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都有什麼儀式,皈依佛門儀式的流程是什麼

時間 2021-08-30 11:09:47

1樓:羊小師

什麼是皈依三寶?內心皈依還需要儀式嗎

2樓:匿名使用者

在三皈正範中,共有八個專案:

1、敷座請師──由受皈依者為師敷設法座,列供香花,燈燭整齊,再去禮請皈依師升座。

2、開導────開示三皈依的意義。

3、請聖────迎請十方三寶,證明受皈,以及**龍天,監壇護戒。

4、懺悔────懺悔往昔業障,以求身口意的三業清淨,之後,納授無雜無染的三皈戒體。

5、受皈────三皈三結,併發三誓。

6、發願────發無上菩提之心,願度一切眾生。

7、顯益勸囑──說明三皈的功德殊勝,並囑依教奉行。

8、迴向────將此受皈的功德,迴向給一切沉溺的眾生,速脫生死,早生佛土。

皈依師禮佛坐定之後,受皈依者雙膝長跪,兩手合掌。皈依師略為開示皈依三寶的意義之後,即教受皈依者念悔過偈: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接著便是三皈依的正授與三結:

「我某甲,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僧。」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再念:

「我某甲,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我某甲,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我某甲,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念三遍,每遍就地 一拜後,教發四弘誓願:

「我某甲,眾生無邊誓願度。我某甲,煩腦無盡誓願斷。我某甲,法門無量誓願學。我某甲,佛道無上誓願成。」

念三遍,每遍就地一拜。皈依師略示皈依的功德,並策勉依教奉行,即 教念策勉依教奉行,即教念迴向偈:

「皈依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諸佛淨樂土。十方三世一切佛,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至此皈依功德圓滿,皈依師下座禮佛之後,受皈依者,禮謝皈依師,普通三拜,實則禮佛 禮僧, 但有一拜即可。

以上所擬的簡式皈依,不必唱,但能念得字字分明,使得受皈依者,能夠領受即可。

擴充套件資料

皈依三寶是學佛的開始

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正如入黨需要宣誓,入學需要註冊那樣,通過相應儀式獲得合法身份。皈依,是成為佛教徒必須履行的入門手續,也是遠離三惡道苦,邁向菩提之道的開端。

時常有人詢問:若不皈依,可否依法修行?

當然,若按佛法教義調整身心,按相應法門修習實踐,多少總會有一些受益,但所得極為有限。若不曾生起懇切皈依之心,正說明對三寶的信心尚未具足。儘管在學,儘管在修,多是按個人喜好進行抉擇,而非全身心投歸三寶懷抱,以此為人生唯一目標。

沒有堅不可摧的信心和改造生命的決心作為動力,如何從無始劫來的生命狀態中脫穎而出,煥然重生?

所以,學佛首先應皈依三寶,而且是真切、投入、全身心的皈依,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不存在患得患失的反覆。唯有這樣的皈依,才能使我們真正站到菩提大道的起跑線上。

否則的話,終究還是在場外徘徊。即使領到一張屬於自己的皈依證,也只是擁有了入場的通行證。還需自己走過去,才能使之生效。這段距離,正是靠我們對三寶的信心來跨越。

完成皈依是學佛的目標

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等待三寶庇護,等待三寶為我們安排一切,而是為了使自己最終成為三寶。或許在家居士們會擔心:那是否意味著我們都要出家呢?

並非如此。我們所要成就的,並不侷限於形象上的三寶,而是三寶具備的內在品質,這才是修行的關鍵所在。

那麼,三寶具備的品質又是什麼?

佛,是覺悟,具足無限的慈悲和智慧;法,是空性及趣入空性的中道;僧,是聖賢僧的品質,即無漏慧及解脫德。所以說,並不一定要舍俗出家才能成為三寶。更重要的,是於自身圓滿成就三寶具備的品質和功德。

惟其如此,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三寶。

對於出家眾來說,雖然剃髮染衣,成為繼承並弘揚佛法的僧人。在形象上,已是住持三寶之一的僧寶,與佛像和經典一起,象徵佛法在世間的流傳。但從內在考量,是否具足表裡如一的相應品質?

