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否處罰犯罪預備狀態,什麼是犯罪預備,預備犯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時間 2022-07-12 05:15:06

1樓:華律網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

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

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於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2樓:圓潤鋒芒

犯罪預備是犯罪形態的初始階段,雖然沒有開始著手實施犯罪行為,但是已經開始為犯罪活動準備工具或製造條件了。所以,我國的刑法是處罰犯罪預備的。但是預備犯,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

3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預備犯,刑法會處罰的,但是會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4樓:城堡

是的~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5樓:

當然了!刑法的22條第二款很明確地指出: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6樓:辯護律師吳銳鋒

看是否有刑法但書13條的無罪辯護理據。。

什麼是犯罪預備,預備犯是否承擔刑事責任

犯罪預備如何處罰

7樓:華律網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

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

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於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8樓:青春

罪預備,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為人為了實施某種能夠引起預定危害結果的犯罪實行行為,準備犯罪工具,製造犯罪條件的狀態。  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

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於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預備犯的刑事責任

根據《刑法》第22條第2款的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遵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簡記從、減、免)。顯然,預備犯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由於預備犯還沒有著手實行犯罪,沒有造成犯罪結果,其社會危害性通常小於「既遂犯」的社會危害性,故對於預備犯,可以從寬處罰。

「可以」是授權性法律規範的表達方式,具有允許、許可的意思,但同時也表明了刑事立法的傾向性意見。這兒,刑法雖然用的是可以,但可以理解為「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也是法定的,一般情況下司法機關必須這樣為之。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如行為人準備實行特別嚴重的犯罪、手段特別惡劣時,也可以不予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故也是法律所規定「可以」應有之義。)至於究竟是從輕處罰還是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應當對犯罪預備的整個案件進行綜合考察後來決定。

主要應考慮的情節有:

一、是犯罪預備行為是否已經完成;

二、是犯罪預備行為本身能否導致實行行為造成重大危害結果;

三、是犯罪預備行為所反映的行為人主觀惡性的大小等。

什麼是犯罪預備?預備犯是否負刑事責任?

犯罪預備要被處罰麼?

9樓:易書科技

犯罪預備儘管沒有著手實施犯罪,但是犯罪人為了犯罪的順利進行而做了相應的準備,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應當負刑事責任。但犯罪預備畢竟沒有把犯罪行為實施完畢,與完成了的犯罪(犯罪既遂)相比,社會危害性要小很多(比如說為了殺人而準備菜刀和用菜刀把人殺死畢竟是兩碼事),因此在處罰上比犯罪既遂要輕。《刑法》第22條第2款規定: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就是說根據犯罪預備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可以分別予以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要注意的是這裡只是「可以」而不是一定要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不從寬處理也是可能的,但現實中對犯罪預備的處罰一般要比犯罪既遂要輕,而且一般都輕得多。

犯罪預備的處罰原則

10樓:華律網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

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

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於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1樓:黑岩射手丶

犯罪預備行為是為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我國刑法理論一般認為,行為符合犯罪構成是追究行為人刑事責任的根據,犯罪預備行為也有其犯罪構成,它是一種具備修正的構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態。這是追究犯罪預備行為的刑事責任的法理根據。

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第22條第2款認可了這一學說,規定對於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的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12樓:法妞問答律師**諮詢

犯罪預備行為是指為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犯罪預備形態則是犯罪行為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預備階段的停止形態。

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我國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考慮到犯罪預備行為畢竟尚未著手實行犯罪,還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刑法又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依據:《刑法》第二十二條 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犯罪預備 應當如何定罪?

13樓:華律網

犯罪預備,是指為了實施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但由於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著手實行犯罪的形態。構成犯罪預備必須具備以下條件:1.

犯罪分子主觀上具有某種犯罪的目的;2.犯罪分子為實施某種犯罪而進行了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犯罪預備行為;3.犯罪預備行為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被阻止在犯罪預備階段的某一點上。

犯罪預備行為雖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體,但已經使犯罪客體面臨即將實現的現實危險,因而同樣具有社會危害性。因此,犯罪預備行為同樣具有可罰性。預備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

但是犯罪預備行為由於尚未著手實行犯罪,沒有實際造成社會危害,因此《刑法》規定,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4樓:李保忠律師

犯罪預備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具體結合案情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二條 【犯罪預備】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15樓:匿名使用者

預備犯罪只是犯罪的準備工作,犯罪行為事實上並未實際發生,侵害行為和後果還沒有產生。對此,刑法認為犯罪預備也是犯罪行為,應負刑事責任,可以比照犯罪既遂減輕或者免於刑事處罰。

16樓:匿名使用者

犯罪預備,情節較輕的,可以不定為犯罪!

17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

違法是否等於犯罪,為什麼?是否違反刑法的才叫犯罪

違法是否等於犯罪,為什麼?編輯部收到一罪犯的來信,信中說罪犯在課餘學習討論時,有人說只要違法就是犯罪,是犯罪就要追究刑事責任,自己就是因為犯了法才被判刑坐牢的 但更多的新犯認為,違法和犯罪有時是一回事,有時是兩碼事,那麼這兩種看法哪種是正確的呢?周志卓 違法不一定就是犯罪 違法與犯罪是兩個不同的法律...

刑法中犯罪主體的特殊身份是否包括年齡等

無知的人 不是,所謂特殊身份就是指刑法中某些罪名只能由具有一定身份的人才能構成的犯罪。這個一定身份是區分此罪與彼罪,罪與非罪的關鍵。如第二百四十七條司法工作人員對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實行刑訊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證人證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傷殘 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第二百三十...

刑法中刑事責任和刑罰的關係,刑法是規定犯罪 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 這句話對或者錯,為什麼

刑事責任和刑罰的關係其實就是罪刑相適應原則,通俗的說,就是指犯多大的罪,便應當承擔多大的刑事責任,就判處輕重相當的刑罰,重罪重罰,輕罪輕罰。一 1 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相適應 犯了盜竊罪就由刑法中第264條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公私財物的行為。2,...