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又叫 中華

時間 2021-08-11 18:01:58

1樓:姓拉名登字屠倭

"中'指中原,"華"指華夏.由於中原地區對中國歷史三千多年以來深遠的影響,所以,稱"中國","中華'.

中華民族"一詞,人人在用,天天在用,我們的國歌中也提到了中華民族。但是要問:何謂"中華民族"?中華民族究竟包括哪些人?也許有很多人就說不清、道不明了。

我們不妨先看看國內外一些語文工具書上對"中華民族"一詞的解釋。外國的工具書解釋得極為簡單,不論是"中華民族"還是"漢族",他們一律釋為chinese。我們對他們難作苟求,這種連我們自己也說不清道不明的事,他們當然更難說得清楚。

但是海峽兩岸出版的工具書如果解釋錯誤,那就說不過去。可惜事實正是如此。可以說,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外所有的工具書對"中華民族"一詞的解釋都不確切。

大陸新版《辭海》釋曰:"我國各民族的總稱。"

台灣三民書局版《大辭典》釋曰:"族名,指組成中國各民族的集合體。"

但如此解釋,顯然不妥。因為, 一、民族與國家本來是不同性質的兩種群體,不應混為一談。二、按照以上的解釋,"中華民族"既然是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總稱,那就可以說中華民族=中國人,也就是把幾千萬海外華人掃除在外。

錯誤的產生,絕非無因。我們過去對民族與國家的區別一向不太重視,混淆不清,由來已久。"民族"之說,產生於近代,歷史上則常以"國家"代替"民族"。

過去所說的愛國思想,實指民族意識;所說的愛國志士,實指民族英雄。在辛亥革命時期,既有"中華民族"的提法,又有"中華國族"的提法,或竟直稱為"國族"。這就真正把"民族"與"國家"混為一談了。

對日抗戰期間,"國家至上"與"民族至上"並提,只見其同,未見其異。"國歌"中也只提"中華民族"而未提"國家"。在進行宣傳教育之時,分不清民族與國家,尚無大礙;但是科學的研究歷史之時,卻不容許存在這種混淆。

我們在**什麼是"民族",什麼是"中華民族"的時候,一定要擺脫"國家"這個概念的糾纏,純粹從民族角度上去**問題。一定不要忘記"民族"是自然形成的,而"國家"、"政權"是人為的這種根本區別。

那麼,"中華民族"究竟應該如何解釋?究竟應該包括哪些人?實際上應該包括:

一、 漢族(也無論是居於國內還是國外)。

二、 居於國內的各個少數民族。

三、 海外華人(包括未入外國籍的華僑與已入外國籍的華裔)。

在解釋"中華民族"一詞時,除了說明哪些人屬於中華民族之外,還需要說明"中華民族"是由"華夏族"、"漢族"逐漸發展而來的。"華夏族"是民族,"漢族"是民族,"中華民族"還是民族,這三個"民族"又沒有單數複數之分,三者之間究竟有何不同?這是外國人覺得很難理解的問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有必要追溯一下華夏族-漢族-中華民族在長時期中逐漸發展、演變的經過。

夏代以前,中華大地上各部落、部族遷徙不定,分合無常。自夏代至秦漢,為夷、夏各族並立時期。文化水平較高的"諸夏"與文化水平較低的諸"夷"犬牙交錯,此齣彼入,通過互相爭鬥與和平交往而逐漸融合。

當時的"諸夏"並非單一民族,而是血緣不同的各族共用"夏禮"而被稱為"諸夏",正因為有了乙個"諸"字,說明是複數而非單數。"諸夏"又稱"華夏"。因此"華夏族"並非單一民族,而是以華夏文化為紐帶而結合起來的"民族聯合體"。

漢武以後,"華夏族"逐漸改稱"漢族"。經過從夏到漢約兩千年的融合,生活在中原的諸"夷"已先後融入漢族,只有北方、西方、邊疆各地還存在一些少數民族,漢族與各少數民族的關係是:進、退、分、合,變化無常。

總的發展趨勢則是漢族與各少數民族不斷融合,在人口上常佔優勢,因而在中華大地上取得了主體民族地位。"漢族"也不是單一民族而是一種"民族融合體"。

活動於中華大地上的人群不只是漢族,還有不少少數民族,可以合稱"中華各族"。"中華"之稱,魏、晉之際,已見端倪。元末農民起義軍與清末革命志士都正式提出過"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恢復中華"者,恢復"中華各族"所共同建立之國家(並非只是漢族建立的國家)。

近代西方殖民者東來,共同創造中華文化的"中華各族"在外力衝擊之下,才開始意識到求同存異、團結禦侮之必要。所謂"同",是中華文化之同;所謂"異",是各民族語言、宗教、風俗、習慣之異。在外侮日亟的情況下"中華各族"乃逐漸形成"中華民族"。

