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時胯著地會導致什麼,跳高時該怎樣落地?

時間 2025-05-06 13:10:05

跳高時該怎樣落地?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落地動作是考慮落地的部位,以較大的身體部位著地,或以能產生屈伸的肢體來著地,增長著地時間,吸收力量,使身體安全著地。以往腹滾式著地,以右手、右肩、背後、右腳四點順序著地,應用關節的分節運動來逐漸緩衝著地力量,但現在採用翻轉的方式過竿著地。

人從一公尺五的高處跳下雙膝著地會麼樣

2樓:無情老道長

從如此高的地方,雙膝著地,輕者雙膝關節損壞,造成髕骨粉碎性骨折,重者股骨幹或股骨頸骨折、甚至會有骨盆骨折。

人體跳高著地時腳的哪個部位先觸地?踝是否有緩衝功能?

3樓:柳葉刀快刀手

從高處下落時,首先是腳掌(可以包括腳趾)著地,然後才是腳跟著地。因為「足弓。

有一定的「緩衝」能力。

但在「跳高」時的落地可以不同,因為此時「你」知道會有厚厚的墊子保護。此時,可以有足跟著地!

直立位時,「踝」自身沒有緩衝能力。在足部,有緩衝能力的只有足弓。

在從高處下落時,可以通過踝關節。

膝關節和髖關節。

屈」的運動「延長」軀體下落的時間,從而減輕整體體重的衝擊(質量不變,但作用時間延長)。

整體的緩衝需要足部關節、膝關節、髖關節和脊柱生理彎曲變形等許多結構的共同作用。

4樓:木子走戊木子

腳後跟外側先著地,緩衝主要還是靠屈膝和髖關節,踝關節基本不起緩衝作用的。

跨式跳高的動做要領是?

5樓:月醉清風的家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等緊密銜接的四個部分組成。 助跑採用側面直線助跑,左側助跑者右腿為起跳腿,左腿為擺動腿,右側助跑則相反。助跑應逐漸加速,起跳時用起跳腳全腳掌著地,擺動腿稍屈膝積極向前上方擺起,當擺過橫杆後,向杆下內轉下壓,兩臂下垂。

過杆時,軀幹向橫方向側倒並向起跳腿方向扭轉,兩臂上舉,同時起跳腿迅速向上高抬,完成跨越動作。過杆後,身體側對橫杆,用擺動腿先落地,接著起跳腿落地,稍有緩衝。 跨越式起跳角度是30--45度,起跳路線是直線,步點可以在起跳點開始反向助跑。

跨越式跳高的起跳點在橫杆的外側30釐公尺處。

堅持練習,一定會有收穫。 先在橫杆中間外側30釐公尺左右地方確定起跳點,然後,跑7--8步用力起跳的那一點就是起跳點,然後跳幾次,如果起跳點太靠近,則將起跳點向後移動相應距離。如果起跳點太遠,則將起跳點向前移動相應距離。

6樓:阿是的個和

跨越式跳高。

一)動作要領:助跑為直線,長5-9步,與橫杆成30~45度角。起跳時用遠離橫杆的腿在距橫杆投影60~80釐公尺處起跳。

擺動腿稍屈膝與橫杆平行前擺。當擺動腿公升至橫杆上方時伸直,起跳腿放鬆下垂。當身體重心越到最高點時擺動腿過杆並內旋下放,同時起跳腿外旋上提,上體適當前傾並稍向起跳腿方向扭轉,使臀部順利移過橫杆,起跳腿過杆後,擺動腿與起跳腿依次落地並緩衝。

二)重點:擺動腿過竿後內旋並下壓。

7樓:網友

跨越式的話,根據我的經驗,距離夠遠,不要太遠,因為衝過去的時候不能消耗太多體力。剛開始衝的時候不要太快,最後5-6步全速,掌握好步伐,要左腳踩地,右腳跨。左腳要用最大力蹬地,右腳儘量抬高,最好能高過臀部。

左腳同時要迅速配合抬高,手臂擺動多跳兩次應該有感覺,然後還有跳的距離,一般情況什麼時候抬腳自己有感覺,但當你太緊張的時候這感覺會模糊,所以會導致明明能跳過去卻壓桿,因為最高點的地方不是杆上,就好像a小於0的拋物線影象的最高點。所以自信的心理也是很重要的。

8樓:榴蓮青

助跑,起跳,過杆,落地。

跨越式跳高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9樓:網友

助跑的預備段是一條直線或曲率很小的線曲,因此全程便於加速和發揮速度。

向弧線過渡時比較平緩自然,可以避免停頓或減速。

弧線曲率由大變小,使身體逐步加大內傾。

最後一步與橫杆約成20度至30度角,以保證人體在騰空後,有乙個適宜的相對於橫杆的垂直位移距離。

弧線助跑技術:身體逐步內傾,加大外側腿臂的擺動幅度,保持頭、軀幹成一直線向內傾。助跑的整個過程應有明顯的加速性和較強的節奏感,尤其是最後幾步逐漸加快,到最後一步最快。

