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大家如何看待,蘇洵怎麼讀

時間 2025-06-21 02:50:20

蘇洵怎麼讀?

1樓:徐老師**

蘇洵的讀音:sū xún。

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

文學家,與其子蘇軾。

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

並傳於世。<>

後世紀念

墓地。蘇洵墓,別名蘇墳山,位於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土地鄉公益村西。為蘇洵及夫人程氏、蘇軾原配夫人王弗的墓地。始建於宋代,清嘉慶年間進行過大修。歐陽修。

蘇洵墓誌銘》中有「蘇君,諱洵,字明允……葬於彭山之安鎮鄉可龍里。」

早棚首型在北宋嘉祐二年(1057),蘇洵為葬亡妻程氏,便在武陽縣(屬眉州)東北安鎮鄉可龍里的「老翁井」側面,距「老翁井」僅十餘步的芹伍地方尋得墓地。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蘇軾的前妻王弗病逝於京師,1066年蘇洵亦病逝於京城。蘇軾、蘇轍扶柩歸蜀,將蘇洵、王弗葬於此。

蘇軾《亡妻墓誌銘》載:「(王鏈猜弗)葬於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蘇洵簡介

2樓:金色盛典歷史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蘇洵帶二子進京應試,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伍畢舉衡論》、《權書》、《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劉向、賈誼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蘇洵。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蘇洵,蘇洵文名因而大盛。

在京期間,認識了保聰禪師,「予在京師蘇洵簡介,彭州僧保聰來求識予甚勤,及至蜀,聞其自京師歸,布衣蔬食以為其徒先,凡若啊年,而所居圓覺院大治。」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子同榜應試及第,轟動京師。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蘇洵到舍人院參加考試,蘇洵推託有病,不肯去應詔。 織夢好,好織夢。

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蘇洵帶領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東出三峽,走水路進京,在豐都參觀了仙都觀,傳說這是陰長生昇仙的地方,寫有《題仙都腔碧觀》詩憑弔這個仙人。

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經韓琦推薦,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校書郎,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後與陳州(今河南)項城縣令姚闢一同修撰禮書《太常因革禮》。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七月,日蘇洵被任命為秘書省試校書郎,霸州文安縣主簿,是月命蘇洵去禮院與陳州項城縣令姚闢同修太常因革禮書,是月仲兄蘇渙出知漣水軍,未行提點利州路刑獄,蘇洵父子於西郊送別。八月蘇軾蘇轍參加制科考試及殿試。九月蘇軾被任命大理評事,蘇轍被任命秘書省校書郎。

十一月蘇軾辭別父親去鳳翔赴任。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北宋志平三年(1066年)蘇洵簡介,三月,《太常數公升因革禮》編撰完成。蘇洵所著《易傳》尚未完成即病重,命子蘇軾述其志寫完《易傳》。四月二十五日病逝於京師,時年58歲。

六月具官船載洵由蘇軾蘇轍扶護出都城,蘇軾妻王弗靈柩亦隨載而行,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十二月入峽延水路於第二年四月護喪還家,十月二子尊父命於其母合葬。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蘇洵有几子,分別叫什麼

3樓:哈穎卿倫黛

如果不計民間傳說或野史,悉李伏那蘇洵。

三個兒子:長子景先、次子蘇軾。

三子蘇轍擾彎。

另有一女:八娘。

蘇洵19歲時娶四川眉山鉅富程文應之女為妻,程氏睜攜時年18歲。25歲時生長子景先,27歲時生女八娘。28歲時生蘇軾。31歲時生蘇轍。

蘇軾生三子:長蘇邁,次蘇迨、三蘇過。

蘇轍生三子:長蘇遲、次蘇適、三蘇遠。

4樓:才桂蘭權卯

在蘇哪神軾出生之前,他母親程夫人陪者曾生過三女一子。長女不滿週歲夭折,次女十歲死去,還有個叫八孃的小女也是因為不幸的婚姻死了。都很慘的。

還有就是蘇軾的哥哥,長子景先,也只在世上留了四個春秋。最後乙個就是李亂虧他弟弟小澈啦,地球都知道的了。

蘇洵擔任過什麼官職?

5樓:劇代秋亥蔚

蘇洵擔任過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

蘇洵(西元1006年至1066年)字明允,四川眉山人。生於宋真宗。

大中祥符二年,卒於英宗治平三年四月戊申(1066年5月21日),年五十八歲。年二十七,始發憤為學。歲餘舉進士,又舉茂才異等,皆不中。

乃悉焚所為文,閉戶益讀書,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至和、嘉遊吵祐間,與二子軾、轍同至京師。歐陽修。

上其所著權書、衡論等二十二篇,士大夫爭傳之。宰相韓琦奏於朝,除秘書省校書郎。歷遷陳州專案城令。

與姚闢同修建隆以來禮書,為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而卒。洵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宋史本傳》

並傳於世。北宋散文家。與其子蘇軾。

蘇轍合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

應試不舉,經韓琦薦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長於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佑集》

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神銀侍多年的閉門苦讀搏舉,學業大進。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帶領蘇軾、蘇轍到汴京。

謁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讚賞他的《權書》、《衡論》、《幾策》等文章,認為可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盛。

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佑五年,任為秘書省校書郎。後與陳州項城(今屬河南)縣令姚闢同修禮書《太常因革禮》

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蘇洵著作以什么為主,蘇洵著作以什麼為主

蘇洵的文章主要是以史論政,繼承 孟子 和韓愈的議 傳統,論點鮮明,論據有力。歐陽修稱讚他 博辯巨集偉 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 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誌銘 但有時不免帶有詭辨氣息,不免迂闊偏頗,是其短處。蘇洵在 上田樞密書 中也自評其文兼得 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 韓之溫淳,遷 固之...

唐代韓愈 柳宗元,宋代歐陽修 曾鞏 王安石 蘇洵 蘇軾 蘇轍是南宋八大家還是唐宋八大家

老巫婆你送後 唐代柳宗元 韓愈和宋代歐陽修 蘇洵 蘇軾 蘇轍 王安石 曾鞏是唐宋八大家。八大家中蘇家父子兄弟有三人,人稱 三蘇 分別為蘇洵 蘇軾 蘇轍,又有 一門三學士 之譽。故可用 唐有韓柳,宋為歐陽 三蘇和曾王 概括。 姑蘇夜鍾 當然是唐宋八大家。韓愈 唐 柳宗元 唐 王安石 北宋 等和南宋有毛...

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阿沾 韓愈,柳宗元,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這八人被稱為唐宋八大家。1 韓愈 768年 824年12月25日 字退之,河南河陽 今河南省孟州市 人。自稱 郡望昌黎 世稱 韓昌黎 昌黎先生 唐代傑出的文學家 思想家 哲學家 政治家。貞元八年 792年 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