因此,"中華民族"乃是以中華文化為紐帶所形成的"民族共同體"。

中華兒女與炎黃子孫

中華民族還有兩個"別稱",一是"中華兒女",二是"炎黃子孫"(炎帝與黃帝的子孫,或者只說"黃帝子孫")。這兩種稱呼有時候可以通用,都是指的中華民族。但是大同之中又有小異,"中華兒女"之稱是近代才出現的,其含義偏重於文化(是共同接受中華文化的群體);"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稱古已有之,其含義偏重於血緣(有共同的祖先)。

因此,有些少數民族可以接受"中華兒女"之說,不願接受"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

乙個民族的形成,首先是由於血緣。其次才是由於文化。在原始社會中,一群人能夠長期生活在一起,大概總是一家人、一族人。

以後這個部落發展壯大了,才會接納血緣不同的人群參加。在世界上數以千計大大小小的各民族之間,有些民族特別重視血緣,認為血濃於水,在血緣上有排他性,很不容易接受外來的人群參加;有些民族重視文化,只要外來者接受了我們的文化,我們就歡迎他們參加,不加排斥。中華民族在形成之初就是乙個由許多部落組成的複合體,以後在發展中也就表現出首重文化不太計較血緣關係的特點。

正因為中華民族長期以來具有重文化輕血緣的傳統,所以文化色彩較濃的"中華兒女"之稱比起血緣色彩較濃的"炎黃子孫"之稱更容易為大家所接受。對"炎黃子孫"之稱反對最力的是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教授。2023年5月,我們在上海會晤**這個問題的時候,他直指"炎黃子孫"之說違背史實,因為中華民族是多源的,既是多源,即無共祖(共同的祖先)。

"炎黃子孫"之說,既不科學,又不利於國內各民族的團結。因此,他認為在學術研究工作中,在正式的場合裡,不要使用"炎黃子孫"一語。

2023年8月,筆者到滇西少數民族地區參觀考察,聽到一些彝族學者提出了"中華彝族"的說法,覺得此說值得肯定,值得讚賞。因為其中的"中華"二字是指文化傳承,"彝族"二字是指血緣關係,"中華彝族"就是接受了中華文化的彝族子孫,其含義既簡單扼要,又十分周到。

由於"炎黃子孫"之說,涉及到中華民族的起源問題。長期以來,我們聽慣了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那就是:

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始祖是黃帝,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是西北的黃土高原,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中華文明的傳播是以發源地為中心,然後向四方輻射。簡言之,就是乙個民族,乙個始祖,一塊發源地,一條母親河,中華文明只有乙個中心,逐漸傳布四方。

歷史真相真是如此麼?絕對不是。這個古史框架是由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建立起來的。

當時的司馬遷也並不能暢所欲言,他明知道出身東夷的伏羲與出身南蠻的神農都比出身於西戎的黃帝歷史悠久,但是漢武帝自比黃帝,一定要以黃帝作為中華民族的始祖,他也只好屈從,卻在字裡行間透露出一些真實情況,希望讀者"好學深思,心知其意",自己悟出其中的道理來。

到了近代,我國的考古工作剛剛起步,著名的考古學家徐旭生先生,著名的歷史學家蒙文通先生就首先起來向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挑戰,大膽指出在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中華大地上至少已有三個民族集團互爭雄長,各個集團對於創造中華文明都作出了重大貢獻。儒家的孔孟出身於東夷集團,道家的老莊出身於南蠻集團,中華民族並非只是炎黃二帝的子孫或者黃帝一人的子孫。

後來由於東南百越地區考古發現越來越多,中華民族的**,中華文明的起源又由過去的三分法修正為四分法。不論三分也好,四分也好,中華民族歷史一元論總是徹底推翻了的。

因此,用"炎黃子孫"或者"黃帝子孫"來代表"中華民族",是以偏概全,顯然不妥。

海外華人與華族

"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之說雖然古已有之,但是過去用得不多。直到改革開放,隨著許多海外華人的歸來,此語才在報刊上大量出現,足見使用此語者以海外華人居多,海外華人之所以樂於用"炎黃子孫"或"黃帝子孫"來借指中華民族,筆者認為,原因如下:

一、缺少更為恰當的名稱可用。在這個世界上,凡是身居國外的人們最常用的自稱,就是我是某國人。我們的海外華人大量出國的時候是在清代,當時是異族入主中原,漢人受到**,凡是亡命國外、浪跡天涯的海外華人,都有一段悲慘的歷史,對清王朝抱有敵對情緒。

許多民間組織更是公開打出反清復明的旗幟,要他們說自己是大清國人,他們當然不願意。何況清廷也十分頑固,認為出國即叛國,視他們為自棄王化的頑民,對他們採取一種既鄙視又仇視既不承認又不保護的惡劣態度,處處加以打擊,使他們淪為沒有祖國的海外孤兒。他們很難選擇乙個適當的自稱,只好懷戀祖國歷史上比較興旺的朝代,自稱漢人或唐人。