這是我們需要不斷反躬自省的。若有名無實,流於表相,終究與解脫毫不相干。發心出家,只是踏上了尋求真理的解脫之路,抵達終點之前,尚需不斷精進修行,最終成為名符其實的三寶。

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幫助我們成就內在的、佛菩薩那樣的品質。念觀音聖號,是為了憶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之心,以此作為學習榜樣,時時激發自己,圓滿同樣的慈悲品質;念彌陀洪名,是為了憶念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以此作為修行楷模,時時策勵自己,成就同樣的巨集誓偉願。

所以說,稱念佛菩薩名號,不僅是為了得其護佑,更不是祈求他們滿足一己私慾,乃至成就自身的凡夫心。這一切,與佛法修行是背道而馳的。

憶念佛菩薩的根本目的,是仰慕其智慧、德行,從而見賢思齊,從善如流,不斷向佛菩薩靠攏,最終於自身成就和他們同樣的品質。如此,才是標準的佛子所行,是對皈依的圓滿完成。

3樓:匿名使用者

如果要成為佛教徒,首先應當皈依,皈是回頭的意思,依是依靠,就是回頭依靠佛法僧三寶。

受皈依的時候,首先要找一位僧彌作為自己受皈依本師,皈依師按照三皈依儀規舉行皈依儀式,下面我就做一個簡略的介紹。凡在家善信男女要受三皈著,需在法堂或皈依師方便的地方設法做,供香花燈燭,然後執香在迎禮師的帶領下請出和尚,然後受皈依者頂禮三拜、長跪、合掌。皈依師開示完畢後,

就開始請聖,就是請佛法僧三寶來此互見,每請一次都要稱自己的法名,頂禮三拜。請完三寶以後,

在和尚的帶領下長跪合掌,懺悔自己的罪孽。完了以後再“受皈”,齊念(歸依佛、歸依法、皈依僧...

)。皈依禮完畢後,是發願。最後迴向,頂禮皈依師。整個皈依儀式方為圓滿。

寺院就可以皈依的海青服--僧服的一種 不是很貴,皈依後寺院就可以請到海青一、“海東青”的簡稱。二、又稱"大袍",本屬於寬袍大袖的唐裝,身腰、下襬、袖口都很寬闊,穿著自在,為我國佛門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的衣服。古代叢林將禮佛的衣服稱為海青,乃取意於:

"海",因海洋浩瀚深廣,能容萬物,自在無礙;"青",因其色澤青出於藍,意在鼓勵策進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勝。鄭明選《秕言》:“吳中方言稱衣之廣袖者為海青。

按李白詩云:‘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蓋海東俊鶻名海東青,白言翩翩廣袖之舞如海東青也。

”現今的海青顏色有二:一為黑色,乃一般佛**禮佛時所穿;一為黃色,是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的主法者所穿,一般大眾不得穿著。

皈依佛門儀式的流程是什麼

4樓:夢中雨滿羅蘭玉

皈依佛門儀式的流程如下:

出家和受戒密不可分,出家就要受戒,一個人只有正式受過戒了才能獲得真正的僧人資格。一般來說,漢傳佛教的僧人一般要受三次戒:第一次是沙彌戒;第二次是比丘戒;第三次是菩薩戒。

這三戒合稱“三壇傳戒”。

第二次受比丘戒是成為一名正式僧人的根本戒律。也就是說,受了比丘戒.就有了正式的僧人資格。

受比丘戒要滿足一定的條件:首先,受戒者必須年滿20歲,並且曾受過沙彌戒。其次,授戒儀式上必須有足夠數量的主持和尚和證明人。

漢傳佛教一般要求“十師”,或者稱“三師七證”。三師包括:授戒的主師、教授師和羯磨師(羯磨,指佛事中的表白、告知等事)。

三師缺一不可。七證則是七位受過比丘戒的僧人在旁為證。“三師七證”如果數量不夠或者其中有一個人犯過戒律,授戒儀式就不能生效。

最後,授比丘戒的儀式還要在特定的地點舉行,這就是“戒壇”。

比丘戒受戒儀式的程式大體如下:

首先,寺院鳴鐘,將僧眾和受戒者集中到戒臺殿,然後十師由戒壇南面下層東階登壇,在壇頂自東向北繞佛像一週,依次就座。其他的僧人都在戒壇的中下兩層依次坐下,而受戒者則站在壇下南邊東階上,面向西方。

