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調的平仄中

時間 2021-05-04 10:11:23

1樓:匿名使用者

「中」代表中立的大意,就是說「平、仄」皆可的意思,因此在一、三個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常見的詩歌出現的韻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其中一三不限,二四分明,即句中的第

一、三個字不限定於一定要用「平或者仄」的字,而第二、四個字的平仄是必須按規定寫的。

擴充套件資料古代漢語的聲調分平、上(shǎng)、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

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在詩詞中,不同聲調的字一般不能押韻。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公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公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來說,共有四個聲調:

陰平聲是乙個高平調(不公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乙個中公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乙個低公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乙個高降調。

2樓:蠍

「中」代表中立的意思,就是說「平、仄」皆可

常見的詩歌出現的韻律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其中一三不限,二四分明,即句中的第

一、三個字不限定於一定要用「平或者仄」的字,而第

二、四個字的平仄是必須按規定寫的。

因此在一、三個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

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公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聲,去聲,入聲為仄,剩下了的是平聲。

普通話入聲消失,入聲歸入仄聲中的上去兩聲和平聲中的陰平、陽平,這導致用普通話判別詩詞平仄會有錯誤。

3樓:星魂火

1、在韻律中,「中」代表中立的大意,就是說「平、仄」皆可的意思,因此在

一、三個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是中間的音調。

2、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

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4樓:囚與社會

「中」代表中立的意思。就是說「平、仄」皆可的意思,因此在

一、三個字的位置上用「中」代替空位。

依據:

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上、去、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

詩詞中平仄的運用有一定格式,稱為格律。平聲和仄聲,代指由平仄構成的詩文的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嘗試。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

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公升降、長短。 平仄是在四聲基礎上,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來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擴充套件資料:

1、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平聲

2、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為仄聲

3、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聲

4、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聲

與四聲關係:

平仄理論好比把四個班(四聲)學生按性別(平仄)分成男女兩類。至於這樣的分法是否平均,不是平仄論者考慮的。

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我們要知道四聲,必須先知道聲調是怎樣構成的。所以這裡先從聲調談起。

聲調,這是漢語(以及某些其它語言)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公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公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來說,共有四個聲調:

陰平聲是乙個高平調(不公升不降叫平);陽平聲是乙個中公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是乙個低公升調(有時是低平調);去聲是乙個高降調。

辨析: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詩詞格律的乙個術語:詩人們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仄就是上去入三聲。

仄,按字**釋,就是不平的意思。 憑什麼來分平仄兩大類呢?因為平聲是沒有公升降的,較長的,而其他三聲是有公升降的(入聲也可能是微公升或微降),較短的,這樣,它們就形成了兩大型別。

如果讓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著,那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謂「聲調鏗鏘」,雖然有許多講究,但是平仄諧和是其中的乙個重要因素。

5樓:超級小涵涵

要了解古代音調的平仄,先要了解古代聲調的辨別。

平仄(píng zè)平聲和仄聲,泛指詩文的韻律。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公升降、長短。

在古代,四聲是如下四種聲調。

1.平聲(-)。這個聲調到後代分化為陰平(-)和陽平(/)。

2.上聲(√ )。這個聲調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3.去聲( \ )。這個聲調到後代仍是去聲(\)。

4.入聲(ˉ)。這個聲調是乙個短促的調子。

除少數地區至今在方言裡還保留著入聲外,就普通話來說,已經沒有了入聲字了。而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

6樓:匿名使用者

「中」確實在古文裡沒有找到相關的介紹,但平仄韻有乙個原則就是:平與仄皆不得過三,《如夢令》這首詞也可以這樣標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也就是說,你所說的那個「中」也是就仄音,只是因為原則的問題,所以才用中來標示。

只有「平仄」,沒有「中」,你能不能把你看到的這句話完整地寫出來。

整理一些關於"平仄"的小知識: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公升降、長短。

古代漢語聲調分平、上、去、入四聲。「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公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

簡單來說,區別平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份變為去聲,一部份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並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

現代漢語四聲聲調表如下: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一、平仄交替

五言基本格式有四: 七言各前加兩字即可:

