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10-22 04:00:12

1樓:匿名使用者

白話《道德經》第八章

第八章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是老子用我們常見的“水”來比喻“上善”,也就是玄牝之德,說:最好的善就象水一樣。

為什麼象水呢?老子說:水的善就在於既能夠利益萬物,又不爭功,而且還會願意呆在所有人都不願意去的地方——低賤之地,因為唯有這裡才會有最需要幫助的人,高處的人相對來說都比較富足、安全。

這種品質就象老子說的:吾有三德: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就是利萬物;“儉”就是不爭——不爭地位、權利和聲名;“不敢為天下先”就是處眾人之所惡,永遠不選擇,永遠接受別人不要的。所以老子接著說:故幾於道,擁有這樣的品德就和“道”相差無幾了,或者說與“道”很容易相應。

因為與無為的“道”能夠相應,一切有為之法才會漸入佳境——轉為“上善”,這種“善”表現在: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裡的“善”都是“恰如其分”的意思,我們來逐一解釋一下:

居善地,居是處於、位置的意思。人最怕的是什麼?其實既不是怕窮,也不是怕苦,而是怕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高不成低不就。

孔子說“三十而立”,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立,如果你找不到,或者找錯了,那怎麼“立”呢?所以三十而立,並不是說要成家立業,而是要找到自己最合適的位置——居善地。

相信所有的人都面臨過這個痛苦和困惑,因為所有的人都相信,自己位置的確立並不取決於自己能做什麼,而在於社會和大眾認為你能做什麼,是不是這樣?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我可以告訴你,哪怕是你被推崇為君主,或者是坐到了自己最想坐的位置,都不是“善”位——善地,因為它既來自於大眾,也可以一夜之間就被大眾所顛覆。

“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個道理我們都懂吧?如果您在水裡沉浮多日,終於坐到了夢寐以求的“船”上,就是登上“善地”了嗎?說不定還更危險,因為誰都想上船,競爭如此激烈,萬一再被扔回水裡也不是不可能啊,那麼善地究竟在**呢?

其實善地就在諸位的心裡,對於得道之人來說,善地乃是“行善之地”的意思,**能夠利益眾生、**能夠做善事,就是善地,其它都是不善之地。所以佛國淨土的菩薩們才都會往娑婆世界裡跑啊,佛國淨土難道不是善地嗎?說句實在話,對於想救度眾生的菩薩們來講,娑婆世界確實才是善地。

有道之人就要這樣來選擇自己的位置,才算“居善地”了。

心善淵又是什麼意思呢?“深不可見”為淵,心思縝密、深不可測也是把雙刃劍,如果用在“毀人不倦”上,那就太可怕了;如果用在利益眾生上,那就妙不可言、功德無量了。所以老子說要善淵,利益眾生的心要象深淵一樣,既深不見底、又寬廣無邊,不分親疏榮損,善能容納一切眾生,而且利益到底,直至眾生成佛。

就象觀音菩薩一樣,“千處祈求千處應”,我們卻從來見不到她的真實模樣,也不要求我們回報,更不會為了哪個眾生生氣、煩惱,這就是善淵。

與善仁。與是“相與”,也就是“交往”的意思。這是老子教我們與眾生的相處之道,他說,和一切有緣眾生交往的時候,要善仁——以真實地利益眾生為“仁”,而不以“婦人之仁”為仁。

比如父母管教孩子,並一定總是誇獎才好,也要會用責罰,只要用的得當,能夠讓孩子改惡向善,得到真實的利益,那就是仁;如果把孩子當成祖宗一樣供著,一味地誇獎、嬌慣,以為這樣才是對他好,其實是害了他,這種溺愛之“仁”就不是善了。所以,我們和一切眾生相處時,都要善仁,就是要以眾生的真實利益為重,而不要拘泥於形式和虛情。

言善信。信是誠信、信用,老子說,說話要說對眾生有利益的實話,不要說假話、空話、大話,或者毫無意義的話,這叫“言善信”,也就是言語要以可信的真話為善。除了真實之話,其它都是多餘,都沒有說的必要。

那麼誰是說真話的人呢?佛經上說:世界上唯有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異語者”,其他人都不是,這是肯定的。

因為我們的智慧都不圓滿,所以說出來的話肯定是有偏頗的,和實相不會完全相符。比如從古到今有無數的人在解釋經典,包括我現在也準備混入其中,但講得都是佛義嗎?可以肯定的說,都不是。

那我們是不是都不能說話了呢?也不能講經了呢?

