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辛棄疾的粉蝶兒和晉臣賦落花。全詩的翻譯。是翻譯不是賞析

時間 2021-10-14 20:58:03

1樓:匿名使用者

昨天,還是春光明媚,就像乙個十三歲的小姑娘,用她輕快靈巧的小手,把一枝枝的花繡得豐盈嬌豔;而今就不同了,夜來那一陣無情的風雨,把園中的花吹得滿地都是,就像給園林鋪上了一塊起著皺紋的紅色地毯。

今天,春光猶如那朝秦暮楚的"輕薄蕩子",儘管你對他一向情意綿綿,也是留他不住的。記得上次送春歸去之後,那碧波蕩漾的春水呀,都釀成了一杯醇美飄香的濃酒了。請到楊柳岸邊來吧,我們在這兒飲酒敘舊,消除那離別的清愁。

①晉臣:即趙不迂,字晉臣,官至敷文閣學士。寓居上饒時常與辛棄疾唱和。

②十三女兒:杜牧《贈別二首》其一:"娉娉裊裊十三餘。"

③不教花瘦:將花繡得肥大,這裡指春光豐腴。

④甚:正。下得:忍得。雨僝(zhàn)、風僽(zhòu):原意指惡言罵詈,這裡把連綿詞拆開來用,形容風雨作惡。

⑤向:同像,地衣紅縐:地衣指地毯,這兩句說,園林裡落花滿地,像鋪上一層帶縐紋的紅地毯一樣。

⑥蕩子:浪蕩子,指不重感情的輕薄男子。

⑦春波:碧波蕩漾的春水。醇酎(zhòu):濃郁的美酒。

⑧約:束、控制,清愁:淒涼的愁悶情緒,相候:指等待春天歸來。

2樓:瀟嘎嘎嘎喔

昨日春如十三女兒學繡,一枝枝不教花瘦。甚無情便下得雨僝風僽。向園林鋪作地衣紅縐。

而今春似輕薄蕩子難久。記前時送春歸後。把春波都釀作一江醇酎。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

注釋⑴趙晉臣:趙不迂,字晉臣,是作者的朋友,官至敷文閣學士,故以敷文稱之。

⑵雨僝(chán)風僽(zhòu):原意指惡言罵詈,這裡把連綿詞拆開來用,形容風雨作惡。

⑶醇酎(zhòu):濃酒。

賞析「落花」,是古典詞裡乙個熟題目,作者多如牛毛,但往往是塗飾許多濃豔的詞藻,強作一些無病的呻吟,好的並不太多。辛棄疾這首《粉蝶兒》,不論是意境或語言風格,都能打破陳套舊框,在落花詞裡,可以算是一闋別開生面的絕妙好詞。句逗以不依詞譜,作長句讀為佳,可以更好地傳達出詞語的情致。

《粉蝶兒》的藝術構思頗為巧妙,前後片作了對比的描寫,而在前半片中,前二句與後二句又作了乙個轉折。主題是落花,卻先寫它未落前的穠麗。用十三歲小女兒學繡作明喻,禮讚神妙的春工,繡出象蜀錦一樣絢爛的芳菲圖案,「一枝枝不教花瘦」,詞心真是玲瓏剔透極了;突然急轉直下,遞入落花正面。

好花的培養者是春,而摧殘它的偏又是無情的春風春雨。(詞中的「僝僽」,原意指惡言罵詈,這裡把連綿詞拆開來用,形容風雨作惡。)於是,用嗔怨的口氣,向春神詰問。

就在詰問的話中,烘染了一幅「殘紅作地衣」的著色畫,用筆非常經濟。下半片「而今」一句跟上半片「昨日」作對照,把臨去的春光比之於輕薄蕩子,緊跟著上句的「無情」一意而來,作者「怨春不語」的心情,也於言外傳出。「記前時」三句又突作一轉,轉到過去送春的舊恨。

這裡,不僅春水綠波都成有情之物,釀成了醉人的春醪,連不可捕捉的清愁也形象化了,在換了首夏新妝的楊柳岸邊等候著。正因為年年落花,年年送春,清愁也就會年年應約而來。就此煞住,不須再著悼紅惜香一字,而不盡的餘味,已曲包在內。

這是首白話詞。用白話寫詞,看來容易,倒也很難。如果語言過於率直平凡,就缺乏魅人的力量;而自然的語言要配合音律謹嚴的詞調,也是要煞費苦心的。

這首《粉蝶兒》寓穠麗於自然,散句(上下片的前二句)與整齊句(上下片的後二句)組成「如笛聲宛轉」(近代詞人夏敬觀評語)的音節,所以不是一般的白話詩,而是白話詞,通首寫自然景物,用擬人化的表現手法,十分新鮮。遣詞措語,更能不落庸俗。與清詩人袁枚所寫「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相較,高下立顯。

詞筆於柔韌中見清勁,不是藝術修養達到昇華火候,是不能辦到的。

求辛棄疾的所有詞。辛棄疾的 詞

鵲橋仙 己酉山行書所見 作者辛棄疾 松岡避暑,茅簷避雨,閒去閒來幾度。醉扶孤石看飛泉,又卻是 前回醒處。東家娶婦,西家歸女,燈火門前笑語。釀成千頃稻花香,夜夜費 一天風露。在松崗中躲避烈暑,在茅簷下躲避風雨,這樣的日子來來去去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有些醉意地搖晃著腳步,扶在怪石上,看著眼前飛流直下濺珠躍...

求辛棄疾的趣事,辛棄疾的故事給我發幾個,謝謝了

金牛為 義斬義端 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義端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刀將義端砍下馬來。義端見是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說 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份子,嫉惡如仇的...

辛棄疾的醜奴兒中書博山道中壁什麼意思

阿沾 書博山道中壁意思 寫在博山山道的牆壁上。醜奴兒 書博山道中壁 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原文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譯文 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現在嘗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