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痛快還泰然丶便當
暑假中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其中有十篇散文,十分的優美。在這組文章裡,作者追懷青年時代的往事,既描寫了他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師友的懷念,又真實地書寫了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前後作者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所經歷的種種生活。其中寫了許多關於少年兒童的事,使我在讀文章時,彷彿也在品味著自己的生活。
其中有一篇《藤野先生》讓我讀來十分地感動,讓我懂得了知識是沒有國界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學醫學時的老師,對作者非常關心。藤野先生在生活上不大講究,但為人卻誠懇、公正,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苟。
他一一糾正作者筆記上的錯誤,「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他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在知道中國人很敬重鬼時,還擔心作者不肯解剖屍體。藤野先生真摯的愛給了在異國的魯迅極大的鼓舞,是十分無私和偉大的。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聯想到了在中國抗日戰爭以前,有一位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來到了中國,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救死扶傷」成了他的最高使命。在面對即將爆發的戰爭時,他也毫不退縮,絲毫沒有回國的意願,而是堅持留在了中國,最終在為病人手術時不幸被感染,不久便離開了人世……
藤野先生和白求恩醫生,他們都為了自己的使命拼搏著、奮鬥著,而且有著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這不僅讓我感動也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想:
我們現在作為一名學生,最大的使命不就是利用這青春的大好時光好好的學習嗎?就像作者說得那樣:「每當夜間疲倦,正想偷懶時,仰面在燈光中瞥見他黑瘦的面貌……便使我忽有良心發現,而且增加勇氣了,……再繼續寫一些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惡痛疾的文字。
在想要放棄時,我們應想想身邊辛勤的老師時、我們應想想身邊含辛茹苦的父母時,便更應該努力的學習,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了。
這讓我再次感到了好好學習的重要性,朋友,就請你從現在做起,用雙手去放飛理想的翅膀!
初中《朝花夕拾》讀後感
2樓:吃瓜小能手
讀完一知巖攔本書以後,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初中《朝花夕拾》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讀百草園,總想起小時候,我家樓下也有乙個碧綠的小菜畦。每一天經過菜畦,總有幾株狗尾巴草用它那調皮的小手撓我的腳踝,使我不得不駐足觀望,再好搭胡好挑逗它們一番。不少農民在那翡翠般的作物之間澆水施肥。
我和小夥伴們曾養過小兔子和小狗。小狗走了,兔子也沒有留下。
如今那片碧綠的小菜畦已經成為了停車場。魯迅的文字開啟了我心底封存已久的回憶。在這快速發展的年代,偶爾停下腳步回想往事,不禁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
讀三味書屋,魯迅在其中折臘梅,尋蟬蛻。不由得想起兒時上幼兒園的場面。拍盡相簿上的'灰塵,翻開一頁,那**似乎有點泛黃,邊角也微微卷起,拍攝地貌似有點模糊,但仍然能依稀地分辨出小小的我。
那時的我真是幼稚,手上的動作分明就在模仿鎧甲勇士。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慢慢成熟,處事漸漸老練。但很多事情卻失去了童年的樂趣。也警示我們要珍惜一分一秒,充實生活。
在魯迅的世界裡遨遊,我思索萬千。
告別了《五猖會》,來到了「長媽媽」的世界,我感受到了她的善棗螞良,樸實,和藹可親,更為她的樂觀所感動,她雖不富裕,但享受生活,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我們呢?在生活中,當烏雲密佈天空時,悲觀的人看到的是「黑雲壓城城欲摧」,樂觀的人看到的卻是「甲光向日金鱗開」。
無論處在什麼厄運中,只要保持樂觀的心態,總能找到這樣奇特的春蕾。微笑著去唱生活的歌謠,你會發現生命是如此的美好!
輕輕品一口香茗,感受那清香與醇厚,披著銀紗般的月光,我依舊沉醉在作者筆下那多姿多彩的金色童年中。 —後記。
《朝花夕拾》讀後感,初一水平,500字
3樓:仯莎
《朝花夕拾讀後感》
回到家,從書架裡拿出從未看過一眼的的《朝花夕拾》,對著那個書名發呆。這本書是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而這部散文集中所寫的,又全是先生幼年時期的事情。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豔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舊事重提」,收錄了魯迅先生記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魯迅大量使用了對比和諷刺的手法。如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
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後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體現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的人,「這藤野先生,據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
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實的語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內涵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體現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願望。
《朝花夕拾讀後感要原創 ,《朝花夕拾》 讀後感 4篇 要原創 一篇400字
孫福祥 手捧魯迅先生的 朝花夕拾 品味著從字裡行間透露出年少輕狂時的童真,神思似乎也飄向了那份曾經屬於我們的逍遙日子。朝花夕拾 正同於它另類的名字一樣,這本膾炙人口的鉅作,是魯迅先生在風燭殘年的歲月裡寫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時的點點滴滴,心中還是會有當初的味道,想必還別有一番滋味吧。清晨綻放的...
朝花夕拾讀後感,朝花夕拾讀後感250 500字
初讀 朝花夕拾 不覺得這像一本名著,反而覺得像是乙個朋友在與你閒聊家常,原來這才是這本書的獨特之處。我正在讀 無常 這一篇章時,也正好是全書的一半,這 無常 與之前 五猖會 上的塘報 高照 高蹺 抬閣 馬頭等,一定是魯迅愛看的,不然怎麼會寫得這樣細呢!從此看來魯迅小時一定也很貪玩,不過這裡主要還是反...
朝花夕拾讀後感600字
捧書間刻彷彿看到了幼年的魯迅。趁大人不注意,鑽進了神秘更神往的百草園。他整日與昆蟲為伴,又採摘野花野果,然後與玩伴一起捕鳥,不過由於性急,總是捕不到很多 他又常聽保姆長媽媽講奇異的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園中的那條赤練蛇或美女蛇。在三味書屋,雖然有壽先生嚴厲的教誨,卻仍耐不過學生們心中的孩子氣,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