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蒙(méng)姓源出有三: 1、出自以山名、官名為氏 周朝的時期,有官職名為東蒙主,職責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這位官吏的後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並且以山名為姓,形成蒙姓。
2、**於高陽氏,以地名為姓 夏朝建立以後,顓頊的後代被封在蒙雙(有說法為雙蒙),他的後代於是將封地的名作為姓氏,成為蒙姓和雙姓。 3、為他姓所改 ① 有一支蒙姓改自東蒙氏。 ②元朝時有複姓蒙古氏,後來其子孫逐漸以單姓「蒙」為氏。
南詔國姓蒙,居於蒙舍州,其後進入中原,定居於安定(今甘肅省定西一帶)。 蒙姓始祖 蒙雙。蒙姓中國人是黃帝的直系後裔,許多姓氏古籍都有詳盡的記載。
根據《路氏疏傳記》是所說,蒙姓是高陽帝的後代,高陽氏距今大約有4500年的歷史,他是黃帝軒轅氏的嫡孫,秦時有將軍蒙驁。而《姓氏考略》上說,高陽氏的後代被封蒙雙,有蒙氏,雙氏。蒙氏是先秦時期赫赫有名的家族。
望族居於安定郡,即現在的甘肅省固原縣。蒙氏後人奉蒙雙為蒙姓的始祖。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一支部落的村名住在乙個山的腳下,這山叫蒙山,於是這村的人都姓蒙。
3樓:通鈞完顏曉瑤
戰國時秦國有個蒙氏家族,這個家族出了很多名將,比如蒙驁,蒙武,蒙恬祖孫三代。為秦始皇滅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蒙恬,北擊匈奴,佔領了河套地區,是一代名將。
據說還是毛筆的發明者。
蒙姓的來歷是什麼?
4樓:惲海聊生活
出自明朝初期巫氏,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明洪武年間,巫禧族派第四房巫景茂,配袁氏生四子:巫仲興、巫貴興、巫寧保、巫必子。移江西省安遠縣長河堡,巫寧保於明洪武十八年(西元1385年)參與興寧戶房吏。
因事戌滇南涉及其弟巫貴興、巫必子,逃往江西安遠縣長河堡,所遺田亮薯產盡粥,用費結絕軍丁,明洪武二十四年(西元1391年)巫發、巫成、巫新拆立民戶各當差。巫貴興,字法貴,遷江西安遠縣東營腦(現屬于都縣盤古山鎮人和村),生子巫萬承,從此隱姓埋名改姓為蒙氏。
巫萬承(蒙萬承)生三子:蒙念四郎、蒙念五郎、蒙念六郎;蒙念四郎遷廣東省仁化恩村,其裔有居海南島、香港等地。蒙念五郎傳至三十一世蒙信立、蒙信可遷江西南康龍華鄉上下蒙村。
蒙信舉仍居於都人和村,蒙念五郎之後裔有遷寧都縣賴村鄉蒙坊,廣州市城內外和汕尾等地。蒙念六郎則遷廣西各縣、市,其人口眾多無法詳算。
歷史人物:
1、蒙恬:秦朝著名將領。他的祖先為齊國人,自從他的祖父開始,他的仔枯家庭就世代為秦朝的名將。
他的主要功績是抗擊匈奴。秦國統一六國以後,他率兵30萬人擊退了匈奴,收復了河套地區,並且奉命修築長城,長達萬餘里。
在他守衛邊疆的數餘年,匈奴都不敢進犯。他同時還是毛筆的發明者,他用枯木作為筆管,鹿毛為柱,羊毛作為被。這種筆又叫做「蒼毫」。
2、蒙武:具體生卒年月不詳, 中國戰國時秦國名將。祖居齊國 ,父蒙驁 、子蒙恬、蒙毅皆為秦名將。
西元前224年作為裨將軍和王翦帶兵六十萬進攻楚國,擊破楚軍主力於蘄 ,楚國大將項燕於此役戰死。西元前223年又和王翦帶兵擊楚,再次擊破楚軍,虜末代楚王負芻,滅亡了楚國。
3、蒙得恩:太平天國的將領。廣西平南人。
貧苦農民出身,早念鍵洞年參加拜上帝會,後來跟隨太平天國參加了金田起義,曾任御林侍衛、殿右二指揮。咸豐三年定都天京以後又任春官又正丞相,總理女營事務。後來公升職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寵信。
咸豐十一年五月病死。終年55歲。
蒙姓的來歷
5樓:網友
一是**於三皇之首包羲後裔高陽氏;二是避難改姓,三是為他族改姓。
蔣姓的來歷與分支,蔣姓的由來?
蔣 出自姬姓。周公旦第三子伯齡被封於蔣 河南固始縣東北蔣集 建蔣國,西元前六一七年,蔣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便以國名為姓。蔣氏族譜相傳,明永樂年間,老祖由山西洪洞縣遷至河北省交河縣,建村蔣家坊 今屬阜城縣 明崇禎年間,蔣氏有 文 字輩兄弟三人 老大文公升,住交河縣小趙屯村,老二文吉去哈爾濱,老三文翰...
百家姓中姓馬的來歷,馬姓的由來?
一 出自嬴姓 舜帝時候,伯益因幫禹治水有功,又為舜馴服鳥獸,被舜賜姓贏氏,贏姓出現,舜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舜帝,姚姓,舜,以地取姓為姚,其後代即以姚為姓。馬服本是戰國時期趙國的一塊土地,位於今天河北省邯鄲市西北的紫山。戰國時趙國大將趙奢於公元前270年率軍在秦 趙閼與之戰中大敗秦軍,趙惠文王因...
我想知道侯姓的由來,百家姓侯姓的來歷
姓 侯 排名 82 由來 侯姓是乙個古老的姓氏,也是乙個多源的姓氏,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漢字的創始者倉頡 jie 的 後代,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姓氏所改,鮮卑族原有胡古口引姓,北魏孝文帝在494年遷都洛陽後,將他改 為侯姓。侯姓雖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現在河南 山東省境內發展繁衍。秦 漢之際,中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