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龍點睛的典故出自哪?謝謝

時間 2025-05-26 01:00:14

1樓:高樓居士

南北朝時期的梁朝,有位很出名的大畫家名叫張僧繇,他的繪畫技術很 高超。當時的皇帝梁武帝信奉佛教,修建的很多寺廟,都讓他去作畫。

傳說,有一年,梁武帝要張僧繇為金陵的安東寺作畫,在寺廟的牆壁上 畫四條金龍。他答應下來,僅用三天時間就畫好了。這些龍畫得栩栩如生,惟 妙惟肖,簡直就像真龍一樣活靈活現。

張僧繇畫好後,吸引很多人前去**,都稱讚畫得好,太逼真了。可是, 當人們走近一點看,就會發現美中不足得是四條龍全都沒有眼睛。大家紛紛請求他,把龍得眼睛點上。

張僧繇解釋說:"給龍點點上眼珠並不難,但是點上了眼 珠這些龍會破壁飛走的。"

大家聽後誰都不相信,認為他這樣解釋很荒唐,牆上的龍怎麼會飛走呢? 日子長了,很多人都以為他是在說謊。

張僧繇被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答應給龍"點睛"。這一天,在寺廟牆壁 前有很多人圍觀,張僧繇當著眾人的面,提起畫筆,輕輕地給兩條龍點上眼睛。 奇怪的事情果然發生了,他剛點過第二條龍眼睛,突然間天空烏雲密佈,狂風四起,雷鳴電閃腔裂,在雷電之中,人們看見被"點睛"的兩條龍震破牆壁凌空而起,頃迅張牙舞爪地騰雲駕霧飛向天空。

過了一會,雲散天晴,人們被嚇得目瞪口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再 看看牆上,只剩下了沒有被點上眼睛的兩條龍,而另外兩條被"點睛"的龍不知去 向了。

後來人們根據這個傳說引申出"畫龍點睛"這句成語,比喻說話或文章,在主要處用上關鍵性的、精闢的一兩句話,點明要旨,使內容就更加生動有力了。但是在知識改革開放的資訊時代,我們可以認為這就是一種創新,因為張僧給龍點了眼睛就發生了乙個質的飛躍。

如果每個人都能為國家畫乙個眼睛,那我們該多幸福呀!

huà lóng diǎn jīng

成語:畫龍點睛。

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雀圓此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2樓:網友

張僧繇 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張僧繇》:「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牆壁上了。

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麼。張僧繇說:「畫運襪陸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

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旁頃,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好液條龍點上了眼睛。霎時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

畫龍點睛的故事和寓意 畫龍點睛的故事原文

3樓:歡樂頌

1、有個叫張僧繇的人,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了嫌寬譽四條龍,(四條龍栩栩如生但是人們奇怪地發現)卻沒有畫上龍的眼睛。他常常跟大家說:「如果給龍畫上了眼睛龍就會飛走。

人們覺得他的話聽起來荒誕不可信,就點上了一條龍的眼睛。(令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一會兒,雷電交加,一條龍穿破牆壁騰空飛起。其他沒點眼睛的龍還安然在牆壁上。

2、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

3、張僧繇於金陵安樂寺,畫四龍於壁,不點睛。每曰:「芹段點之即飛去。」人以為誕,因點其一。須臾,雷電破壁,一龍乘雲上天。不點睛者皆巧森在。

畫龍點睛出自哪裡,畫龍點睛的意思

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 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 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畫龍點睛出自唐朝張彥遠的 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 武帝崇飾佛寺 多命僧繇畫之 又金陵安樂四白龍 不點眼睛 每雲 點睛即飛去 人以為妄誕 固請點之。須臾 雷...

畫龍點睛故事的主角是誰,畫龍點睛的典故 成語畫龍點睛的主人公是誰

張僧繇唐 張彥遠 歷代名畫記 張僧繇 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雲 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牆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牆壁上了。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

畫龍點睛的解釋和造句,畫龍點睛的意思及造句有哪些

成語拼音 hu l ng di n j ng 成語解釋 畫龍之後再點上眼睛。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 使內容生動傳神。也比喻在整體中突出重點。1 成語用法 連動式 作主語 謂語 定語 狀語 含褒義 1 成語 畫龍點睛 王建峰 繪製 成語結構 連動式成語 近義詞錦上添花 點石成金 反義詞弄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