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與“古典文學”的界限何在

時間 2021-09-06 03:51:15

1樓:

一.思想革命的產生鴉片戰爭後,人們認識到了中國科技的落後,於是產生了科學(特別是軍事科學)救國的思想;而甲午海戰的失敗,又使人們認識到,若不改變政治體制,先進的科學也難以救國,於是開始了政體革命;2023年,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很快又出現了袁世凱的篡權和復辟,這再一次使人們認識到,不徹底掃除封建思想,即使政體改變了,也是不鞏固的。於是,他們發動了一場猛烈的批判封建思想的“思想革命”。

二.新的文學形式形成的途徑其途徑主要有三條:

1.外來形式的民族化2.傳統形式的現代化3.中西結合的嶄新形式的創造三.現代文學的階段劃分1.發生期(1917—1920)。文學革命標誌著現代文學的誕生。這時主要是在批判舊文學的同時開始新文學的創造。

2.發展第一期(1921—1927)。文學研究會、創造社的成立、《沉淪》、《女神》、《阿q正傳》的出版和發表,是新文學進入發展期的標誌。特點為百花齊放。

3.發展第二期(1928—1937)。“四一二”事變後百花齊放的局面結束,新一個時期也就開始了。特點為左右**,大型作品走向成熟。

4.發展第三期(1937—1949)。“七七事變”後,**局面結束,代之以統一的抗戰文藝運動。主要特點是因政治而劃分為不同地區,不同地區又形成前後兩個不同階段。

第一章要點: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胡適、周作人的新文學觀。魯迅的早期生平。《狂人日記》的劃時代意義。

一.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的關係新文化運動首先是一場批判封建思想的思想革命運動。它一開始就以革新思想、促進中國社會的現代化為明確的目標。而長期以來,封建文學成為了封建思想的載體;要打倒封建文學,就必須發動文學革命。

因此,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二.胡適、周作人的新文學觀胡適、周作人的新文學觀都較為重視新文學的建設。但他們的觀念又各有側重。胡適偏重形式的革新,如他的《論新詩》、《論短篇**》、《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等**為新詩、現代**和話劇的建立提供了理論的支援;周作人偏重思想的改革,如他的《思想革命》、《人的文學》、《平民文學》等**使文學革命的主張理論化,對後來為人生派文學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文學革命的內容和意義其內容主要有三項:

1.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主張打破種種舊形式的束縛,追求文體的解放。

2.批判“文以載道”、“代聖賢立言”等封建的文學觀念;批判桐城派、《文選》派、江西派等封建文學的代表性流派。

3.提倡國民文學、平民文學、社會文學,要求表現社會的真實現狀,描寫普通人的生活。

其意義主要有四條:

文學意義:文學革命宣告了中國古典文學的終結和現代文學的誕生,是中國文學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一個新的文學世紀的開端。

思想意義:文學革命既是思想解放的成果之一,又是思想解放的一種表現形式,對促進中國社會和人們觀點的變革做出了貢獻。政治意義:

文學革命為五四愛國反帝運動做了理論準備,為中國革命培養了幹部和人才。

世界意義:文學革命是十月革命後世界範圍內出現的革命文**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對二十世紀世界革命文**流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四.魯迅的早期生平2023年生於紹興,2023年在上海去世。少年時代他看到了封建階級的腐敗,看到了農民精神上的麻木和生活上的貧困。青年時代,他讀到了嚴復譯述的《天演論》,受到達爾文進化論的很大影響。

到日本學醫時,他還是個科學救國論者,但體格強壯的同胞作為麻木的看客的幻燈片,使他感到了改變精神才是救國的第一要著,於是,他棄醫從文,成為一位啟蒙主義思想家。國內的黑暗現實,使魯迅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在新文化運動的鼓舞和召喚下,終於發出了沉寂多年的第一聲呼喊,發表了震驚海內的《狂人日記》。

五.《狂人日記》1.作品的創作意圖和方法《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作品對**狂者的精神狀態雖然有逼真的描寫,但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更令人震驚。《狂人日記》具有魯迅一貫的最清醒的現實主義,又含有淡淡的象徵主義色彩。

2.作品的思想性《狂人日記》表現出作者作為一位啟蒙主義者的特點。作品揭露了“仁義道德”的極端虛偽性,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作品不僅表現了魯迅的“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創作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

所以,這篇作品不僅是一篇徹底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作品的總“序言”。

3.作品的藝術成就《狂人日記》借鑑**果戈裡的《狂人日記》的寫法,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創造了一種新的體裁——日記體**。

4.作品的意義《狂人日記》雖然不是現代文學史上最早的白話**,但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以嫻熟的白話口語,以足夠的思想藝術份量,深刻地體現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的實質,把徹底反封建的精神與嶄新而完美的形式相結合,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第三章要點:魯迅**的創作簡況。魯迅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

