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對美的論述,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論述)

時間 2021-08-30 10:50:17

1樓:冬夏

“美學”這一名稱是近代才由西方傳入中國的,但在中國的歷史上,審美的意識早就存在。美學是審美意識的理論形態,也可以說,中國古代就已經對美學有了自己的一套認知體系。

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歷史階段:

1,先秦是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第一個**時代。老子、孔子、莊子的美學理論奠定了中國古典美學的發展方向。

中國美學的起點至少可以追溯到老子,他提出瞭如“道”、“氣”、“象”、“有無”、“虛實”、“自然“等概念,對中國古典美學形成自己的體系和特點,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重視和提倡美育的思想家,開創了儒家美學的傳統,主要**審美和藝術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孔子認為最高的人生境界乃是一種審美境界。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道家美學傳統,提倡一種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2,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典美學發展的第二個**時代。在魏晉玄學的影響下,當代的美學家們提出瞭如“意象”、“風骨”、“傳神寫照”、“氣韻生動”等美學範疇和命題,並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

3,唐宋時期,禪宗也開始對中國古典美學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此時的審美開始講求體驗剎那真實,瞬間直接中生出的意象世界,即世上的美並不是離開人的一種實體化的存在,而是在人心上顯現的世界,即“意境”。

4,清代中國美學接收了西方繪畫的融合,將中國古典美學推向了一個高峰,至今對我們理解美和美感仍有極大的啟發。

5,到了近代,一批具有影響力的美學家,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等人,嘗試將西方美學和中國美學結合起來,並提倡美學教育。

如果說梁啟超、王國維、蔡元培等人開闢了中西美學融合的道路,那麼朱光潛和宗白華則是將中西美學融合推進了一大步。

宗白華先生對中西美學都有很深的理解和研究,也一直倡導和追求中西美學的融合。他認為中國學者天資本極聰穎,而且心胸思想巨集大,若再養成積極創造的精神,與世界文化上一定有絕大的貢獻。宗白華先生在美學領域著作頗多,最著名的是《美學散步》和《藝境》,而這本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宗白華講美學》收錄了其美學全著述,用靈動的筆觸,描述了美的本質與境界,配以數百幅高清插圖,讓讀者宛如遊走於世界各大美術博物館之中。

中國美學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這一點已經成為中外學者的共識。

古代文人士子,都精通詩、書、畫及音律,這是因為繪畫、詩詞、**、講究的是一種"意境",它包括了創作者主觀情感的流露,即“意”和對外在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的反映、再現,即“境”。這種情感和環境相融的境界蘊涵著無窮無盡之韻味,氣韻生動,達到超越物化不受現實羈絆的精神境界,正是古人崇尚的最高審美標準。古代文人講究全面的文化修養,提倡“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必須詩、書、畫、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學問、思想缺一不可。

現今漢服、古風、國潮在年輕一代人中興起,正是因為我們逐步認識到傳統文化的真正魅力。可是對於傳統文化的美該如何去欣賞,我們卻知之甚少,如今我們可以通過這本《宗白華講美學》帶領我們去領略和鑑賞,古代文人詩、書、畫、**以及生活體驗的美學思想。

一生都在追求美的宗白華,被譽為“融貫中西的一代美學大師”,在其筆下,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被熔鍊出來並被表現到了極致,對喜歡傳統美學或想要構建美學知識的人來說,這是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我是淘氣花貓,我手寫我心,用文字表達觀點,在閱讀中修煉思維。

2樓:我隨風動

答:(1)“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中一個重要範疇的原因

意境是中國古典美學傳統的一個重要範疇,中國古典詩、畫、文、賦、書法、**、建築、戲曲都十分重視意境。

意境是藝術中一種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藝術中主客觀因素的有機統一。意境中既有來自藝術家主觀的“情”,又有來自客觀現實昇華的“境”,“情”和“境”是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的,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意境是主觀情感與客觀景物相熔鑄的產物,它是情與景、意與境的統一。

(2)藝術意境的特點

①意境是一種若有若無的朦朧美

意境首先是作為文學藝術中一種空靈境界出現的,在中國傳統哲學和藝術思想中,理性與感性、精神與物質、形而上與形而下,從來都是彼此依存、相互聯絡的,二者總是在不同層次上處於高度的統一之中。在中國傳統藝術境界裡,更多地將其分為虛與實兩個部分。

虛與實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美學對構成審美物件的兩大要素的區分,心與物、情與景、意與象、神與形等等,大體上講,前者為虛,後者為實。意境的實部分存在於畫面、文字、樂曲及想象的意象之中;虛的部分,即意境之重要或本質的部分存在於想象和感悟之中。

②意境是一種由有限到無限的超越美

中國傳統美學與藝術理論追求一種“韻外之致”或“味外之旨”。魏晉時期王弼就提出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就是力求突破言、象的有限性,追求意的無限性。中國古典詩文追求言外之意,中國古典**追求弦外之音,中國古典繪畫追求畫外之情,都是要通過有限的藝術形象達到無限的藝術意境。

意境之所以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是由於歷代藝術家們抓住了自然形象中富有詩意的特徵,融情人景,以景傳情,使這些自然形象更具有強烈的主觀感**彩,達到情景交融,虛實結合,產生出餘意不盡的韻味,使欣賞者能夠從有限的藝術形象中領悟到無限的藝術意蘊。

③意境是一種不設不施的自然美

中國美學史歷來有兩種不同的美的理想,一種是“錯採鏤金,雕績滿眼”的美,另一種是“初發芙蓉,自然可愛”的美。意境中的情是“景中情”,意境中的景是“情中景”,在客觀意象中體現出主觀情感,在藝術形象中蘊含著藝術意蘊,它是憑藉藝術家的技巧所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情與景契合無間、高度統一,才能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3樓:海夏侯青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秀色可餐,…

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論述)

4樓:飛兒

你都學完了,對傳統文化的認識肯定比我們這些半路出家的人要影響深刻啦,要不然就白上這課了。好運。

春節體現了那些傳統文化? 5

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蘇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他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什麼影響

公尺圓滾滾手作娘 一 蘇軾與古代文學的人文主義精神 在文學觀上,蘇軾主張 輸寫腑髒 達物之妙 道已所欲言 他否認文學作品是 含養義理 的結果,認為文學作品是 凡耳目之所接,雜然有獨於中而發生詠歎 的產物。他反對把文學作為某種學說的工具,主張寫作應有充分的表達自由,否認一切標準格式。他提出 意盡而言止...

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介紹中國傳統文化

我認為文化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好的一面,好的是文化,不好的也是文化。而真真好的,優秀的,能充實人的一生的文化,才是真真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亦如其是。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的出現在我們身邊,如吃飯,睡覺,交流等等,許許多多風俗,節日等等,我們的言語,行動,思想等等。我們說的是中國話,我們吃的是大公尺,饅頭,...

談談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

熊初蝶性兆 這是一個與 現代文化 相對的名詞。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它有著特定的內涵和占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負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擾著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