直線助跑技術:近似於短路途中跑技術,跑進時身體重心高而平穩上體適當前傾,後蹬充分有力,前擺積極抬腿,兩臂協調配合大幅度擺動。

10樓:quite回憶

跨越式跳高是一項簡單易學的跳高方式,也是目前很多學校會教的常規科目。跨越式跳高在運動競技中也佔有一席之地,想要練好這個專案關鍵要掌握動作要領:

1、助跑,助跑距離一般為10到15公尺,自己首先要丈量好距離。從起跑點到起跳點,多少步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嚴加訓練;

2、起跳,起跳要有力量以及節奏。起跳點也非常重要,過近或過遠都不行;

3、過杆,起跳腿發力蹬地後,身體凌空躍起。保持身體向上的姿勢,擺動腿積極上擺至根部過杆的位置;

4、落地,落地的時候要注意腿、腳和手,不要碰到杆子,有很多運動員就是因為最後腿腳觸碰到杆子,導致杆子脫落而失敗。

11樓:執承璃

跨越式跳高由助跑、起跳、騰空過杆落地等緊密銜接的部分組成。

1.助跑。跨越式跳高從擺動腿一側助跑,助跑路線基本上是直線,助跑角度一般與橫杆成30°—60°。

正式助跑之前應事先丈量好步點,起跳點與橫杆投影線距離一般在60—80cm。全程助跑一般在10—15公尺,步數在6-8步,最後幾步速度要加快,倒數第二步最長,重心最低,擺動腳落地時柔和屈膝前移,蹬腳送髖為起跳腳的前伸放腳做好準備。最後一步稍小,使上體迅速前移向前送髖,為從水平速度過渡到垂直速度做好充分準備。

2.起跳。跨越式跳高應用遠離橫杆的腿作為起跳腳。

助跑到最後一步時,起跳腿以大腿帶動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腳跟先著地並迅速過渡到全腳掌,接著在擺動腿用力蹬伸和助跑水平速度的推動下,身體重心迅速前移,上體及時跟上,起跳腿屈膝緩衝,當身體重心移至起跳點的上方時,起跳腿迅速蹬伸,髖、膝、踝三關節充分蹬直成一直線,擺動腿膝關節微屈,以大腿發力帶動小腿積極有力向前上方擺起,兩臂積極配合擺動,起跳一側臂自然在側下方,另一側手臂隨擺動腿前擺,使身體向上騰起。

3.過杆和落地。起跳騰空後,身體保持向上騰起姿勢,擺動腿積極上擺,當腳跟越過橫杆高度時,向橫杆一方側擺,使擺動腿的腳、小腿、大腿依次過杆。

與此同時,起跳腿積極向上抬起,膝蓋靠近胸部,小腿自然上擺與橫杆平行,接著上體抬起,擺動腿同側臂隨擺動腿內轉下壓帶動身體沿縱軸向內旋轉,使上體和臀部能順利過杆,起跳腿隨著擺動腿的下壓而抬高並繞過橫杆,過杆後用擺動腿領先落地。

12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要把步點量的很準確,一般在8-12步之間,根據跳躍的高度隨時改變步點,跳時助跑一定要快、猛,過去以後不要倒小碎步,跳躍的速度一定要快,不然會導致臀部碰到杆,使杆掉落。

13樓:匿名使用者

獲得很好助跑 踏 起跳 騰空 擺腿 身體達到最高點時過杆 落地(自我保護)迅速離開沙坑。

14樓:匿名使用者

步點和助跑距離還有自身的訓練。

15樓:匿名使用者

由助跑,起跳,過杆和落地動作這四個技術環節組成,說明如下:

第一是助跑,斜線助跑(與橫杆約成30度),跳高的助跑要求有節奏,有彈性,最後幾步稍降重心(利於起跳),步點要準(便於發揮助跑速度)。起跳點距離橫杆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有兩腳左右的距離即可)

第二是踏跳,踏跳時要注意踏跳腿以後腳掌先著地,過渡到前腳掌,完成快速支撐踏跳,同時兩臂同時上擺,重心稍後仰。

第三是過杆動作,跨越式跳高,擺動腿要積極上抬跨越橫杆。擺動腿過杆的同時,踏跳腿跟著快速上抬過杆,擺臂協呼叫力。 第四步落地,利用慣性落地,同時注意緩衝,避免受傷。

平時要多加強助跑(高重心有彈性,落點要準確,一定要測量好步點)和加強爆發力的專項訓練:爆發力的專項訓練手段有很多如:負重半蹲、深蹲、蛙跳、跨跳、負重跑、牽引跑等。

