舉的典故是正反兩個型別的例子。兩個歷史人物的不同表現、當時人們的反映以及兩者的結局進行對比,是非黑白一看即明,詩人的結論也就不言自喻了。這兩個典故是強有力的事實論據,起到了證明論點的作用。

5樓:匿名使用者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看問題忌帶片面性和表面性。「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正是闡明:對人或事物要得到全面的本質的認識,就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檢驗或考驗,要以歷史的眼光去衡量、去判斷,決不能根據一時一事就輕率地下結論。

而且,對人的認識也同認識其他事物一樣,也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不能簡單地以眾人的是非為是非,也不能把大奸似忠的人誤認為是好人。歷史上的周公是好人,忠心為國,卻遭到某些人的流言蜚語的攻擊;而西漢末年的王莽,為了篡位自立為帝,偽裝謙虛恭謹,使當時不少善良的人都受了他的騙。這些歷史的經驗教訓,多麼值得記取啊 !

因此,當正直的人們在受到誣陷攻擊時,當鑽營卑鄙之稈偽裝正人君子時,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信念,相信歷史終將作出公正的裁決。「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至理名言,足可醒世駭俗。

6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時間能證明事實的道理

《放言五首(其三)》的意思

7樓:匿名使用者

是這個題目的意思還是整首詩的意思

放言是白居易寫給誰?

8樓:梅梅雪雪

《放言五首》為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組詩作品,是一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詩。在這五首詩中,作者根據自己的閱歷,分別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已見,以表明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態度並告誡世人。第一首詩放言政治上的辨偽──略同於近世所謂識別兩面派的問題;第二首詩主要講禍福得失的轉化;第三首詩流傳最廣,以通俗的語言說明了乙個道理:

若想對人、事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第四首詩通篇談世事人生的變化;第五首詩藝術地說明了新陳代謝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根本規律這一道理,而正確的人生態度應該是:多考慮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為國家民族做出應有的貢獻。詩人借助形象,運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因此雖通篇議論說理,但啟人深思,並不乏味。

元和五年(810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

過了五年,詩人因上書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遭當權者忌恨,當年六月,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放言五首》詩奉和。

放言五首,這首詩"放言"的問題是什麼?對詩人的觀點又三是什麼

9樓:簫灑舞劍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乙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

詩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然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他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主,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乙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乙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

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用什麼,而該用什麼,卻不徑直說出。

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詩的第

二、三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以上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漢朝政權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

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這是全篇的關鍵句。

「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曲折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

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其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讀者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畫琵琶》講了什麼道理,《畫琵琶》 講了一個什麼道理

畫琵琶 講了的道理是 每一件事都有它發生的原因。不可盲目信從。出自 畫琵琶 是一本唐代傳奇 作者是皇甫氏。作品原文 有書生欲遊吳地,道經江西,風阻泊船,書生因上山閒步。入林數十步,上有一坡,見僧房院開,門外小廊數間,傍有筆硯。書生攻畫,遂把筆於房門素壁上,畫一琵琶,大小與真不異。畫畢,風靜船發。僧歸...

葉公好龍講了什麼道理,葉公好龍講了個什麼道理?

別人嘴上說好,其實內心可能不喜歡或不愛。 自銘吥犭 比喻表面上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出處 漢 劉向 新序 雜事 記載 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器物上刻著龍,房屋上也畫著龍。真龍知道了,來到葉公家裡,把頭探進窗子。葉公一見,嚇得拔腿就跑。 解釋 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出處 漢 ...

《移動迷宮》講了什麼故事,《移動迷宮》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超級晨霧的光 移動迷宮 劇情介紹 男孩托馬斯 迪倫 歐布萊恩 dylan o brien 飾 在電梯中醒來,奇怪的是他除了名字之外什麼都記不得。當電梯開啟,他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 林間空地 這裡四周被高大的石頭牆包圍著,牆內住著許多男孩,有紐特 托馬斯 桑斯特 thomas sangster 飾 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