(1)---1 1 (1)1 1 ---1 1

(2) 1 1 1-- (2)-- 1 1 1--

(3) 1 1 --1 (3)-- 1 1 --1

(4)--1 1- (4)1 1 --1 1-

要點:1.平與仄皆不得過三

2.兩平兩仄連用互動

3.兩句平仄首尾相交,平仄相對

二、粘對迴圈

◎對:絕句的

二、四句,律詩的

二、四、

六、八句,處在相對位置的字和它上句的平仄

必定是相對的。

如:無邊落木蕭蕭下 --1 1--1 ——出句

不盡長江滾滾來 1 1--1 1- ——對句

◎粘:絕句的第

三、五、七句前面兩個字的平仄要與它的上一句相同,而整句的平仄格式

必須不同。

整首詩的格式應如:

五言: ---1 1 七言:1 1 ---1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

---1 1 1 1 ---1 1

1 1 1 -- --1 1 1 --

1 1 --1 --1 1 --1

--1 1 - 1 1 --1 1 -

以上首句最後一字為仄聲,不押韻,稱首句不入韻。若為平聲,則為首句入韻,出句和對句有固定搭配:

五言:--1 1 - 及 1 1 1 --

1 1 1 -- --1 1 -

七言: 1 1 --1 1 - 及 1 1 --1 1 -

--1 1 1 -- --1 1 1 --

此兩種句式在首句入韻律詩中必然為首聯和頷聯。

律詩的平仄在粘對中現出一種迴圈往復的章法,故稱粘對迴圈。

◎另:詩中亦有可平可仄(以+表示)之處,要點:

一、三、**論,

二、四、六分明

指一般說來,一句的第

一、三、五個字的平仄可變。而

二、四、六個字的平仄不可變。且仄聲改作平聲居多,平聲改作仄聲極少。

具體上: 1.

一、三不論較多,**論較少。

2.一、

三、**論非無限制,而是多將仄聲處改為平聲。

3.句式 1 1--1 1- 最好不作改動,改為 1 1 + -1 1 -則除押韻字外,

皆為仄聲,犯孤平之病。

舉例:杜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 1 1 + --1 1

初聞涕淚滿衣裳。 --+ 1 1 --

卻看妻子愁何在, + -+ 1 --1

漫捲詩書喜欲狂。 1 1 --1 1 -

白日放歌須縱酒, 1 1 + --1 1

青春作伴好還鄉。 --1 1 1 --

即從巴峽穿巫峽, + -+ 1 --1

便下襄陽向洛陽。 1 1 --1 1 -

後記:古人吟詩作對是按古音的, 當用今音朗讀古聯時,就容易誤會古人平仄不合聯律了。舉例如 "吸來江水煮新茗;賣盡青山當畫屏。"

按普通話四聲,

吸來江水煮新茗;

平平平仄仄平平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平仄平

按古四聲則是,

吸來江水煮新茗;

仄平平仄仄平仄

賣盡青山當畫屏。

仄仄平平仄仄平

從以上平仄排列,用古聲是合聯律,而用今音則不合了(最起碼的句末上仄下平鐵律都不符)。故以後談論聯中平仄時,首先要了解創作人是根據古音,今音,還是地方方言出聯;否則便會弄出笑話來。

「中」確實在古文裡沒有找到相關的介紹,但平仄韻有乙個原則就是:平與仄皆不得過三,《如夢令》這首詞也可以這樣標示:(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疊句),(仄)仄(仄)平平仄。也就是說,你所說的那個「中」也是就仄音,只是因為原則的問題,所以才用中來標示。

怎麼區分平仄,怎樣區分詩詞中的平仄

鍛鐵嵇康 一 二聲是平聲,三 四聲是仄聲。入聲字是仄聲。平水韻 是規範韻腳的東西,背下來不一定管用。背那東西不如去背 唐詩三百首 呢。 怎樣區分詩詞中的平仄?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 指平直,仄 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 切韻 廣韻 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 上 去 ...

在詞牌韻律中,什麼是平仄,詞牌的格式韻律平仄

夏姝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 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 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乙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乙個詞牌 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乙個格式...

古詩中的平仄到底怎麼區分,怎樣區分詩詞中的平仄

密語的風 古漢語將漢字分為平 上 去 入共四個聲調。平是指平聲,仄指上 去 入聲。怎樣區分詩詞中的平仄?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平 指平直,仄 指曲折。根據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 切韻 廣韻 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稱為平 上 去 入。除了平聲,其餘三種聲調有高低的變化,故統稱為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