二、為什麼選擇了"炎黃子孫"。中華民族基本上是農業民族,並非樂意遷移與到處流浪,而是安土重遷,留戀故國田園祖宗墳墓的民族。海外華人的祖先由於種種不得已的原因,例如災荒。

戰亂,地少人多謀生不易而冒險犯難,揚帆出海,心情沉重,前途渺茫。他們不是西方殖民者的武裝殖民,而是並無祖國支援的和平移民。到了海外之後,手無寸鐵,沒有半點特權,頭頂別人的天,腳踏別人的地,只靠自己胼手胝足,艱苦奮鬥,並與當地民族和平相處,才能立足謀生,其中苦楚自不待言。

因之身居海外,魂系中華,午夜夢回,常思故國。當時他們所接觸到的許多別的民族,不論是白種人、黑種人,還是黃種人,其歷史文化全都沒有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即使他們當時事事不如人,只要一想到自己是"炎黃子孫",馬上心情振奮,豪情滿懷。

因為此語包含了以下豐富的含義: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是泱泱大國,禮儀之邦。我們的處境不管如何困難,生活不管如何艱苦,都要努力奮鬥,為祖國爭光,不能辱沒祖先。

"炎黃子孫"一語,久已成為海外華人艱苦奮鬥的精神支柱。

三、"我們都是炎黃子孫"一語,又成為海外華人互相團結的一條紐帶。離鄉萬里?薰舉目無親,一旦遇到"炎黃子孫",自然親如家人。

數百年來海外華人的生存、發展、團結、奮鬥,可以說是從"炎黃子孫"一語汲取了無窮的精神力量。

時至今日,用"炎黃子孫"作為中華民族的別稱,固然不妥;但是回顧歷史,就會看到此語在海外華人力量發展壯大的過程中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我們在學術研究中與外交場合中固然不宜使用此語,以免產生誤解;但是在一般場合,民間場合,為了增進民族情誼,根據語言學"約定俗成"的原則,對"炎黃子孫"一語,但用無妨。

中華民族一詞正式形成的時間不長,還沒有正式的簡稱。對於國名我們可以簡稱為中國,對於族名卻不能簡稱為中族。把中華民族簡稱為漢族更加不行,因為這就排除了漢族以外的許多少數民族。

但是簡稱為"華族"是可以的。"華族"一詞,許多任務具書上都未列詞條。《辭海》有此詞條,但其含義是"舊稱高門貴族",與中華民族的簡稱毫不相干。

"華族"的詞源來自海外華人。例如新加坡把國內的馬來人稱為馬來族,也就相應地把華人稱為"華族"。

**至此,我們就不難把這些來自中外古今的形形色色的名詞,形形色色的稱呼梳理一番,理順其間的關係,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

中華民族 是乙個比一般民族高一檔次的民族共同體。長期以來一直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民族。其中包括漢族(無論居於國內還是國外)、居於國內的各少數民族、以及海外華人(包括華僑與華裔)。

中華兒女 中華民族的別稱,文化的色彩較濃。

炎黃子孫 (或黃帝子孫)中華民族的別稱,血緣的色彩較濃,在海外華人中使用的較多。

華族 中華民族的簡稱。

海外華人 包括華僑與華裔,即具有漢族或國內少數民族的血統而移居海外者。"海外"實際上是指國外。

龍的傳人 中華民族的另一種別稱,是指中華文化的繼承者、**人。

荷蘭豆”在荷蘭為什麼又叫“中國豆

默默她狠傷 原因 荷蘭豆 在荷蘭卻叫 中國豆 只是雙方的謙虛幽默。沒任何意義。荷蘭豆 較早產自中國南部,所以在荷蘭等地有 中國豆 這一名稱,在一些跨國網路交易平臺上,中國產的 荷蘭豆 也大都翻譯成 chinese snow pea 中國雪豌豆 不過不少超市裡賣的 荷蘭豆 是後來美國人將兩種豌豆雜交得...

為什麼粵語又叫做 白話 ,廣東話為什麼又叫做粵語?

佑眼看情感 白話是什麼意思呢?白的意思呢是說容易聽,容易懂,容易學的意思,而白話的意思就是說它跟書面語有區別,就像文言文跟白話文的區別一樣,簡單說就是普通 通用的意思,也就是廣東當地通用的語言。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話白話有很多,他們說起來語調婉轉,而且聽起來非常生動,很多粵語片中的白話也讓人記憶深刻,...

機器貓為什麼又叫小叮噹,又叫多啦A夢

文氓文化工作室 1991年哆啦a夢登陸中國大陸,當時都稱它為 阿蒙 前期 機器貓 後期 而 叮噹 或 小叮噹 這種叫法在臺灣十分流行,香港亦如此。據說香港人喜歡在頸部墜個東西祈求平安,他們把此物稱做叮噹 而機器貓身上正好掛著一個大鈴鐺。同時,機器貓早期被各國引進時都分別使用不同譯名,以便當地少兒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