佛陀在世的時候,就曾有兩個**為了一個佛講過的經義爭論不休,都覺得自己領會的才是佛義。於是就去請佛陀來裁定一下,看誰說得對,佛說:都不對,但也都可以用。

所以“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啊,我們不必急著去爭論誰講得才是真正的佛義,只要不離佛義就好了。就象講《論語》的人、講《道德經》的人多的不可勝數,那就讓他們講去好了,都是個人的體悟,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緣,可以教化能和你相應的人,所以我們不但不要互相批評、指責,還要儘量去支援,誓將講經說法進行到底,這樣才能夠象百家爭鳴一樣,使修身養性之風達到空前的繁榮和發展,佛的真義反而會脫然而出了。這就叫作“醉翁之意不在酒”。

政善治。政一般是指治理國家的事務,也叫政治,而老子在政治的中間加了一個“善”字,這又如何去理解呢?

打個比方說,歷史上的兩個女皇,一個是武則天,另一個是慈禧,這兩位都極有政治手腕,但是相比較而言,武則天的政治是為了振興天下,而慈禧大媽則是為了自己的窮奢極欲。所以都是政治,境界怎麼會差得這麼遠呢?就是因為從政之人的心胸不一樣。

那麼一個了悟瞭如水之道之人,心胸已經開啟了,那會如何來掌管國家呢?就是“以上善為本”,也就是以保護弱勢群體的利益為本,既不會為了個人私利、也不會為了某個集團的私利而損害普通百姓的利益,而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事善能。事是做事情,能是能力,做任何都要恰到好處,不一定要求完美,因為要照顧到周圍的眾生和環境,能入鄉隨俗,這就是“善”。

打個比方說,我們在中國講經比較容易,到了國外怎麼講呢?還和國內一樣就不行了,你反而要先去了解他們的文化,甚至去熟悉他們的《聖經》,按照他們的思維習慣去講,而不是照搬照抄,這就是事善能。

同樣,修道之人去救度眾生,哪有那麼容易啊?每個眾生都有各自的習氣和業力,你不能一法通吃天下,而要以眾生的根性出發,去善巧地去開導每一個人,這才是事善能。

動善時。時是時機,動是變化,也就是“易”,《易經》是專門研究變動的,包括變動的時機和規律,如果順時而動就是“善”——恰到好處,時機不到而動就不“善”了。

比如說,我們明白了佛法,首先想度的就是自己周圍的人,可是他們根基都不行,那怎麼辦呢?第一你要等他們的善根成熟,第二你要幫他們善根成熟,第三你還可以先去度遠處的人。

禪宗初祖達摩祖師的故事我們都熟悉吧?他在印度找不到**人,看中國有大乘氣象,就跑到中國來了。來了之後,先被地方官推薦,去見了梁武帝,結果發現話不投機,他就跑到嵩山去面壁了九年。

那讓我們看來,這麼一位大德一言不發地面壁九年,不純屬浪費時間嗎?他為什麼不飛上飛下地顯顯神通,信眾不馬上就蜂擁而來了嗎?或者抓緊時間趕緊學學中文呢?這就是時機未到的緣故。

