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使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9-10 19:57:21

1樓:澹容

莊子談齊物實踐(下)

(齊物論第二)

蘇宰西 李靜芳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

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

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

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恑憰怪,道通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

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

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

「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

「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承認它可以認同的一面,否定它不能認同的部分。大道是在踐行中形成的,萬物的名稱是被叫出來的。什麼叫對了呢?

對當然有對的道理。什麼叫不對呢?不對就有不對的道理。

什麼叫可以呢?可以有其可以的理由,什麼叫不可以呢?不可以也有其不可以的理由。

萬物都有它的本性,萬物也都有它存在的作用;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對的,也沒有什麼事物是不可以肯定的。所以茅草杆與大柱頭、醜女厲與西施是一樣的,一切千奇百怪的東西,從道的角度看萬變不離其宗都歸於一。

事物從道中分化出來就是具體事物的形成,新事物的成就是舊事物的毀滅。凡物無所謂成功與毀滅,最後統統歸於一。只有通達的人才知道事物萬變歸一的道理,正因為這緣故,無用中寄託著大用。

庸就是用;這樣用就是相通歸於一;歸於一就能得道;得了大道也就差不多了。萬物變化順其自然吧。把萬物看成齊一而不知道其所以然,那就是我們所說的道。

靠自已的聰慧鑽研才了解對立雙方歸為統一,而不知萬物本來就是齊一的有所不同,只能說是一種變通。何謂變通?有個養猴子的老頭用橡子喂猴子,想改變習慣就對猴子說:

「早晨喂你三個,晚上喂你四個。」眾猴子都發怒起來。便改口說:

「那就照舊早晨給你四個,晚上給三個吧。」眾猴子都高興起來。飼料的名目和總數量都沒損少,只是按猴子的喜怒來辦。

順應猴子的習性而已。所以聖人調和是非的辦法不是爭辯,而是把是非調和統一起來,回歸到自然運轉中,達到是與非各得其所的兩行。

【啟示7】

怎樣做到大道「齊一」?實踐出真知,也有個約定俗成問題:「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觀念轉變是進步的起點,而且要轉變到認識事物本性與作用方面: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所謂「道通歸一」,就是道能讓事物向積極方面發展,消除人為的隔閡;所謂「復通歸一」,就是道能使事物擺脫危機而走向成功。用能通,通能得,得到道。

道能避免犯主觀錯誤,如狙公餵養猴子的經驗說明了這一點。聖人重應用實踐,才有可能歸於大道。

「朝三暮四」是乙個人人皆知的故事,是說在名與實都未改變的情況下,猴子的反應不同。其實人何嘗不是如此,聽了批評就不高興,聽了恭維心裡很舒服,有的人把朝三暮四作為小戰術用於管理,不也調動了人們工作的極積性嗎?

2樓:復天日

觀念轉變是進步的起點,而且要轉變到認識事物本性與作用方面:「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所謂「道通歸一」,就是道能讓事物向積極方面發展,消除人為的隔閡;所謂「復通歸一」,就是道能使事物擺脫危機而走向成功。

用能通,通能得,得到道。道能避免犯主觀錯誤,如狙公餵養猴子的經驗說明了這一點。聖人重應用實踐,才有可能歸於大道。

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

3樓:熱詞課代表

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陽明提出來的

4樓:叄年伍年不變心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5樓:沐星辰曦

指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實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出處:明·王守仁《傳習錄》上捲:「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藥。」

舉例: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倆聯合起來,才叫知行合一。」

常用程度:一般

感**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主謂式

產生年代:古代

造句:1、做人要內外一如,處事要知行合一;說話要言行一致,行為要表裡如一;做人要前後一致,做事要老少無欺。

2、知行合一是解決這個世界上難題的唯一辦法。

3、道家說變通,佛家說自然,心學說知行合一,其實都是乙個意思:應用。牛人之所以很少,空想家之所以很多的原因也在於應用。拿到了鑰匙,想用卻不會使用才是最要命的。

4、展望未來,網中網軟體將秉承知行合

一、合作共贏的精神,在實現企業由軟體服務向教育服務轉型的同時,通過與大財經領域更多優秀企業的合。

5、但是能夠提出知行合一這種觀點,說明聶心並非腐儒。

6、美好的氛圍取決於每個人的嘉言懿行,重在知行合一。

6樓:匿名使用者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是指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