這時候,威儀教授師引導受戒人先向佛像行三遍跪拜禮,再一一禮拜十師及僧眾,接著合掌跪在草墊上,念乞戒文:“大德一心念我某某,今請大德為和尚,願大德為我做和尚。

我依大德故,得受具足戒慈悲故。”接著,教授師下壇,向受戒人說明比丘必備的衣缽等六種物品的名稱和樣式。並詢問:“今此衣缽是汝自己有否?”受戒者一一回答說:“有”。

接著,教授師下壇,向受戒人說明比丘必備的衣缽等六種物品的名稱和樣式。並詢問:“今此衣缽是汝自己有否?”受戒者一一回答說:“有”。

此後,教授師單獨、隱祕地向受戒人查問“十三難事”和“十六輕遮”。“難事”是指不能受戒的惡事,“輕遮”是指身體具有某種缺陷,並不是做過惡事。對教授師的詢問,受戒者要誠實地回答。

這些“難事”和“輕遮”中,只要受戒者符合其中一條,就不允許受戒。如果考核全部通過,教授師將向僧眾說明,這個受戒者是“遍淨之身”。眾僧同意後,受戒人進來,再次禮拜佛像、十師和眾僧,然後登上壇頂,在羯磨師面前請戒。

羯磨師在壇上當眾再次查問受戒者是否犯有“難事”和“輕遮”。問完後,羯磨師開始做“四白羯磨”。這裡的“白”是表白的意思,也就是羯磨師要向主戒的大德和其他僧眾說明剛才詢問的情況,請眾僧表示是否同意。

請示一共有四次,故稱“四白羯磨”。

最後一遍羯磨說完,眾僧都不說話,就表示全體通過了。這時,羯磨師就宣佈,此人可受具足戒。受戒完畢,十師和眾僧依次下壇,比丘戒儀式結束。

修佛戒律

僧是僧伽的簡稱,字義是“大眾”。佛教徒中有居家男女和出家男女之分。出家男女至少是四個人以上的團體,才能組成僧伽。

出家男女的個體,稱為僧人。出家的男子,受十戒稱沙彌,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出家的女子,受十戒的稱沙彌尼,受具足戒的稱比丘尼。

根據佛制,剃髮、染衣、受戒是取得僧人資格的必要條件。受具足戒後的比丘,要遵照戒律過清靜儉約的生活,

這些戒律包括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飲酒、不塗香裝飾、不自歌舞、不坐臥高廣床位、不接受金銀財寶、不做買賣、不算命看相、不詐示神奇、不掠奪和威嚇他人等等。

僧人不能代人祈福禳災,也不能代神降福免罪,他不是人與神之間的橋樑,只是為求得解脫而出家修行。僧人的精力主要用於學修,學修的內容主要是佛經的教義和教理,其方法則隨著宗派的不同而不同。

居住在五臺山的僧侶,認真地履行著戒條,不僅潛心學修,虔誠奉佛,而且有保護和維修寺廟的責任。

皈依都需要什麼,和流程,皈依佛門儀式的流程是什麼

一 皈依需要遵守的佛教戒律 皈依戒 戒律是藏傳佛教對其信徒的行為要求,其作用就是規範信徒的行為以使其順應教內的生活方式,併為實現最終的宗教目標而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皈依戒是諸戒律的基礎。一般性戒律包含五點,即五戒 在皈依後,縱便付出生命,或有重賞做為交換,都必須絕不放棄皈依。碰到困難或痛苦時,除了三寶...

皈依三寶儀式流程

秒懂百科 皈依三寶 道寶 經寶 師寶 潛川如斯 給你看看三皈依寺院正式皈依儀軌,一般來說,三皈依必須有僧人在場。如情勢緊急,可以自願做三皈依作為方便之舉,日後還是要到寺院補齊的 一 請師 二 禮佛 舉香贊 三 求受皈依 四 法師開示 和尚鳴尺,雲 五 請聖 法師鳴尺開示,雲 六 懺悔 七 受皈 法師...

剛剛在寺廟舉行了皈依儀式,沒有皈依證算不算真的皈依

8萬4千法門 南無阿彌陀佛 皈依和你有沒有皈依證沒關係,關鍵是三皈依的內容你能不能真實的做到。今天我們在此地舉行三皈傳授的儀式,首先我們要明瞭 三皈 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作學生,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