因為達摩祖師自己語言不通,不太合適在中國弘法,所以他來中國的首要任務就是找一個當地的祖師,把法脈傳下去。可沒有發現一個法器,那怎麼辦呢?就一個字——等。

就這樣等來等去終於等到了二祖神光法師,也就是將來的慧可祖師,“慧可”是達摩祖師給他起的名字,意思是“智慧尚可”,能夠修行禪宗了。神光是終於來了,還在達摩祖師的洞外一直站著,下雪的時候也不走,只想求祖師給自己傳法,等了九年的達摩卻一點兒也不著急,反而對神光說“除非天降紅雪,我才給你傳法”,想趁早斷了神光的念想。

有什麼樣的**就有什麼樣的徒弟,**如此苦苦相逼,神光法師也一點兒不含糊,拿起戒刀就把胳膊砍下來了,血流到了白雪上,頓時一片血紅。逼得達摩祖師不得不傳法於他。

達摩祖師折騰這半天才傳法,是為什麼呢?就是要動善時,必須要火候到了再淬火,才能煉成好鋼,都是同樣的道理。

那這樣的“善”——恰如其分,如何去做到呢?老子最後點破了天機,他說:夫唯不爭,故無尤。

總之,只要不爭,就可以做到無尤,尤是特別、過分,也有怨恨的意思,所以“無尤”就是不過分、恰如其分,這就是上善。

爭就是比較、競爭,屬於第六意識的功能,也叫分別心,所以分別心重的人,都很會“爭”,天天為了“更高、更快、更強”而孜孜不倦,這有什麼好處呢?好處就是死得也會更快。比如中國文化是最講忍讓、退讓的,所以歷史也最久遠,而其它文化,就未必會能有上下五千年了。

不爭並不是懦弱、退縮,而是“善”之根本,是智慧的表現,因為唯有不爭,才能讓萬物完全隨緣而動,絲毫不違背因果,世間難道還有比不違背因果更“善”的嗎?至少我還不知道。

2樓:心理學之聲

一個人如果不謙虛就會走向自滿,從而不願面對挑戰。沒有謙遜我們就不會睜大眼睛滿懷好奇地探索新的領域。

3樓:止振平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談談學習文學、歷史、哲學與提高人文素養的認識

4樓:嗖嗖的

潛移默化的 潤物細無聲的

文學和哲學哪個好?

5樓:匿名使用者

倘若樓主是在問專業的取捨的話,可以參考許多關於就業與前景的資料分析。

我的專業是哲學,對文學只能說略有感想。然而,倘若樓主在問此二者作為學術來講,哪個更“好”。我的回答是,倘若作為“研究”物件而言的話,那麼這僅僅是個人旨趣的一個選擇。

那麼,現在排除了這個“好”的兩層含義——功利的(就業與前景的考慮)與偏好(個人旨趣)。進而,我只能說,或者樓主想問別的:那就是文學與哲學對於人生或者生活而言,哪個更有助益,我將之理解為是一個偏向精神層面的問題。

作為修養心性的途徑來說,真正好的文學作品通常都是直觸人生要害的(即得以真正震撼人心,發人深省),從這個層面上講,哲學特別是生命哲學,也不乏這樣的效果。而且文學多似一場戲或夢,與人生本身距離很近,然而哲學多似這一場戲後的感慨哀嘆,各有韻味。

倘若取捨不定,推薦一些古典的作品,中國與西方的都行,比如柏拉圖的作品、奧德賽、伊里亞特等,中國的比如莊子,老子等,這些著作通常是文學與哲學都奉之為經典的作品,因此,論修身養性,首推古書。

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原句應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意思是 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 道 最善的人,所處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

君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 水為至善至柔 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鉅則洶湧 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 衝突。出處 老子 第八章。老子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天地交而萬物通是什麼意思

源於 易經 交 是乙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交 有 通氣 結合 的意思,代表吉兆 泰卦 王弼注 泰者,物大通之時也。天地之交是最大的 交 是萬物大通之時。自然 社會中有各式各樣的 交 雖不如天地之交大,但也屬於 交 泰 的範圍。而交叉科學之 交 即是諸 交 在科學領域中的體現,是天地自然 社會人文相交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