是陽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第一層意義: [conscience]∶天賦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

是人與生俱來的、天賦的道德意識,人人俱有,是道的本體。道德修養只要求之於心,於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說:

「五臟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內在生理環境,善與惡只不過是五臟健康與否的體現。」

第二層意義:良知直指良識,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遺訓「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質中的內在修養,專業技術是素質中的質量,惟精惟一是技術學習和做事的質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學。

月牙山人說:「人貴精專,成於勤樂,功於經世致用。」

第三層意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實現善與精一,知行合一。

月牙山人說:「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學而無用,無以為功。

引自月牙山人《無知錄》

7樓:匿名使用者

[zhī xíng hé yī]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來吞併行,認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來吞併知,認為行便是知。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即謂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是中國古代哲學中認識論和實踐論的命題,主要是關於道德修養、道德實踐方面的。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只有把「知」和「行」統一起來,才能稱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陽明文化的核心。

先有致良知,而後有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說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

「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兩層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認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為「兩截」。「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乙個工夫」。

從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極力反對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脫節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歸之於個體的自覺行動,這是有積極意義的。因為從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識離不開道德行為,道德行為也離不開道德意識。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

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認識和道德意識必然表現為道德行為,如果不去行動,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認為:

良知,無不行,而自覺的行,也就是知。這無疑是有其深刻之處的。

2、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意思是說,道德是人行為的指導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動是達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導下產生的意念活動是行為的開始,符合道德規範要求的行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學說既針對朱熹,也不同於陸九淵。朱陸都主張知先行後。王守仁反對將知行分作兩截,主張求理於吾心。

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說乙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乙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行是乙個功夫的兩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強調道德意識的自覺性,要求人在內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視道德的實踐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練,要言行一致,表裡一致。

但他強調意識作用的結果,認為一念發動處即是行,混淆了意識活動同實踐活動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克服「一念不善」,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是一種講內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義道德修養學說。他所謂不曾被私意隔斷的知行本體,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

他宣告:「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提出背景

王陽明在貴陽北部修文縣縣城龍場鎮龍場悟道之後 , 非常深切地了解到了生命的真相,是一種苦思後的徹悟。王陽明認為心靈態度決定行為方式、世界觀點,例如《列子》故事之「疑鄰竊斧」。從此與朱熹學說分道揚鑣,建立了心學體系大成的開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主要針對朱學而發,與朱熹的思想對立。反對程朱理學「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的知先行後說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輕行、「徒懸空口耳講說」的學風。程朱理學包括陸九淵都主張「知先行後」,將知行分為兩截,認為必先了解知然後才能實踐行。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為了糾朱學之偏。

使之然而然是什麼意思,然而不然是什麼意思

出處貌似找不到,解釋我倒可以幫你。使 釋義 用 使用 使勁 這一支筆好使。派 差遣 支使 差使 使喚。令 讓 叫 促使 迫使 使人振奮。假如 假若 假使 設使。派駐外國辦理外交的人 使節 大使 公使。之 代詞。然 釋義 對,正確 不以為然。如此 這樣 然後 必然。表示狀態的詞尾 忽然 顯然 飄飄然。...

長跪而謝之 的 之 是什麼意思

這是古今異義的手法。一詞多意指現在還有那樣的詞義用法,如 為人民服務 大丈夫有所不為 中的為就是一詞多義,這兩個意義現在都還有這樣的用法。而所謂古今異義,就是現在已經沒有那種詞義。長跪而謝之的謝是謝罪的意思,現代漢語中單個謝字沒有 謝罪 的意義。翻譯為 長跪著向唐雎道歉說 作為修飾更恰當,長跪 這個...

如使人之所欲的「之」是什麼意思

e拍 之 是結構助詞,意思是 的 如使人之所欲 意思是 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出自 魚我所欲也 選自戰國孟子的 孟子 告子上 節選原文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