《阿q正傳》、《祝福》分析。魯迅**的思想藝術成就。郭沫若詩歌的創作簡況。

《女神》的時代精神和藝術特色。

一.魯迅**創作簡況魯迅一共創作了三部**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前兩部以現實生活為題材。

取名《吶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運動的鼓舞,以吶喊“慰藉那在寂寞裡賓士的猛士”。取名《彷徨》,表現了作者在五四運動之後的退潮期,新文化隊伍分化後的思想苦悶和內心寂寞,同時,也表現了他不斷探索的可貴精神。

二.魯迅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魯迅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主要有三種型別:一是受科舉制度毒害的、一心追求功名利祿的封建文人,如孔乙己、陳士成等,他們是封建制度的犧牲者;二是靈魂完全腐朽的文人渣滓,如四鉻、高爾礎,他們是封建制度的追隨者;三是具有進步要求和變革願望的現代知識分子,如呂緯甫、魏連殳、涓生、子君等,他們是封建制度的反叛者,也是魯迅筆下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形象。

三.《阿q正傳》1.阿q形象的一般特徵阿q是未莊的僱農,一個沒有土地的流浪漢,因而在他的性格中,除了憨厚、質樸的農民性格外,又明顯地沾染著遊手之徒的油滑。他不但經濟上受剝削,政治上受壓迫,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封建正統觀念的束縛,講男女之大防,認為造反就該殺頭等等,但卑賤的社會地位的逼迫,也使他產生出**的反叛心理,神往革命和革命黨。

2.阿q的精神勝利病和產生的原因阿q形象的核心,是他性格中表現出來的“精神勝利病”。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輕自賤、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種種表現。產生這種病態精神的主要原因是:

(1)封建階級的殘酷壓迫。農民從一次次失敗的造反中錯誤地得出了造反沒有出路的教訓,而不造反又難以忍受現實的生活,於是,只好尋求精神上的安慰,或求神拜佛,或自我解嘲;(2)自然經濟的閉塞環境。農民在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生活中,稍有滿足便夜郎自大,便盲目排外;(3)以封建家長制為特徵的家庭生活。

無論家的規模、地位如何,作為一家之長就有其應有的權威,所以,越是在外受辱受壓,就越是在家中看重權威,維護權威。社會地位的卑賤,完全被家庭地位的尊嚴所抵消。

3.阿q和革命由於流氓無產者的地位和本性所決定,阿q身上的革命因素是始終存在的,“中國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會做的”。阿q的革命帶有流氓無產者革命的性質,帶有農民革命的特色,具有自發性、破壞性和私有性。革命的行動就是破壞、掠奪、殺擄,革命的目的就是佔有、改換門庭,最後被革命者取而代之。

阿q的革命是失敗的革命。革命黨不但不准他革命,而且,還被作為搶劫犯被革了命。這是阿q的悲劇,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劇。

魯迅對阿q的悲劇性處理,揭示了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性教訓。

四.《祝福》1.封建四權對祥林嫂的摧殘(1)

夫權:沒有姓名,因丈夫叫祥林而被稱作祥林嫂,受夫權思想影響,丈夫死後,抱定了從一而終的決心;(2)

父權:她婆婆憑藉父權思想,對魯四老爺家的傭人也敢“先斬後奏”,而魯四老爺也只能憤憤然;(3)

族權:祥林嫂的繼夫賀老

六、兒子阿毛相繼死去,賀家大伯便依據族權將她逐出家門;(4)

神權:祥林嫂違反了“從一而終”、“一女不嫁二夫”的道德倫理,便再不能沾祭祀的邊,後來,雖然捐了一條門檻作為替身,仍未能得到寬恕。

2.祥林嫂受到的思想毒害和精神奴役魯迅沒有過多地寫祥林嫂怎樣在經濟上受剝削,而突出地寫了她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奴役和摧殘。這主要表現在她決心守寡,在再嫁過程中拼命地反抗,滿足於在魯家做女傭,甘願捐門檻等描寫之中。

五.魯迅**的思想成就1.魯迅**的啟蒙主義思想魯迅**首先注意的是人的精神,是“愚弱的國民性”,是病態社會中的不幸人們。所謂“不幸”,主要指人們身受慘重的壓迫而不覺悟,不思為改變命運而抗爭,反而苟活著,甚至慶幸暫時做穩了奴隸。諸如孔乙己的深受科舉之毒,華老栓的愚昧麻木,閏土的屈服於命運,阿q的“精神勝利法”,祥林嫂的堅守禮教等等。