跳高的時候屁股老碰到杆,怎麼辦

16樓:微視體育

背越式跳高之肩背碰杆。

跳高要怎樣跳才能跳得更高

17樓:徐姑娘

答:在保持快速助跑的基礎上,倒數第二步幅度大,最後一步稍小迅速起跳,起跳時,起跳腿充分蹬直,擺動腿和兩臂積極配合使身體向上騰起。

1.簡介:跳高是田徑運動的田賽專案。是一種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杆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杆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專案。跳高是運動征服高度的運動專案,是人類不屈不撓,勇攀高峰的象徵。

2.跳高好處:

跳高是田徑運動的田賽專案。是一種由有節奏的助跑、單腳起跳、越過橫杆落地等動作組成,以越過橫杆上緣的高度來計算成績的比賽專案。

3.跳高要求:

下肢與髖部肌肉協調快速用力,並與上肢的擺動相配合,所以需要一定的靈巧性。跳高是發展下肢爆發力與彈跳力的運動專案。充分鍛鍊你的大腿肌肉和韌帶強度。

4.注意事項:

跳高要注意的是在起跳之前要做好充分的熱身運動,防止受傷和肌肉僵硬等。根據自己的體質情況,選擇適宜的練習方法,控制運動負荷。要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矮到高進行鍛鍊。

18樓:匿名使用者

立定跳遠怎樣才能跳得遠些。

立定跳遠動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績也不一樣。那麼怎樣在身體素質不變的情況下,跳得遠些?經過對立定跳遠反覆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改進了一些技術和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 兩腳平等站位。

對於兩腳站法,常被人忽視。體育教材對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有的「兩腿稍分」;有的要求「兩腳與肩同寬」。

至於站成什麼姿勢,教材沒有具體明確規定,因而大多數的體育教師採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難以掌握,後者雖明確,卻大些。我做法是:

兩腳先站成立正姿勢,而後以前腳尖為支撐點,兩腳跟隨向兩側分開到兩腿成平行位置。這樣,腳尖都向前,與運動方向一致,同時兩腿基本處於垂直姿勢,既不產生夾角,又利於膝關節和踝關節運動。而且學生敢容易掌握。

二、 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

擺臂與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學中,預擺時臂放鬆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鬆地吸氣,而後兩臂由上向兩側後方而呼氣。當要起跳前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現時隨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氣隨下襬至兩側後方,動作一樣快,但此時不是呼氣,而是憋氣。

這樣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強肌肉起跳時的瞬間爆發力。

三、 身體重心前移。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當起跳前,隨著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後方擺時,上體前傾,隨之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腳跟提起,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平衡,重心隨著前移。儘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卻很重要。

這樣,起跳時就不必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為身體向前上方騰起創造條件。

四、 蹬擺是關鍵。

起跳時的蹬擺效果如何,是決定身體騰起遠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對兩臂起跳時的擺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樣簡單由後向前上方擺。因為那樣擺僅作用於兩臂,而不能帶動全身。

為此我採用跳高起跳時兩臂的擺法,但方向不是隻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擺。起跳時,兩腳用前腳掌迅猛蹬地,同時兩臂由兩側後方向前上方做強有力的擺動,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

注意!!!後邊是我的小竅門,使你既跳的遠,落地後還不後坐》落地時,小腿用力向前伸越遠越好!腳跟著地,屈膝的同時,膝蓋用力往前頂,有向前下方跪的感覺迅速過渡到前腳掌,上體前傾。剛開始先跳的近一點,體會動作。

熟練後用力跳!

在跳高比賽中,出現成績相等時應怎樣解決

田賽遠度專案的比賽如有成績相等時,應以其次優成績判定名次。如次優成績相等,則以第三優成績判定,餘類推。如仍相等,並涉及第一名者,則令相等的運動員,按原比賽順序,進行新一輪試跳,直到決出名次為止。如果下乙個高度都跳過去,則增加高度,如果都沒跳過去則下降高度。直至決出名次為止。公升高或降低2cm 在跳高...

跑步時繫腰帶過於緊會導致什麼後果

會導致血液不流通,跑步需要血液加速迴圈,如果導致血液不流通,可能會導致暈厥,昏迷,嚴重甚至死亡!至於好處還是有的,他可以防止多餘脂肪的下垂,建議鬆緊把握在收緊3 4cm之間! 山寨半仙 跑步時也用腰帶,用了腰帶,感覺才像真正做運動的模樣。亂用腰帶,圍繞腰椎的肌肉便會 懶惰 變弱,失去它作為 天然腰帶...

為什麼全時四驅當乙個輪子不著地的時候車會滯停

對於有3個差速器 形式最簡單的全時驅動系統,因為差速器的等扭矩作用,車輛可能會因為任何乙個車輪失去附著力而陷入困境,尤其是對於那些經常通過泥濘等惡劣路況的車輛。解決的辦法就是用差速鎖把失去驅動力的那個輪子的半軸鎖住,使該車輪對動力分配不再發生影響。可見差速鎖最大的功用在於當車輪打滑時保證其他的驅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