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孟母三遷孟母教子》怎麼翻譯

時間 2021-05-07 19:13:03

1樓:匿名使用者

1、孟母三遷

「孟母三遷」講的是孟母為了教育兒子成才,選擇良好的環境,為孟子創造學習條件的故事。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城北的鄉下,他家附近有一塊墓地。墓地裡,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這裡挖坑掘土。

死者的親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鼓手吹吹打打,頗為熱鬧。年幼的孟子,模仿性很強,對這些事情感到很新奇,他看到這些情景,也學著他們的樣子,一會兒假裝孝子賢孫,哭哭啼啼,一會兒裝著吹鼓手的樣子。他和鄰居的孩子嬉遊時,也模仿出殯、送葬時的情景,拿著小鐵鍬挖土刨坑。

孟母一心想使孟子成為好讀書、有學問的人,看到兒子的這些怪模樣,心裡很不好受。感到這個環境實在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認為「此非所以居吾子也」,就決定搬家。不久,孟母把家搬到城裡。

戰國初期,商業已經相當發達,在一些較大的城市裡,既有坐商的店鋪,也有遠來做生意的行商。孟子居住的那條街十分熱鬧,有賣雜貨的,有做陶器的,還有榨油的油坊。孟子住家的西鄰是打鐵的,東鄰是殺豬的。

鬧市上人來人往,絡繹不絕。行商坐賈,高聲叫賣,好不熱鬧。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閒逛,對商人的叫賣聲最感興趣,每天都學著他們的樣子喊叫喧鬧,模仿商人做買賣。

孟母覺得家居鬧市對孩子更沒有好影響,於是又搬家。這次搬到城東的學宮對面。學宮是國家興辦的教育機構,聚集著許多既有學問又懂禮儀的讀書人。

學宮裡書聲朗朗,可把孟子吸引住了。他時常跑到學宮門前張望,有時還看到老師帶領學生演習周禮。周禮,就是周朝的一套祭祀、朝拜、來往的禮節儀式。

在這種氣氛的薰陶下,孟子也和鄰居的孩子們做著演習周禮的遊戲。「設俎豆,揖讓進退。」不久,孟子就進這所學宮學習禮樂、射御、術數、六藝。

孟母非常高興,就定居下來了。

孤兒寡母,搬一次家絕非易事,而孟母為了兒子的成長,竟然接連三次搬遷,可見孟母深知客觀環境對於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常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一點在少年兒童身上體現得更為明顯。

因此,創造良好的客觀環境雖然不是乙個人成才的唯一條件,但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孟子以後既沒有選擇墨學、道學等曾經顯赫一時的學說,又沒有像蘇秦等縱橫家那樣,從個人的權利思想出發,圖得個人平生的快意,而是偏偏選擇儒家學說作為他畢生奮鬥的事業,終於成為一位在現實的人生中,不為一己之身而謀,捨生取義,只為憂世憂人而謀國、謀天下的「聖人」,這與孟母早期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

「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

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買東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2、斷機教子

「斷機教子」,講的是孟母鼓勵孟子讀書不要半途而廢的故事。孟子少年讀書時,開始也很不用功。有一次,孟子放學回家,孟母正坐在機前織布,她問兒子:

「《論語》的《學而》篇會背誦了嗎?」孟子回答說:「會背誦了,」孟母高興地說:

「你背給我聽聽。」可是孟子總是翻來覆去地背誦這麼一句話:「子曰: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孟母聽了又生氣又傷心,舉起一把刀,「嘶」地一聲,一下就把剛剛織好的布割斷了,麻線紛紛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親把辛辛苦苦才織好的布割斷了,心裡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問母親出了什麼事。

孟母教訓兒子說:「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你不專心讀書,就像斷了的麻布,布斷了再也接不起來了。學習如果不時時努力,常常溫故而知新,就永遠也學不到本領。

」說到傷心處,孟母嗚嗚咽咽地哭了起來。孟子很受觸動,從此以後,他牢牢地記住母親的話,起早貪晚,刻苦讀書。

孟母施教的種種作法,對於孟子的成長及其思想的發展影響極大。良好的環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禮儀風習的薰陶,並養成了誠實不欺的品德和堅韌刻苦的求學精神,為他以後致力於儒家思想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而穩固的基礎。

2樓:匿名使用者

孟母為了教育孟子,給他找乙個好點的學習環境,所以才搬家的。

這說明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孟母教子》文言文翻譯

3樓:匿名使用者

「孟母教子」包含有「孟母三遷」、「買肉啖子」、「斷機教子」三個小故事。

現分別翻譯如下:

一、孟母三遷

1、原文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

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

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望,**入文廟,行禮跪拜,揖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2、譯文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說:「這不是我用來安頓孩子的地方!」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去住。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說:「這也不是我用來安頓孩子的地方!」於是,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可以用來安頓孩子呀!」

二、買肉啖子

1、原文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

「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

」乃買東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2、譯文

孟子少年時,有一次東邊的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鄰居為什麼殺豬?」孟母說:「要給你吃肉。」

孟母後來後悔了,說:"我懷著這個孩子時,席子擺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這都是對他(孟子)的胎教,現在他剛剛懂事而我卻欺騙他,這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啊。」於是買了鄰居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表明她沒有欺騙。

三、斷機教子

1、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學而歸,孟母方績,問曰:「學何所至矣?」孟子曰:

「自若也。」孟母以刀斷其織。孟子懼而問其故。

孟母曰:「子之廢學,若我斷斯織也。夫君子學以立名,問則廣知,是以居則安寧,動則遠害。

今而廢之,是不免於斯役,而無以離於禍患也。」

孟子懼,旦夕勤學不息,師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謂孟母知為人母之道矣。

2、譯文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

「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

「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

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

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

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出處:《列女傳》

擴充套件資料

一、創作背景

從所編一百餘個歷史故事來看,多數還是表彰美善,歌頌古代婦女高尚品德、聰明才智以及反抗精神的內容,而且有些情節生動感人,頗具女性文學的特徵。

二、作品賞析

《列女傳》 ,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書,也有觀點認為該書是一部婦女史。作者是西漢的儒家學者劉向,不過也有人認為該書不是劉向所做,因此,如今流行的有的版本作者一處會標註佚名。也有人為認為,如今流傳的版本是後人在劉向所做版本之上又增加若干篇得來的。

三、作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

宣帝時任散騎諫大夫。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

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我國目錄學之祖。

4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ă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

「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之事。母又曰:

「亦非所以居子也。」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曆每月初一日)望,**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

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釋文)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

「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

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5樓:匿名使用者

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裡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

「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

每月夏曆初一這個時候,**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與孟母三遷相似的成語,與 孟母三遷 相似的成語

孫老闆 與孟母三遷相似的成語 擇鄰而居 孟母三遷 解釋 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出自 漢 趙歧 孟子題詞 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孟子天生有好的品質,小時候母親為了找乙個好的教育環境搬了三次家。例子 古時候有孟母三遷,現在的父母為孩子教育的付出有過之而無不及。語法 聯合...

孟母三遷的故事

愛生活的淇哥 孟子的母親,世人稱她孟母。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些祭拜之類的事,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 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學了些做買賣和 的東西。母親又想 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進退的禮節...

孟母三遷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孟母三遷」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詞語解釋 孟子的母親為了使孩子擁有乙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曾兩遷三地,現在有時用來指父母用心良苦 故事原文 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 zhang 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 b 踴痛哭之事。母曰 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於屠,孟子學為買賣 之事。母又曰 亦非所以居子也。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