2.魯迅**的現實主義精神魯迅**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不瞞不騙,十分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後,這一時期裡中國社會現實的某些重要方面:最先覺醒的革命者在寂寞中死去,自己的血做了愚昧群眾的送命藥(《藥》);一心堅守封建禮教的婦女,卻正被禮教所吞噬(《祝福》)等等。魯迅在真實、冷靜地描寫血淋淋的人生時,溶進了他的感受和思考,提出了許多重大的社會問題,如禮教吃人、群眾的啟蒙、國民性的改造、知識分子的悲劇性格、辛亥革命的失敗原因等,都直接關係到中國革命的緊要問題。

這是魯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的根本原因。

3.魯迅**在題材上的開拓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在農民(或農村)題材上,魯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為普通農民塑像的作家,他展現了農村各階層的面貌,塑造了閏土、阿q、祥林嫂等現代不同型別的不朽的農民形象。不僅深深地同情他們的不幸,而且深刻地揭示了他們的思想侷限,從而,真實地描繪了農**動低潮時期中國農村的社會面貌。

(2)在知識分子題材上,既描寫了現代知識分子為個性解放所作的抗爭,又揭示了個人反抗的無力,比同時期的同類作品要深刻得多。

4.魯迅**的時代特徵魯迅**深刻地反映了一個時代,它的“憂憤深廣”的情緒具有極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時代情緒的表現。通過魯迅**可以看到當時的時代:一部分先進的知識分子已經覺悟,不少人已經獻出了生命,但舊勢力仍然十分強大,廣大群眾還非常愚昧麻木,新的道路正等待著革命者去探索。

六.魯迅**的藝術成就1.魯迅**對現代**民族新形式的創造魯迅是現代**民族新形式的創造者,他的**“格式特別”,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結構上的優點,打破了傳統章回**的舊套子,一方面又保留了傳統**在描寫手法上的長處,創造了既是現代化的,又是中國化的**新形式,對中國現代**的創作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魯迅**在人物塑造上的成就魯迅**貢獻了現代文學史上第一批典型形象,如阿q、閏土、祥林嫂、呂緯甫、涓生、子君,以及孔乙己、四銘等,這是魯迅**在現實主義藝術方法上的最主要的成就。魯迅總是把人物置於一定的歷史背景和具體的生活環境中來表現,在他筆下的那些典型形象身上,都達到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能從他們的思想性格中看出某種複雜的社會關係的總和。

3.魯迅**重視人物心靈的描寫魯迅對人物心靈的揭示,幾乎有勾魂攝魄的力量,常常只用極簡煉的筆墨,便能寫出人物心靈深層的東西。在表現方法上,與西方**長篇大論的心理描寫不同,他極少用靜止的描述,而大多采用傳統**中以人物的語言、行動來揭示心理的方法,有時也有極簡要而又極精彩的肖像描寫。因此,魯迅**的心理和肖像描寫都頗有寫意特色,很富民族傳統的意味。

4.魯迅**非常重視細節的真實性講究細節的真實性,是現實主義的重要特點之一。在魯迅**中常常可以通過人物活動的一個小小細節,便認識到人物當時的心理、身份、性格,乃至他所處的時代和環境。由於細節的真實,使魯迅的**中有許多可靠的風土習俗,人情世俗的記錄,具有極高的認識價值,這對形成他的嚴格的現實主義至關重要。

5.魯迅**形成了“寓冷於熱”的獨特風格所謂“寓冷於熱”,就是將熱烈的激情寓於冷峻的外表之下。魯迅**在冷靜的客觀描寫中充滿了強烈的愛憎,在描寫人物、場景,敘述故事情節時,一方面採用精煉、簡潔的白描手法,一方面環境氣氛又處處洋溢著作者強烈的愛憎,使作品色彩樸素而又詩味濃郁。

中國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最本質的差異是什麼

按語言 古 文言居多也有少量的古白話。現 只用白話創作 體裁 散文韻文詩詞為主要形式 散文,雜文,話劇,現代詩歌為主要形式 思想內情 文以載道 這是最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 宣揚人文主義精神 但就 比較 古 只有章回,只用第三人稱,少有大段心理描寫。他的起源是說唱藝術,類似今天的評書。現 形式多樣,多...

現代文學的歷史特徵,中國現代文學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夢逐漸遠去 1,首先是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窮則思變的結果。2,其次是中國文學自身發展演變的結果。3,外國文學,文化的巨大影響。基本介紹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 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 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

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中國近現代文學作品推薦

太多了,可以查一下文學的書籍,明確你喜歡什麼樣的文學作品,然後培養興趣, 兔子喜歡看電影 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 中國現代文學名著推薦 餘華作品,活著 和 許三觀賣血記 王小波的 我的精神家園 雜文類,分析一個時代的人性。余光中的詩文集 情人的血特別紅 其中兩篇散文 鬼雨 和 逍遙遊 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